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老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初探

2013-08-16 11:04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沂蒙老区革命

迟 泓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济南 250014)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以临沂市为中心的沂蒙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曾作出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但目前与山东省其他地区相比整体发展水平较为落后。2011年10月中央批准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政策,为老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老区内一市六县的统筹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本文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山东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的通知》(国办函【2011】100号)精神,将临沂市及沂源、泗水、临朐、新泰、五莲、莒县等6县作为一个区域整体,研究其产业结构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业结构是否适当,而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重点产业的选择及发展战略是否适当。大多数区域经济学理论都非常关注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通常认为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区别于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等不同概念,一定时期内区域的主导产业以3~5个为宜,这些产业同时具备几个要素,即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对区域经济增长有较大贡献、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本文更主张关注重点产业,因为在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里如果只关注3~5个产业显然是不够的,政策的制定者应当以更全面、更超前的眼光确定区域产业体系里的重点发展对象,这些对象必然包含了主导产业,但也有可能同时包含了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甚至仅仅是潜力较大、前景广阔但目前既无优势亦无规模的产业。所以,在分析沂蒙革命老区重点产业时,应该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角观察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对未来做出预判。可以使用主导产业确定的方法对当前的产业发展现状做出评价,同时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角度分析其产业发展现状及重点方向。

(一)有关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论述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过程也不尽相同,但学者们在考察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对我们今天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配第—克拉克定理:由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在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数》中首次提出:“制造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制造业多得多。[1]”由于劳动力会自然选择从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流动,因此配第的发现间接说明了一个区域的劳动力就业的重点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这个观点直到1941年由克拉克研究了一些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资料后给予了系统归纳和证明,所以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库兹涅茨于20世纪40年代通过对各国历史资料的发掘和系统考察,进一步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在产业结构演变方面研究的结论。他认为随着现代经济的全面发展,劳动力和资本投入重点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企业经营逐步由小规模分散经营向大规模专业化生产过渡,生产技术的变化在产业结构变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霍夫曼定理:德国经济学家W.C.霍夫曼在20世纪30年代初对世界各国工业化早期和中期的经验数据进行推算,把工业化某些阶段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外推到工业化后期。通过设定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对各国工业化过程中消费品和资本品工业(即重工业)的相对地位变化作了统计分析。其结论是,各国工业化无论开始于何时,一般具有相同的趋势,即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逐渐趋于下降,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二)有关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

关于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著名的有罗斯托基准、赫希曼基准、筱原两基准。最早对区域主导产业进行明确分析的学者是罗斯托,他发现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的演进与经济部门的依次变化存在对应关系。区域主导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主要是通过前瞻影响、后顾影响和旁侧影响实现的。与经济基础理论相比,罗斯托强调的不是输出,而是主导产业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赫希曼更关注产业关联度,他认为主导产业应该是能对较多产业起到带动或推动作用的。因此他的理论也称为“产业关联度基准”[2]。日本学者筱原三代平的著名两基准则是“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3]。此外比较利益理论更强调区域优势的重要性,大多数学者都认同选择主导产业时应该考虑区域比较优势,区位商的计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比较优势的确定。

LQij式中LQij为j区域i产业的区位商;Yij为j区域i产业的经济活动水平;Yj为j区域所有产业的总水平;Ti为基准经济i产业总水平;T为基准经济总水平[4]。

上述各种理论及研究方法对于沂蒙革命老区重点产业的选择及发展战略的制定均有参考价值,综合近年来国内学者的观点,在研究区域重点产业的选择基准时更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防止以偏概全,并要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取向和当地的实际情况,

二、沂蒙革命老区重点产业的选择

在确定重点产业选择方法时,按照客观性、准确性、全面性、可行性的要求,主要从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带动能力和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产业发展基础。对产业发展基础的衡量既要考虑沂蒙革命老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也要考虑现有的产业结构及已经具备一定优势的行业。

自然和社会条件。沂蒙革命老区地处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中间地带,处于南北通达、海陆兼济的枢纽地位,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适宜工商业发展。当地人口众多,2010年总人口超过1 500万,历史文化传统优良,能够为制造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区域内地形多样,生态环境良好,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农业生产独具特色。

优势产业比较。区位商理论是一种比较便捷且科学的考察优势产业的方法,运用此方法对2010年沂蒙革命老区和山东省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看出老区各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及优势地位(表1)。

从表1看,老区的一产专业化程度更强,二产的专业化程度最弱。结合三产结构比例观察,老区的服务业占比高于全省服务业占比,但区位商的情况表明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与全省相当,说明服务业在沂蒙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而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沂蒙革命老区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区位商采用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测算,得出区位商值高于1的行业如表2、表3所示。

区位商的测算结果清楚展现出沂蒙革命老区当前的优势产业情况,但这种分析方法只是对目前的产业情况作静态分析,而不能基于区域所处的阶段及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做动态总结,更不能把影响区域外部环境的变化、宏观政策、产业发展前景的影响等因素考虑进去。因此,当前的优势产业不一定是未来重点发展的对象。

表1 沂蒙革命老区三次产业的区位商

表2 沂蒙革命老区二产区位商值高于1的行业

表3 沂蒙革命老区服务业主要行业的区位商测算结果

产业带动能力,主要从产业关联度、技术溢出效应、劳动力吸纳能力和能否形成区域品牌效应等方面考察。由于目前没有沂蒙革命老区的投入产出核算,无法应用产业影响力系数和产业感应度系数测算老区各行业的产业关联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产业链条长,技术先进并对周边行业具有传播能力,能在较短周期内制造出高端产品的行业以促进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技术不断进步,价值链向高端发展,进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对沂蒙革命老区,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等行业都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老区劳动力吸纳能力最强的行业主要有农副食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木竹藤草及皮革、羽毛加工行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还要关注对区域经济有较强支撑作用的产业,如金融和生产性服务业等。

产业发展前景可以从市场前景、技术提升空间、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衡量。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行业都属于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据山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临沂是山东重要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新型建材生产基地。整体来看,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金融业、新型商贸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等对老区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重点产业发展思路

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在“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沂蒙革命老区的重点产业应包括农业及各类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金融、旅游和商贸物流等(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应着力拉长产业链条,建设特色生态优质农业生产基地,培育高端农副产品品牌。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畜则畜的原则,大力培养专业村、专业乡镇、专业区域,形成粮食、蔬菜、畜牧、林果、中药材、苗木、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生产格局。在各类生产基地建设中,以提升产品价值为目标,培育高端产品,精心打造名优品牌,使老区的农产品在农产品市场中取得价值链优势并成为沂蒙革命老区的区域品牌(沂源、临朐、泗水、新泰、五莲、莒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二十五年计划纲要)。

经过多年发展,沂蒙革命老区尤其是临沂市的装备制造业逐步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产品及配套体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骨干企业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当前面临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战略机遇,老区周边港口群大规模建设的市场机会,需求潜力较大,市场前景广阔。装备制造业发展应该坚持规模化与高端化相结合,发展整机与零部件配套相结合,积极引进技术与增强自我开发能力相结合,提高产业集聚度,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并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使沂蒙革命老区成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产品有:工程机械、农林机械、机械配套类,开展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工作等。

在沂蒙革命老区医药制造行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形成了以鲁南制药、罗欣药业、新时代药业、瑞阳制药等企业为龙头的医药产业集群。具备了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环境负荷小的新医药产业的良好基础。今后应加快生物酶仿生提取、膜分离、超临界萃取等新技术的开发;加强制剂科研,提高制剂产品档次;推进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尽快实现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化;加强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和科学化,引进和利用先进的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改造重点中药企业,全方位提升中成药产业,着力培植中药现代化示范基地。

新材料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高技术陶瓷、特种纤维、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在国内具有优势。沂源县是我省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应当以高新化、集群化发展为原则,加强科研投入,夯实产业基础,注重与电子信息、冶金、机械装备制造、建筑、化工等产业配套衔接,大力发展信息新材料、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纤维新材料、半导体照明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及特种工程材料等产业。

由于具备环保特性和新能源特性,新能源汽车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临沂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低速电动车生产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未来发展应重点突破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快电动客车、电动乘用车等整车系统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生产体系,打造技术领先的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

健康高效的金融体系对经济改革和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十二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沂蒙革命老区应着力完善区域内金融市场体系,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把临沂打造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这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还要通过信贷结构促进老区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为企业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通过金融对外开放合作促进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健康便利发展,通过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促进经济秩序的稳定。大力发展新型商贸物流业,构建新型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和大宗货物快捷分销体系。完善商贸市场服务体系,规范市场管理秩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整合提升物流企业,鼓励适度并购扩张,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综合性的专业物流体系,充分发挥老区南北通达、海陆兼济、临近港口、接壤中原的交通区位优势,形成以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构筑集聚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商贸物流平台,以大企业、大市场、大交通为载体,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其次要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提高商贸物流的国际化水平,通过独资、合资、合作方式和连锁代理等渠道,建立国际贸易网络和国际流通网络。抓住全球产业重点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契机,抓住我省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引导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制定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借鉴国际先进的发展理念、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促进服务品牌创建,强化人才支撑,准备迎接商务服务业的黄金发展时期。重点发展企业管理、法律、咨询与调查、广告业、知识产权、职业中介、市场管理、旅行社等领域的服务业。沂蒙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应当依托优秀的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全面落实、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加强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创新管理方式,提升运作水平,规划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培育一批知名文化产业集团、打造一批影响力较大的文化品牌,着力发展红色文化、影视拍摄、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印刷包装、节庆会展、动漫游戏、民俗工艺、书画艺术、媒体广告等产业。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发展基金,降低准入门槛,引进战略投资者,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沂蒙老区同时具有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红色传统教育旅游资源的地区,应加强统一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建设三者有机结合的旅游胜地是沂蒙革命老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打造区域名牌的重要环节。

[1] 王亚平.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指标体系的确定[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4):52-54.

[2] 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3] 筱原三代平.产业结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猜你喜欢
沂蒙老区革命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老区在努力奔跑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