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虎 董 蕾
在20世纪散文写作中,乡土散文领域出现了不少引人注目的作家和特色鲜明的作品,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时期以来,随着研究观念的更新、研究视野的拓展和研究思路的深化,散文研究界对乡土散文也倾注了很大的热情,乡土散文研究发生了较大进展,构成了散文研究领域令人瞩目的新格局,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景象。
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学观念的更新和研究框架的调整,学者们对乡土散文从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众多学者在进行了新的评论之后都肯定了乡土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深入理解和考察乡土散文的特征。
乡土散文的文学地位和美学价值一直是专家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李晓虹在《二十世纪乡土散文的嬗变》中强调乡土散文在20世纪散文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并指明“现当代作家创作的乡土散文有共同的内在品格,也有不断生成变化的不同的因素”。①曹凌霞的《“乡土世界”的符号学阐释——以乡土散文为例》探讨了土性乡土、文化乡土和神性乡土这“乡土世界”的三重符号学意义,指出“在当代城乡的二元对立中,乡土世界总是具有其特殊意义”。②严峻对乡土散文的审美价值颇有研究,他的硕士论文《论二三十年代乡土散文的审美价值》选取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散文作品为文本,对现代作家在乡土散文中体现出的复杂心态做横向、纵向梳理,分析乡土散文的审美价值,他认为乡土散文作为乡土文学的一部分,是现代散文发展的主流。他在《试论现代乡土散文的文化审美价值》中依然“以现代乡土散文作品为基础,从理论层面追溯现代乡土散文的渊源和流变特点,对乡土散文的特征和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并从‘乡土性’与‘现代性’的‘悖论’性出发分析乡土散文的文化审美价值”。③
乡土散文的心理特征和写作技巧也是学者们感兴趣的地方,许多学者都致力于此项研究。傅瑛的《一杯故土万般情——试论中国现代乡土散文的思想意蕴》认为在中国现代乡土散文极为丰厚的思想意蕴中,乡思乡恋乡情乡心是人们最易触摸也最为动情的一种。除了“乡土情结”之外,中国现代乡土散文还以鲜明的地域色彩和丰富的风土人情的描写,令读者感受着人民群众的集体思想心理。同时,很多乡土散文还重视彼时彼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特殊心态的表现,但他也惋惜地指出中国现代乡土散文渐渐显出落潮之势。陈德锦的《乡土散文的心理分析》主要讨论20世纪30年代乡土创作同当时文学批评观念的关系。指出现代作家“围绕乡土创作的批评活动也运用了新近的心理分析观念,对创作起着互动的阐释作用”。④使中国现代文学在创作和批评上形成了一种既现代亦乡土的特征。他还在《平凡中的怪诞:乡土散文的陌生化写人技巧》中分析了中国现代乡土散文里写人散文的艺术技巧,指出散文作家以主观的感情、客观的笔调和陌生化的手法,展现乡土人物形象,并反映作家对乡土的记忆、经验和思考,其中运用的陌生化、怪诞等手法,是这类散文所独擅。整体观照下的乡土散文所具有的特征是大范围的、总括性的,而特殊地域的乡土散文更会呈现不同的意味。梁静华对于海南地区的乡土散文颇有研究,《海南乡土散文的民俗问题》阐述了海南乡土散文中的民俗描写,分析了乡土散文中民俗描写的作用,并进一步挖掘了其中的不足之处,从整体上把握了乡土散文中的民俗问题。她在《试论海南乡土散文创作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一文中“分析了海南地域文化对海南乡土散文创作的影响及乡土散文中地域文化体现,从而说明了海南乡土散文创作与海南地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⑤
一些学者还分析梳理了新时期乡土散文的发展阶段及美学精神。余树财的硕士论文《寻求精神的家园——论新时期乡土散文的审美建构》梳理了新时期乡土散文的发展及其特征,认为新时期乡土散文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表现出个性意识的复归、文化意识的自觉、理性意识的增强三个基本特征。并从家园意识、文化寻根及意蕴探寻三个精神层面,结合作家作品论述了新时期乡土散文的审美建构。颜水生的《新时期乡土散文史论》认为乡土散文在新时期文学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新时期乡土散文不仅表达了对故土家园、风土人情的思念,也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的对立以及农民所受到的冲击。“新时期乡土散文创作形成了三个主要的创作群体,以汪曾祺和陆文夫等为代表的老一辈作家的乡土散文继承了中国现代乡土散文的艺术风格;以贾平凹和韩少功等人为代表的中年作家的乡土散文表现了明显的反思现代性的意识;以刘亮程、谢宗玉等人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的乡土散文表现了‘大地悲歌’的美学风格”。⑥相隔不久,颜水生又与其导师王景科在《新时期乡土散文的美学精神》中以几乎相同但又更加全面的观点揭露了新时期乡土散文复杂多样的美学精神,并进一步分析了多位乡土散文作家截然不同的美学意蕴。还有一些散文中的细节也被学者所关注,张颖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土散文中的风景描写》中指出“风景描写历来是乡土文学艺术魅力的重要构成,乡土散文亦不例外”。⑦但由于作家的心灵视野与感悟方式逐渐改变等原因,20世纪80年代后乡土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呈现出与30年代迥乎不同的艺术风貌,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除此之外,相关的研究文章还有张颖的博士论文《乌托邦传统与当代乡土散文创作》、胡晓舟的《乡关何处——对新时期乡土散文的解读》、曹凌霞的《论新时期以来乡土散文的审美意蕴》等等。
对于乡土散文的地位、价值、特征、技巧的整体性研究是乡土散文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除了上述文章之外,还有叶从容的《论新乡土散文的后现代生态意蕴》、苗珍虎的《论当下乡土散文的现实关怀与人文忧思》、周红莉的《论城市镜像中的乡村散文书写》、徐学的《八十年代台湾散文状况与趋势》、朱净之的《乱花渐欲迷人眼——常州散文学会二十年作品综论》等等。在新时期以来的三十多年里,还零星地出现了一些关于乡土散文的专著书籍,例如曾焕鹏的《中国当代散文论》、陈德锦的《中国现代乡土散文史论》等。由上可见,在把握乡土散文的思想内涵与美学贡献的情况下,大部分学者对乡土散文的艺术特征、文学地位、美学价值的评判是相当肯定的,对其贡献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0世纪以来,热衷于乡土散文写作的现当代作家众多,他们创作的乡土散文不仅拥有共同的内在品格,更呈现独特的个人风格。新时期以来,有许多学者对现代的乡土作家产生了研究兴趣,对这些作家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意蕴进行了相关研究,使得现代乡土散文作家的个人研究非常丰富。
对于沈从文的研究文章有:李倩先后发表的《论沈从文乡土散文创作的文化语境及心理诱因》和《沈从文乡土散文的现代意识》两篇文章。前篇指出“《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三本集子构建起沈从文的乡土散文世界”。⑧并进一步说明沈从文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个人经历等方面共同构成了其创作的心理诱因,因此他的乡土散文体现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层认知和思考。后篇指出沈从文的乡土散文系列“既对湘西人崇尚自然的生命观加以欣赏,又从人类生存权利的高度感悟到湘西人接受现代文明的严峻性与紧迫性。其作品最终体现出具有启蒙色彩的现代性特征”。⑨陈德锦的《沈从文乡土散文的美学意识》“以沈从文的散文及评论为证,说明沈从文乡土散文具有浓厚‘形式主义——人文主义’的美学特质,在创作实践上能协调现实与想象,以美统摄真、善,对乡土人事作诗意重构及文化批评”。⑩除此之外,李经山、戴莉莉的《论沈从文的散文艺术》和胡友笋、郑博斐的《论沈从文的散文还乡》也对沈从文的乡土散文做出了探讨。
对于李广田的研究文章有:陈桐的《论李广田乡土散文的想象建构》分析了李广田乡土散文想象的建构过程,一是对乡土言说对象的选择和重组,二是对乡土言说方式的选择和运用。“正是在这样一种对乡土想象的多元建构的基础,李广田30年代的散文作品以风景、风情、人物为基本内容创造了一个富有诗性的乡土画廊”。[11]翟耀的《李广田乡土散文的审美特征》则从审美视角的选择上、审美对象的确立上、审美方式的把握上详细分析了李广田乡土散文的审美特征,认为“在李广田的散文画廊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乡土散文了。也正是乡土散文的写作,奠定了李广田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12]秦林芳的《乡间“画廊”中的人性之光——论李广田20世纪30年代乡土散文的思想倾向》指出李广田继承“五四”时期“人的文学”传统,从超越政治、关注人生的独特观念出发,通过对乡间“画廊”的描写展示出人性之光,表现出在文学中弘扬人性以重塑民族性格的希望,指明“李广田在20世纪30年代的乡土散文创作以忆旧视角、乡土题材和人性主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思想倾向”。[13]还有耿宝强、齐向东的《李广田创作流变的外国文学因素》、秦林芳的《论李广田三十年代散文创作的忆旧视角》、陈桐的《认同与反叛:李广田的乡土情结》和《论李广田三十年代散文创作中的乡土想象》等文章也对李广田的乡土散文予以关注和评价。
此外,关于其他现代乡土散文作家的研究论文,也是非常出色的。钟桂松的《茅盾三十年代乡土散文的特色》认为茅盾20世纪30年代以故乡乌镇一带为背景的乡土散文既是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也是南方城乡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茅盾文学宝库中一笔可贵的财富。并总结出茅盾乡土散文的特色包括及时反映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社会世象;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注重记实性;针砭现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运用象征手法,寓深意于平淡之中。钱洲军的《芦焚早期乡土散文艺术底蕴探析》把芦焚早期的乡土散文与京派作家的乡土散文作深入的比较探析,揭示他的乡土散文的底蕴。指出他对农村社会揭露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深刻性是其他京派作家所不及的,但在散文意境渲染的诗意化和揭示人性美、人情美的艺术表现上又深深地打上了京派的烙印。
在新时期开放的学术环境下,关于乡土散文的写作和研究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当代乡土散文作家继承了现代乡土散文作家对于乡土的眷恋和故乡的热爱,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和探讨。因此,新时期以来,对于当代乡土散文作家的研究,尤其是新时期以后乡土散文作家的研究更为丰富。
沈艺虹在刘亮程乡土散文的研究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寻找精神的家园——试论刘亮程的乡土散文》认为刘亮程的乡土散文独具特色,他笔下的西北风情是自己独有的世界,他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在对自然、对乡村的独特感悟中,以一种独特的姿态构建了自己的话语方式。《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乡土散文散论》则对刘亮程的乡土散文提出了异议,指出由于“刘亮程过于沉浸在乡村宁静与诗意的抒写中,常常忽略了乡村固有的愚昧和简陋,他对都市文化的拒绝与恐惧、批判与嘲弄,其实暴露了作者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学养性情和文化理念的局限”。[14]万年春的《乡土散文新的审美维度的构建——论刘亮程散文的言说方式》指出刘亮程乡土散文的时间和空间都是主观化的意象,是虚构的话语存在,他在现在进行时的状态下完成自言自语式的言说,他在诗意化的描写中遮蔽了乡村生活的困顿和荒凉,从卑微的生存环境和动植物中发现了伟大的哲理,从而构成了乡土散文新的审美维度。还有毛刚妮的《论刘亮程的散文》、涂登宏的《乡土情结、故乡意识、家园精神:论刘亮程散文》等相关文章。
对周同宾的乡土散文研究也被学者所涉及。王庆杰的《浅论周同宾乡土散文的坚守与突围》指出周同宾的历史写真式的乡土散文与庸常的乡土散文不同,他的乡土散文在写作的切入点、审美的嬗变点、寻找的连接点、思考的转折点上都别具一格。徐亚东的《乡土的守望与歌哭——周同宾乡土散文创作论》赞扬周同宾是一位富于特色的当代散文作家,他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在养育他的故乡上,并以其浓郁的乡土性、地域性文化特色标定自己的存在。另外,李展的《周同宾散文创作之反思》、李春阳的《论〈皇天后土〉中农民形象主体人格的建构》也对他的散文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学术环境日益宽松的情况下,当代乡土散文作家层出不穷,因此学者们的研究范围必然性地得到了进一步扩大,研究走向也呈现出多角度的趋势。石英的《生命与艺术的春天永驻——谈厉彦林乡土散文》赞扬厉彦林“是当前散文创作领域具有鲜明而稳定风格的一位有实力的作家”,[15]认为他的乡土散文拥有独到的观察、细腻的描绘和诗化的语言,但绝不仅仅是表现思乡怀旧之情,而是将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希望都自然地融为一体。杨荣昌的《守望乡村的记忆——略论余继聪的乡土散文》指出“余继聪是近年来在当代散文界颇为活跃的楚雄青年作家,他的乡土散文创作抛弃从知识中来到知识中去的话语方式,复活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对世界的细腻感觉,让那些民间的生活细节和心灵镜像重新得以显现,为我们这个日渐贫乏和喧嚣的世界营造出了一块心灵垦荒的绿洲,对没有血肉的‘纸上文学’进行了有力的解构”。[16]刘朝霞的《乡情乡音线装书的反复阅读——宗满德乡土散文论》指出宗满德“以西部乡土作家的身份,尽情开掘乡土文化中的美质与力量,体现出质朴、凝重、温婉的阴柔之美。质朴的人文情怀、凝重的故土情思、温婉的乡村素描构成了宗德满散文的基调,这是一种以古典主义襟怀为底色的展示现代城乡冲撞的文学取向。宗德满正是这样一位不断阅读故乡线装书的现代书写者”。[17]李望生的《心灵常在故乡——潘刚强乡土散文综评》指出潘刚强在写乡情时丝毫不故弄玄虚、矫饰卖弄,而是紧扣地方风情,实写自己的亲身感受。吴玉杰的《谢宗玉乡土散文的双重叙述》认为其乡土散文的叙述呈现双重结构,死亡和生存的日常叙述使其接近读者的内心深处,童年和成年的转换叙述把不同时空化为特定的审美时空,人与自然的互化叙述在凸现自然情结和女性情结时强调艺术感觉。谢连植的《禾源乡土散文意境创造》赞扬禾源的散文创作“恬淡朴质、浑然飘逸”,[18]且笔墨自由疏放,境界开阔明丽,情感韵味醇厚。同时象征性表现手法在散文创作中的成功运用,是禾源乡土散文颇具开拓意义的特色。向凌的《伪诗情的失败——彭学明乡土散文解读》分析了以写湘西风土人情而闻名的彭学明的乡土散文,认为他的散文作品运用了矫情的“诗化”处理方式,并指出“伪诗情破坏了乡土散文特有的叙述氛围和审美体验;摒弃伪诗情,回归散文传统,是散文文体美学特质的内在要求”。[19]
当代出现了一些颇有水平也颇有影响力的女性乡土散文作家,学者们对她们也产生了研究的兴趣。任雅玲的《迟子建乡土散文的审美意蕴》指明迟子建的散文创作“多以地域世俗风情取胜,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文化气息,在这些琐碎平常的世俗生活中,体现了作家崇尚自然、崇尚民间、崇尚和谐的审美追求,蕴藉着厚重的生命价值”。[20]乔传藻的《太汝卉的乡土散文》指出正是由于太汝卉的审美情趣和故乡的风土人物相融合,所以她的散文充满浓郁乡情的生活画面,她的语言富于自然的情韵。除此之外,王伟伟《叶梦散文论》、陈怡村的《琦君怀乡散文研究》、唐甜甜的《宿命的漂泊者——论简媜的生命基调与创作基调》、任淑媛的《西部回乡的深情吟唱:回族女作家于秀兰散文特色研究》等都是对女性乡土散文作家的研究。
还有对当代乡土散文作家的某一篇作品或某一部文集的评论文章,这种类型的研究也是作家作品研究的一部分。红孩在《美丽的乡村情感——巴一乡土散文〈故里笔记〉解读》中对巴一的地域性写作给予了肯定,并进一步指出“他的作品地域性很强,具有浓郁地乡土气息,具体说是生他养他近四十年的安徽太和县赵庙镇巴楼村的气息”。[21]孙仁歌的《“中国式”田园情语——评徐迅乡土散文集〈半堵墙〉》中举例说明了徐迅对动物、植物和人物等的描写,不仅妙趣横生,而且相当传神,并不乏幽默意味。赞扬徐迅的乡土散文很本分,很纯粹,没有花哨与浮躁,字里行间不经意地漫溢着一种“中国式”田园情语和乡土文化的温馨与浪漫,让读者与美文一并融入乡土田园世界深处、细部,作者十分看好徐迅这种与乡土家园亲密接触与互相渗透的文字。针对特定作品或文集的相关文章还有:粟碧婷的《回归的跫音:读周伟的乡土散文〈像大地一样〉》、文芳的《繁富而纯净的意象创造:读陈志泽散文诗〈仰视与低吟〉》、张颖的《真实的乡土亲情的原乡:评阎连科的〈我与父辈〉》、郭茂全的《悠悠乡关情:评陈忠实的散文集〈乡土关中〉》、聂勒的《生命的印记——读诺晗散文集〈火塘边的神话〉》等。
关于当代乡土散文作家作品的研究远不止上述这些,还有陈鸿雁的《论林清玄乡土文化散文及审美风格》、苏惟文的《吴晟作品中的乡土》、吴孟昌的《吴晟乡土散文(1979-1989)析论:一个文学社会学的视角》、简默的《不可复制的乡村:刘向民和他的乡土散文》、王鹏程的《庾信文章老更成:陈忠实散文简论》、司马晓雯的《论杨羽仪散文》、束树梅的《悠悠赤子心巍巍沂蒙魂——论苗得雨乡土散文的沂蒙风情》、匡程堂的《乡村的岚光静气——读周伟的散文》等等,在这里就不详细论述了。关于乡土散文作家作品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相信在以后的研究中仍将会是一大热点。
在对不同作家的乡土散文进行比较之后,发现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异,并以此成文。苑旭兰的硕士论文《美化的乡土和乡土的美化——沈从文与贾平凹乡土散文比较论》通过对沈从文与贾平凹在乡土散文创作上的比较研究发掘两位作家在艺术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即他们都把乡土梦视为精神家园,并都表现出对“人”生命意义的探寻。但比较并不局限于此,还深度挖掘了两位作家在中国散文史上的独特价值。两人的艺术差异体现为:沈从文利用乡土梦对抗都市文明,以生命强力为审美核心,而贾平凹则试图摆脱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更加崇尚生命的和谐。尽管两人在创作中体现出独具个人特色的美学追求,但淡化抒情、强化叙事的艺术表达都与乡土主题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使他们的乡土散文成为极具民族特征的文学范本。邹云虹的《挥不去的乡土情结——孙继泉乡土散文与赵本夫〈无土时代〉的比较阅读》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愈加焦躁与困惑的背景下,对孙继泉乡土散文与赵本夫《无土时代》所进行的比较阅读。作者认为“两位富有良知立场和人文意念的作家通过对美好乡土生活的描绘与追寻,表达对时代的关注和对现实的思考,进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切”。[22]其中孙继泉的散文更多地表现为对失落的寻找,认为人的心灵在寻找中得以宁静,赵本夫的散文更多地表现为对文明的追问,认为人的心灵在追问中获得释放。
在对不同作家的乡土散文进行比较之后,发现他们彼此之间的相同或相通之处,并以此成文。池国和的硕士论文《京派青年作家的乡土散文》通过对京派青年作家的总体把握,指明他们在相似的文化背景下走着一条相同的人生历程。他们在中年时期,不约而同地以乡土记忆为主要对象,融进自身独特的生命历练,试图冲破时代加在他们身上的苦闷和无奈。在他们所构建的乡土世界里,他们运用乡村意象表达生命感悟,在忆旧的方式里超越现实,还将自身体验投射于乡土人物身上,思索和探究个体生命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从文化传承来看,这种精英与乡民的结合是中国文人传统和民间传统中优秀因素的一次融合。陈艳丽的《故乡意象的生态美学——以汪曾祺、刘亮程的乡土散文为例》是对汪曾祺和刘亮程的乡土散文创作进行的比较研究,通过品味他们笔下的故乡情怀,从而看到现代中国乡土散文叙述方式的转换和对人性思考态度的变化,并触摸到故乡意象背后的文化意蕴的传承和创新,进而总结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另外,还有刘涵华的《农业文明的歌者——苇岸、刘亮程散文创作比较》,针对苇岸和刘亮程的乡土散文进行了深入比较。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新时期以来对于乡土散文的研究有了显著的成绩,在继承了前一时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的领域和范围有了扩展,研究的角度和深度也有了突破,整体研究具有了全景观的视野,初步形成了系统化与宏观性的研究趋向,已经形成了一个多方面开展与拓进的局面。然而,我们同时还应该看到,这些研究远未尽善尽美,尚有许多研究课题有待进一步发掘,尚有许多地方值得深入研究。例如,全面系统地研究乡土散文创作的专著还很匮乏,乡土散文研究与创作的时代背景的联系还应加强,作家之间比较研究的视野亟待拓展,对乡土散文作家作品的分析和研究需要寻求新的切入点等等。
①李晓虹《二十世纪乡土散文的嬗变》,《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1。
②曹凌霞《“乡土世界”的符号学阐释——以乡土散文为例》,《文学界》,2012(4):31。
③严峻《试论现代乡土散文的文化审美价值》,《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2):5。
④陈德锦《乡土散文的心理分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59。
⑤梁静华《试论海南乡土散文创作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34。
⑥颜水生《新时期乡土散文史论》,《当代文学》,2009(5):72。
⑦张颖《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土散文中的风景描写》,《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4):62。
⑧李倩《论沈从文乡土散文创作的文化语境及心理诱因》,《天中学刊》,2008(4):85。
⑨李倩《沈从文乡土散文的现代意识》,《南都学坛》,2009(2):71。
⑩陈德锦《沈从文乡土散文的美学意识》,《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5):46.
[11]陈桐《论李广田乡土散文的想象建构》,《语文学刊》,2008(11):22.
[12]翟耀《李广田乡土散文的审美特征》,《山东师大学报》,1989(6):78.
[13]秦林芳《乡间“画廊”中的人性之光——论李广田20世纪30年代乡土散文的思想倾向》,《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6):90。
[14]沈艺虹《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乡土散文散论》,《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6):41。
[15]石英《生命与艺术的春天永驻——谈厉彦林乡土散文》,《山东文学》,2009(11):31。
[16]杨荣昌《守望乡村的记忆——略论余继聪的乡土散文》,《金沙江文艺》,2007(4):59。
[17]刘朝霞《乡情乡音线装书的反复阅读——宗满德乡土散文论》,《飞天》,2009(13):128。
[18]谢连植《禾源乡土散文意境创造》,《福建文学》,2012(3):96。
[19]向凌《伪诗情的失败——彭学明乡土散文解读》,《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3):76。
[20]任雅玲《迟子建乡土散文的审美意蕴》,《名作欣赏》,2010(10):138。
[21]红孩《美丽的乡村情感——巴一乡土散文〈故里笔记〉解读》,《大家》,2008(4):173。
[22]邹云虹《挥不去的乡土情结——孙继泉乡土散文与赵本夫〈无土时代〉的比较阅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