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一个12分钟的流媒体短片在优酷网发布后,4个月内,总点击量达369433次,在微博及其他交互平台的转发中,也获得了36097次的展示。这份数据,也许又一次向我们彰显“摄影人+互联网”的力量。
一个12分钟的“未完待续”
这是一部12分钟的短片,完成它却用了16年,更准确地说是“未完待续”。记录女儿成长的流媒体短片《吾家有女》去年底在优酷上线后,截至4月下旬,优酷总点击量达37万次。前不久,这部短片的缩编版《青春思密达》又在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国展)评选中获得了新设立的多媒体类金奖。这真让我始料未及。
我进入新闻摄影行业已整整30年,一直都与传统照片打交道。这是我第一部公开发表的流媒体作品。在我开始记录的时候,并没有打算与别人分享。和多数家长一样,只是想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一点纪念。拍摄也是断断续续。女儿开始学习钢琴,那时家里几乎每天都要上演一场“战争”。后来女儿转而学长笛,其中的甜酸苦辣也很难言表。女儿进入初中以后,课业压力、青春期逆反、哈韩情结等等更是接踵而来,与我们的冲突频繁爆发,往日家里欢乐的气氛变得沉重和纠结。这时候,拍摄似乎不再是单纯的记录,对我来说更像是为压抑的情感寻找一个发泄的出口。
这并不是我这个小家的个别情况。女儿的成长放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和教育环境的大背景下,具有典型性。我开始想,对一个家庭的记录或许会变得具有社会意义。多年的摄影记者生涯让我不舍得放下相机,对转为编辑的我而言,拍女儿是一个现成、可行的题材。因为每一个家庭都是社会的细胞,必然带有时代烙印,各个家庭的历史集合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国家发展历史的一部分。
影像素材与表现方式的“巧遇”
那时我并没有考虑好用什么方式呈现。直到2012年初,我参加了新华社举办的流媒体培训班。我与同事花半天时间用我女儿的素材剪辑了一个小片《家有中考生》。没想到,曾在荷赛流媒体比赛获奖的主讲老师王磊给了很大肯定。这使我萌生把更多素材整理出来,剪辑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流媒体短片的想法。真正着手做的时候,我发现仅整理16年来的拍摄素材就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素材散落在各种设备中,将它们全部转成数码格式耗费我数月时间。海量的素材如何取舍?这是另一个需要斟酌的问题。最后,我决定用“选择”作为主线来贯穿女儿成长的过程。家长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想象的那样成长。但是,每一个生命都是个体,是无法设计的。孩子们往往会有自己的选择。人的一生中总会面对无数选择,从这里入手,或许可以引起更多的共鸣。
片子发表后,在1800多条回帖中说得最多的是“感动”。有网友说:“我们感慨这对父母对于孩子无微不至关爱的同时充分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女儿选择了自己的梦想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努力!”“其实巧巧是中国大多数九零后孩子的缩影……让他们有营造自己梦想的机会,这是中国的进步。”网友们的肯定也让我感到温暖。我们是很普通的小家庭,讲述普通女孩的故事。我们家长和孩子都不是完美的,我也不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都是对的。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是因为他们从中看到了自己。什么正在从我们身边溜走?
作为记者,我们关注生活的变化,却常常对生活的常态熟视无睹。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许多司空见惯的场景,再也不会重现。我小时候家家户户每到冬天都要买几百斤大白菜,一冬天都要吃它,所以叫“当家菜”。那时我家会和许多城市居民一样,在不大的阳台上垒个鸡窝,下了蛋,给孩子补充营养。早上天快亮的时候,鸡鸣此起彼伏。这些是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最温暖的记忆。可当时有多少摄影师想起记录它们呢?而这些不正是最体现那个年代特征的缩影吗?当了那么多年记者,回看以前的照片,许多整天为之奔忙的很多所谓的新闻反倒那么易碎。这些年不少同行热衷于上西藏、下海南,在无数人拍过的名山大川流连忘返。名山大川就在那里,你拍或不拍,它们就在那里。而离我们最近的生活,若千年后会变得让我们认不出来,不是更值得去记录吗?还有些摄影师热衷于拍摄边缘人群,其实最离奇和最寻常的事,最伟大和最普通的人都有记录的价值,同样能够打动人心。
去记录,不动声色地
这个小片子限于早期用的都是家用摄像机,从技术角度看有很多不足。但有点出乎我预料,并没有观者对此挑剔。也许正因为当初是不带功利性的随性拍摄,反倒少了一些刻意,多了一分自然。我是只想讲一段普通家庭的普通故事,过度的炫技会分散观者进入故事本身。摄影记者干长了,会觉得按快门变得越来越难:光线不好不拍,构图不好不拍,瞬间不好不拍。也许正是在踌躇中,精彩从眼前溜走了。其实,从影像的功能来说,记录是比技术更重要的东西。生活本身已经足够精彩,摄影师只要不动声色地记录下来就足够了,不需要被摄者在镜头前表演,更不需要摄影师在旁导演。最好的摄影师是空气中的一只蚊子,它时刻盯着目标,但人们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我一直记得纪录片《姐妹》,它讲述了一群在深圳发廊打工的洗头妹的故事。摄影师跟拍了几年,到最后几个女孩完全忽视了摄影师的存在,甚至能拍到闺蜜之间躺在床上一起说悄悄话。拍摄一张照片可能只需要百分之一秒,但摄影绝对是一件最耗时的工作之一。经过时间酿造的影像,终会成为佳酿。流媒体最重要的是什么?讲个好故事
这几年,“流媒体”在摄影界成了一个热词,国内外同行也有很多成功尝试。但时至今日,甚至“流媒体”这个词本身是否科学也引起很多争论,还有人纠结于作品是以照片为主还是视频为主。其实叫什么不重要,视频和照片在作品中的比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讲一个好故事。
女儿中考结束后,我曾经在新华社发过一个《北京中考生》的图片专题,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那些矛盾冲突只用静态的图片来表现,很难完整传达当时的现场气氛。而流媒体在表现巢些题材时,确实有自身独特的魅力。但我并不认为,流媒体就是未来新闻摄影的方向。它终究是呈现方式的一种而已,静态影像仍有强大生命力。虽然就我个人而言,在需要快速了解信息时,我更喜欢看单幅照片或文字。但如今读者获取信息的平台已经大变,多媒体产品的丰富性使得在表现某些题材时拥有静态影像不可替代的优势。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它呢?
创作流媒体作品,拍摄这一环节对于图片摄影师来说并不困难。但流媒体作品的优势在于影像、声音、节奏、美术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运用。有人说“解说词朴素,直入心底,认同感强”。其实我并没有刻意做什么处理,生活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不需要靠语言煽情,我相信真实本身的力量。
我对剪辑等后期工作并不精通,既然这样,不如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参加后期制作的潘超越、陈铎、施鳗珂等都受过专业训练。素材是海量的,在写配音的时候我会对希望使用哪些素材提出建议,而后期的衔接和节奏的把控放手交给同事去做。有时候摄影师会对自己拍摄的某些内容有偏爱,而参与后期制作的同事能以更客观的态度来取舍。
这是我与流媒体的一次偶然邂逅,短片还是留有许多遗憾。受限于时间,有很多素材忍痛割爱。我正在和同事陈铎尝试剪辑一个不一样的版本。况且,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我可以一直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