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 颖
十八大报告中对城镇化的着墨显著增加,全篇提及城镇化多达七次。报告指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城镇化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可以看出城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有分析家指出,城镇化地位的急速提升和第五代领导集体的执政思路密切相关。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把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中,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提出,世界经济低迷,中国发展必须立足内需,而“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2012年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发改委工作会议重点强调了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另悉,由发改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已编制完成。该规划称“城镇化将在未来十年拉动40万亿投资”。
区域和人口城市化形势不可逆转,这是中国发展中所必然要经历的,也是现有利益结构下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农村的发展机会少,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农村生活单调和社会参与条件较差,决定了人们走出农村渴望融入城市的选择。从横向上比较,目前,世界城镇化率的平均水平是59%,而中国仅为51%。而且,其中城镇户籍的人口仅有40%,这说明我国城镇化程度还相当落后。中央将城镇化正式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这同时也顺应了人民的真实需求。
具体来说,城镇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投资上,城镇化率的提高将带动数万亿元的基础设施、住宅、商业等综合投资;消费上,数千万农业人口转移进城,将增加对住房及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无疑会拉动居民消费;在产业结构上,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水平高度相关,城镇化将改善农村人口过于分散的现状,在创造消费的同时也创造了就业,这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城镇化还将有利于推动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回顾历史,三十多年来,人口向城市流动,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构成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未来,许多积极效应也不应忽视,如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精神面貌的改变,都将推动市民社会以更快的速度到来。人口聚居产生的规模效益及农村地区生态压力的减轻,都将是城镇化所能够带给我国的积极影响。
但是城镇化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的分担机制必须合理有效。过去农民工群体在这一过程中承担了过多的成本。大量农民工虽生活在城市,却非真正的城市人口,不能享受到城市公民的待遇,这是农民群体所承担的成本。留守在乡下的儿童、老人、妇女缺乏照顾,亲情人伦关系方面的代价,同样是进程农民群体所承担的成本。
国家在享受城镇化收益的同时,必须补偿社会群体为此付出的成本。如何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如何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在农业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能否保证农村的发展与农业的安全不遭到冲击?这些新老问题都是我国所要应对的。在我国30年来“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经历中,虽然改革动作不断,但总是理论领跑在前,实践难以到位,因此也造成了许多领域改革不彻底的现象。城镇化作为一个现实课题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给投资者提供了无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难以预计的挑战。
如何积极推动城镇化并提高其质量?首先,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是一切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比如现有的户籍制度关系到 “进城的农民”能否享受到在医疗保险、子女教育、住房保障上的公平待遇。而要让农民不仅“进城”,还要真正融入城市,就必须实行户籍制度改革来保障农民的利益,改变城市只要“人手”,排斥“人口”的观念和政策,不仅要让作为劳动力的新移民融入城市,还要创造条件让新移民的家属也能定居。其次,增加对城镇化建设所需大量资金的投入,这就需要发挥国有资本在公共领域的作用。近年来,大量国有资本被运用在一般性的竞争市场中,难免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而缩水,因此国有资本分配在事关国民经济长期增长的战略性产业上很有必要。第三,在城市化加速过程中,不能忽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要加大对农村和农业方面的投入,通过利益诱导来平衡产业间的比较利益从而留住农村建设所必要的劳动力。第四,还需切实关注不能及时转移的留守儿童及老人的生活和安全,让进城的农民没有后顾之忧。第五,在区域城镇化方面,要注重在生态环保方面的投入,重视房地产业的平衡发展,大中小城市也要合理布局,以推动城镇产业升级和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城镇化是全社会的事情,其成本要有合理的社会分担机制。其中财政在以上诸方面,都须舍得下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