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离”,而不“出离”——从情感访谈类报道谈编辑记者的“间离意识”

2013-08-28 06:42文/左
中国记者 2013年5期
关键词:布莱希特采访者戏剧

□ 文/左 元

(作者是《现代家庭报》编委)

在新闻工作中,无论采访、写作、编辑,每一个环节,编辑记者都要有“间离意识”,适度跳出新闻之外,“间离”而不“出离”,主动而不被动,保持恰当距离,观照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以保证新闻工作温情而理性,警惕自身的职业行为“逾越适当性和得体性的明显界限”。

本文拟借用德国表现主义大师布莱希特研究“科学时代的戏剧”的美学概念——“间离效应”,探讨新闻采编工作中编辑记者对各种关系的分寸感的把握。

10年前,笔者在主持情感访谈版时,即已意识到,在采访编辑的过程中,在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存在着类似戏剧创作中的“间离效应”问题。时隔十年,观照当下的媒体现状,这一问题仍有提出并加以探讨的必要。

“间离效应”的新闻学意义

1999年9月,南京《周末》报开辟情感倾诉专版《原声》。当时,类似的情感倾诉类版面和栏目在平面媒体、电台、电视台都很受关注。

《周末·原声》开出没多久,曾计划以半个版篇幅描写了对一名倾诉者的牵挂。作者的本意是想表达报纸对读者的关怀,但总编在看大样时明确指出稿件有方向性错误,情绪过度卷入,有违新闻客观性原则。这件事,让我开始思考新闻工作中的“间离意识”。

德国戏剧理论家、表现主义大师布莱希特在研究“科学时代的戏剧”时,提出了“间离效应”这一美学概念,又称“陌生化方法”。

布莱希特认为,戏剧应该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在演员与角色、观众与剧情之间制造一种距离,为演员与观众留下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使之得以在理智与反思中领悟戏剧的深刻寓意。间离中的演员是个始终在反思着的表演者。当然,布莱希特也认为,理性与感性在戏剧中是可以达成辩证统一的。①

用这个理念观照新闻采编工作,笔者的理解是,记者、编辑也应该是个始终在反思着的操作者。新闻学中的“间离”意义表现在,采访者与采访对象要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以保证采访过程、采访内容的客观公正。记者和编辑在面对新闻作品时,也要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以便以全局性的观点客观看待局部事件,避免片面化和情绪化。

利用CORS系统进行控制测量,当平面和高程收敛值符合要求时,可开始记录数据,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观测10s以上即可满足精度要求。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利用CORS系统进行控制测量,观测值的中误差可以满足GB/T 18341—200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1]中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小于或等于±5.0cm的要求,同时避免了因GPS静态观测频繁换站带来的不便,且不需要收集该地区多个已知GPS控制点和水准点,只需1~2个已知控制点用于测前和测后的检核即可。

其一,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要注意“间离”。

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间离”,并非是要高高在上,将自我的意志强加于采访对象身上,制造出“摆拍”效果,而是要以饱满的热情、亲切的态度,迅速和采访对象由生疏到熟悉,注意倾听,宽容、包容,让采访对象信任你,愿意和你交流。

与此同时,采访时不可过于投入个人情感,尤其是情感倾诉类报道,若是没有“间离意识”,记者很容易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可能忘了探寻事件背后的原因、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结果只相信一面之辞,得到的素材是不齐全不均衡的。只有时时保留“间离意识”,记者才会想到多方求证,才能力保新闻的客观公正。

其二,要认识到采访对象与新闻产品之间的“间离”。

新闻最重要的特质是真实性。然而,新闻尤其是情感倾诉类报道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要考虑受众的可接受性、“悦”读性,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性。“间离”的实质,就是对新闻的文学性的一种把握。

事实上,一个好的采访者,往往在面对一个新闻题材,接触采访对象之时,已经知道自己需要采用哪种写作方式——消息、通讯,抑或报告文学,谋篇布局大致已定,只需巧手金针了。

需要注意的是,新闻写作若没有“间离意识”,记者很容易过于投入,将情感耗竭,以至于影响自身心理健康。

总之,记者、采访对象、新闻作品,三位一体,投入而不忘“间离”,“间离”而需注意投入。

新闻实务中的“间离意识”

1.采访中的“间离意识”。

采访中,很多对象都是压抑许久之后的释放,琐碎和零乱的诉说滔滔不绝,一说数小时。采访者一方面需要给他们宣泄的机会,与他们共情,获得他们的信任;另一方面不可一直漫无目的地倾听,而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采访对象进行适时引导。

比如在倾听中适时地以一句赞赏或责备、一个眼神或动作,不落痕迹地鼓励采访对象继续深入地诉说前面的话题,或者在采访对象重复诉说时,以一些温暖的小动作,比如起身拿纸巾、倒水等行为,给对象以时间和空间来调整思路,从而策略地引导着整个采访的走向。

因为采访对象特殊,我总是先让对方尽情宣泄,但是我“一刻都不允许自己完全变成剧中人物”,总是边听边记边思考。为了不打断倾诉,又避免忘记,我随时把需要追问的问题记在旁边。在对方倾诉告一段落时,再一一追问。

进入了角色,还要能跳出角色。刚开始进行这类稿件的采写时,因为来倾诉的几乎都是倒苦水说困惑的,我感情太投入,情绪常常随着采访对象的诉说而起伏跌宕。结果他们讲完了,一身轻松地走了,我一时还出不来,很压抑。

这样的状态大概持续了半年,我意识到,“演员自己的感情不应该与剧中人物的感情完全一致”,我必须有“间离意识”,应“跳出角色”,否则无法真正做好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慢慢地能够做到在采访结束后,尽快走出倾诉者带来的负面情绪。

2.写作中的“间离意识”。

做情感倾诉版,业界同仁的做法一般是先通过电话或者邮件了解一个大概情况,感觉适合采写再见面详谈。

我做《原声》的时候,不做选择,只要读者希望倾诉,我就接待。因为他们倾诉的过程,就是消解胸中块垒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为社会和谐出一份力。

接待不加选择,但写作则要强调“间离意识”。怎样选择倾诉对象,怎样表现他们的宣泄又不暴露隐私,怎样做到客观,对于缺乏表达能力的,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法表达出他们言语所没有传递出来的信息,所有这些都需要严肃的理性思考。

倾诉者口头表达能力强、语言比较细腻的,写作时就可以多用一些文学中的白描、写实手法。因为有了“间离意识”,记者才能把采访对象琐碎的表达恰当地传递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一定完全实录才是真实,真实还包括你能真正传递出采访对象当时的情绪、环境,而这些有的采访对象不一定能自己表达清楚。

有时候,记者冷静的观察和旁白也可以从侧面表达采访对象的情绪和习惯化行为。但这些只能根据人物特点、故事特点,偶一为之。一般情况下,《原声》还是老老实实地还原“原来的声音”,还原人物原生的活动状态和人格特征。

而《原声》版一向追求的是:报纸作为一种媒介,采写读者无法诉说无处诉说的苦恼,予以交流,加以疏导,给以帮助,将对人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恰当地表述出来,从而把正能量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给读者,给读者以力量。

3.编辑中的“间离意识”

新闻作品尤其是情感倾诉类作品,有其文学性,但文学性不能颠覆新闻的真实性。当然,也不能因为片面强调新闻的真实性,而忽略了后期写作编辑中的“间离意识”。

新闻前辈张季鸾在《无我与无私》中所言,“新闻记者于处理问题,实践职务之时,其基本态度,宜极力做到无我与无私。所谓无我,是说在撰述或记载中,竭力将‘我’字撇开”,“要力避自己的好恶爱憎,不任自己的感情支配主张”。

【注释】

①布莱希特《戏剧小工具篇》《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表演艺术新技巧》摘要。

猜你喜欢
布莱希特采访者戏剧
花园
献给母亲
有趣的戏剧课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茁壮生长》:阿里安娜·赫芬顿的成功人生学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探析
戏剧类
布莱希特为什么要提出“叙述体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