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的SWOT分析

2013-08-17 07:57:30钟海艳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数据库特色图书馆

钟海艳,韩 颍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236031)

1 引言

特色数据库是指依托馆藏信息资源,针对用户信息需求,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将本馆的特色资源数字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资源库[1]。作为图书馆内涵式发展的一个指标,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学校特色文献资源的集中反映。通过开展特色数据库建设,可以使学校特色文献资源数字化,更大限度地整合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形成强大的网上馆藏体系,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目前,高等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国内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主力军。但高职院校的特色数据库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的研究,是信息时代图书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推动高职院校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的顺利开展和良性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引用竞争情报领域常用的SWOT分析法,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高职院校特色库建设提供参考。SWOT分析法是指综合考虑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2]。它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确定被分析对象的内部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其所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使有利条件和因素得以充分认识、掌握、利用和发挥,使不利因素和威胁得到控制和化解,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并实现最终目标。SWOT分析法有利于人们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组织所处的情景,帮助人们制定最佳的发展战略和计划。

2 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S分析)

2.1.1 资源优势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阵地,自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教育经费的投入,高职院校现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针对本校专业群需要,积累了大量的特色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相关性,能够满足高职教育、教研和教学的需求,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体现,一旦通过建设特色数据库的形式对其进行深入地加工整合并展现出来,对于高职院校、企业单位及社会人群都将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多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长期为高职教育、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非常了解高职院校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针对实训教学、技能认证考试、技术孵化、技术转移等探索出了一系列新型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同时,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为高职教育服务的经验丰富的馆员队伍,这为建设高职教育特色数据库提供了人才保障。

2.1.2 用户优势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刺激,社会的信息需求得到了较大发展。而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高职院校在校生的增多,也为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储备了庞大的用户群。高职院校由于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对产业的针对性更强,也就更加注重教师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工作业绩。由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注重向学生传授操作的工艺和具体细节问题的解决方法,因而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读者,对文献资料、参考信息的需求均不同于普通高校,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普通高校的特色数据库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读者的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高职院校读者群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任务。

2.2 劣势分析(W分析)

2.2.1 经费投入相对匮乏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但是经费不足及投入不平衡是大多数图书馆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致使各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发展缓慢。经济实力雄厚的本科院校,投资力度相对较大,但仍存在投入不平衡的问题,而高职院校在获取信息、寻求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意识上,都落后于本科院校,其在图书馆和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的投入则相对薄弱,这不仅制约了高职院校信息事业的发展,也制约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2.2.2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一方面,由于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非盈利机构的性质,具备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基本很少把图书馆员作为首选的职业,导致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队伍中,具备独立信息技术开发能力的馆员很少。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仍沿用传统的奖励和约束机制,缺乏激励机制,不利于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设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需要一批既懂专业又懂计算机的高新技术人才,而目前存在的馆员业务素质、专业水平普遍偏低,各学科、各专业人才数量配置不当等现象,很难适应未来高职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2.3 机会分析(O分析)

2.3.1 良好的建设基础

随着CALIS(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项目及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发展和推广,特色数据库建设正逐步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和建设的热点。各高校为了使分散的特色资源得以集中利用与共享,为教学科研营造一流的图书文献信息网络环境,更好地满足读者的教学科研需求,纷纷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这为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积累了建库经验,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提供了参考依据。

2.3.2 丰富的软件系统

随着网络的普及,高职院校图书馆大都建立了内容丰富的门户网站,拥有建设特色数据库所必需的服务器、客户机终端以及各种计算机软硬件,这些都是图书馆建立特色数据库并开展信息服务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同时,国内也出现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数字化制作软件,如清华同方公司的TPI系统、方正公司的Apabi系统、拓尔思(易宝北信)公司的TRS系统、南宸电脑公司的FTR、超星公司的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等[3],这些软件具有系统稳定、界面友好、格式标准、易于操作等优点,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提供了制作平台。

2.4 威胁分析(T分析)

2.4.1 知识产权的问题

知识产权问题,是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的瓶颈问题。因为在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要依托馆内的信息资源和网上资源体系,同时还包含信息的再生产、加工、存储、检索、传递、保护和利用等过程,这些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一些问题。因此,大学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模式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由于没有很好的法律依据,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就非常大[4]。高职院校图书馆同样不能避免这个问题。如何在促进文化传播与合法权益保护中寻求出路,是特色数据库共建共享发展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2.4.2 信息用户的流失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获取和资源共享,使得互联网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百度、Google以及其他信息资源提供商的大量涌现,用户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上有了更多选择,这直接威胁到图书馆社会信息中心的地位[5]。而信息资源的价值是通过利用来体现的,信息用户的流失大大削弱了建库的价值。高职特色数据库如何提高使用率,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是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4.3 信息加工标准不统一

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所有图书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从数量浩瀚、内容交叉重复且良莠不齐的信息海洋中,挑选、整理、加工、组织特色信息资源,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是一个挑战。如今,各高校图书馆都建设了自己的特色数据库,但在数据加工、文件传输格式、建库模式、用户界面方面不尽相同,这从根本上阻碍了特色数据库的发展和壮大。同时,统一的标准也是特色数据库共建共享的基本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矩阵图,如图1:

图1 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的SWOT分析矩阵图

3 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策略

3.1 发展性策略(SO策略)

发展性策略是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所制定出的最为理想的竞争策略,它能够使有利因素最大化。因此,在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3.1.1 巩固资源优势

一方面,应抓住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借鉴本科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积累的建库经验,依托数字化技术,深化知识整合和知识挖掘,更大限度地整合高职院校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形成数字化馆藏特色资源,为读者和社会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3.1.2 强化用户优势

高职院校要针对已有用户群深入调研,做足功课,了解用户需求,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同时要拓展用户范围,从在校生和教职工读者逐步拓展到地方政府、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从而使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自身价值的同步倍增。

3.2 扭转型策略(WO策略)

这是一种利用外部机遇来克服内部劣势的策略,通过制定扭转型策略可以使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劣势得以弥补。

3.2.1 提高经费投入比例

借助特色数据库发展的良好时机,提高认识,调整思维,强化意识。充足的经费是图书馆顺利开展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争取学校对图书馆,尤其是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经费投入。高职院校图书馆本身在经费方面也要对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给予支持。

3.2.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一大批观念更新快、跨学科、跨专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同时,通过选购较成熟的数字化制作软件等方式,提高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效率,弥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先天不足。

3.3 多种模式策略(ST策略)

这是一种利用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的策略。通过利用自身优势,合理配置内部资源,将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多种模式策略就是要探索走多方位联合发展的道路,在加强与兄弟院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开展项目合作的同时,着力构建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图书馆联盟,致力于特色资源服务和知识产权问题的处理,完善特色数据库的合理利用制度,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数据库资源,建立行之有效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尽可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扩大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的影响,使其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3.4 防御性策略(WT策略)

这是一种克服劣势、应对危机的防御性策略。当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面临威胁时,需要克服内在劣势,积极应对外部挑战。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一方面应立足本校,着眼企业,面向社会,通过校企合作、市场化运营等模式,为特色数据库的发展注入活力,保障特色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应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和渠道,制定适合高职院校自身条件的发展战略,为特色数据库建设和发展赢得空间。

4 结语

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抓住有利时机,合理利用资源,既要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又要注重培养技术骨干,加快组建技术团队,改革用人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高职特色数据库建设步伐,以便更好地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促进信息资源向生产力的良性转化。

[1]刘 莹.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7):36-38.

[2]李 品,周金元.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图情研究国际化发展策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2):75-79.

[3]邸雅静.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

[4]闫丽庆.大学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建设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9.

[5]宋 洁.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图书馆系统中的专业馆发展建议[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2):53-55.

猜你喜欢
数据库特色图书馆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中医的特色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完美的特色党建
数据库
财经(2017年2期)2017-03-10 14:35:35
飞跃图书馆
数据库
财经(2016年15期)2016-06-03 07:38:02
数据库
财经(2016年3期)2016-03-07 07:44:46
数据库
财经(2016年6期)2016-02-24 07:41:51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