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英,马 勇,周美丽
(1.新疆库尔勒市城乡防护林管理处,新疆 库尔勒 841000;2.新疆库尔勒市城乡防护林管理处,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巴旦杏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珍贵干果,也是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在新疆又称为“巴旦姆”,被视为长寿、吉祥和健康的象征,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很受欢迎的果品。新疆是巴旦杏在我国唯一的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区,尤其是新疆天山以南的阿克苏、喀什和莎车等地均有较大面积的栽培。库尔勒市与这些地区有着相似的自然生态条件,都属于干旱荒漠地区,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因此加快林业产业步伐,大力发展林果业,种植巴旦杏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巴旦杏(Amygdalus communis L.)属蔷薇科桃属,俗称扁桃,为中等乔木,高4~10m,分值能力强,树冠庞大,树体树形与野生桃树极为相似,而不是类似与杏。巴旦杏3月下旬至4月初开花,花期与杏树基本相同或略早;果实成熟期因品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早熟品种在7月上旬,晚熟品种在8月下旬;11月落叶。巴旦杏是异花授粉树种,高度自花不育,栽培时应配置适宜的授粉品种。进入结果期较早,实生苗3~4年开始挂果。
巴旦杏原产地为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随后来引种到地中海沿岸国家后逐渐产生了种的分化并演变出两个生态型,即中亚生态型和地中海生态型。我国新疆的栽培种属中亚生态型。两个生态型在生长季均喜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其主要区别表现为,中亚生态型具有较强的抗寒力,克耐受极端低温界限为-26℃~-20℃,而地中海生态型可耐受极端低温界限不低于-11℃。
目前巴旦杏栽培主要集中在南疆的喀什、莎车两地,约占新疆栽培面积的90%。栽培的方式一是建园,密度4m×5m或5m×6m;二是营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三是建立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以8m×12m或10m×12m的大株行距栽植巴旦杏,树下套种农作物。
库尔勒荒山绿化规划30万亩,有大片荒漠土地有待开发,在种植初期选择大量胡杨、红柳等本地生态树种作为防护林,基本没有经济效益。而巴旦杏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如果能将这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在库尔勒东山荒山上引种成功,不仅可以改变单纯种植防护林的现状,同时也不失为一个促进地方经济反战、保持林业可持续法发展的好项目。
库尔勒市位于天山支脉霍拉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南缘,属典型的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实验区内土壤为第三纪风化剥蚀山地基岩基础上在发育过程中棕漠土,骨质粗,漏水漏肥,缺乏有机质,含盐量高,pH值为9.1(总盐:灰色粗沙14.6g/kg,白色细粉沙为24.26g/kg,棕褐色粘土31.70g/kg),在30~50cm土层中,不规律的分布有岩磐。
库尔勒与南疆巴旦杏栽培区地理位置接近,土质、土壤类型一致,气候类型相似,均为干旱荒漠气候,二者自然生态条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极端最低温度(表1、表2)。
表1 喀什、莎车巴旦杏栽培与库尔勒自然生态条件对比
表2 喀什、莎车巴旦杏栽培区与库尔勒自然生态条件对比
在东山荒山选择地势较为平缓、土质较好地段栽植50亩巴旦杏,巴旦杏品种为莎车县林业局选育的莎车1号和莎车9号。经过栽植和养护对巴旦杏的栽培管理进行了观测和试验,收集到相关技术资料,对巴旦杏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①巴旦杏苗木质量是保证成活率的关键。在实施造林前,调运2~3年生,规格为长100cm,直径2cm,生长健壮、主侧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和病虫侵害的巴旦杏苗木进行造林。②选择地势较平缓、土层较厚的荒山坡,在3月下旬定植,树穴规格为40cm×40cm×40cm,株距150cm,行距300cm(以滴灌管滴头为准)定植前对土坑垫细纱20cm。③灌溉;试验项目区灌溉全部采用滴灌,滴头选择、滴灌设计时主要考虑节水和节约投资。示范区所在荒山土壤保水肥能力差,而且土壤含盐碱较高,苗木遭受盐分危害,需要加大灌溉量。
巴旦杏经过一年的栽培管理,成活率仅为38%左右,且成活植株多枝干纤细、叶片瘦小,7、8月份叶片边缘大块枯焦、脱落。经过两年的栽培试验其生长缓慢,也不适宜作为防风林(表3)。
表3 不同品种生长情况对比
巴旦杏虽然抗旱,耐贫瘠,对土壤的要求不十分严格,但仍喜爱疏松、肥沃、地下水位较低的沙壤土和壤土。并且土壤自然肥力往往不能满足巴旦杏的生长发育,必须通过合理施肥,给土地补充养分。库尔勒东山绿化基地土壤为第三纪风化剥蚀山地基岩基础上在发育过程中的棕漠土,漏水漏肥,含盐量高,巴旦杏在此种条件下难以成活。
库尔勒地区冬季最低温可达-28.1℃,试验地地势较城区高,风速要比城区达3~4级,这也给巴旦杏的越冬带来很大困难。尤其巴旦杏休眠期短,早春回暖后抗寒性显著降低,因为一旦解除休眠,便会引起花芽膨大和开花,接着天气变冷后膨大的芽、花均会冻死。
[1]崔建玲,邓小勤,李万福,等.巴旦杏防冻技术[J].山西果树,2010(5).
[2]马 勇,何柳莹,韩文利.新疆库尔勒地区巴旦杏栽培技术[J].内蒙古林业,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