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小康须破四大瓶颈

2013-08-20 01:18
当代贵州 2013年5期
关键词:瓶颈小康基础设施

文Ⅰ本刊记者 尹 辉

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确立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实现这样一个灿烂前景并不容易,特别是在贵州这样一个经济落后且发展很不平衡的省份,还存在诸多瓶颈。

突破“观念”瓶颈

观念瓶颈首先表现在对贵州加速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不足。

贵州,虽因“贵山”而名“贵”,却因贫困而出名。

因为贫困,贵州一直是全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当前,贵州全省有50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65个县处于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也许仅仅是贫困还不足让人恐惧。观察贵州,在改革开放前30年里,虽然也在“高速”发展,却与全国乃至周边地区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差距。

与同处云贵高原的邻居云南省为例,上个世纪80年代,贵州经济发展各项指标与云南相比差别不大,但到了1998年,贵州GDP不及云南的一半,地方财政收入不及云南的4成。2000年,贵州GDP为993亿元,云南则为1900亿元,差距仍以倍计。到2005年,贵州GDP为1910亿元,同年云南则为3400亿元……云南是如此,更遑论沿海发达地区了。

一贯贫困落后的面貌,不仅让外省对贵州加速发展、建成“同步小康”充满疑虑,也让省内一些干部群众信心不足。

破除信心不足,是奋力攻坚同步小康的前提。只有贵州的干部群众真正自觉自信自强,艰苦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才能摘除“贫困”“落后”的帽子,才能实现同步小康。

信心不足之外,观念瓶颈还表现在,思想解放不够。

实践已经证明,象贵州这样的贫困落后地区越是要跨越发展,就越是要解放思想,就越是要破除墨守成规、封闭保守、消极等待的思想,破除制约发展的传统观念和体制障碍等,把握发展大势,认清发展规律,才能加速发展、迎来“富民强省新贵州”。

建设同步小康,贵州须进一步将特色产业打造成为优势产业、富民产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图为麻江县宣威镇笔架村村民王书祥展示他们生产的蓝莓酒。(本刊记者张 丽/摄)

突破“人才”瓶颈

实现同步小康,最重要的是靠人才、靠教育、靠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当前,贵州人才紧缺现象突出。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加速发展、建设同步小康的主要制约因素。

据统计,贵州全省现有人才队伍是200多万。“紧缺”表现为总量小、结构不合理:不要说高端人才,即便技能工人也存在大量缺口;且大部分人才都集中在贵阳、遵义这样的大、中城市里,在县及县以下,大量需要人才却很少、甚至没有。

贵州人才瓶颈,还表现在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等方面。

解决人才瓶颈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贵州需要不断突破,做大做强人才队伍。

一方面要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把工作做好,也就是“把绵羊变成狮子”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要把教育事业发展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以“穷省办好大教育”的决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再难也要把教育搞上去。通过发展教育、优化发展环境以及人才发挥作用平台的建设;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实用人才;最后则是要注重筑巢引凤,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引进智力。

根据省委的安排部署,建设全面小康应坚持“三个不能代替”,判断一个地区是否建成全面小康,不能只看统计数据,只有民众认可、满意,才能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图为以“美丽中国科学发展多彩贵州同步小康”为主题的2013贵阳观山湖公园春节灯会现场。(本刊记者 陈恩达/摄)

突破“产业”瓶颈

贵州产业基础薄弱,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可以说,贵州发展落后,差距在“四化”。

贵州是农业大省,但农业弱而不强,却是公认的事实。经过多年的努力,贵州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进农业现代化现实条件,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之路,但贵州农民人均收入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等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扭转。以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例,即便是到了成功实现连续6年增幅8%以上、当年增幅16%的2012年,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依然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2/3。如何进一步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进一步将特色产业打造成为优势产业、富民产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做到更多突破。

在“工业强省”战略的强力推进下,贵州工业经济2012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高速发展令人惊喜。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极弱、工业总量太小”等贵州工业发展的四个突出问题,依然存在。如何走出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贵州现代产业体系,是在同步小康过程中,不可不面对的。

对于贵州发展的另一薄弱环节——城镇化,虽然已取得较大发展,却还是落在了“后面”。到2011年底,贵州城镇化率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全国排名倒数第二,仍然还是“乡村贵州”。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贵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蕴含着扩大内需、推动小康建设的巨大潜力,当然也成为了同步小康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

差距在“四化”,出路也在“四化”。建设同步小康,对于加速“四化”同步发展,不能动摇、更不能松懈。

突破“基础”瓶颈

基础设施落后,长期制约着贵州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近些年来,贵州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向县以下延伸。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为实现同步小康注入了正能量。

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到2011年底,我省铁路路网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高速公路路网密度不及东部地区1/3、中部地区2/3,工程型缺水问题突出,石漠化严重……基础设施仍是贵州加快发展、建设同步小康面临的瓶颈制约。

“越是后发地区,越需要强化交通、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对贵州而言,交通、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是扩大投资、提速转型、支撑发展的重要抓手。

今后,贵州还应进一步加快推进连接周边省份的快速铁路体系建设,完善省内高速公路骨架,加强民航、水运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县县通高速和基础设施向下延伸;同时,以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为重点,大中小微并举,努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和省内成品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建设,保障省内能源供应;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让贵州的山更青、天更蓝、水更净、地更绿。

猜你喜欢
瓶颈小康基础设施
我家的小康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堵塞:绿色瓶颈如何威胁清洁能源业务 精读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小康之路
在突破瓶颈中成长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