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应的实证分析

2013-08-29 09:40:38兰录平
关键词:最低价收购价格收购价

□兰录平

2004年以来,国家实施了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大大提高了广大粮农种粮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也逐年增加,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然而,种粮成本逐年增加,政策的激励效应有所减弱。因为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的主要目标,因此,本文从粮食安全和收入效应两方面,采取平行数据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对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量化分析。

一、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是要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而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仅占世界的7%,对于我国来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我国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粮食收购政策,采用不同的经济和政治措施干预粮食的生产和供给,如粮食流通渠道的管控,粮食价格的管制与放开等。粮食收购政策的调整是政府农业干预政策的典型手段,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影响较大[1]。粮食总产量由2004年43070 万吨连续9年增长至2012年54648 万吨。

(一)模型假设和数据说明

1.选择变量。这里把粮食产量代表粮食安全,看作被解释变量。由于主要考察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对粮食产量(即粮食安全)的影响,所以,在考察诸如粮食播种面积等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考察现行的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对粮食产量的作用效果。选择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生产成本)、粮食收购价格(最低收购价)以及粮食播种面积作为解释变量。从经济意义可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粮食产量(即粮食安全)影响为负值,粮食收购价格(最低收购价)以及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即粮食安全)影响为正值。

2.选择样本及数据来源。2004年开始我国实施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最低收购价格数据选择截止2012年,因此本文选取2004 -2012年作为时间序列,截面数据为5个执行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稻谷主产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5 省,这样就得到了45个样本数据。因为在稻谷主产区,粮食收购政策实施较好,影响粮食产量的作用也大,所以选择5个稻谷粮食主产区作样本,具有代表意义。

表1 2004 -2012年5个稻谷主产区播种面积表 单位(unit):万亩

表2 2004 -2012年5个稻谷主产区稻谷产量表 单位(unit):万吨

表3 2004 -2011年5个稻谷主产区稻谷生产成本(生产资料价格) 单位(unit):1000 斤/元

表4 2004 -2011年5个稻谷主产区粮食最低价收购价格表 单位:国标三等,元/50kg

(二)构建数据模型

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表示为:

Yit=αi+Xitβ+Uit i=1,2,3,4,5 t=2004,2005,…2010,2011,2012

由于有3个解释变量,因此其中Xit(X1,X2,X3)为1 ×3 向量,X1 代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生产成本),X2 表示粮食收购价格,X3 表示粮食播种面积;αi 为个体影响,是被忽略的反映个体差异变量的影响;β 为3 ×1 向量,Uit 是随机干扰项,是被忽略的随横截面和时间变化因素的影响。

(三)计量方法及结果分析

采用Evews6.0 软件工具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等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平行数据回归分析结果

从运行结果可知:该模型运行效果不错。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生产成本价格)符号是负,符合其经济意义,但并不显著;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收购价格均显著;调整后的R2 达到0.9252,表明该模型有很好的拟合优度;而F 值表明该模型的线性关系十分显著,D.W 值达到2.01,说明该模型残差无序列相关。

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生产成本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为负值且不显著。这里直接的原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即生产成本价格的上升,从某种角度上会促使种粮农民减少诸如农药、化肥等使用量,实际上就减少了生产成本的投入,进而可能影响粮食的产量和质量。然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它某种程度上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并不大,换句话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再高,农民还是会种粮。

2.粮食收购价格和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作用积极且显著,符合现实经济意义。从粮农角度讲,粮食收购价格是粮食的销售价格,因此,较高的售价对粮食产量刺激作用就更强;从粮食播种面积来说,只有确保一定量的粮食播种面积,国家粮食安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粮食产量的大小取决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多少。

3.粮食安全在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的目标体系中处于优先地位,说明粮食收购价格对其影响就一定显著。2004 -2012年粮食最低价收购价格变化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占多数,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平均带给每个种粮农民的实惠就不是很多,且由于各地人均耕地面积、实际种植面积等差别。因此,粮食收购政策就不能成为影响粮食产量的显著因素。但是,我们从粮食收购变量较大的系数值中可知,增加粮食收购价格比其他变量起到的作用要显著得多,恰恰为政府实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提供实证依据,同时,为我国未来的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继续合理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水平。

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我国政府政策的重要目标。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政策和手段。从2004年开始国家开始执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到现在已有9年的时间了,我国农民收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模型假设和数据说明

1.选择变量。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按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口径,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构成的比重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上升,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有所降低,但目前家庭经营纯收入约占家庭人均纯收入二分之一,比重仍然较大。这里利用Eviews6.0 软件工具,以5个稻谷主产省区为截面样本,对对应5 省区的农民收入进行分析。

根据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统计数据可知(见表6),这5个稻谷主产省区的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与农业现金收入的相关系数达0.90。选择农村家庭经营纯收入作为因变量来代表农民农业收入(这里主要考虑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主要是对农民的农业收入影响)。为讨论种粮农民的机会成本,除选取与影响粮食产量相关的粮食播种面积等因素外,还选择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因素作为自变量。容易理解粮食收购价格、粮食生产价格、粮食播种面积对农民收入影响是正效应,而工资性收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农民收入影响为负值。因为工资性收入上涨将吸引更多的农民离开农业从事非农产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民收入。

2.选择样本及数据来源。采取2004—2012年时间序列,5个粮食主产区的截面数据(表7)。大部分粮食主产区经济欠发达,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绝对比重,因此,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

(二)构建模型

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可表示为:

Yit=αi+Xitβ+Uit i=1,2,3,4,5 t=2004,2005,……2011,2012

有4个解释变量,其中,Xit(X1,X2,X3,X4)为1 ×4 向量,X1 代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生产成本),X2 表示粮食收购价格,X3 表示粮食播种面积;X4 代表农民工资性收入;αi 为个体影响,是被忽略的反映个体差异变量的影响;β 为4 ×1 向量,Uit 是随机干扰项,是被忽略的随横截面和时间变化因素的影响。

表6 2010年5个粮食主产省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统计单位(Unit):元/人(yuan/person)

表7 2004—2012年5个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 单位(Unit):元/人(yuan/person)

(三)计量方法及结果分析

采用Evews6.0 软件工具,运行结果如表8。

表8 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等因素对农民农业收入的平行模型回归结果

从运行结果可知:对农民收入的拟合效果相比对粮食产量的要好。F 值表明该模型的线性关系很显著,所有的估计变量均显著;调整后的R2 也能达到0.992,表明该模型有较好拟合优度;DW 值为2.287,表明该模型残差无序列相关。

1.从变量系数可知,X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X2 粮食收购价格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最大,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资料每增加1 倍,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减少量就为农业生产资料增量的9.5 倍,而粮食收购价格的系数为8.492,相比之下,对农民收入影响更大,粮食收购价格的增加将有效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农民收入影响为正。

2.X3 粮食播种面积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是因为粮食产量与种植面积成正比例关系,种植面积越大粮食总产量当然越大,自然商品粮就多,收入也多。因此,播种面积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是影响农民收入的显著变量,且同向变化。

3.农民工资性收入,从上表可知其对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影响为负,是因为工资上涨,更多农民被吸引到城市从事非农行业,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增加了农民总收入,但其中农业纯收入下降了,这与当前现实情况相吻合。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对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影响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通过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影响到粮食总产量,影响到农民总收入和粮食安全。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国家粮食安全。

根据结论和现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现状,提出优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建议:

(一)优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设计。一是建立科学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确定机制。充分考虑生产成本、种粮比较收益、社会平均利润和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等几大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笔者认为,某品种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某品种粮食前一年的生产成本X(1 +物价上涨指数)+合理收益。二是理顺粮食最低收购价差价体系。合理拉开品质差价,对同一品种、不同品质的粮食设定差价,以普通品种粮食为基础制定最低收购价格[2],然后,对优质品种给予适当加价,引导粮食种植结构的优化;分片制定地区差价,建议同一粮食品种分东北、西北、西部、中部、东部五个片区,根据粮食生产成本实际,实行有差别的价格不准;调整不同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的比价关系使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的比价关系趋之合理。三是扩大实施最低价收购的粮食品种范围。除对稻谷、小麦实施了最低价收购外,建议对玉米、大豆实施最低价收购;四是建立和完善最低价粮多渠道销售机制。除现行集中统一拍卖、网上竞价拍卖销售方式外,建议国家规定销区储备粮的轮换等政策性用粮,首先从产区最低价粮中调进,建立最低价粮有机转化为储备粮的衔接机制[3]。

(二)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效果。一要理顺执行最低价收购政策各种主体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中储粮系统、地方收储企业等之间关系,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防止出现权责不分、政出多门,影响到政策执行效果。建议建立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协调机制,成立以地方政府牵头,粮食行政管理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政策执行协调机构,协调处理在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中的相关问题[4]。二要完善粮食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健全粮食价格监测网络,做到低于市场价格,及时地启动收购预案,高于一定价格及时停止执行收购预案,避免托市收购演变成保护价敞开收购,真正发挥政策的托市作用,防止粮食价格过低,维持粮食价格在一个合理的价格水平上,达到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要加强对最低价粮食的管理。建议参照中央储备粮的管理,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最低收购价粮食管理办法,健全制度,做到依法依规加强对最低价粮食的质量等管理。

(三)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配套措施。一要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重点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农业种植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或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抓粮生产和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等措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二要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组织。建议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引导农民依法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三要继续实施各种粮食补贴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只能保证农民种粮不亏本或者有点利润,且是国家对流通环节的价格补贴,属于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将产生贸易扭曲、需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的“黄箱政策”之列。因此,要继续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粮食生产补贴,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减少粮食最低收购价对市场粮价的扭曲效应[6]。既确保种粮农民足够多的补贴,又不使最低收购价影响粮食市场机制的发挥。

[1]许经勇.论我国粮食生产与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趋势[J].学习与探索,2003,(3):16 -18.

[2]贺伟.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0,(10):22 -24.

[3][4]甘霖,兰录平.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及其执行的调查与思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7,(2):30 -32.

[5]徐化军.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J].乡镇经济研究,1997,(6):33 -35.

[6]郭永红.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调查研究,2007,(5):26 -29.

猜你喜欢
最低价收购价格收购价
印度农业部将国内小麦收购价格调高2.6%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公布 每50公斤112元
积极应对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的调整
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下调对化肥市场有何影响?
工程项目“最低价中标”有碍高质量发展
小麦最低收购价再次下调
最低价跌破上证2850点的前45只个股
浅析最低价中标法
承包商如何进行最低价投标
主产各省子棉11月收购价等
农家顾问(2009年12期)2009-12-28 05: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