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华(武汉科技大学 城市学院 艺术学部,湖北 武汉 430083)
展览展示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缩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利器,是一个国家对外发声的外交平台、对内国民之间的交流途径,也是个人、品牌、行业、组织、事件及活动资讯信息散播的源点。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城市涌现出各类展厅、展馆和纷繁的展会活动,原有的展览展示形式已不再满足人们追求高品质物质精神生活和感官视听体验的需求。因此,展览展示设计的转型在当今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在众多的转型之路中,既彰显主题特色,又有效传播文化和资讯,同时还打造具有戏剧感的观展体验,是一种颇具创意的大胆尝试。戏剧感对受众而言是亲身体验后所得的难忘感受,但对设计师而言,这是对全新的设计思维和方法的探索。
一说到“戏剧”,人们很容易想到京剧、川剧、粤剧、黄梅戏、秦腔、歌剧、芭蕾舞剧、话剧等,因为这些都是老百姓生活当中喜闻乐见的生活常态。戏剧艺术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集文、美、演、音、舞于一身,以动作、语言、声效、场景、道具等为综合式表现手段。通过编、导、演,把历史上生活中的题材和故事情节创作加工使其艺术化,浓烈集中地再现于舞台上,让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亲身经历似的。这就是戏剧艺术引人入胜、入木三分的魅力。
戏剧艺术能让观众获得具体生动的艺术感受,令人切身难忘。这不正是展示活动所需要达到的目的么?展示的本质就是传播,其价值体现在信息传播的效果上。既然戏剧艺术能有如此强劲的效果和持久的影响力,为何在展示活动中不能融入戏剧艺术呢?这样的反思,为现代展示设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展示设计是对传播媒介和载体进行设计,它也是一门艺术,艺术都是相通的。在转型的初期,还不成熟的阶段,有必要借鉴戏剧艺术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
首先,对展示活动与戏剧性设计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深入研究。以实地调研为根本依据,分析当今国内外展示设计现状,总结现阶段的不足。把握住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来探寻戏剧情节可视化途径。
其次,必须摒弃以“展品”为主导的传统展示设计思想。从传播学的角度将展示活动中的受众、展品、空间这三大构成因素有效的紧密相连,以受众的心理情感、生理行为、观展体验等各层次物质精神需求为出发点,探索展示活动中适合戏剧性艺术效果发挥的时间与空间。
最后,推导出在展示活动中进行戏剧性设计的实践途径。根据相关理论与分析成果,遵循展示设计的步骤,从前期策展、构建故事框架、规划展示空间布局,到戏剧情节与场景形态塑造,角色定型与展示陈列,声光电等媒体科技与综合体验等五个方面进行实践,寻求最优的戏剧性展示设计方案。
例如,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示设计,就是根据《卢沟桥事变》的真实史料编排了相关的故事情节,并用戏剧性设计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半景画的空间场景。灯光特技在画面上映现出“卢沟晓月”的美景,烘托出月夜的静谧。在天空即将迎来黎明时,突然大地昏暗起来,乌云遮月,压抑低沉的视觉效果让人强烈的感受到疾风骤雨马上就要来临。紧接着立体环绕声发出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枪炮声、火车轰鸣声、喊杀声、婴儿哭叫声等多种交织在一起的混合音响效果,伴随着画面中的水柱飞溅、火光熊熊、两军厮杀等画面场景,渲染出日军进攻卢沟桥以及中国守军奋起抗战、激烈战斗的情景。特技灯光、特效音响、媒体投影、录音解说等科技手段有序的层叠在一起,将卢沟桥战斗的历史情节推向高潮。在剧情演示谢幕之后,又恢复到静态的半景画舞台布景之中。观展的受众被悲壮的战争氛围所感染,震撼内心。
信息技术革命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与接受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感官体验也越来越鲜活纷呈。传统的展示模式也随之被淘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展示设计多元化势在必行。对展示活动的戏剧性研究,并提出可行的戏剧性设计方法,使受众置身其中获得全方位的逼真体验,是一条突破瓶颈的有效途径。在未来的展示中,戏剧性设计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被广泛应用于展示活动中。
[1]张嵘.浅谈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的传承与创新[J].石家庄:大众文艺,2013(15).
[2]Alex Gofman. Accelerating structured consumerdriven package design[J].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2010,27(2):157-168.
[3]杨丽.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对评剧老旦表演的一点体会和认识[J].武汉:戏剧之家,2013(4).
[4]张杰.展示设计中的情景化设计[J].北京: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