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心门,与世界相拥

2013-08-16 07:08俚耳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3年5期
关键词:龙应台散文世界

俚耳

在成长的岁月中,在图书馆一隅,总有那么一类书在缄默地等待与你相逢,细心的少年展开它,便可以透过它认识整个世界。

《目送》就属于这一类书,它看上去是极清雅的一小册,扉页上仅印着“目送”和作者龙应台的名字,没有任何花哨噱头。

谈到龙应台,多数人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个台湾著名文化人、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她出版过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从《野火集》开始,龙应台针砭时弊、鞭辟入里的文章风格便为其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在欧洲、大陆、台湾文化圈中皆拥有广大的读者群。然而,就是这支以犀利著称的笔,却也有柔肠百转、困惑难平之时。《目送》这本书中收录了龙应台的73篇散文,这些散文中的一部分展示了世界上你触碰不到的角落的“伤痕”,一部分是对平凡生活的赞美、惊愕和思考,还有一部分,也就是最为沉重、最为柔情的一部分,作者把它当作了亲情的注脚。

散文是这样一种文体,它同时具有诗的灵动和优美,又有小说生动流畅的叙述。龙应台应对此领悟极深,故而驾轻就熟。一个优秀作家的文字是饱满圆熟的,该热烈时热烈,该冷硬时冷硬,该柔婉时柔婉。在《目送》中可划归为生活小记中的那些篇目,龙应台的笔调是平和的,却又绝不会流于平淡。她向你展示生活中作为个人的最真实的自己:一个不懂厨房秘诀的糊涂主妇,一个被虫子吓得手足无措的胆小鬼,一个不知道瓜子从尖的一头咬开会比较容易的生活菜鸟。你逐渐开始在她的文字世界里回味自己的生活,惊异于人与人的某些境遇如此相似。一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充当生活中的智者,也不可能获得永恒的快乐和满足,生活是月亮的阴晴圆缺,是一日三餐的酸甜苦辣。龙应台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无论如何,细小的幸福始终存在。

龙应台一方面指引我们学会构建和享受安宁祥和的生活,一方面又提醒我们,在触之不及的远方,在千里之外,还有很多让我们无法心安理得享受幸福的因素存在:贫穷、暴虐、灾难、愚昧……凡此种种,都在威胁着别人的幸福,都在为这个世界划上新的伤痕。还有,那些被历史湮没的真相背后,仍然等待我们去开启新的认知。龙应台将那些遥远的现实呈现给你,激励你作出自己的道德判断。世界的广袤让人困惑而迷惘,然而我们青年一代,不就应该心怀世界吗?一个健全的人格理应拥有宽广的胸怀和视野,世界的忧虑就是你的忧虑,世界的苦难你应当感同身受。

博爱是优秀的品质,而最深沉的爱,往往最本能地指向父母与儿女之间的角色关系。写作《目送》的时候,龙应台已是一个中年妇人,那时的她是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症母亲的女儿,是两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的妈妈。因此,她完全能敏锐地感受到这两股不同质的爱的刺激。如果在父母与儿女的角色关系中设计一个爱的传输模式,那么很明显,在一个人的青少年时光中,他必定偏向于接受爱的一端。在锐气不可阻挡的少年时代,父母的爱在充当我们守护伞的同时也被我们视为束缚、羁绊。龙应台总结扮演母亲这个角色的领悟:“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两个角色的互换,等到了那一天,你会逐渐体会爱的复杂和艰难。年轻的时候,我们回报爱的能力很弱小,如果当父母嗔怪你的时候不怒目而视,上学时认真吃掉桌上的早餐,离开家的时候回头朝立在门口的妈妈说一声再见,就是给父母的最温柔的爱。

这个世界和你的联结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书中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可谓是全书的点睛。龙应台的睿智之处就在于她总是将她想要传达给读者的道理以事件或禅理呈现出来,她不点破,她只负责叙述,最好的箴言需要读者自己去参悟。譬如上文一段,读者读到这里,自然就会明白她想要向我们说的话:人的心是一个神秘的容器,它可以随着世界万物的呼吸变得感应而动情,这个世界不一定有多好,但你不要因为害怕它不好就不敢走进它。敞开心门。便可以与世界沟通。

猜你喜欢
龙应台散文世界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有价值的善良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龙应台被儿子教育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