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蔚蔚 王玉环 冯雅楠 刘素香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人文研究所,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失能老年人口也越来越多〔1〕。失能老年人因生理或心理受损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其生活质量也低于常人。生活满意度是生活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关注失能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目前在国内,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帮助的还是以老人配偶、子女等为主体居家非正式照护者。但是居家非正式照护者在照护老年人的过程中经常承受者生理或心理上的负担,而照护负担则会导致照护者产生较低的生活满意度〔2〕。在长期的照护过程中,照护者因被照护老人而存在,失能老人因照护者而生存,二者实为不可分割的共生体(the dyads)〔3〕。国外有研究表明〔4〕,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且这种相互影响的作用是失能老人以及照护者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预测因素。鉴于此,本文将对新疆汉族失能老人以及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提高二者的生活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
1.1 对象 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居家汉族失能老年人的非正式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失能老人:①年龄≥60岁;②ADL量表中至少有一项“做不了”。(2)居家非正式照护者:①承担60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的主要照护工作且照护时间≥6个月;②照护者年龄大于16岁;③不收取任何照护费用。要求以上两者能理解调查的内容,并能清楚回答问题,对本调查知情同意并配合调查,照护者及失能老年人均回收有效问卷728份。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该量表由美国的Lawton和Brody制定于1969年〔5〕,用于评定被试者的日常生活能力〔6〕。量表包括六个条目,按照六项指标中一到两项“做不了”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定义为“重度失能”的标准将失能老年人划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1.2.1.2 生活满意度 通过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LSIB)来进行测量〔7〕,生活满意度指数B是“生活满意度量表”的一个分量表,由12个条目组成,是一些涉及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感受的陈述,主要反映个体对生活总体或特定生活内容的满意度。被试者根据个人感受回答开放式、清单式的12个条目。LSIB得分从0(满意度最低)到22(满意度最高),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邀请5名护理教育、临床护理领域以及当地老龄办的负责人等副高职称及以上的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测评,问卷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1。
本研究对50名居家非正式照护者及50名失能老人进行预调查,问卷在该组人群中的克伦巴赫α(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 0.89、0.92。
1.2.2 调查方法 由于新疆的汉族老年人大多来自省际人口迁移,这种迁移主要集中在新疆北疆,大部分又分布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8〕。因此,本次调查地点主要集中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本课题考虑到不同地域、汉族老年人空间分布的密集程度〔9〕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从南、北疆抽取不同的师,分别为南疆的农一师,北疆的农六师、农八师以及沙湾县(当年的农七师);而乌鲁木齐作为自治区的首府和全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人口一直占全疆城镇人口的40%以上,因此,此次调查也将其纳入其中。
首先,联系当地的老龄办、民政局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总体了解汉族老年人在当地分布情况;其次,在城市及农村抽取老年人分布较密集的社区或团场、连队,从所在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等部门找出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家庭住址,便于入户调查,并对老年人进行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规定数量的老年人;最后以家庭为单位入户调查,调查中使用ADL量表筛查,对符合条件的不同程度失能老年人及其照护者进行相关问题的调查。为确保调查数据的质量,调查人员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职调查人员(专业教师、研三的研究生)担任。
1.2.3 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通过设置变量的逻辑限制条件和有效数值范围以及双人双机录入方法进行数据的核对,保证录入质量。应用 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进行分析。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共调查728对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其中照护者女443人,占60.9%;60岁以上的照护者470人,占64.5%;配偶445人,占61.1%,子女259人,占35.6%。失能老人男444人,占61.0%;75~89岁的476人,占61.1%。见表1。
2.2 照护者与被照护老人生活满意度得分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照护者与被照护老人生活满意度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生活满意度得分的均值来看,失能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要高于照护者。将照护者与被照护老人生活满意度得分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显示,照护者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01),被照护老人生活满意度得分与国内常模无显著差异(P=0.33)。见表2。
表1 照护者及被照护失能老年人的基本情况(n=728)
表2 照护者与被照护老人生活满意度得分的差异比较(x±s)
2.3 照护者与被照护老人生活满意度得分的一致性比较 本研究以生活满意度指数B所测出二者分值的中位数15为界,将居家非正式照护者及失能老人分入生活满意度高水平组(≥15分,357例和248例)和生活满意度低水平组(<15分,371例和480例)。其中两者都处于高水平满意度者149对,占20.5%;两者都处于低水平满意度者273对,占37.5%;一人处于高水平另外一人处于低水平者306对,占42.0%。
2.4 照护者与被照护老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照护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就业状况、家庭月收入、与被照护老人关系、照护年限、每天照护时间、有无其他家人参与照护以及被照护老人的生活满意度11个因素为自变量,以LSIB量表生活满意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Stepwise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照护者文化程度、平均每天照护时间、照护者就业状况、家庭月收入、是否有其他家人参与照护以及被照护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见表3模型A),可解释居家非正式照护者生活满意度总变异量的13.6%。以被照护老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有无子女、失能程度、失能时间、医保类型以及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10个因素为自变量,以LSIB量表生活满意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Stepwise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老人的性别、医保类型、失能程度以及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见表3模型B),可解释被照护老人生活满意度总变异量的10.1%。
表3 照护者与被照护老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3.1 照护者及被照护失能老人生活满意度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失能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要高于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得分。分别将照护者与被照护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得分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显示,照护者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被照护老人生活满意度得分与国内常模无显著差异。说明居家非正式照护者生活满意度要低于一般人群,在居家长期照护的供方与受方两方中,居家非正式照护者更值得关注,尤其是生活满意度方面。进一步研究发现,照护者与其被照护老人都处于高水平生活满意度者占1/5,两者都处于低水平满意度者约占2/5,一人处于高水平另外一人处于低水平者2/5,说明有近60%的照护者和老人所组成的共生体其生活满意度大体是一致的,与国外有关研究结果类似〔10,11〕。
另外,还有40%的照护者与老人生活满意度并不一致,分析其原因:一方面生活满意度除了受生活经历影响外,可能还受个人性格的影响,同样面对老人失能的现实,性格乐观的照护者或失能老人就能很好的面对,而另一方可能就会怨天尤人,结果就会导致二人生活满意度不一致;另一方面,照护者与被照护老人本身是两个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的特性也可能会导致两个群体生活满意度结果不一致。
3.2 照护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发现文化程度越高的照护者生活满意度越低,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其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追求就会越多,要想达到满意的生活也就越难。已退休的照护者要比在业的照护者生活满意度高,具体原因可能是已退休的照护者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尤其是对于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失能老人身上的照护者,较多的时间可以让他们有喘息之机。家庭月收入越多的照护者生活满意度就越高,很明显充裕的收入能减轻照护者在经济方面的压力,甚至在其感觉疲惫的时候可以选择需要付费的正式照护来代替自己,而家庭月收入低的照护者却没有这样的选择。每天照护时间越长、参与照护的人越多,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就越低;照护时间越长,照护者身心就会越疲惫,长此以往,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就会越来越低;参与照护的人越多,说明老人失能程度越重,虽有人来帮忙减轻身体上的疲惫,但是照护者在心理上可能需要承受更多。最后,失能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也是照护者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两人日夜相伴,相互之间喜怒哀乐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3.3 被照护失能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失能男性老人比女性老人的生活满意度高,可能跟男性豁达的性格相关。失能程度越重的老人生活满意度越低,失能程度越重对老人及其家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其生活满意度自然就越低。参与公费医疗的老人比无任何医保及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老人生活满意度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与老人看病就医息息相关的医疗报销比例也是老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参与报销比例最高的公费医疗的老人生活满意度也就最高。除此以外,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越高,被照护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也越高,充分验证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提示无论在关注居家长期照护任何一方的生活满意度时都不能忽略了另一方的影响作用。
居家非正式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总体上低于被照护的失能老人,也低于国内常模。影响照护者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为照护者的文化程度、就业状况、家庭月收入、每天照护时间、有无其他家人参与照护以及被照护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失能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为老人的性别、失能程度、医保类型及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提示在开展居家长期照护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照护者和被照护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且在采取相关措施提高二者的生活满意度时,应把照护者和失能老人当做一个整体来进行干预。
1 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EB/OL〕.http://www.people.com.cn/,2011;3:3.
2 Visser-Meily A,Post M,Schepers V,et al.Spouses'quality of life 1 year after stroke;prediction at the start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J〕.Cerebrovasc Dis 2005;20(6):443-8.
3 Aileen L,Gunilla E,Lena von K,et al.Combined life satisfaction of persons with stroke and their caregivers:associations with caregiver burden and the impact of stroke〔J〕.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2011;9:1.
4 Ostwald SK,Godwin KM,Cron SG.Predictor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stroke survivors and spousal caregivers after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J〕.Rehabil Nurs,2009;34(4):160-7.
5 Lawton MP,Baudy EM.Assessment of elder people:self-maintain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J〕.Gerontologist,1969;9:179-81.
6 杜 鹏,武 超.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状况与变化〔J〕.人口研究,2006;(1):50-6.
7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75-9.
8 李元庆.浅议新疆人口的机械增长〔J〕.新疆社会科学,1989;(3):127-8.
9 左永君,何秉宇,龙 桃.1949~2007年新疆人口的时空变化及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3):358-64.
10 Carlsson GE,Forsberg-Warleby G,et al.Comparison of life satisfaction within couples one year after a partner's stroke〔J〕.J Rehabil Med,2007;39(3):219-24.
11 Eriksson G,Tham K,Fugl-Meyer AR.Couples'happin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functioning in everyday life after brain injury〔J〕.Scand J Occup Ther,2005;12(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