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2013-08-16 11:04朱启荣张丽丽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内生服务业进口

朱启荣,张丽丽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济南 2500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世界工厂”,但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化迅速发展导致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而服务业具有低资源消耗与低污染等优点。此外,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在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单纯制造环节附加值所占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环节附加值,特别是研发、产品设计、人力资源开发、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物流与营销等服务环节的附加值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已成为提高外贸经济效益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服务业增加值仅占国内GDP的42%,不但远低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水平(美国与英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在80%以上),也明显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印度的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到58%)。鉴于服务业的重要性,我国政府已将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并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5年内提高4个百分点”的发展目标。应当指出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服务业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所以在研究服务业发展问题时,不但要重视内生的因素作用,还应充分重视国际因素影响。国际服务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一条重要渠道,本文就服务贸易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为:首先,构建经济计量模型,分析服务贸易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然后,实证分析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服务贸易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各内生影响因素的影响,以揭示服务贸易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作用途径;最后,得出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文献综述

目前,有关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发展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

1.关于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eardorff对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发现,无论是服务出口,还是服务进口对促进这些国家服务业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1]。王恕立和胡宗彪研究表明[2],服务贸易出口对我国服务业发展有积极作用,而服务贸易进口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2.对服务贸易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作用途径研究。曹薇认为,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扩大服务业的规模、就业人数等直接影响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间接作用方面[3]。李雪梅等研究表明,服务出口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重大贡献,认为服务贸易通过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渠道促进了我国服务业发展[4]。冯静认为,服务贸易的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对于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积极作用[5]。

总的来说,上述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相关研究常常以一国服务业的规模来表示其服务业发展水平,这无法反映服务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鉴于此,本文的研究将选择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表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二是有关服务贸易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作用途径研究多聚焦在定性分析层面,尚没有形成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将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服务贸易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作用途径,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二、构建实证分析模型

(一)构建服务贸易影响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模型

以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表示)为因变量,以服务出口与进口贸易额为自变量,建立方程(1);为消除序列相关问题,在各模型中的变量均采用了对数形式,分析服务出口和进口对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

方程(1)中,Y为服务业发展水平变量;EX和IM分别为出口与进口贸易变量;α0是截距参数;α1与α2是相关系数;εi为随机变量。

(二)构建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模型

国内外学者对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2个方面展开的。

1.从需求角度研究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克拉克认为,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服务需求增长,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6]。江小涓和李辉认为,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人均 GDP、城镇化水平[7]等。

2.从供给的角度研究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尔布雷思强调,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对服务业发展有重要作用[8]。马虎兆与李春成认为,体制创新对服务业发展有着显著影响[9]。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本文将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因素界定为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并以这些因素为自变量,以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为因变量,建立模型(2),实证上述因素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方向。

方程(2)中,Y 为服务业发展水平;X1、X2、X3、X4、X5与X6分别代表人均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变量;α0是截距参数,α1、α2、α3、α4、α5与 α6是相关系数;γi为随机变量。

(三)构建服务贸易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作用途径实证分析模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内生发展理论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从总量层面拓展到影响机制方面[10](即研究国际贸易对一国人均收入、技术进步、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与制度创新等内生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其经济发展)。据此,本文将国际服务贸易视为外生变量,认为国际服务贸易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国内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等内生变量来发生作用的。根据这些作用途径,分别以上述内生变量为因变量,以服务出口与进口为自变量,构建方程(3)~(8),实证服务贸易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内生因素的影响,以揭示服务贸易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作用途径。

上述方程中,X1、X2、X3、X4、X5和 X6分别代表我国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变量、技术进步与制度变量;EM与IM分别为服务出口与进口变量;β0k是截距参数;β1k和β2k是相关系数;μik为随机变量(k=1,2,3,4,5,6)。

三、数据来源与加工说明

中国服务出口与进口贸易额是根据商务部网站公布的,以美元计价的中国服务进出口贸易额折算成以人民币的贸易额,并按照物价指数,消除物价变化后得到的实际贸易额。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人均收入水平用中国人均GDP来衡量;技术进步用中国每年科技3项经费支出表示,上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并使用GDP平减指数来消除价格因素对人均GDP与科技经费支出的影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采用其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来衡量,该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的物质资本存量采用其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扣除外商直接投资后的余额来衡量,并按照物价指数消除了价格变化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本存量用中国每年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与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来衡量,该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制度创新用中国非国有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表示,该数据来源于《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由于商务部网站公布的中国服务贸易数据覆盖范围为1982~2010年,故本文用于分析的数据样本区间也选择1982~2010年。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通常以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为前提条件,以保证最小二乘法得到的估计量是一致的,但实际上,大多数经济变量是非平稳的,所以应用回归分析常常会出现“伪回归”现象,从而使得分析结论无效。为避免“伪回归”现象发生,在做回归分析前,应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它们是否平稳。单位根检验方法有ADF检验与PP检验等,本文采用ADF检验各变量的平稳性(表1)。在表1中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均通过了单位根检验,且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这样,就可以对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检验。

表1 各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二)服务贸易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利用最小二乘法和1982~2010年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方程(1)进行估计,在消除一阶自相关后,得到表2中的估计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服务出口与进口贸易与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性显著。这说明,服务贸易规模的扩大能够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具体的说,服务出口与进口贸易额各增长1%,使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分别提高0.078%和0.076%,可见,服务进出口贸易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力较小。这可能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有关。目前,服务贸易仅占我国外贸总额的10%,不但远低于美国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0年,美国服务贸易占其外贸总额27%,英国为35%,世界平均水平为22%)。

表2 方程(1)的估计结果

(三)服务贸易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

1.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因素分析。运用1982~2010年各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方程(2)进行估计,得到表中3的回归方程。从表3中各内生变量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影响的弹性系数可以看出,国内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水平各提升1%,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分别提高 0.107%、0.135%、0.150%、0.173%、0.059%和 0.079%。由此可见,国内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较大,而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的作用相对较小。

表3 各内生因素对中国服务业发展影响的估计结果

2.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发展内生因素影响的分析。对方程(3)~(8)进行估计,得到表4中的服务出口与进口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内生因素影响的回归方程。表4中的回归方程表明,服务出口与我国服务业发展各内生变量之间的正相关性显著。这说明,服务出口规模的扩大对提升我国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水平正面作用。具体的说,服务出口贸易增长1%,能够促进国内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水平分别提高 0.118%、0.114%、0.106%、0.103%、0.035%与0.032%。可以看出,我国服务出口对国内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大,而对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的影响作用较小。

表4中的回归方程还显示,进口贸易与国内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进口贸易与国内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之间的正相关性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从表4中还可以看出,服务进口贸易额增长1%,我国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分别提高0.125%、0.127%、0.165%与0.281%。这说明,服务进口规模的扩大对我国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是因为专利、专有技术与软件等服务产品的进口增加不但带动了计算机与数据交换设备等硬件设备进口,而且还产生了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此外,我国服务进口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外商服务企业,特别是通过服务跨国公司等商业存在。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ce)是GATS中最重要的一种服务提供方式,它是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建立附属企业或分支机构,为所在国和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以获取报酬的贸易方式。服务业外商企业不但对我国企业产生了技术、管理示范效应和人力资本培育效应,而且还促进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扩大开放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3.服务贸易通过内生因素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影响力的测算。根据表3中各内生变量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影响的弹性系数和表4中服务出口与进口贸易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内生因素影响的弹性系数,计算得到服务出口与进口贸易通过各内生因素变量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影响的弹性系数(见表5中的④与⑤ 栏数据)。表5中④ 栏中的数据表明:服务出口贸易额增长1%,通过影响国内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分别提高0.013%、0.015%、0.016%、0.018%、0.002% 与0.003%。很明显,服务出口主要是通过影响国内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来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而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表5中⑤栏中的数据显示,我国服务进口贸易额增长1%,通过影响国内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使得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分别提高 0.019%、0.022%、0.010%和0.022%。这说明,服务进口是通过影响国内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来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在表5中,①栏中数据是表3中各内生变量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影响的弹性系数;②栏中数据是表4中服务出口对服务业发展内生因素影响的弹性系数;③ 栏中数据是表4中服务进口对服务业发展内生因素影响的弹性系数(由于服务进口与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故将服务进口对它们影响的弹性系设定为零);④与⑤栏中数据是根据①、②与③ 栏中数据计算得到的服务出口和进口通过各内生因素对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影响的弹性系数。

表4 方程(3)~(8)的估计结果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与启示:

1.服务出口与进口贸易对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有积极影响,但其作用十分有限,这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有关。服务贸易很少受到国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性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影响,这些优点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应该利用其优点,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以促进服务业发展。

表5 服务贸易通过各内生因素对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影响的弹性系数计算结果

2.人均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是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因素。因此,我国在促进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民收入与城镇化水平,同时,还应进一步促进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实施制度创新,打破金融、电信与运输等服务行业的垄断,促进服务企业竞争与服务业发展。

3.出口贸易是通过对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来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而通过影响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作用较小。这是由于我国服务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旅游、劳务输出与运输服务等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行业(2010年,旅游、劳务输出、建筑服务与运输服务出口额占我国服务总出口额的60%),技术水平低,对非出口行业的技术外溢与制度创新作用较小。因此,今后在保持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服务产品出口发展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咨询服务、信息服务、通讯服务、计算机软件服务等技术与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服务产品出口,提高服务出口对服务业发展的推动力。

4.服务进口贸易通过带动国内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与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来提升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因此,应充分重视服务进口在这些方面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要重视先进技术与经营管理理念的引进;另一方面,由于服务业进口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服务业跨国公司等商业存在的形式实现的,因此,应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对外资在股权、业务范围与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吸引更多的外商服务企业对华投资。这样,一方面,能够给我国服务部门带来更多的技术、管理示范效应和人力资本培育效应;另一方面,能够形成国内服务企业的外部压力,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

[1] Alan V Deardorff.Special Section:The New International Trade Agenda and the WTO[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9(2):233-250.

[2] 王恕立,胡宗彪.我国服务贸易与服务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4):62-67.

[3] 曹薇.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发展拉动机制的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2,(2):35-38.

[4] 李雪梅,刘辉煌,邱建.服务贸易与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5):616-619.

[5] 冯静.中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4):16-20.

[6] 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Chicago:Macmillan Publication House Year,1957:341-367.

[7]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4-10.

[8] 加尔布雷思.新工业国[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341-352.

[9] 马虎兆,李春成.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三维模型及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11):168-172.

[10] 殷德生.贸易与内生经济增长:一个理论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4,(6):53-57.

[11] 严忠,江海峰.伪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3,(4):84-86.

猜你喜欢
内生服务业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