刘笑梦,王爱华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随机抽取我省6所卫生职业院校的护理专业任课教师322名,其中护理专业课教师112人,医学基础课教师83人,伦理、心理等护理相关专业课程教师18人,普通文化课教师82人,其他27人。其中男性89人,女性233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84人,30~39岁的有87人,40~50岁的有118人,50岁以上的有33人。大专学历的有21人,本科学历的有273人,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有28人。所学专业是护理的有45人,临床医学的有128人,医学相关专业的有53人,法律等专业的有96人。从事护理专业教学5年以下的有85人,5~10年的有72人,11~20年的有79人,20年以上的有86人。
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参考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及其教育的相关文献[1-6],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教师的基本状况、对社区和老年护理的认知、对卫生职业院校开展老年护理专业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等25个问题,经预调查试验后修改确定。
培训调查人员,统一方法与指导用语。于2011年3月分别在6所卫生职业院校进行调查,当场发放调查表,要求每位调查对象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调查表的填写,并当场收回。有效调查数据用Excel 2000收录,结果用Stata7.0版软件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在对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去向的调查中,选择医院的教师为67.1%,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为87.9%,选择养老院的为56.8%,选择家庭老年护理的为59.3%。对社区护理服务主要对象人群的认知中,78.9%的教师选择的是老年人,21.1%的教师选择的是儿童、妇女以及成年人。对老年护理的现状与发展,有97.2%的教师认为我国需要发展老年护理,93.8%的教师认为老年护理从业人员需要专业化培训与学习,而6.2%的教师认为不需要或无所谓。不同课程和教学经历的教师对老年护理及其教育的认知见表1。
表1 不同课程和教学经历的教师对老年护理及教育的认知与意见[n(%),人]
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对老年护理的认知比较明确,明白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的发展方向,清楚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基层老年护理岗位的发展趋势,但还有少部分教师的认知存在偏差。对于学生就业养老院、就业社区、社区护理服务主要对象的认知中,担任不同课程的3组教师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从事护理专业教学时间在5年以下、5~10年、10年以上的3组教师之间的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另有27名教师,所担任课程为体育、计算机等,未纳入担任课程组教师进行统计分析。
2.2.1 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培养 在322名教师中,仅有11.5%的教师认为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经过短期培训即可,而88.8%的教师认为需要经过护理专业学习,其中81.7%的教师建议开展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其他则建议在现行的护理专业教育中增设老年护理相关课程。
2.2.2 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需要 在对老年生理、心理、疾病、用药、伦理、法律等知识的需求中,教师认为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比较主要的需求依次是老年疾病知识(30.4%)、生理知识(29.1%)、心理知识(27.6%)、用药知识(3.7%)、伦理和法律知识(3.1%)等。在老年护理技能方面,教师认为比较重要的需求依次是沟通技能(28.6%)、观察技能(22.7%)、操作技能(20.2%)、生活照料技能(18.0%),较少的是应变能力(2.8%)等(括号内的数字是在排序位次中出现的最高频数)。
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教师能充分认识老年护理的专业性,认识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参加专业学习的必要性。担任不同课程的3组教师对老年护理从业人员需要专业学历教育的认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护理专业教学经历不同的3组教师认知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2.3.1 老年护理专业教育 在对卫生职业院校开展老年护理专业教育的意见中,91.0%的教师认为有必要,9.0%的教师认为不必要或表示不知道。在教学资源方面,认为现有卫生职业院校可以满足老年护理专业教育需要的是教学管理(89.1%)与师资(86.6%),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是实训基地(71.1%),有待改进和加强的是教学设施(49.4%),但75.5%的教师相信卫生职业院校完全有能力开办老年护理专业教育,还有19.8%的教师认为勉强有能力。
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认识到开展老年护理专业教育的必要性,明确卫生职业院校开展老年护理专业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卫生职业院校开办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充满信心。担任不同课程的3组教师与护理专业教学经历不同的3组教师对老年护理专业教育的必要性、学校有能力开办老年护理专业、师资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认知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对不能满足老年护理专业教育资源的选择中,护理专业课组教师对老年护理实践基地的选择率高于医学基础课教师组(χ2=10.7732,P<0.05)与普通文化课教师组(χ2=6.8958,P<0.05),说明护理专业课教师能更深刻地认识老年护理实训基地对开展老年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性。
2.3.2 理论与实践教学 在不同教学经历的教师中,认为理论与实践教学之比宜为1∶1的占31.1%,1∶1.5的占30.1%,1.5∶1的占18.6%,2∶1的占10.2%。不同课程和教学经历的教师对老年护理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建议见表2。
结果显示,多数教师明确实践教学在老年护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理论与实践教学之比的选择,在担任不同课程的3组教师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护理专业教学经历不同的3组教师之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另有27名教师,所担任课程为体育、计算机等,未纳入担任课程组教师进行统计分析。
表2 不 同课程和教学经历的教师对老年护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建议[n(%),人]
2.3.3 课程设置 在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教师公认老年护理专业与通科护理专业可以共享的课程为:正常人体学(解剖、生理),疾病学基础(免疫学、病理学),药物学基础,护理学基础(现代护理理论和常用护理技术),医学心理学基础,健康评估,临床(常见病护理)护理学,社区护理学,中医学基础,传染病护理,急救知识与技能以及职业道德,人文学科等。
老年护理专业应开设的特色课程与教学内容是:老年生理健康、老年心理健康、老年人际沟通、老年养生与保健、老年常见病护理、老年辅助器械使用、老年用药护理、老年生活照料、老年康复护理、老年公寓管理、老年家庭护理、老年人文和临终关怀、中医推拿与按摩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不断增长。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资料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的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0%,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7]。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是健康脆弱的群体,慢性病的困扰、生活自理障碍、认知功能减退、社会支持减少等,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在生活照料、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等方面,对护理提出了更多的需求[8]。要满足全国超过2亿老年人口的护理需求,就必须大力发展老年护理事业,尽快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和机构养老护理服务体系,加快老年护理专业队伍的建设。
老年护理作为一个专业、一门学科,在发达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从老年疾病的护理、生活的照料扩展到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预防保健等诸多方面。但在我国,老年护理尚处于萌芽阶段,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除乡镇敬老院和温暖小区外,其他农村老人还都处于自我养老状态,没有老年护理专业机构。在城市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多是由临床护理转型而来,未经过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在养老院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很少接受过护理专业教育,护理服务还仅限于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疾病护理[6]。由此可见,当前老年护理服务的机构还不健全,专业化程度不高,从事老年护理服务的人员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还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因此,开展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培养专业化的老年护理人才,是老年护理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卫生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护理专业人员的主要任务,在教学师资、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雄厚的办学基础。本调查研究显示,在卫生职业院校,不仅护理专业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称等结构比较合理,而且多数教师对国内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老年护理的发展趋势等都有充分认识;对学生就业适应护理市场需求的变化、学校的发展与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老年护理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材开发等有着较深刻的思考,并相信学校有能力开展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尽管当前的老年护理实训基地建设还不够完善,但只要加快开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之类的老年护理实训基地,把见习、毕业实习由医院扩展到社区、养老机构,完全可以满足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教学的需要。
[1]林婷,黄俊山,姜小鹰.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18):4-7.
[2]邵梅,姜科,银全有.老年人对社区健康服务需求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6(34):123-124.
[3]王玲.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引发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7,4(7):12-14.
[4]杨敏,高玉霞,邢沈阳.影响中国社区老年护理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8,14(1):41-43.
[5]陈洁,朱明珍,陆明梅.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与展望[D].上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9.
[6]王婧,何国平.我国老年护理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23):82-84.
[7]程冉冉,张勇,贾力品.城市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7,13(12):1113-1114.
[8]杨娜,曾慧,韩小怀,等.吉首市城区土、苗、汉民族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查[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81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