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丽珍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广东 广州 510800)
模具是一种特殊的工艺装备,一种少或无切削加工的制品成形方法,广泛应用于现代制造业中,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家用电器、轻工日用品、化工等各个行业中大部分的零件都是利用模具制造而成。以汽车业为例,一辆汽车所需模具就多达几千套。
为了让我校学生了解模具在机械汽车制造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了解模具在机械汽车制造工业中的发展趋势及模具加工的特点,我们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在金工实习中开设了“模具拆装”这一工种。
本工种配指导教师2名,车间现场有工作台8张,分别放置了冲压模4套和注塑模4套,供学生拆装及测绘。另外,旁边木架上闲置较大不太适于教学的注塑模、压铸模共15套,以供有兴趣的学生参观。
本工种每年接受全校除珠宝学院外所有大二学生的实习。由于大二学生基本上都未接触过模具,我们的教学手段是通过多媒体课室上理论课加现场拆装模具,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
(1)各种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类型;
(2)冲压模、注塑模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装配过程;
(3)冲压模、注塑模的拆装方法。
根据各学院实习时间的不同,实习内容及安排分为三类:
(1)机械工程学院(机类):模具是此学院中的一个方向,实习时间最长。每2天一组,分组进行,每组约27人。实习安排如下表:
表1 机械工程学院类模具实习安排
(2)汽车学院(机类):每天一组,每组约18人。实习安排如下:
表2 汽车学院模具实习安排
(3)非机类,统一半天一组,实习安排如下:
(1)经费不足,可供拆装测绘的模具数量少
尤其体现在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身上,因为一次来实习的人数多达27人左右,为了保证实习质量,分为8小组,每组3~4人,冲压模和注塑模两边同时绘图。如此出现的问题是,第二天交换模具绘图时,大部分学生就直接抄袭昨天同学的图,导致实习效果折半,且第二天时间变得有剩,纪律较难管理。
(2)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绘图有抄袭现象
由于金工实习中都是学生操作较多的工种,而拆装模具显得较无趣,且大二学生工程制图能力普遍不高,均感觉绘制模具简图较困难。于是有小部分学生不爱动手,等别人画好再抄袭。另外,有些学院学生不太了解模具在他们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认为模具拆装对他们的学习和就业无任何帮助,导致他们学习热情不高。
(3)模具常出现被损坏的现象
尤其是非机类的学生,对机械较缺乏常识,上课听得较吃力,拆模不顾拆装顺序和零件装配关系,拿到模具马上把所有螺钉拆了,遇到难拆的机构直接乱敲,装配不注意观察模具上的记号,结果经常出现模具卡死、销钉弄弯与螺钉拧不进的现象,甚至出现凸模被损坏,推杆被折断。
(4)成绩评定困难
有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同学不爱动手,抄袭别的同学的图,但是画得比所抄的同学的图更完善更整洁,老师评分时极易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另外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评分标准,导致最终平时成绩相差甚远。
(1)增加工作台及模具数量
为了杜绝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相互抄袭的现象,建议学校至少增加4张工作台及冲压模和注塑模各2套。这样可将学生分为4-5人一组,第一天介绍完冲压模的理论知识后绘制冲压模的主俯视图,第二天介绍注塑模、压铸模,并绘制注塑模的主视图。
(2)改进教师注意上课的方式
老师要多与学生互动,多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向学生介绍它的成形过程,与其他工种联系起来介绍模具,并且要介绍模具在各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及重要性。如此调动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和主动性。
(3)老师注意车间现场情况
在示范拆装模具时,务必强调清楚拆装顺序与零件装配关系,并向学生说明清楚哪些属于不能拆卸和不宜拆卸的零件。在学生实操过程中,要多走动多观察,随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指导,尽量避免错误操作而损坏模具。
(4)实操开始时按顺序给学生发带号码的实习证佩戴在胸前
这样,方便老师认识学生,记录学生的表现,给出公平的平时成绩。
(5)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
制定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作业15分,纪律4分,卫生2分,考勤4分,综合表现5分,模具简图70分。
在金工实习中开设模具拆装工种,能让全校的学生对模具这一广泛应用在制造业中的制品成形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但模具拆装在金工实习中属于较枯燥的一个工种,我们必须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上不断改进,以此提高教学质量。经过我们不断的努力,课堂气氛活跃了,且实习报告上越来越多的学生谈到模具,实习内容和体会也写得越来越充实,由此可以看出模具拆装工种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李 强.浅谈我国模具产业的现状、发展及其重要性[J].科教创新,2011,(6):176.
[2]张燕琴.浅谈模具拆装实训中的几个问题[J].机械职业教育,2011,(12):38-42.
[3]董金虎.对如何指导模具拆装实验的几点看法[J].科技信息,2010,(35):145.
[4]王文军,王 欣.模具测绘、装配实训浅谈[J].大众科技,2011,(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