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刘倩
中国代表团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骄人成绩中,最耀眼的当数美发项目的那枚银牌,而银牌的得主却是一位年仅21岁的四川女孩。当五星红旗在大赛现场冉冉升起的时候,人们记住了那个娇小的身影,还有她的名字——胡已雪。
近日,记者前往胡已雪的母校——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在这座风景如画的艺术殿堂里,见到了这位征战世界顶尖级技能大赛,为祖国争得荣光的“90后”高职大三学生。
走近胡已雪,清新俊秀的气质、温婉谦和的谈吐是她留给记者最深的感动……
“学技能是我的梦想,但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得到世界级的奖项。”胡已雪告诉记者,她的家乡在绵阳市平武县响岩镇的一个小山村里。年幼时,父母相继到北京打工,外婆成了她身边最亲近的人。
和许多留守在乡村的孩子一样,胡已雪的求学之路很是艰辛。上小学二年级时,离家近的村小招不到老师,她不得不转到离家十几里地之外的其他村小读书。尽管每天往返学校要多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但懂事的她从没有抱怨过。看到外婆舍不得花钱去剪头发,胡已雪就用自家的剪刀给外婆剪,外孙女的这份孝顺和懂事总让老人的心有说不出地甜,她逢人便说:“这是我们家二娃给我剪的。”二娃,是外婆对胡已雪的小名。而每每听到外婆这样得意的“显摆”,胡已雪也是有着说不出的骄傲。
而后,成绩优异的她又升入平武中学,她索性寄宿在学校,自己照顾自己。对于这些困难,她总是一笑而过。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胡已雪身上那股四川人与生俱来的韧劲与闯劲,让她只知道前行,从没想过后退。性格活泼开朗的她,深受同学的喜爱,有时,她还会给要好的女同学们修剪刘海。“或许那时,我就喜欢上了发艺,老师说我有天赋,我想应该算是与美发有‘缘分’吧。”胡已雪笑吟吟地调侃自己说。
辛酸与喜悦,都是我们永恒的财富。
2010年的夏天,高考成绩公布下来,当看着身边的同学以高分欢天喜地填写理想大学志愿时,只过大专线的胡已雪不免有些迷茫与沮丧。此时,在外打工的父母鼓励她报考职业院校,并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她,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学会一门技能是多么的重要,父母在电话中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不进大学,并不代表就没有未来。”
于是,那年夏天,胡已雪带着学习美发技能的梦想,走进了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成为了一名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高职学生。
令胡已雪没有想到的是,进入四川国际标榜学院后她更加庆幸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在这所开放式教书育人的校园里,让这位来自偏远山村的女孩子看到了浩瀚的“知识海洋”和高耸的“技艺巅峰”。“为了让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与国际接轨,学院专门请来美、意等国的世界大牌设计师为我们授课。”胡已雪告诉记者,看到大师们犹如梦幻般神奇的作品,她暗下决心也要成为这样的设计“达人”。
“学院还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层次的竞赛机会,让我们在比赛中学、比赛中练,在比赛中积累经验,这对提高技能有很大的帮助。”胡已雪说,自己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其实只是一次偶然的机缘。去年5月,一直想检验自己的胡已雪向学院递交了参加选拔赛的报名表,她想把冲击这场顶级赛事作为自己学习和奋斗的动力,“不求结果,只要过程。”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报名参赛后,胡已雪心无旁骛集中精力专攻大赛项目训练。起初,大家并不十分看好胡已雪。因为同学中比她技能成熟、有世界大赛经验的还有好几位。“当时全院有100多名学生报名,之后又进行了数次的晋级PK,有的同学被淘汰,有的同学中途自动放弃。而胡已雪却凭着山区孩子的那股韧劲和执着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了最后。”说起胡已雪这个学生,学院的指导教师曾丽由衷赞叹。
作为胡已雪的指导教师,曾丽对自己的爱徒信心十足,因为在曾老师看来,胡已雪虽然没有丰富的国际大赛经验,却领悟性高,综合能力强,国际大赛不仅要比基本功、设计能力,还要比体能和心理素质,她未必就比其他选手差。
话出有因。在一次造型设计课上,曾老师拿出几种不同的树叶,让学生体会树叶的线条与美感。随后,她要同学们从树叶上寻找灵感,自己设计一款发型。只见胡已雪手中的银剪翻飞,设计出了系列作品,有的模仿树叶的波形,有的具有树叶的层次感,还有的像飘动着的树叶。这不得不让曾老师刮目相看,“学设计不能只会复制,只有创新才能在这个行业站住脚,才能登上世界的舞台。”
果然,预选赛脱颖而出,胡已雪以四川省第二名的成绩前往重庆,进入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
随后,在国家队集训的日子里,胡已雪凭借设计悟性和能吃苦的干劲,成绩一步一步往上走。胡已雪告诉记者,这其中令她记忆深刻的还数全国选拔赛第一场比赛。
那次比赛项目是男士古典发型设计,因为太紧张,她总不能完全静下心来,尽管作品按时完成了,却没有发挥出最好的水平,甚至连平常练习时的效果都不如。胡已雪为此大哭了一场。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她随身带上一个小笔记本,记下其他选手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及时总结经验。
技能重要,然而参赛的体能同样关键。“大赛中的女士技术项目,需要花费的时间达到3小时45分钟,没有好的体能根本坚持不下来。”为了攻克体能关,胡已雪到国家队集训后每天坚持跑步2公里,同时还进行打球、跳绳等体能训练。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之后的全国十进五选拔赛、五进二选拔赛和二进一选拔赛中,胡已雪一路PK“过关斩将”,最终获得全国选拔赛冠军,成为代表中国参加本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正式选手。大赛之前,在国家队的安排下,今年5月,胡已雪征战澳大利亚,夺得“澳大利亚发型公开赛”冠军。6月初,她又赴法国学习,听取上一届的世界美发冠军选手传授经验。这些都让她大开眼界大长见识。
从法国回到集训基地后的一个月,胡已雪开始为世界技能大赛做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除了吃饭睡觉,她把其余的时间都用在了反复练习上,往往一练就是十几个小时。为了保证良好的竞技状态,她还必须学会“倒时差”——德国与中国时差相差7小时,为此她将每天的训练时间调整为从下午2点到凌晨2点。
“你看她这双手,指甲全都是黑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染了指甲呢,其实那是长期接触染发膏后变黑的。”采访中,四川国际标榜学院院长阎红动情地拉着胡已雪的手,对记者说:“我们觉得很幸运能遇到胡已雪这样的好苗子,正所谓教学相长,身为师长,我们反而时常在学生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只要我们拥有梦想,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各国高手云集,竞争激烈。美发大赛设有 “男士前卫修剪”、“女士技术创意发型及色彩设计”等8个项目,整个赛程持续4天,累计比赛时间达22个小时。对于这样的顶尖国际赛事,要想斩获一个奖牌,其难度可想而知!
德国当地时间7月4日,大赛进入第二天,比赛项目“女士技术创意发型及色彩设计”。中国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组专家、国家队总教练吉正龙为胡已雪捏了一把汗,因为上届参赛的重庆选手就是在这个项目上,因体力严重透支,出现了失误,功亏一篑。
初生牛犊不怕虎。“没问题,您放心吧,我现在的状态好极了!”胡已雪却面露轻松,反倒安慰吉总教练。
“没想到世界级的竞赛,裁判比选手都多哩。”胡已雪俏皮地吐吐舌头说,和她一起参赛的是20多个来自各国的选手,而裁判就有30个,每场比赛6个裁判组轮流上场打分,每组5名裁判。考核共分客观分和主观分两个大分值,每一项评分都很细,比如洗剪染发后没有及时做好清理工作,使用工具过程中动作没有规范到位,都会在客观分里被扣分;而主观分则包括修剪、色彩、造型等方面,严格细致得连每缕发丝的长短、色泽、弯曲幅度都要分毫不差。
或许正因为“90后”的胡已雪还是个孩子,她并没有意识到这场世界大赛对她来讲意味着什么。她只一门心思地记得临行前曾丽老师的叮嘱:全力专注比赛,掌握好时间节奏,做好每一个细节。
“女士技术晚宴发型项目的作品太美妙了!发丝如波浪般流畅起伏,并融合了对鱼尾及花朵外形的抽象模仿,同时,配以今年国际上最流行的冷暖撞色,浅亚麻色加上橙色、红色、黑色的色彩搭配,既绚丽时尚又高贵典雅。”当曾丽老师通过媒体看到胡已雪在比赛现场的作品照片后,激动得跳了起来。
4天比赛,8个项目,这个娇小坚强的川妹子都坚持了下来,而且越到后程表现越出彩。裁判们被她出色的技艺、完美的作品征服,纷纷打出高分,最终,胡已雪以总分87.64的成绩获得了第二名。
当地时间7月7日,胡已雪登上世界技能大赛的领奖台——这个年仅21岁高职学生高高地举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为中国赢得了银牌,也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了精彩一笔。
世界高手之间的顶级对决,也给这个小姑娘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获得金牌的法国选手和获得铜牌的韩国选手的作品充满想象力,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与世界各国优秀选手同台竞技,为我推开了另一扇艺术之窗,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谈到今后的打算,胡已雪说,想先平静一段时间,放空自己,最想把英语学好,向着成为世界美发大师的梦想再出发。
既然播下了梦想的种子,就一定要等到收获的季节。让梦想高高飞翔吧!
【采访手记】
到四川国际标榜学院采访那天,天正下着雨。
我们撑伞跟随着阎红院长和胡已雪的脚步,漫步于这所享国内首所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美誉的高校校园。青石铺就的蜿蜒小道,葱郁斑斓的花草树木,藏匿于青藤中的红墙,镂空雕花点缀的木窗,步换景移间,我们在这如同花园般恬静别致的校园中感受着人与自然的融合,复古与现代的交错。暑假期间,学生离校,但仍可以想象,在这四时花开、阴晴雨雪都有不同的美景中传出的朗朗晨读,仍仿佛看到,在这拥有古色书馆、女红工场、博物馆群的人文校园,到处是学生们性情陶冶、创意思考、意志磨练的身影……
“环境的熏陶具有很强的教育感染力。”阎红院长说,她想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学院会鼓励学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希望他们不仅限于学会一门手艺,而更重要的是在大脑里构建一个专业系统的知识体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人才。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氛围和办学理念中,多年来,走出四川标榜的学生都有了除去技能之外的其他收获——有的大赛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三证”喜临门;有的圆了一直梦寐以求的“象牙塔”深造梦;还有的成功接到了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如今高职生的就业成才之路越走越宽,悄然改变着“优等生”上大学,“双差生”进职校的社会偏见。
养人文和谐之气,成干事创业之风。记者相信,未来的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还会走得更远更潇洒,而像胡已雪这样优秀的高职生也必将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