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卡通漫画文化巡礼

2013-08-29 12:35:32
创意与设计 2013年6期
关键词:卡通漫画艺术家

文/肖 潇(本刊驻欧记者)

一 卡通漫画在德国

说到漫画和卡通,很多人可能首先就会想到两个漫画生产大国日本和美国。其实事实也如此,在日本,仅漫画书籍这一项就已经占日本书籍整体销售市场比率的25%,而对我们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美国迪斯尼卡通制造工厂,从那里构思出来的的卡通故事陪伴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梦幻般的童年。自从美国迪斯尼在中国特区香港修建亚洲第一个迪斯尼乐园以来,卡通对我们来说,早已不单只是停留在纸上的图画艺术。一个个从卡通故事中蹦出来的鲜活卡通人物,再次来到我们眼前,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展现了这种看得见的,摸得到的,通俗易懂的卡通艺术魅力。

图1 Wilhelm Busch Museum

可能正是由于漫画卡通本身所具有的这种娱乐性和通俗性,使得漫画卡通这种图画表现形式从未登上过高等艺术的神圣殿堂。卡通被大众所喜爱,被大众所接受。这种以绘画讲述故事的形式代替了文字阅读的繁琐和枯燥。就艺术表达形式上,被描画出来的故事情节比文字描写出来的更生动、形象和逼真。 而在表达内容上,卡通讲述的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故事或者艺术家虚构出来的故事内容,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动物拟人化。在这种背景下,卡通比其他艺术形式(绘画,雕塑,音乐和歌剧等等)更具有亲合性和平民性。虽然现在漫画市场上出版了很多成人漫画,但是漫画卡通自始自终都摆脱不了幼稚以及不成熟的影子。我们对卡通以及漫画这种错误的理解让我们不禁要问,漫画卡通到底是一种什么艺术?它最开始真的仅仅只是为理解能力有限的儿童所设计的吗?漫画卡通到底还具备其他特有的艺术价值吗?欧洲的卡通文化又是如何发展和应用的呢?

图2 展览大厅(一)

图3 展览大厅(二)

图4 画家Edward Sorel Karikaturmuseum Wilhelm Busch

带着诸多疑问,笔者参观拜访了坐落在德国汉诺威的“威廉布施 — 德国卡通绘画艺术博物馆”。通过这次走访,让我真正了解到漫画卡通在德国以及欧洲艺术史上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和拥有的不可小视的艺术价值。除此之外通过博物馆艰辛的收藏和发展史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卡通艺术在德国发展不同于亚洲的独特一面。

纵观德国卡通漫画博物馆,总共有三家。他们分别坐落在汉挪威、法兰克福和一南德小镇罗藤堡。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位于汉挪威的“威廉布施 — 德国卡通绘画艺术博物馆”。这所博物馆是由1930年创办的“威廉布施联合会”发展至今的。威廉布施(1832—1908)是德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卡通艺术家,其最著名的卡通作品为《马克思和莫赫茨》(Max und Moritz),是德国家喻户晓的卡通故事集。他出身在离德国下撒克森州首府汉挪威不远的一个无名小镇。此联合会建立的初衷是以收集收藏威廉布施的画作为目的。从最初以联合会的形式,到1937年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博物馆。即以收集收藏为主要目的的私人联合会发展到拥有满足艺术品展览系统的城市级国家性质的博物馆。至今馆藏已经超过35000件来自欧洲各国的卡通漫画作品,其中主要是来自德国、英国和美国的漫画作品。自1980年起,博物馆开始集中收集个别具有历史代表意义的艺术家创作的漫画作品,从而使得博物馆展览重点从单一“漫画展览”的角度扩展到了介绍艺术家生平以及创作历史轨迹、知名漫画艺术家的个性化艺术语言以及个人魅力等展览信息。这种全方位的展览架构一方面给普通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欧洲漫画艺术发展整体信息的平台,另一方面为专业漫画收藏家提供了一个有据可查的信息数据库。

之所以说“威廉布施 — 德国卡通绘画艺术博物馆”是一个了解德国以及西方卡通漫画艺术发展历史的绝佳之地,除了丰富全面的艺术家个人收藏之外,它还具有分类系统性的收藏方式即历史时间性特征:欧洲卡通艺术发展历史,其中包括达芬奇所画的人物头像素描; 和政治主题性:艺术魅力之外所带有的强烈的政治意图和语言。

图5 英国著名漫画家William Hogarth 1733年所创作 作品 一场午夜关于文明文化的政治对谈 Karikaturmuseum Wilhelm Busch

图6 16到17世纪意大利人物肖像写生Karikaturmuseum Wilhelm Busch

二,卡通漫画在意大利

说到卡通首先必须要解释的是,卡通并不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早在16世纪,意大利人首先就已经发明了卡通这种艺术形式。现代的考古学家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以及意大利其他地区挖掘出了大量的卡通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在当时主要是在宫殿以及大型公共浴场里作为墙壁装饰所用。在之后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经过欧洲历史学家年代证明过的卡通艺术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最初具有墙饰作用的这种卡通绘画具有一个专业名称。但这个名称没有对应的中文翻译。它代表的是一种特有的、经过人为故意夸张加工过的人物、动物或者植物绘画。人类从没有停止过发展的脚步。这种发展不仅仅只牵涉到自然以及人文科学等方面。理所当然的,还牵涉到人体自身的发展和进化。如果我们老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历史的话,那我们将没有机会真正地了解到历史的现实背景以及其发展。在距离我们遥远的五百年前,由于自然环境,战争,生活方式影响下的饮食作息以及工作方式和现代的大相径庭,根本不具备皮肤以及面部护理的条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可以想像的是,人的长相无论如何不能与现代人相提并论。粗糙的皮肤,战争打斗遗留下来的伤痕,由于缺少各种营养素而导致的畸形等等,使得16世纪人的面相极具特点。大鼻子,歪嘴巴,半边耳,独眼。艺术家把看到的这些人物肖像真实地绘画在纸上或者作为建筑装饰刻画在墙上。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还特意邀请农民在自己家里来吃喝娱乐,然后刻画他们在酒足饭饱之后的丑态。而正是这些真实记载人物面部肖像的件件画作,在欧洲被视为漫画卡通的始祖。

艺术家们在保持真实的基础之上还尝试着如何让他们的画作更吸引眼球。于是便开始利用他们的画笔对现实进行再夸张。本来已经很大的鼻子被描画地更大,原本畸形的身体部位被无限夸张和强调,以达到表现人物生理特性以及性格的目的,从而使得看画的人一眼就能识别出画中的人物。这种以讽刺和挖苦作为绘画的表现手法就象我们在学校课堂上丑化自己不喜欢的老师的容貌一样,被夸张的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和嘴里议论的,心里想像的也被描画在了绘画作品当中。比如比喻小偷的“三只手”,比喻呆子的“少根筋”,比喻近视眼的“四眼”等等。这些在人们日常用语中经常用到的绰名别号也成为了当时卡通艺术家描绘社会各种人物形象的依据。卡通艺术在欧洲的这种起源和第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欧洲人对卡通的认识和理解。讽刺,挖苦和夸张成为了卡通艺术发展的奠基。对人物的描绘作为卡通发展的主题,也使得卡通渐渐地带有一定的反映社会现状以及问题的批判性艺术功能。

由于这种对人物肖像的观察和艺术加工、描绘,奠定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格外时兴的“观相术”的发展(和中国的“看相”相似)。在这个时期,无论是高雅的绘画雕塑艺术还是卡通绘画的发展,很大一部分艺术作品以面相肖像写生为主题,以肖像为主题的大量艺术作品尤其集中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纵观欧洲艺术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卡通这一艺术表达形式在欧洲艺术历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地位。

图7 德国著名漫画家Loriot,作品 开会现场Karikaturmuseum Wilhelm Busch

图8 作家 Erich Sokol, 作品 仙女散钱, 1990,Karikaturmuseum Wilhelm Busch

图9 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匿名画家创作的当时政治人物形象Karikaturmuseum Wilhelm Busch

三,卡通文化在当代

在现代社会,卡通漫画也逐渐具有了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艺术意义、表现方式以及社会影响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的变迁,卡通漫画逐渐成为了艺术家们表达自己政治观点和态度的工具。欧洲的政治发展到今天具有一定的开明性。人们可以允许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但是在19世纪,当时的欧洲政治的社会现实与现在不同,人们讨论当权政党得小心翼翼,以免招来杀生之祸。漫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便成为了艺术家们发表言论的有效方式。他们把他们的意见画成漫画,夸张的艺术手法具有一针见血的语言魅力。另一方面,图画信息的传播速度比文字来得快。由于言论自由受到控制,所以人们得偷偷地交换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图画信息所具备的“一眼便知”的特性便大量派上用场。除此之外,图画信息还摆脱了文字信息阅读的局限性,让外国人和文盲也能参与到言论发表当中,从而起到信息传播高效以及吸引更多相同态度声音的功能。在这种背景下,卡通漫画很快就成为了当时艺术家们或者其他政党派别政治言论的一种有效手段。

正是漫画艺术这种在其他艺术作品中不具备的社会性,使得卡通漫画成为了记载社会历史发展,人民对当下社会心声以及社会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直接再现媒体。漫画艺术中夸张的加工方式,使得社会在某一阶段的总体特性和趋势不加掩饰地显现出来,这种夸张是基于事实上的图像艺术加工方式,虽然经过夸张处理不但不失真实性,反而还强调了问题所在,具有一箭中的的视觉威力。正是由于卡通与其他艺术品相较而言所具有的特殊艺术特性,在德国艺术界人们称卡通漫画为“批判性图画艺术”(kritische Grafik)。相比卡通在日本市场上多被看作是娱乐文化,德国卡通所拥有的这种“批判性以及社会政治干预性”则显现出独到的另一种艺术形态。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艺术应用形式,漫画在欧洲绝对不是仅仅给儿童设计的图像读物,不是博得人们一笑的低廉艺术,而是承载着深厚历史和人文理想的艺术作品,是平行与其他艺术形式并列发展的带有艺术家个性化和政治思想的艺术表达方式。这种摆脱了纯粹以娱乐为中心的卡通漫画语言值得我们用心理解,品味和关注。它是我们审视生活、了解社会的一种文化途径。艺术家在创意一幅卡通作品的同时也是释放自我观点的时刻。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为了表达自我观点而产生存在价值,这是艺术在现代所能提供的最具意义的功能与启迪。

纵观德国汉诺威“威廉布施 — 德国卡通绘画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它不仅拓宽了人们对漫画原本狭义的理解。同时也将漫画提升到了和其他艺术相提并论的艺术价值层面。“威廉布施 — 德国卡通绘画艺术博物馆”根据漫画在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历史时代的发展规律和特性,以历史和艺术品收藏科学知识为基础背景,成功地发展了符合漫画收藏的成熟系统,而此系统同时又是评价漫画艺术价值的标准。

猜你喜欢
卡通漫画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3期)2018-06-11 15:31:46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2期)2018-06-06 16:26:48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鸡鸣狗盗皮皮猪卡通
MINI漫画
知识漫画
百科知识(2016年18期)2016-10-28 00:17:35
漫画4幅
妇女生活(2016年10期)2016-10-12 19:23:20
漫画与幽默
读者(2016年20期)2016-10-09 09:40:19
趣味的卡通穿上身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10:00
疯狂看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