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鲜银,熊喜华
(1.洞口县高沙镇动物防检站,湖南邵阳422300;2.海博莱中国,湖南长沙 410100)
随着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再加上引种日益频繁,猪场疾病是越来越复杂,呈现猪体抗病力低下,病毒、细菌等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疫病防控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现将湖南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蓝耳与副猪混合感染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供广大养猪朋友参考。
湖南某规模化猪场存栏母猪1000头,猪场进行了猪瘟、伪狂犬、经典蓝耳、口蹄疫、圆环等疫苗的免疫,猪场以前生产比较稳定。2012年7月出现2 5日龄断奶后的保育猪发病,发病率35%,死亡率16%,畜主按副猪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到场时已持续发病14天,导致600多头保育猪死亡。
保育猪表现厌食、精神沉郁、消瘦、被毛初乱,眼睑皮下水肿,部分猪出现跛行、关节肿胀现象,触摸肿胀处较为柔软,个别猪皮肤发红,后腹部皮下有紫色出血点,腹式呼吸明显,测量体温40.5~42℃,发病死亡高峰期为35~45日龄,死淘率达24%。
选择症状比较典型的5头保育猪进行解剖,可见胸腔、心包积液,心脏、肺脏有白色纤维性渗出,个别的与胸腔壁粘连,肺脏尖叶变长,呈橡皮样,间质增宽,呈间质性肺炎,气管有少量白色泡沫,腹腔出现积液和白色纤维性渗出,下颌、肺门、肠系膜、腹股沟淋巴结水肿,呈灰白色,脾脏边缘有锯齿状增生物,肿胀关节划开后有清亮积液,病程较长有白色絮状物。
4.1 病原检测
采集整个肺脏(连着气管)、淋巴结、脾脏、胸腹腔积液、整个肿胀后肢等病料,一起送至华中农大进行猪瘟、蓝耳、圆环病原检测以及细菌分离、药敏试验,病原检测结果见表1。
?
4.2 蓝耳病原测序结果
据病原测序,该场所送病样中的PRRSVORF5基因测序结果和常见毒株的双序列比对结果见表2。与常见PRRSV毒株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样品毒株和变异PRRSV毒株的序列同源性为93%,和经典毒株CH-1a,CH-1R的同源性达到90%~91%。
?
所送病样的PRRSVORF5基因测序序列和网上经典毒株的ORF5基因所做的进化树见图1。通过进化树分析,该场的毒株不与任何毒株在同一进化树上,说明该场毒株变异较大。
4.3 细菌分离结果和药敏试验
对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结果见表3、表 4。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测确诊为变异蓝耳与5、13型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
5.1 针对猪场先前免疫的经典株蓝耳疫苗,种猪群先用泰万菌素+强力霉素+优质黄芪多糖拌料进行为期一周的药物保健,降低猪体内病原带毒量,增强机体抵抗力;公猪用高致病性蓝耳疫灭活苗间隔4周进行基础免疫,以后每四个月加强免疫一次;后备猪在配种前2个月用高致病性蓝耳活疫苗间隔3周免疫两次;经产怀孕母猪用经典株蓝耳疫苗加强一次,产后1 4天用高致病性蓝耳疫苗免疫,经产空怀母猪普免一次,以后在产后1 4天进行跟胎免疫;仔猪在1 4日龄用高致病性蓝耳疫苗进行免疫。
?
?
5.2 针对副猪嗜血杆菌,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使用海博莱副猪嗜血杆菌疫苗间隔4周进行两次基础免疫;生产种猪间隔4周进行两次基础免疫,以后按每4个月进行一次免疫;仔猪在1 0日龄进行一次副猪嗜血杆菌疫苗的免疫。
5.3 针对发病严重并且无治疗的保育猪进行淘汰;其余保育猪肌注一次海博莱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发烧的保育猪用大剂量头孢曲松配合清开灵肌注,一天一次,连续注射3天,饲料中用泰万菌素+强力霉素+优质黄芪多糖拌料饲喂一周,饮水中按1:500添加氨基维他(氨基酸、维生素)补充营养。
5.4 发病猪保育结束后猪舍彻底清洗后,用烧碱、戊二醛消毒再用食醋进行熏蒸消毒空栏3天再进下一批断奶仔猪。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7天基本控制疫情,生产趋于稳定,猪群采食量增加,精神状态好转。
通过对本次保育猪蓝耳和副猪混合感染疫情的处理,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养猪朋友考虑:
6.1 猪发病以后,猪场老板和技术人员往往凭临床经验进行处理,导致对疾病的诊断不准确,产生误诊、漏诊的现象;加上用药也是凭经验选择药物,往往选择的不是最有效的药物,耽误病情、浪费药物、增加损失。强烈建议广大养猪朋友应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测,清楚猪场主要的病原谱,针对病原采取相应措施,每半年进行一次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对症下药。
6.2 规模化猪场的疾病现在由单一病原导致的发病越来越少,往往是多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出现病毒与病毒、病毒与细菌、细菌与细菌等2个、3个或更多病原一起致病的现象,本次蓝耳与副猪混合感染,先前只按副猪处理效果就非常差,存在病毒时,一定要先考虑病毒因素。
6.3 蓝耳病自2006年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以来,根据多个大学检测结果,绝大部分猪场的蓝耳都是变异蓝耳,很多猪场老板和技术人员从来不做蓝耳的定型和测序工作,盲目听从疫苗厂家人员的建议使用疫苗,导致保护力差,增加成本、生产成绩不见提高。
6.4 针对副猪,许多技术人员都不够重视,认为细菌性疾病可以用药控制,却不知副猪极易产生耐药性,需要经常作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而且必须在发病早期通过肌注的方式大剂量给药才能到达预期治疗效果,对于发病后期的仔猪、通过饮水或拌料给药效果均不理想;另有部分技术人员纠结于副猪血清型的问题,认为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学多,必须选择同一血清型的菌株疫苗才能有效,实际上分型是基于免疫扩散试验,而疫苗的保护力基于保护性抗原,只要抗原相同就会有交叉保护力,同样即使是血清型相同而保护性抗原不同,则没有交叉保护力,本次保育猪发生5型、13型副猪,用海博莱1型、6型菌株的疫苗对即使发病仔猪进行注射效果也非常理想就是很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