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莹 李玉岭
河南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 安阳 455000
脑卒中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强哭强笑时有发生。脑卒中后强哭强笑常常伴有抑郁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采用氯米帕明治疗脑卒中后强哭强笑患者14例,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样本来源于2009-07—2012-04我科住院患者。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行头颅CT/MRI确诊;脑卒中后出现强哭和(或)强笑患者,均能配合检查,不伴有痴呆、癫疒间、其他精神疾病,1个月内未服用其他精神病药物。入选30例,3例脱离,最终入选27例。2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给药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相应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米帕明(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5mg/片,50片/瓶)25mg/次,2次/d口服,治疗期间均未给予其他精神病药物。
1.3 疗效评价 治疗开始前、治疗3周、6周及9周每天记录患者强哭、强笑发作的次数并行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共观察9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前后强哭、强笑每天平均发作次数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每天平均发作次数比较 (±s)
表2 2组治疗前后每天平均发作次数比较 (±s)
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3周 治疗6周 治疗9周对照组 13 19.12±4.02 15.25±4.41 13.00±4.13 12.81±3.19治疗组 14 35.00±5.82 28.54±4.96 22.54±4.92 10.12±4.23
2.2 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s)
表3 2组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s)
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3周 治疗6周 治疗9周对照组 13 30.46±5.40 25.67±5.80 15.86±7.66 12.65±5.42治疗组 14 29.43±4.58 18.40±5.43**11.72±5.05** 9.35±6.38**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TESS量表评分治疗组在3周末、6周末、9周末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表现:口干、便秘、恶心、呕吐、体质量增加、ALT稍高、心动过速、性欲减退等。见表3。
表4 2组TESS量表评分比较 (±s)
表4 2组TESS量表评分比较 (±s)
组别 n 治疗3周末 治疗6周末 治疗9周末治疗组14 2.44±2.04 4.61±2.96 4.92±2.86对照组13 1.25±1.43 2.75±1.35 2.99±2.01
强哭强笑的解剖基础和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值得注意的是:(1)强哭强笑并非一定与假性延髓性麻痹同时存在[1]。(2)研究提示5-HT系统可能在强哭、强笑的发生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氯米帕明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主要药理机制是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促进突出传递功能,使患者兴奋性增高,恢复正常情绪,发挥正常心理防御机制,促进功能恢复[3]。强哭强笑是一种难以随意控制的异常情绪表达,患者在多数情况下情绪基本正常,但在极轻微的不相关的诱因下,会出现无法预期的、不能控制的哭笑,不是患者情绪真实的表达,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强哭强笑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易加重患者的基础病,并增加患病率及病死率。氯米帕明对强哭强笑及抑郁状态均有效,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77,17(5):312.
[2]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 .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6.
[3]李军,池雷 .度洛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2):30-31.
[4]刘黎明,任亚峰 .清心复神汤治疗中风后强哭强笑170例[J].中医研究,2007,20(3):36.
[5]吴恺,龚涛 .氟西汀对脑卒中后强哭强笑的治疗作用[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4,11(4):232.
[6]王浩江,白克华 .文拉法新与氯米帕明治疗抑郁症的Meta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3):55.
[7]王永悦,程为平 .程为平教授额顶区倒丁字从刺法治疗强哭强笑症举隅[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1):59.
[8]吉明安 .国产舍曲林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J].药物与临床,2011,18(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