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帆 凌胜利/文
(第一作者系外交学院院长助理,教授;第二作者系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生)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国外交转型的讨论日益增多,中国外交在“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也经常被提及。国外的研究存在一种观点:即中国外交正在变得强硬起来,出现一种“过度自信”(assertive)或非对抗性的过度自信外交。外界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特别是中国从经济危机中快速恢复,原本谨慎、低调、规避责任、搭便车的中国正在寻求一种更加自信、傲慢、反对当前西方规则体系的对外行为,在许多领域提出自身的改革主张和政策建议并考验着美国的领导能力。那么中国外交是否变得强硬了?应该如何理性客观认识中国外交的变化?中国外交的局部调整趋势如何?这些都成为引人关注的问题。
国外对于中国外交变得强硬存在许多误读的地方。从根本上说,西方认识中国外交存在突出的两大误区:一是关于中国的责任与权益的混淆;二是将中国捍卫自身主权权益视为扩张或视为实力转变后的政策调整。
外界认为中国外交强硬缺乏有说服力的判断标准,如是否有违国际规则或侵犯别国利益。中国在国际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利益,遵循国际准则,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呼吁公平正义并不等于强硬,也并非蛮横霸道不讲理,外界对中国外交强硬的认识显然存在偏见。只要中国在国际社会表达自身独立主张,或与霸权国美国持不同意见,就将被视作中国强硬的表现。这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G20改革等全球治理问题、利比亚、叙利亚等问题上已得到显著体现。中国实力的增强提升了中国为国际社会办实事的能力,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国家的期待。中国提出越来越多的具有更强自主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中国方案,不仅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推动着国际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相互协调。由此可见,中国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积极性,符合国际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将会产生深远的正面影响,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不是更强硬了,而是需要贡献更多更大。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在谈论中国应该享有的权益时,往往将中国划入发展中的弱国,而讨论责任时又将中国视为发达的大国,其间的深度不对称折射了一些国家的自私与矛盾心理。
外界误将中国周边维权视为强硬是有失公允的。近年来,由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愈演愈烈,在地区合作中也日益“强硬”,外界分析认为中国的“强硬”外交已引起了本地区的反感,不利于地区合作与稳定。中国的“强硬”外交也促使东盟地区安全合作加强,这将影响未来东亚地区安全形势。与此相关的是外界对中国和平发展能否实现的疑虑也在增加。他们认为中国既然宣称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何又不愿承诺放弃在海洋权益争端、台湾问题上的武力使用。
但是,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即任何发展道路的选择都不可能以牺牲国家重要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为代价。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等核心利益从不含糊,无论实力强弱,从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在捍卫国家主权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也是坚定不移的。从台湾问题到西藏问题,从中日领土争端到南海风云,中国绝不可能在涉及自身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退让半步,这已被历史所验证,而并非像一些人所认为的中国因实力强大而对外强硬。在关乎主权与尊严的问题上,任何主权国家除了坚定维权外都别无其他选择,那种指望中国吞下损害主权、发展和安全权益苦果的企图都是无法得逞的。中国在捍卫主权问题上的坚定不移、毫不妥协,是国际法赋予主权国家的庄严义务,天经地义,不会因中国的实力强弱而出现任何改变。
事实上,一些涉及中国的主权争议问题是大国霸权强加于中国的畸形产物,是权力政治、冷战思维的遗留恶果,中国从未承认过,并为此一直在据理力争。中国维护的是自身核心利益,属于主权权益的合法范畴。中国并未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干涉他国内政,侵占他国领土,也没有拉帮结派针对第三国。中国没有越权而只是维权,没有侵权、滥权而只是正当防卫,没有越界而只是捍卫自身合法边境的完整不受侵扰,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阻止别国的违法侵权行为。在所有热点问题上,中国都尽可能地保持克制,以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解决。中国的维权举措合理合法、理性务实。外界将中国的正当维权视为强硬而要求中国一味妥协让步,反而将别国的违法扩权视为正当合理,这样的要求不仅是荒谬无理的,还会对公正公平的国际秩序构成公然挑战。
诚然,当前中国周边的热点问题对中国维权构成了严峻挑战。原因有三:一是美国重返亚太造势借力;二是中国日益强大引发周边担忧;三是地区安全互信不足,敏感猜疑增多。周边国家基于权力政治的考虑,认为中国会重走“国强必霸”的老路,因此试图在中国真正强大之前巧取豪夺,打破现状。中国对此不得不被动应对,希望能使各方共同维护地区稳定,共商开发事宜。在这些问题上,以合促合与以斗促合,并无目标不同,只是手段相异,其核心都是为了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随着中国对国际社会融入的加深,海外利益也有所扩大,外交工作面临的局面也更加复杂。在经贸纠纷上,一些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被损害,支持中国企业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也在增加,对此中国秉持“外交为民”原则,合法合理维权的理念、方式和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得到提升。
——从理论上看,认为中国外交“强硬”是基于权力政治逻辑的滥用。权力政治逻辑是:一个国家实力上升必然引发国家对外扩张。但是这里还有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按照西方经济学原理,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出现经济实力下降或经济危机存在向国外转嫁危机的倾向。依照西方的逻辑,中国无论是实力上升还是下降都要对外扩张,这是典型的先验论。先假定中国必然扩张,然后再找出各种蛛丝马迹加以验证,稍有风吹草动,就开始捕风捉影。此外,中国“强硬”论还存在因果逻辑倒置的谬误。明明是别国在中国周边不断进行系列军演,重返亚太进行所谓再平衡,搅动地区乱局,打破亚太原有合作局面在先,而中国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合理反应在后,却被说成中国的政策调整是因,美国等国家被动布局是果。中国的被动反应成为某些国家试图主导地区格局的借口和前提。
——中国外交“强硬”论其实是“中国威胁论”的翻版。从“中国威胁论”的演变来看,现在的中国外交“强硬”论已经是第五波了。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中国威胁论”就甚嚣尘上,后来由于国际反恐大局的需要,“中国威胁论”有所淡化。而现在随着美国战略东移,西方经济深陷危机,中国外交“强硬”论出台了。可以看出,中国“强硬”论并不是空穴来风,也并非基于中国GDP世界第二才滋生的念头,而是由来已久。中国“强硬”论与美国对霸权和既得利益削弱的担心几乎同步,由此可见,中国“强硬”论已成为美国霸权护持战略的组成部分。文化上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是外界对中国怀有偏见的原因之一,歪曲和诋毁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他们的一贯做法。国际话语权的不对称也是导致舆论偏向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中国别说远未强大到对世界构成威胁的程度,即使中国真正强大了,那必然是因为中国坚持了和平发展道路而国际社会也普遍受益于这种发展的结果。中国虽然在发展,但远未强大,中国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捧杀中国既反映了外界对中国日益发展的敏感性增强,包容度下降,也折射了他们内心担忧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优势地位可能丧失的历史性恐惧。
——认为中国外交强硬还是典型的思维定势使然。中国不再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弱国,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外交政策不可能停留于弱国积贫积弱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相互依存也不允许中国外交政策囿于原有的画地为牢的状态,仅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和中国承担的责任就可以看出这种变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中国外交政策出现转变与调整是顺应时势的正常变化,无需大惊小怪。如果仅用定势思维去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无异于刻舟求剑,无法理解中国从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到塑造者的转变。随着中国参与于国际事务的领域、范围、程度普遍加深,中国的国际影响逐渐加大,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也大幅上升,中国的影响力甚至被夸大或放大了。概言之,所谓中国强硬是因为外界不适应中国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力上升的事实,不适应中国外交基于国际形势变化和中国发展需要所做出的适时、适当、合理而渐进的调整的现实。认为中国强硬是国际社会中的一些国家还无法适应中国由弱国外交向强国外交的转变,绝非中国转变太快太突然。他们的心理仍停留于中国弱国外交的状态,习惯于中国弱国外交,而难以适应中国向正常的大国外交的转变。
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的和平合作外交是正确的、可持续的。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召开,世界再度聚焦东方,见证“中国梦”的伟大进程。图为2012年11月8日天安门广场举行升旗仪式。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可以看出,中国外交从不走极端,也不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顾此失彼。中国外交一直在和平发展战略的总方针指导下努力做到统筹兼顾,整体布局,注重适度合理与均衡发展,全方位发展与各大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大战略的目标是既增加中国的国际影响,又不至于触发‘抵衡反应’(counterbalancing reaction)”。
一是中国国防建设基于防御慑止而非恃强凌弱。自中国的外交战略由维护生存向注重发展转变之后,中国没有片面追求发展军事力量,更没有片面追求远洋军事力量,从未谋取陆上霸权或海上霸权,也没有试图取代别国的主导地位。中国一直按照自己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而进行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军事现代化和科技现代化建设。中国的军力发展并无扩张意愿,更多的是寻求防御前提下的“慑止介入”,以保卫中国的主权与领海安全。航空母舰、舰载机等海军力量的发展也严格限于国防现代化维护主权和海上权益的需要。当然,中国的“和平发展”并不意味着绝对不使用武力,或者放弃采取军事行动,和平发展是慎武而非禁武,是以武止戈,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后发制人原则。当前,中国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现实和潜在的威胁不容忽视。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利益。中国的防御性国防政策也需与时俱进,而且随着世界军事变革的加速,中国军力现代化的步伐必然加快。中国的军费增加有其合理性,既要逐步弥补长期投入不足的历史欠账,又要努力缩小中国军事变革与世界新军事变革之间的动态差距。但中国国防建设的加快并不意味中国对外使用武力的意愿加强。在周边海洋权益争端中,中国并不恃强凌弱,没有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来解决这些争端,而是始终从地区发展大局出发,寻求和平方式来解决争端,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维护本国正当权益的坚定意志和顾全大局、从长计议的战略考量。此外,中国的海外军事活动无论是维和行动还是反海盗行动都经联合国授权,并无武力延伸考虑,经得起历史评判和检验。中国发展阻吓性的军事力量不应加剧中美之间或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安全困境”,因为阻吓性的军事力量并不谋求力量延伸,而是旨在阻止任何国家在中国的主权范围内干预事务。
二是中国积极与他国一道在推动现有国际体系合理变革之中谋求自身发展和影响力扩大。中国在国际机制层面发挥作用有别于以往其他国家谋求通过军事力量来扩张权力的老路。中国主要寻求在政治上依靠现有国际机制、积极参与制度构建、基于合理方式谋求话语权来发挥更大作用,而不是通过军事扩张来谋求更大的政治影响力,这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传统大国的根本不同。中国承担国际责任要坚持国际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协调,要推动国际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因此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地提出主张,也包含着中国的庄严承诺。中国承担国际责任需要切实可行,中国不仅是承担国际责任的执行者,还是国际责任的倡议者、协调者,这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意义重大。正如邓小平所言:中国现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不是破坏力量。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三是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合作与互利共赢。中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强调合作,在安全领域也是如此。多年来,中国始终高举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大旗,强调新安全观,在反恐、防止传染性疾病、应对气候变化、反核扩散等问题上促进各国安全互信与合作,坚持将主要精力放在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上,这也清晰地昭示了中国和平发展的选择,因为应对非传统安全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而是必须联合世界各国应对共同威胁。
中国正在向着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前进,中国梦的实现与其他国家共享繁荣、共享和平的目标紧密相连,不仅需要更加彻底地解决中国自身问题,还与中国在和平稳定繁荣的人类伟业上发挥更大的积极贡献密切相关。中国奉行体系内发展原则,不寻求对外扩张,通过和平发展谋求国家利益,并注重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的有机协调,既不搞特殊化、也不讲例外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并且不仅中国需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为此,中国需要国际社会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中国的日益强大——学会和中国共处。中国不需要国际社会任何特殊的待遇,中国需要的仅仅是平等相待。平等将使中国和世界建立更多的相互尊敬和信任,从而使中国能更好地与世界共处。
中国一直强调与世界各国发展良性互动关系,而不是对立对抗关系,一直强调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以和平谈判方式来解决分歧、以增加互信的方式来管控危机,没有利用他国危机来谋求一国私利,也绝不会以牺牲他国利益来发展自己。中国强调互利共赢的发展,并且诉诸于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月28日讲话中所言: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加深,互动逐渐密切、议题不断增长,中国外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越来越多。如何继续贯彻和平发展战略,推动中国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促进国际社会多极化、民主化与和谐化,中国外交的发展需要在确保和平发展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和优化。
一是延续,坚持和平外交和和平发展道路不动摇。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的和平合作外交是正确的、可持续的。30多年来,中国实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变革,由国际体系的旁观者转为国际体系的维护者、建设性、塑造者,形成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局面。回溯历史,中国没有理由走向霸权道路,也看不到中国实力发展壮大与外交政策强硬之间的逻辑联系。
近年来,作为国际体系、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不断提出自己的新主张、新倡议、新理念,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定认可,也增强了中国的话语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冷战后,顺应日益变化的国际新形势、新格局、新问题,中国不断倡议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可与支持。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全球影响的日益加大,中国对国际体系、全球治理的参与也渐趋积极,不断提出新主张、倡导新理念、宣扬新政策。
二是调整,维护国家权益坚定不移。国际形势的变化要求中国外交在和平外交的总方针指导下进行局部强化和调整,实现和平发展与周边维权相协调、国防发展与军事互信相促进、领土统一与睦邻友好相兼顾。从国际战略大局来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形势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西强东弱的实力对比差距缩小。美国等国基于维护全球经济和政治事务主导权的需要,加大了对中国等国的战略性防范与围堵,中国不得不做出政策调整进行应对。
从周边形势来看,中国政策也不得不做出调整。首先,冷战虽然结束了,但东亚的冷战遗留问题远未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是需要在全球冷战结束后解决东亚的冷战遗留问题。其次,这些问题部分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属于原则问题,具有一定的刚性。三是历史的经验也表明,在当前形势下,维护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仅有软实力远远不够。四是中国一直在努力探索这些争议问题的和平解决和合理处置,也付出了巨大的战略耐心和战略忍耐。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合作共赢的思路也是这种努力的体现。遗憾的是,一些国家将中国的顾全大局视为软弱退让,认为中国为了和平发展,在主权争议问题上将会听之任之,以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有机可乘,误信先下手为强,率先打破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所带来的相对稳定局面。对此,中国必须显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不惹事也不怕事,一要夯实内功加强国防建设;二要划定红线后发制人;三要刚柔相济,以刚促柔、弹性维权。对于中国而言,捍卫中国领土主权等维权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不得不适时调整外交政策,强化维权能力和维权措施。
三是优化,推行更加全面平衡的中国外交政策。随着中国国际角色的转变,海外利益的拓展,中国的外交需要实现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国际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互协调、经济与安全相互兼顾、国际国内互动相互和谐、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更加均衡。
中国奉行体系内崛起的原则,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了推动国际体系转型和全球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需要适应国际角色转变的同时,也要更加积极地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为了更好地承担国际责任,实现国际责任与国际利益权责统一,国际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协调必不可少,从而能够更好地契合中国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等多重身份。中国外交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发展谋求稳定和平的安全环境,只有实现经济发展与发展安全的兼顾才能保证政策的持续性,任何经济与安全的分离对中国的发展都是有害的。国际国内互动更加和谐是中国外交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不断融入国际社会,国际国内的互动日益密切,相互影响显著增强,因而更好地协调两者的关系尤为必要。很长时间以来,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指导方针为中国外交的开展提供了有益指导。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应该成为中国外交优化的方向。
[1] Michael D. Swaine, “Perceptions of an Assertive China”,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No. 32 (Spring 2010);Li Ming jiang, “Nonconfrontational assertiveness: China’s New Security Posture”, RSIS Commentaries, No.8, 2011 16th May ,2011.
[2] Michael D. Swaine, “Perceptions of an Assertive China”,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No.32 ,Spring 2010.
[3] 戴秉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N].人民日报,2010-12-13.
[4][7][9] 习近平.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新 华 社,http://news.cntv.cn/2013/01/30/ARTI1359504038874467.shtml
[5] [美]金骏远.中国大战略与国际安全[M].王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4.
[6][8]唐世平.塑造中国的理想安全环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