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琅书声里体悟赤壁情怀——《赤壁赋》课堂实录

2013-08-27 09:25李媛媛执教王世发点评
中学语文 2013年4期
关键词:箫声苏子赤壁赋

李媛媛/执教 王世发/点评

一、师诵导入

师:930年前,湖北黄冈,穷山恶水间走来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大文豪,他因乌台诗案的文字冤狱被贬在此,然而,不朽的名篇却由此传世。今天让我们在朗读中体味《赤壁赋》的魅力。

音乐起

师朗诵第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同时屏示画家袁松年的一幅画

二、读中悟文

(一)眼前有画读景

师:大家一直看着的这幅画,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说一说,画家在创作的时候,着重扣了《赤壁赋》中的哪些景物来构图呢?

生:有月、水、山、舟。

师:读景要眼前有画。请你找出写景的句子读一读,让我们能“听”到画面。(屏示图移走)谁来读月?

生:“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读的有月出的朦胧味道。如果老师要在黑板上画出这月,是应画圆月,还是弯月呢?

生:圆月,因为是“七月既望”,就是农历七月十六。

(师画一轮圆月)

师:谁来读水?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读时注意了节奏,很好。(画水)

何样之风?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何样之舟?

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师:如果老师在这图中画舟,画大一点,还是小一点呢?

生:要画小一些,因为舟用的是“一苇”,像一根芦苇,而江面是茫茫万顷。

师:体会恰当。(画小舟)

在这山水月色中,苏子与客由景入境,进入意境,找一找这种入境的陶醉之感,体现在什么词语啊?

生纷纷:“浩浩乎”“飘飘乎”

师:还有“冯虚御风”吧,“虚”是太空,像驾着风遨游太空,可不是陶醉了吗?如何读这入境之感啊,我们是不是该眯着眼读,想象苏子身临其境的感受呢?老师带着大家来读“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同学们接下句:

生齐: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师:读出了这种陶醉之感啊!

(二)有喜有悲读情

1.涵泳悠长读乐情

师:第二段由景生情,苏子生出何情啊?第二段一字可括。

生:乐

师:生情而歌,苏子的四句歌,我们不看“歌曰”,就看结构也能知道这四句不同于其他句子,是歌唱,为什么?

生:有“兮”字。

师:这唱的感受就要通过“兮”字的悠长来表达。如果说文字是米,散文就是米做成的饭,而诗就是米酿成的酒了。苏轼的歌唱触景生情,陶醉中,大家看,这点醉在句子中就体现了,不说“船”,而说是——(生:桂棹),不说船桨,而说——(生:兰桨),不说江水,而说是——(生顿了一会:“空明”)这种陶醉,就要涵泳出来。谁来读一读?

生: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悠长之感顿生啊。除了触景生情而乐,歌中还有袒露内心的成分。什么句子流露了苏轼的内心呢?

生:“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美人指——

生:君王,苏轼是贬谪到黄州的,所以想念君王。

师:前一句“渺渺兮于怀”也是直接的流露吧?渺渺言“心事的悠远”,古人望月思美人,苏子望月思“君王”,这里就不全是乐了,还有被贬之后内心的隐痛和感怀啊。所以,同样的兮“字”悠长,要涵泳出不同的味道来,前两句陶醉,后两句意味深长。

全班再涵泳此四句。

2.嗟叹抑扬读哀情

师:触景生情,就不只是乐情了,还有——生:哀情。

师:乐情是因为什么转成了哀呢?

生:箫声。

师:箫声渲染了悲情,苏轼描摹这箫声啊,如——(生接:怨),如——(生接:慕)如——(生接:如——生接,前半部分苏子由景而生乐,我们涵泳悠长歌出这种山水中的乐情与感怀;后半段客在这景中却心生哀情,我们要嗟叹抑扬吟出他心中的羡慕和哀怨。

才能读出客心中的哀怨,谁愿来试一试嗟之叹之啊?

一生读:“客有吹洞箫,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老师为其配乐播放一段箫声。)

师:老师提醒一个字的读音,“蛟”jiāo,这位同学读出了悲哀之感。老师播放的这一段箫声,你觉得符合当时客的心境吗,为什么?

生:我觉得是符合的,从后文看,客的心里很惆怅。师:还有那些同学觉得是符合的呢?举手看看生大部分举手。

师:这段箫声很悲伤,老师开始也觉得符合,所以选用了,但是后来我又觉得不是很符合了。因为这段话中有一句——“舞幽壑之潜蛟”,什么意思?

生: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在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师:两个“使动用法”译得很对,幽壑潜龙曲曲难伸,飞龙才灵活舒展,此时客人的箫音如不洒脱旷达,怎能使潜龙起舞?所以这箫声应该不仅是低沉,是昂扬和低沉相互交织的。“慕”是羡慕,“怨”是哀怨,这么大的落差,一定是心中有大感慨,所以苏子才问:“何为其然也?羡慕什么,哀怨什么呢?”

所以虽然客的箫声传达的情是悲的,但“如慕”“舞幽壑之潜蛟”要读的昂扬,“如怨,如泣如诉”“泣孤舟之嫠妇”要语调下沉,更衬出哀怨之感。

哪个同学愿意来试一试读出这昂扬、哀怨的交织之感?

一生读:“客有吹洞箫者,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全班掌声)

(三)深沉蕴藉读理

1.顿挫徐急读“客”之理

师:客的心中有这样大的感慨,我们来看一看客他羡慕什么,又哀叹什么呢?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你看出羡慕哀叹之意吗?他羡慕什么,又哀叹什么呢?

生: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曹操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当年的赤壁之战中,曹操率领号称八十万大军,想一举平定东吴,在这大战之际,手下兵多将广,曹操才有如此的豪情“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不仅是一个军事家,还是一个旷达的诗人,这当然是一世的英雄,是让人非常羡慕的。

师:有见解,客羡慕曹操的英雄人生,他哀叹什么呢?

生:曹操如此英雄,却终究只是一介凡人,无法抵御时间的流逝,终究只能在历史中存在,而不能存在到现在。

师:他说的真有道理,是不是?

(同学们鼓掌。)

师:看出来,不知哪位同学还能读出来,让我们听到这种羡慕和哀怨之意啊?

一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师:情感很充沛,读出了羡慕曹操文韬武略时对英雄人生的向往、激动。语调还可以激昂一些,语速要快一些。“也”一定要顿一下,为下面的激情蓄势。“固”强调了曹操“一世之雄”的评价,“也”再次强调了这种肯定,要重读。情感的高峰句在“固一世之雄也”,全班一起来读这一句。

生读:“固——一世之雄也”

师:哀叹呢?要“挫”,顿挫的“挫”就是语调的转,“然而”要转,转为沉重。“安在”就是“在安”,在哪里,宾语前置句,安在,要沉重表达伤感之意。“而今”我们是否可以分开读以是强调呢?“而——今——”,但是——,现在——,在哪里呢?我们全班一起来试一试读这一句。“方其破荆州——”

生读。

师:感叹之意读的极好!这一段中,客除了羡慕哀叹曹操,还羡慕哀叹了什么呢?

一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师:他羡慕什么?

生:长江无穷。

师:哀呢?

生:自己人生短暂。

师:下文一个“况”字领起,意味无穷啊,曹操不过如此,何况是我与你呢?同样是在赤壁之夜,羡慕曹操70万水军的船是“舳舻千里”,哀叹吾与子今夜也是乘船,却是——

生:驾一叶之扁舟。

师:同样是饮酒赋诗,羡慕曹操在这赤壁吟诗《短歌行》渴慕天下贤才,那是“横槊赋诗”,流传千古啊,而吾与子只能是——

生:举匏樽以相属。

师:大家看,“况”字,把客的悲分成了两个层次。前为体物,后为言志,后文用了大量的对文的方式来铺陈这种人生的悲叹。

现在全班分左右两部分读,一边读一句,看看哪边能把这种人生的悲叹之感读的让人动容。前面老师讲过,读悲情要嗟之叹之,还要注意节奏。

全班分两边轮读上下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师:“羡”字一句读的最好,对比“哀”表达了客内心的强烈情感。大家填两个词语,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极言自身的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极言人生的

生:第一个填“渺小”,因为把扁舟比作“沧海一粟”可以看出来,他自身是“渺小”的。前句还有“蜉蝣”与天地的对比。

师:蜉蝣,朝生暮死的小虫,这里写渺小之意。

生:第二个空填“短暂”,后面写羡长江之无穷,前面写人生的须臾,突出了短暂。

师:客在这赤壁之夜,感叹了人生之悲。羡慕“伟大、永恒、英雄、得志”,哀怨“渺小、短暂、平凡、失志”。

人生之悲

羡 (慕) 伟大、永恒、

英雄、得志

哀 (怨) 渺小、短暂、

平凡、失志

师:我们再回看对箫声的描述,“如怨如慕”你会发现,苏轼的暗含之意。羡慕之意让“幽壑潜蛟”起舞,哀怨之情吾与子就只能是效“孤舟嫠妇”般泣了。

人一悲观,就容易自轻自贱,自哀自怜,而悲观之中,连清风都变成了——(悲风),渲染了哀情。

2、揣摩理会读“主”之理

《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屏幕显示)

师:我们再读中已经体会到了“铺采摛文”即铺陈文采之美,铺陈文采是为了体物言志,志者,情怀也。“物”可指景,也指除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事。赤壁之夜,客由水月,想三国英雄,言人生之悲,而苏子呢,也由水月,阐发哲理。让我们来揣摩理会,再读出其中之味。

如果你是客,在悲观失意之中,你觉得哪一个句子最能解开你心中的心结?

生:我认为这个句子解开了我的心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主宰,有些东西如果不是自己的,就算是强求也不行。

师:说得好不好?(掌声)而且他也读得好。老师特别注意到他对“苟非”“一毫”“莫取”这些词的重读。读理就是要这样读,自己理解了,通过重音表达出来。

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里写世间万物其实都是没有变的,它们一直在那里;而人一直在繁衍,生生不息,这一点看来,人和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

师:你抓住了一个词“无尽”,“无尽”解释为永恒,客在赤壁羡水月无穷而哀自身,苏子洒脱而言 “何羡乎?”,这里我们能看到苏轼思想中的禅理。既然不用羡,则如何呢?

生:永存。

师:苏子有一个词是——

生:共适

师:“共适”是何意啊?

生:同享。

师:安慰别人,就是安慰了自己,想通了,主客尽欢。最后一段一字可括——

生:喜。

师:然而这种愉悦和刚入美景时的乐情你觉得是同一种情怀吗?

生:我觉得是不同的,前面只是因为看到了美丽的景色,所以很高兴,后面是精神上和心灵上的解脱。

师:解读得很对,起初只为“山水之乐”,后来却是“了悟之喜”啊!

师:其实“共适”之意贯通全文,请你在文章前后找一找,哪些句子暗含了人与自然“共适”之意呀?用你的朗读把共适之意体现出来。

生:“纵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人是“一苇”,自然是“万顷”。

生:“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里月与水都是可以享有的东西。

师:所以苏轼在赋中着重描摹,而在后文由此说理啊。

生:“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人在自然中,一直到天不知不觉亮了,就是共适之意。

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在大自然中陶醉了,要乘风登仙而去,也写出了“共适”。

师:苏子的写景,其实早已暗含了“共适”之意啊!苏轼能得出“共适”之意是不容易的。乌台诗案是震惊北宋朝野的文字冤狱,可苏轼的魅力就在于他能去化解,去再次思考,他把黄州长江边一个贬谪之士(张梦得)修的亭子取名为“快哉亭”。弟弟苏辙很理解他的想法,写下一段文字,大意是: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

师:我们再想一想,这里真的是主和客两个人的想法吗?

生:不是,像是一个人的两种想法。

师:这里是苏轼用“虚设主客”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写月是“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徘徊”隐言了心事吧;歌唱时“渺渺兮予怀”,就写出了自己的忧思啊;写客羡曹操时引“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难道不是隐含自己正像是后两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吗?我们读懂了苏子的想法,才能理解赋中深沉蕴藉的道理。

我们一起来来读一读这种共适之意。

全班读:“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师:你读的时候,注意了重读一些什么字词去表达苏子的“理”呢?

生:我觉得重读“惟”、“清风”、“明月”可以强调苏子的“取”,还要重读“无禁”“不竭”“共适”表达内心的理解。

师:体会准确,“取之无禁”,这个“无禁”是指没有禁忌。注意在朗读时用节奏、重音,去体会、表现赋中的深沉蕴藉之感。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一生朗读。(配乐)

读的极好,同学们报以掌声。

师:读得让人陶醉啊,同学们的掌声就是对你的肯定。

师:也许苏轼不会因赤壁一次的顿悟而从此旷达,但黄冈的四年,苏轼对人生反复地思考,逐渐形成了他平和、理性、豁达的性情,也才会有他文学创作的高峰“两赋一词”的诞生。

三、课堂结语

师:今天我们在这节课中“眼前有画读景,有喜有悲读情,深沉蕴藉读理”,希望同学们能用这些方法在以后的文言欣赏中读通、读懂进而读美文言文。

我们在读中了悟到苏轼在赤壁山水风月中体物言志;表达了内心的哀怨与在自然大化中的了悟,他把自己生命中最大的灾难变成了他文学创作上巅峰的辉煌,这些顿悟,也成就了以后人生路上虽历经坎坷却始终追求旷达的苏东坡。

【点评】

文言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和高效学习,李媛媛老师这堂课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立足文本,指导诵读。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主要方法之一,这节课很好地突出了诵读特色。第一,教师范读示范性强。李老师曾经在电视台当过节目主持人,因此,她的诵读颇有优势,在李老师引领和指导下,学生读得酣畅淋漓,声情并茂,课堂洋溢着浓浓的情感氛围。第二,注重方法指导。李老师既着眼整体,从景、情、理三个方面设计诵读思路,又扣住局部,落实细节。整体上,眼前有画读景,有喜有悲读情,深沉蕴藉读理,体现了清晰的诵读层次;在局部上,注重情感与内容的融合,把握语音、语调、节奏与重音,细致入微。这节课形成了本课诵读教学的基本框架,给学生交了一把读书的钥匙。第三,诵读形式灵活多样。导入时教师范读,读景时,采用点读、轮读方式,过渡时师生联读,读情时,品读、吟诵、比读和配乐朗读相结合,读理时,采用对读、理读、齐读等形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读出了层次,读出了情感,读出了意蕴,课堂上学生目视其文,耳闻其声,心悟其情,意会其理,收到了以读促学,以读悟文的效果。

紧扣语言,落实基础。文言文教学应遵循一个原则:先“言”而后“文”。本节课在诵读基础上,巧妙而艺术地落实文言基础教学任务,表现了教师的智慧。如教师讲苏子与客在山水月色中由景入境时有一种陶醉之感,老师问:这种陶醉之感体现在什么词语上,学生说:“浩浩乎”“飘飘乎”,于是李老师将文言实词的落实与诵读结合起来,老师说“我们应该眯着眼读,像驾着风一样在太空遨游”,这样不仅很好地落实了 “凭”“虚”两个词的含义,也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能力。讲第二段歌词时,老师采用师生对接的形式落实文言字词,“不说船,而说是(桂棹),不说船桨,而说(兰桨)”。又如诵读“而今安在哉?”时,落实宾语前置的句式和“而(但是)今(现在)”古今异义词。更有特色的是老师采用“曲问”的方式,落实文言词义,学生读关于“月”的写景句后,老师问道:“如果在黑板上画出这月,是应画满月,还是弯月呢?”(落实“望”字)。学生读写“舟”的句子之后,老师问:“如果老师在这图中画舟,是画大一点,还是小一点呢?”(落实“一苇”,像一根芦苇)因此,这节课扣住语言落实字词,教得富有情感,教得饱满,教得落实。

挖掘内涵,深入探究。李老师在诵读和语言教学基础上,注重文本内在的深层次的剖析,前后勾连,步步推进,体现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探究和深度解析。教师对问题情境的设置十分精到,设计了颇具探究价值的几个问题,如客究竟羡慕什么?哀怨什么?这个主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带动了学生对文本的全面审视与对作者情感的全面把握。接着探究文末的“喜”与开篇的“乐”有何不同,这个问题把对文本的理解引向了深入,讲到前面的“乐”是感官所及的山水乐趣,后面的“喜”是了悟之后的释然,苏子之理包含着人和自然的和谐。讲到苏轼化解内心矛盾,达到理性和谐豁达的境界时,引用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极为自然、恰当。然后探究文中的“客”与“主”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用 “虚设主客”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矛盾。最后反观全文的感情由乐到悲,再由悲转喜的变化,这样纵横开掘,步步深入,使课的内容达到较深的层次。

课尾教师以简洁的语言作结,并提出文言文学习的目标是读通、读懂、读美,颇有启发性,回味悠长。

当然,本节课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朗读方法性知识建构很好,但朗读实践的时间尚欠充分,个别地方的讲解略显琐碎。

文言文究竟怎样教?李老师的实践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与尝试。我们期待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有更新的教学思路和更好的教学经验,我们一同分享。

猜你喜欢
箫声苏子赤壁赋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The influence of 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sion droplets on the ion flow field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humidity
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我爱你,祖国
吹箫引凤
我的房间
苏东坡《前赤壁赋》
曲刘合奏
我被克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