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 张宏宾 陈雪梅
江苏省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江阴 214400
梅毒螺旋体,亦称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是性传播疾病(STD)中危害性较严重的一种。患病后病程漫长,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晚期侵犯全身各器官,并可出现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病变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个脏器。梅毒通过性行为可以在人群中传播,并可以由母亲传染给胎儿,危及下一代。极少数患者通过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病人的日常用品而传染[1]。在性传播疾病中,梅毒的病患人数近几年越来越高,应予重视。我们收集了2010~2013年1~7月份的VCT(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即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的检测结果,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1 标本来源 所有标本均来源于VCT门诊者血清,一共1342份。
1.2 试剂及材料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ELISA法;试剂品牌:北京万泰。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TRUST法;试剂品牌:上海荣盛。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实验方法 所有标本经酶联免疫试剂检测其特异性抗原,所有标本用TRUST法检测非特异性抗体,TRUST法检测阳性者用倍比稀释法测其滴度[2]。
1.4 统计方法 阳性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结果判定
ELISA法 TRUST法 结果解释--梅毒阴性+-梅毒经治疗后+现症梅毒-++生物学假阳性
2.1 现症梅毒和治疗后梅毒的总阳性率见表1。
表1 现症梅毒和治疗后梅毒的总阳性率
2.2 梅毒阳性者性别分布见表2。
表2 梅毒阳性者性别分布
笔者认为,不管是现症梅毒还是经过治疗后的梅毒,都代表着这类人群过去或现在的梅毒感染状态,故阳性率计算应为两者之和的阳性率。
本实验室曾对2002年和2004年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梅毒检测,检出阳性率分别是0.38%和0.65%[3]。代表了本地区10年前的娱乐场所高危人群梅毒阳性率的本底水平。目前VCT人群的阳性率达到8.42%,已经达到甚至超出全国乙型肝炎的阳性率。
VCT门诊的人群分布,主要有不安全性行为者、MSM(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即男性同性恋)人群以及吸毒人群。这类人群进行VCT门诊的目的是为了排除HIV的感染,并不是来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检测只是为了解性病的发展趋势,才从2010年开始列入VCT检测项目中。从三年累计的结果分析,阳性率高达到8.42%。由于梅毒的感染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这类梅毒初期感染的人群通过不断更换性伴,造成了梅毒的快速传播。
综上所述,鉴于梅毒的危害性,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民众进行梅毒螺旋体防治知识的普及,重点宣传预防梅毒感染的相应措施,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对MSM人群进行正确引导,消灭传染源,抑制包括梅毒在内的各种性病蔓延。
[1]俞树荣.主编.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16-3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73-2007.附录B(规范性附录)梅毒血清学检查.
[3]王亚平,高菊华,张宏宾.江阴地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梅毒检测结果分析.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