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手记与思考——红古轩新中式家具设计大奖赛2013如是说

2013-08-30 11:16WangZhou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年5期
关键词:杯赛中式家具

■王 周 Wang Zhou

红古轩新中式家具设计大赛历经四届赛事,已经完成了由企业与院校“一对一”合作办赛,到升格为广东省家具协会主办,面向全国的设计大赛。在实现完美升华的同时,人们亦寄希望于其品质内核的创新设计含金量与其所谓的“级别”、“档次”实现同步提升和飞跃。能否如愿,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好,现实中的确很难!但如果连想都不想,连说也不敢说的话,就完全没有可能、没有希望了。说到底还是:事在人为。朝着正确办赛的方向努力进取就一定错不了。

一、温故知新

曾记得,还在2012年第四届红古轩杯赛策划阶段时,我们就曾提出了“国际化”与“实物化”的两个努力方向。所谓“国际化”是针对参赛者与评审两个层面的赛事拓展与覆盖延伸。就参赛者而言,国际化需先有港、澳、台的“境外”概念,以及面向其他国度和地区的华人世界的方向,去吸引华人、华裔外籍人士参赛;重点是针对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和年轻设计师。这大约是出于“新中式”家具设计概念的考虑,华人、华裔对于新中式概念的理解具有天然优势和骨子里的归属认同感。

此外,同在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与中国具有历史、文化上的共同点和相似性,且设计文化的传播和地域特色,具有相通、互补的特点,可以作为重点来发动参赛。再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居多,而笔者又一直在马来西亚MIFF卓越家具设计大奖赛事中当任国际评委;在宣传和扩大影响方面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可是在执行中也屡屡遭遇衔接上的脱节状况,以至于2012年计划要做的宣传,直到一年之后的2013年3月才得以实现。说到杯赛国际评审的增补与遴选问题,在人选上我们侧重于欧美人士,但不追求名师、名人,因为名家一般都日程安排很紧,难得有时间、空间上的巧合;况且还有费用问题。最终我们几经周折,终于相中了法国家具设计师迪迪尔先生(Mr.Didier Rojonan)——一位酷爱木质材料与家具创新设计,工作室设在上海的法国人。他并非从事理论研究的那种类型,而是亲自动手的实干家。实际操作中,他态度谦虚而认真,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评审工作。

二、不可忽略的审读

所谓审读,就是要对赛事文件:大赛细则作细致入微的研读与审视。这无论是对于参赛者,还是对于承担评奖工作的评委们都至关重要,来不得半点含糊。

红古轩杯新中式家具设计大赛细则的第一条就大赛宗旨:“穿越古今文化,引领中式时尚”;对此,我们不妨来抠抠字眼。“古今”意味着作品要亦古亦今,博古通今;参赛作品则 既要在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法上有文化层面的追求和开拓,又得有艺术设计的穿越和完美的时尚演绎。但从参赛作品的回收情况来看,整体上缺乏文化层面的深度开掘,停留在形制层面的作品居多,而有文化品味、会讲故事的设计太少!复古的情怀相对浓郁,而“通今”的意识与智慧则相对匮乏。够时尚,够韵味的作品实不多见。

对大赛主题:“功能创意博古架”的解读,无论参赛者还是评审工作层面均有较大的缺失。首先对于博古架传统概念上的陈列、展示新功能认识不清,认识不够,因而无从站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力,展开新功能的创意与创想;甚至完全没有抓住主题的重点“功能创意”。就是获奖作品中的所谓“功能创意”也大多停留在“形”的演变,玩排列组合的游戏。所谓功能也仅仅体现为对室内空间的应变能力,而没有适应新世纪,新的生活方式的实用功能应对。笔者注意到,在整个评审工作中,评委们似乎普遍不大注重“功能创意”在作品中的体现。但也有评委表示,关注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专注于小空间、小户型居室的多功能家具的设计开发,应当成为新中式家具的研发方向。博古架这类传统家具产品,也只有赋予新的功能和时尚艺术表现力才能融入当下的生活空间,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就红古轩杯赛而言,我们似乎已经错失了一次对博古架施以功能创意的天赐良机,不无遗憾!但第五届杯赛的主题虽然将博古架换成了条案(案几);但关键词还是落在了“功能创意”上面,值得庆幸!这意味着我们大家失而复得,无论是参赛还是评审,均有机会努力表现;值得期待!

令人遗憾的还有,本届杯赛专设的奖项——与银奖具有同等分量的“功能创新奖”空缺。这一方面是作品在功能创新上的缺乏;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在评审过程中,由于关注不够,似乎也没有在“功能创意”层面做足评审功课,下足功夫。尤其在针对性方面有所欠缺,以至于当意识到在入围者中要选出一名“功能创新奖”时,才来了一个不尽人意,合理性不够充分的PK,最终得到了一个空缺”的结果。

三、锁定“实物化”

所谓“实物化”是针对“纸上谈兵”搞设计现状的积极举措。众所周知,在由图纸到实物成品的过程中,有诸多材料、工艺、结构方面的实际问题需要逐一解决,最终才能将理想变为现实。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设计者,尤其是学生能从中学到书上没有的知识,获得很多宝贵的实战经验。这样的反复多次,不断砺练,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

关于给完成“实物”的参展者予以加分鼓励和现金资助的动议,是出于政策导向的初衷;但在实施中却出现了时间偏紧和制作条件支撑不够的问题。首先在时间安排上,当入围名单出来后,企业已进入到了销售旺季忙于赶货的时段,根本无暇顾及参赛作品的加工制作。类似于设计打样之类的活儿,任何企业一概不接,就连红古轩公司自身原计划完成的金奖作品等二件作品的加工制作也泡了汤。

尽管出现了上述情况,但笔者以为,坚持“实物化”的办赛方向没有错!时间上的合理调整和妥善安排只要得法,完全以做到。鼓励政策和奖励办法也不失为行之有效的举措;在强化其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之后,还可以再继续推行。 笔者完全不能接受一个没有设计作品实物展示,而只有效果图示意,外加获奖证书的红古轩杯赛。一个有如此影响力的新中式家具设计大赛应当有作品实物的收藏与积累。只有这样,也才能实现新中式文化的历史积淀与超越!

四、奖励之余

第五届红古轩杯大赛的奖金数额实现了翻番的增加,完全符合“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的竞技竞赛法则和市场规律;我们这个时代的确需要创新设计的“勇夫”!透过高额奖金的表象。我以为杯赛经费逐年上升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但是否就“好钢用在了刀刃上”呢?

除了奖金是之外,到各地院校去宣讲产生了一定的费用,但费用大头还是在评审会议的费用开支。有鉴于此,其一,我建议初评采取网络专家投票与大众评审相结合的评选形式,可以有效地缩减开支。其二、参与终评的评委数量超过20名,太多;不仅增加了接待费用,在评审团队的专业性,权威性上也大打折扣。此外,评委在参评聚会之前应做好基础功课;带着基本意向和有争议的问题来评审会交流互动,最终以投票表决定夺。由此节约时间、节省费用、又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届红古轩杯新中式家具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

?

猜你喜欢
杯赛中式家具
口语提升:和中式英语说再见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一道陈省身杯赛题的思考
“叶杯赛”会友记
美籍华人修辞的形成——解读中式签语饼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