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梅
2012年十一期间,中国传媒大学研二女孩杨涵去养老院做义工时,接触到了几位临终老人,在聊天中,老人们倾诉了一生中的愿望和遗憾,给她很大触动。
有一位老人说:“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很多时候忽略了孩子们,女儿要我做梅菜扣肉给她吃,我没时间,很少做给她。退休后我有时间做了,可是她却在国外没时间回来吃,有时候赶上吃一次,就高兴得不得了,说自己做的总没我做的好吃,现在我做不动了,她以后再也吃不上我做的菜了。”老人说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楊涵也感到很遗憾,她想起自己的姥爷,姥爷是山西人,最拿手的菜是“山西八大碗”之一的酱豆腐肉:在锅底垫上山药和芋头之类,将五花肉切成薄片,抹上腐乳汁儿,上锅蒸两个小时,出锅趁热就着腊八蒜,香而不腻,让人怎么也吃不够。
姥爷看大家都喜欢吃他做的菜,希望有人学会他的手艺,可是好几个人学了,做出来的味道却没姥爷的好。
回到家里,杨涵一边吃饭,一边想:怎样才能留住姥爷的手艺呢?不能让姥爷像敬老院里的那些老人一样带着遗憾走。看到桌子上的菜谱,有一个念头冒了上来:给姥爷出一本菜谱,把姥爷的美食永远留在亲人的味蕾上。
但是只是姥爷一个人的菜谱还是有些单调,于是她想起了敬老院那些老人,不是还有很多老人吗?
2012年11月,杨涵在新浪微博、天涯社区、人人网等网络平台上发起了一项“心愿私房菜”的征集活动,征集99位老人各自最拿手的一道菜,制作成菜谱,编成一本书出版。这个活动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几个好友也积极帮她策划。
他们收集到了来自北京、上海、河南、河北、四川、贵州、广西等很多地方的几十份资料,他们不仅上传了自家私房菜的做法,还拍下了每位老人亲自下厨的照片,喜悦写满了每位老人那布满皱纹的脸。
网友蓝雪回复说:我跟着老妈学过做菜,自己真的整理过老妈的私房菜谱,很平实的菜肴,但我学习做了好多遍都模仿不来。母爱深似海,亲情深似海,那里面是爱和温暖吧。
看着菜谱的增加,杨涵的心理也在发生变化。起初,她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菜谱上,想让年轻人留住家里熟悉的味道;慢慢地,每道菜背后所寄托的情感让她深受感动,收集的重心转向了这些故事。
来自东北的“老王卖瓜”提供的是粗粮蒸饺,他说,父亲有病,为了父亲,母亲做饭放盐很少,做蒸饺也是用粗粮。他们兄妹也养成了口味很淡的习惯,现在父亲走了,大家的口味也没变。
来自海南的莎娜网友说父母是北方人,因为工作来到南方,父母总是想念地道的北方菜,一直想回老家去生活一阵子,吃老家的家常菜,可是老家没了亲戚朋友,回去也没意思了。马上有网友微博介绍了一个农庄,莎娜一联系感觉价格和情况都很合适,已经带着父母回去了。
看到自己征集菜谱的同时也在征集老人们的心愿,帮助这些老人实现了心愿,杨涵更开心了。
更多的年轻网友都说通过这个活动,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知道了老人很多的故事,理解了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为什么这么节俭,也深深感觉老人确实需要陪伴。这个活动使他们找到了和老人沟通的一个突破口,老人们的情感其实都是很丰富的。杨涵为自己发起的活动能有这样的效果而高兴。
杨涵说:“人到老年,饮食上最习惯的还是自家的口味。而当渐渐不能亲自下厨时,这份口味很可能因为失传而成为回忆。这时,儿孙们理应将这份味道传承下来,这也是一种行孝。”杨涵倡议大家用菜谱记录下亲情的味道,把那些亲情永远留在我们的味蕾上。
目前,已有出版社主动联系杨涵,希望出版这本充满情感的菜谱,大家都在帮助加速这本菜谱的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