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林
当前,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在部队日益得到重视,心理服务与疏导工作也在不断加强。根据总部最新的课程设置,《士兵心理教育与疏导》被列为士官学员必修的课程之一。士官是联系军官和士兵的桥梁和纽带,是各重要战斗岗位操作和维护武器装备的主力,是基层指挥管理和思想工作的重要骨干,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士官学员正处于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的“问题年龄”阶段,除了要承受一般人的心理压力以外,还要承受军人和士官群体特有的心理压力。因此,过大的心理压力导致部分士官学员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本次调查选取我校2009、2010和2011级共1200名士官学员为心理测试对象,分析了其心理健康状况,力求为院校、训练机构和基层部队开展心理服务和疏导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证研究资料。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校2009、2010和2011级士官学员,每级400人,合计1200人作为测试对象,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1187份,剔除基本情况填写不完整的问卷28份,获有效问卷1159份,问卷有效率97.6%。被调查者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25岁,平均年龄22岁;军龄最短2年,最长5年,平均3年;性别均为男性,未婚;汉族1145人,少数民族14人。
采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试工具。该量表的每个条目按5级评分,无该项症状反应评1分,很轻2分,中等3分,偏重4分,严重5分。该测试通过躯体化等九个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来全面反映被调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通常以各因子分是否≥3来划分该项指标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并与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共同组成问卷,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由一名主试现场测试,问卷填答完毕当场收回。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统计分析,士官学员SCL-90各因子均分在1.30~1.79之间(见表1)。以各因子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达到或超过中等水平,即因子分是否≥3为标准,各因子有心理健康问题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躯体化 2.8%,强迫 3.3%,人际敏感 5.1%,焦虑1.9%,抑郁 3.5%,敌意 3.3%,恐怖 1.4%,偏执4.2%,精神病性2.4%;2010级学员,躯体化2.3%,强迫 3.1%,人际敏感 5.1%,焦虑 2.8%,抑郁3.9%,敌意 3.1%,恐怖 1.2%,偏执 4.4%,精神病性1.3%;2011级学员,躯体化 2.7%,强迫 3.0%,人际敏感 4.1%,焦虑 3.0%,抑郁 2.4%,敌意2.7%,恐怖 1.1%,偏执 4.7% ,精神病性 2.1%。被试各项心理指标的症状检出率在1.1% ~5.1%,人际敏感最多,共计59例。
通过将被调查者的各项因子均分与成人常模[1]和军人常模[2]分别行t检验,比较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见,2009级士官学员的SCL-90测试结果在躯体化、忧郁、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地方成人(P<0.05);2010级士官学员的SCL-90测试结果在躯体化、忧郁、偏执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地方成人(P<0.05);2011级士官学员的SCL-90测试结果在躯体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地方成人(P<0.05),即在这些方面士官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地方成人,而与一般军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士官学员心理健康状况与成人常模相比,各级学员均有3~4项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军人常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部分士官学员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与近年来部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我校开设心理学课程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有关。从各因子分的统计可以看出,人际敏感所占的比例超出5%,表明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士官学员中较突出的是存在人际关系敏感的问题。人际关系敏感主要表现为个人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以及人际关系明显相处不好等现象。诱发这种症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士官学员学习和生活压力比较大,对士官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或在处理与领导和战友之间关系等方面有所欠缺。从各因子分来看,士官学员的九项因子分均相对高于地方成人,这与军人的职业特点和军队紧张的工作生活环境有关。从差异显著性来看,在躯体化、忧郁、偏执和精神病性等4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各年级学员与成人常模和军人常模各项因子评分比较(分,)
表1 各年级学员与成人常模和军人常模各项因子评分比较(分,)
注:与成人常模比较aP<0.05
3.2.1 家庭因素 各种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士官学员虽然长期远离家庭在部队生活,但家庭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是家庭经济状况带来的压力。大多数士官学员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和来自城里的学员相差较大,容易导致自卑、闭锁等心理问题的产生。二是父母离异带来的精神压力。近几年,社会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的战士入伍前长期生活在畸型的家庭环境里,养成了孤僻性格,极易出现心理问题。三是父母的过高期望对士官学员心理的影响。例如有的学员认为士官不是军官,没有多大前途,和父母的期望反差较大,因此变得性格孤僻,有的自暴自弃,有的患上了抑郁症。四是婚恋问题带来的精神压力。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婚恋问题是士官群体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处理不好,往往会给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五是后顾之忧带来的心理压力。绝大多数士官要面临退伍再就业的问题,对未来的迷茫和今后发展的不确定性会使他们产生过多的压力和担忧。
3.2.2 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员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员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战友关系等。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条件和关系,就会影响学员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战友关系不和谐等,都会造成学员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果得不到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3.2.3 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给人们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人际关系的淡薄加深了孤独感和失落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同时学员的心理也会受社会生活中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侵蚀。特别是在当前,人与人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员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3.2.4 个性因素 士官学员正处于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的“问题年龄期”,除了要承受一般人的心理压力以外,还要承受军人和士官群体特有的心理压力。因此,过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许多士官学员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我校士官学员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超过30%,由于这类学员从小就受到社会、家庭诸多的照顾、迁就,乃至娇惯纵容,往往容易形成任性、自负、固执等心理特点。
3.3.1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士官的思想意识一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起当代青年军人的强大精神支柱。二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军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强化军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强我军根本职能教育,增强忧患意识,不断强化士官学员岗位认同感、职业光荣感和使命责任感。
3.3.2 加强心理教育和训练,提高士官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让学员了解个性心理、青春期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情感、意志品质、道德心理等相关心理常识,让士官了解各种心理现象形成的条件和过程,与各种生理机能的互动联系,以及各种心理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使之能在各种复杂情况面前能够自我调控,保持心理的平衡和稳定。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心理训练,把心理训练作为军事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强士官学员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3.3.3 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解决士官学员的心理问题 首先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为士官学员及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其次通过测试量表、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士官心理情况,有重点的建立心理测评档案,实行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跟踪教育,为开展经常性的心理教育打下基础。同时,还可以开设心理教育资源库、心理导航网站,形成良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网络[3]。
3.3.4 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士官学员的现实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地尊重和理解士官学员,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极大地增强士官学员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士官干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许多的现实困难长期困扰着士官,给士官的心理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为维护士官队伍的心理稳定,应建立完备的福利保障机制,这也是对士官进行心理调适的重要举措。
3.3.5 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一个奋发向上、生机勃勃、有着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心理氛围。首先要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士官思想上的高度纯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作风。其次要培养集体的凝聚力,使士官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同时要在士官内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群体氛围。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5-39.
[2]王焕林,孙剑,余海鹰,等.我国军人症状自评量表常模的建立及其结果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32(1):38-40.
[3]刘远我.职业心理健康自测与调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