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瑞 张亚池 张学彬 Sun Guangrui & Zhang Yachi & Zhang Xuebin
(1.2.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3.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陕西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既是陕西关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又是中国传统家具艺术宝库的一部分。它是独特的地域文化留给人们的宝贵遗产,也是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更是传承和发展陕西关中传统民俗家具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突破口。
党家村地处韩城市西庄镇东南2.3公里,泌水河谷北岸。西南距韩城新城9公里,东临黄河直线距离3公里,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居于南北有塬(塬高35米左右)的狭长形、东西走向呈“葫芦”状的沟谷中,海拔为400—460米。村南有泌水绕行,形成依塬傍水之势[1]。
有关党家村的史料中,均记载“党家村始于元至顺二年,即公元1331年”。据专家考证,在公元1331年,党家村的始祖党恕轩孑身一人由朝邑县(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逃荒至韩城县城北泌水河谷东阳湾,而后钻窑成室,以农耕为生。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党家村人即以姓氏冠村名“党家河”,清道光年间又更名为“党家村”。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贾姓第五世祖先贾连娶党姓女,党、贾联姻。后贾连之子贾璋于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以甥舅之亲迁居党家村。至此以后,党家村合族而居,党、贾两姓,繁衍生息,同祖同居,农耕与商业两相宜,逐年兴旺发达起来,于是逐渐修建了一系列民居。因此,党家村亦有“党贾村”之称。清乾隆前后,党家村农商联合,股份经营,经济快速繁荣,银钱充实,民居也得到及时修缮和翻新[2]。
党家村人在外经商,致富以后,修筑了党家村民居四合院。从明起至清末,经历近两百年的修筑完善,党家村最终以一个完善的小社会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目前党家村保存完好的有125座明清四合院,按建筑年代和建筑质量可分为三级,其中一级26院,二级42院,三级57院。还有保存完好的泌阳堡、哨楼、牌楼、祠堂、宝塔、暗道等系列建筑。
党家村四合院一般都是一个独立的院落,院内以中轴线、左右、前后对称,按汉族传统建筑章法布局。院落大多数属长方形,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不多。如图1所示,厅房居上,厢房分置两侧,门房与厅房相对,四房相合,中间是砖铺的庭院,庭院面积不是很大。党家村四合院的营建,高度有定数,用途有规定,居住有次序。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宅院里四面相合的房子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即厅房的建筑高度高于门房、东厢房的建筑高度高于西厢房,而且厢房的建筑高度又略低于门房。厅房为祭祖和设宴之所,门房是长辈的居室,厢房供晚辈居住。门房和厢房都是楼房,楼上高七尺楼下高八尺,俗称“七上八下”。楼上不住人,起仓储作用,同时增加了房高,显得建筑气势恢宏,也使楼下居住空间保暖隔凉。
家具的布局是指家具在建筑室内空间的摆放情况与特点,常受到建筑格局的影响。在此以党家村最普遍的建筑格局为基础分析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的布局,即按党家村四合院建筑空间划分为厅房家具、厢房家具和门房家具。
(1)厅房家具布局
在党家村四合院中,厅房一般作为家族祭祖、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活动使用的空间。党家村的厅房多为三间型,也有少数为小五间型,室内均不做分隔。鉴于厅堂特殊的功能,其间家具摆设也有讲究,布局、形制和风格都有一定模式,象征着儒家庄重、肃穆的礼制[3]。具体而言,陈设讲究规范与对称,厅堂中间对门墙壁挂有字画装饰。字画下面紧靠墙壁处设一张窄而长的做工和装饰都比较讲究的条案,条案上供祖先牌位,称“神主”。条案上还设香炉,摆放家庭照片等重要物品。条案前有一张八仙桌,用于摆放祭器和供品。八仙桌两侧有两把太师椅或扶手椅,椅子两侧又常摆放架几一对。常见厅房家具布局如图2。有些厅房家具布局相对简单一点,不设扶手椅和架几。厅房内左右两间均不摆放家具,追求大而空旷的感觉,使整个厅房显得庄严而肃穆。厅房中常见家具类型有:桌类、椅类、条案类、架几类。
(2)厢房家具布局
在党家村四合院中,厢房主要为晚辈居住,厢房中的大部分作为寝室使用,其他作厨房、客房等。东西厢房呈对称格局,位于院落两侧,门窗均相对而开,且多采用“一间一室”型。在厢房内,一般在靠窗的部位盘有炕,炕上正对窗户的一面墙上设有搁架,可以存放棉被等物品,炕上放置炕桌,如图3。在紧挨着炕边,正对门的一侧,常放置矮柜一个,矮柜上常摆放一个小柜,小柜上摆放带底座的镜子,如图4。矮柜两边各放一个方形凳,在远离炕边的方形凳旁边靠墙放置双门衣柜。炕的另一边,房门的一侧常放置一个小型闷户橱,紧挨着闷户橱的是盆架。一些有钱人家不盘土炕,则购置架子床。厢房中常见的家具有双门衣柜、带顶箱的衣柜、带顶箱的矮柜、架子床、橱桌、炕桌、箱子、衣架、脸盆架等。
(3)门房家具布局
门房是四合院中与厅房相对的房子,四合院的大门开在门房的旁边。在党家村,门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住门房是辈分身份地位权威的象征。门房多为小五间型,三间型较少。小五间型门房中,一侧稍间用作门道,另一侧稍间可作厕所或库房(见图5);中间三间为一室,其中一间盘火炕或放置架子床,另两间用于休息或待客。党家村尊老,家里最好的家具常常摆放在老人居住的门房之中。门房内靠门右手边一般放置架子床,正对门的位置常靠墙设有八仙桌,八仙桌两侧设两把椅子,靠门的左手边靠墙放置四门衣柜。与床相对的位置常摆放书架和书桌椅,书架靠左面墙壁放置,书椅背向墙放于书架之前,书桌又放置于书椅前面,常见书桌上摆有书籍、画卷等物品。这种摆设并非定局,各家根据主人喜好及房屋格局也有所变化。门房中常见床、大衣柜、炕桌、圆桌、箱子等家具。
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按照狭义概念上家具的使用功能可分为椅凳类、桌案类、床类、箱柜类和架几类。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广义上的家庭用具,包括斗、分银器、戥子、帽盒等。
(1)椅凳类
椅凳类包括扶手椅、靠背椅、圈椅、太师椅、大条凳(当地称长板凳)、方凳、长方凳、圆凳等。其中以扶手椅和长板凳居多,扶手椅常放置于厅房之中,位于八仙桌两侧,除了其实际功用外,也体现了主人的身份与情趣。长板凳作为农耕文化下所产生的家具,在非常重视农耕的党家村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供人们田野劳作归来坐下休憩,而且也放于家中放置物品,起到承重支撑的作用。更具特色的是,人们将长板凳降低高度,做成适合自家门槛的高度,从而当做门槛使用,见图6;茶余饭后、闲暇之时在门口休息闲聊的时候,便将门槛取下做板凳用,见图7。
(2)桌案类
党家村的桌案类家具以炕桌炕案、火盆桌、方桌、夹头榫翘头大条案、圆桌等为主。炕桌作为地域文化的产物,在陕西关中地区很常见,党家村也不例外,每家每户都有大炕,随其而产生炕桌、炕案。此外,火盆桌也是极具地域特色的一种家具,如图8所示,一般用于冬季取暖。夹头榫翘头大条案几乎是每家必有的家具,常设于厅房迎面靠墙正中的位置,在案上放置祖宗牌位等。方桌是党家村桌类家具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无论贫富,每家的厅房正中,条案之前一般都设方桌,即便不设条案的厅房也会摆放一张方桌。在党家村也能见到少数圆桌(如图9),这些圆桌中有些是可开可合的,当其合并时,称为“团圆桌”,当其分开时,称为“半圆桌”。党家村的男士们因经商经常在外,若其男性友人来访,见到“半月桌”,便知男主人不在,于是为避“男女授受不亲”就离开了;若见“团圆桌”则表示男主人已归,可停留拜访。这种圆桌也因此被称为“最早的信息工具”[3]。
(3)床类
床类家具目前在党家村并不多见。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党家村所在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人们多盘土炕取暖,只在少数富贵人家可见到床类家具。另一方面,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因贩卖流失比较严重。在党家村购置床的一般都是富贵人家,他们对家具的用材和做工有较高要求,因此党家村的床虽少,但艺术价值却都较高,推测被贩卖外流比较严重。党家村现存的床类家具并不多,然而不乏精品。如图10中架子床雕刻造型较厚重、显得粗硕凝重大气,这件家具背后的精神气质体现了党家村当年的富有。再如图11中满顶床整体造型相对婉约,做工比较精致,装饰纹样丰富,大面积使用彩绘装饰,是一件研究价值较高的家具。
(4)箱柜类
箱柜类家具也是党家村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党家村的柜类家具的高度尺寸一般偏低,常在柜顶放置箱子。在本文中,将各式柜连同其上的箱子统称带顶箱柜,如图12、13、14。带顶箱柜是党家村居民日常储物的重要物品,也是婚嫁家具的一部分。带顶箱柜类家具,在党家村较为普及,但材料和做工有明显不同,箱面和柜门板装饰水平各异,反映着家具主人的财力和身份。
(5)架几类
架几类家具在党家村也很常见。主要包括盆架、衣架、花几,还有一些比较特色的架几。如图15所示架几,以三条腿支撑一个梯形的几面,三条腿间的枨子也较特别,其中一根枨子连接距离较远的两根腿,另外两根枨子将前腿与两条后腿相连。此几常靠墙放置,其上可用于展示物品。图16所示架几,其造型特别,几面为梯形,为避免造型过于简单,还在两根前腿之间采用券口装饰。这种几也是靠墙放置,其上用于展示物品或放置花盆。再如图17所示盆架,造型比较简单,髹红色漆,简单而实用。
(6)其他类
分银器是党家村极具代表,亦最能反映党家村独特文化的一种器具。党家村曾经的富裕是远近闻名的,据说当年建党家村民居的财物足够建一个北洋水师。在党家村,有两个著名的院子,党家分银院和贾家分银院,专供分发在外经商所得财物。因此这种用于分银两的器具在党家村也是非常普遍。如图18所示小型案上所摆放的为分银器的一种。党家村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民居,党家村人农商并重。在晾晒粮食的时候,自然需要相应的器具,各种斗便发挥了作用。如图19,有小斗、大斗、提斗、集斗、漏斗等,漏斗的下端有阀门,碾米时可以控制谷物的流量[1]。
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自然纯朴、浑厚实用。就其造型而言,大多简洁大方,用材粗细适中,朴素而稳重,多成对称构图。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主要以直线、方形造型,以曲线、圆形为辅助。用料不比苏式家具惜木如金,也不比广式家具粗硕繁重,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庸。整体外形简约大气、灵活多变、刚健粗犷。
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装饰有度,色彩浓重,纹样简约精巧,手法灵活多样常搭配使用。具体而言,装饰色彩厚重沉稳,喜用黑色、红色、金色装饰,多以黑、红色、枣红色髹漆装饰家具表面。雕刻纹样一般比较简洁,只在重要部位加以修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精巧而大气。常用装饰纹样有龙纹、云纹、卷草纹、植物纹样等,上乘家具装饰有博古、植物、人物风景等组合纹样。还善用描金边、金属饰件等进行搭配。金属饰件不仅起到实际功用,还有点缀装饰之效。在装饰手法上,以雕刻、髤漆为主,彩绘、镶嵌为点缀。如图20中扶手椅,通体髹黑色漆,在椅背部和券口部以精巧曲线简洁装饰。如图21中矮柜,通体髤枣红色漆,除两侧挂牙装饰外,整体非常简素。然而将合页外做,搭配抽屉和门板上的金属饰件,红金搭配,使整个家具富贵大气。
党家村民俗家具的用材与其他各地域民俗家具用材有相通之处,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相通之处:一、就地取材。客观地讲,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都有其独特而丰富的木材资源,而当地的木材最易获取,工匠也最了解当地木材的材性,便于加工利用。主观上讲,一方面,民间不像宫廷,可以集天下之优质资源于一处而使用;其二,民间百姓对当地树种更为熟知,有自己的选择的喜好和偏向,比如,山西人喜欢核桃木,小孩从小就佩戴核桃木的配饰辟邪。在党家村,家具用材多选用榆木、柏木、核桃木等,在陕西关中地区民间,也常留传“栗木桌腿梨木面”、“香樟木箱子不生虫”等木材使用顺口溜。
与韩城其他地域传统民俗家具相比,党家村的传统民俗家具材料上乘,做工精细,款式大方,从材料选择到工匠手艺上都有明显的优点。党家村民俗家具虽比不上宫廷家具做工那么精致,但党家村人拥有财富,又讲究生活品味,因此即使是造型和装饰非常简单的小方凳,都讲究规矩,做工无可挑剔。总结党家村家具在结构与制作方面有如下述三个特点。
一是坦率豪放,喜用明榫。在党家村常见椅、凳、桌的腿与足下横枨的连接处,枨子的榫头外露,而且往往是露在家具的正视面,如图22所示。此外,还将矮柜、双门衣柜门扇的合页展露在外,如前图21和图23所示。这些做法都显示了党家村人为人坦诚、外向的一面。二是善用铆钉和金属包边包角。想必是因为党家村民俗家具用材比不上宫廷家具的优质,智慧的党家村人便使用金属包边包角,既加固了家具结构,又美观大方。三是做工规矩,无可挑剔。党家村人既秉承了农民追求经济与实用的特性,又坚持了秦商忠义耿直、诚信的一面,在家具制作上,没有胡乱应付,没有以次充好。像桌子的边角处,都会进行严格的倒圆处理,板凳的牙头处铣线装饰,椅子的扶手、搭脑的端头均圆润光洁,这些都是党家村人追求生活品位的体现。
党家村家具的布局与党家村四合院建筑密切相关。家具无论是在使用功能,还是空间营造上都密切配合建筑的功能。首先,厅房作为家族祭祖和家族大型礼仪事件的活动场所,家具摆放少而精,且遵循儒家礼制,讲究对称,以期营造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其次,党家村的门房不是现代社会赋予其看门守卫的功能,而是供长辈老人居住的空间,是一家的权威和大小事件的指挥中心。家具摆设紧凑、有序,全家的优质家具几乎全在此,代表家庭的尊严和地位,门房家具的布局体现出门房是党家村四合院建筑中礼制与实用的结合体。第三,厢房之内为晚辈所居住,家具布局灵活,以方便、实用为准,打破了对称布局的模式。
党家村人一度经商,不仅在经济上迅速富裕起来,而且在走南闯北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着异乡外界的优秀文化,并有能力追求更高品位的文化。而这种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影响着党家村人的生活方式和室内陈设及家具用度,也使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将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的艺术风格特征总结为以下五点。
一、造型简练,装饰有度。不管是为了迎合建筑空间,还是服务于生活,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总体来讲重视功能多于造型和装饰,大部分家具造型简练,装饰不求繁华、以简为美。
二、以方为美,曲以辅之。相比皖南、江苏等地的家具,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外形方正。在造型上喜用直线和方形构图,各种曲线及曲面大多只为点缀装饰,以求平衡。
三、大气凝重,经济实用。北方水土的厚重与粗犷造就了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的大气凝重的风格。此外,其功能、用材、结构等方面均体现出经济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特点。
四、量材制作,淳朴清新。在用材上不比宫廷、不比广式,不追求奢华,讲究大材、小材、不同木材都能各尽其用。在这种用材理念的指导下制作出的家具具有一股淳朴清新之风。
五、地域特色,雅俗兼备。党家村家具的各种特征正是当地自然、历史、各种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的缩影,反映出浓郁的地域特色。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党家村家具雅俗共赏。
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可谓中国传统民俗家具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品类丰富,造型简练,装饰有度,做工可谓民俗家具上乘,用材在就地取材、量才而用的基础上又不拘泥于当地木材。研究党家村家具的布局与品类,有助于把握党家村民俗家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留存现状,对文化遗产的抢救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可以帮助了解党家村家具的存在状况,进而进入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的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传统民俗家具艺术,从中汲取营养,启迪和发展现代思维,融古今文化于现代家具设计中。 (责任编辑:北 方)
[1]黄德海.变迁——一个中国古村落的商业兴衰史[M].人民出版社,2006.
[2]李文英.民居瑰宝党家村[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张亚池,何燕丽.皖南传统民居与家具[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7,(6):11-13.
[4]何燕丽.皖南古民居家具艺术的象征主义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6,(12):61-63.
[5]路玉章.留住老手艺传统家具制作技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7]陈彦,张亚池.由炕案看山西传统家具[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6,(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