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盛明 李利富(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人民政府)
李俊婷 孙时军(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畜牧兽医站)
生态循环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21世纪初,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就如何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展开了充分的调研并积极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扎实推进,2010年响应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号召,开展了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区)的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12月,鄞州区通过浙江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成为全省第一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在创建工作过程中,我们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基本工作思路,实现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协调发展。
1.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示范创建的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农林、发改、水利、国土、财政、环保、气象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运用顶层设计原理,从科学发展观出发,结合鄞州区实际,因地制宜,认真编制以建立三大循环体系和实施五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宁波市鄞州区生态循环农业规划》,构建了鄞州区循环农业发展框架。
2.强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加大示范创建的推进力度。扩大财政补贴范围,在粮食生产、有机肥应用、农机购置、良种推广等补贴政策基础上,出台了废弃农膜和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回收、病死动物集中处置等补助政策。创建以来,区级财政共安排资金4100万元。完善和提升以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以区农技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为骨干,镇乡(街道)责任农技员为基础,村农业社长、大学生村官为依托,新型农民、乡土人才、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联动的四级农业综合服务责任机制,健全了生态循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强宣传推广,深入贯彻生态循环理念。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持久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认知度,提高全体公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充分利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民专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开展技术培训,深入贯彻生态循环理念。
1.集约化、节约型农业基本形成。全面广泛开展水旱轮作、间作、套作等耕作制度,推广设施栽培、节水灌溉、肥水同灌等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积极实施农业种子种苗工程,水稻、生猪等主导产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栽种面积稳居全省前列,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83.97%,主导产业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同时,实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31906亩,标准农田质量稳步提升。
2.清洁化生产扎实推进。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农民科学种田意识普遍增强,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积极探索病虫害统防统治机制,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大力推广畜禽养殖场“雨污分离、干湿分离”技术。农牧结合、沼液还田等生态养殖技术广泛应用。全面利用沼气、太阳能等农村清洁能源。
3.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蔺草茬晚稻废草覆盖生态直播栽培技术”全国首创;餐饮废弃物处理“宁波模式”在全国推广;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修复”理念初露端倪。沼液物流配送和深度加工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在全省率先开展废弃农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回收利用、病死猪集中处理,推进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4.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加快农业标准化实施步伐,基本形成全区农业标准化体系;按照“产地安全化、生产程序化、产品标识化”要求,认真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到目前,全区无公害产地面积达32.44万亩,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163个,绿色食品18个,有机食品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全区已获得注册商标的农产品达550个,拥有国家级名牌1个,省级名牌23个,市级名牌41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省著名商标15个,市知名商标27个。同时,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初步建成了由区、镇、合作社三级组成的布局合理、职能明确的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5.大中小的三级循环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具有鄞州特色,以沼液物流配送为核心,农林牧渔互相联系,生产、流通、服务互相协调的生态农业县域大循环,实现了产业间种养平衡,建立了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平衡的新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依托鄞西蔺草产业和沼液物流配送大循环,通过蔺草茬晚稻生态直播技术,形成蔺草-稻、畜禽-水稻(花卉、蔬菜)鄞西局部中循环。以10万亩粮食功能区为核心,结合姜山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创建,形成以牧场-沼液配送-粮食(果蔬)和农业废弃物-肉牛-牧草(水果)为特色的鄞东南局部中循环。“畜禽粪便零排放”、“沼气工程”、“农业废弃物过腹还田”、“种养结合”等一大批小循环模式广泛应用。
通过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现了农业的低碳、节能和减排,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优质农产品供应,拉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和农民收入,拓展生态功能(休闲、观光),实现了农业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初步统计,通过创建,鄞州区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06亿元,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