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菁菁 赖维磊
(靖安县环保局,江西 宜春 330600)
靖安地处赣西北,距省会城市南昌37公里。境内山峦叠嶂,有丰富的森林植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以及宜人的旅游气候、秀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森林覆盖率达84.1%,水资源总量14.8亿立方米。林区内空气负离子含量高达15万个/cm3,人称“天然氧吧”。
靖安县的特色发展之路:
2001年6月,靖安县被国家环保总局(现环保部)批准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第六批试点地区。靖安县委、县政府以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审时度势、立足县情、把握规律,始终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白云深处,靖安人家”发展形象定位,依托生态和后发优势,实施“一产助推旅游、二产服从生态、三产激活全局”的发展模式,走了一条既保护生态、又兴县富民,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之路。
靖安县率先在全国设立娃娃鱼自然保护区,率先在全省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率先禁止采伐天然阔叶林,率先发展生态旅游,率先大规模实施农村沼气工程等等,大力推进生态建设。靖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先后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生态品牌,相继获得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首批省级生态县等荣誉称号,被授予“中国椪柑之乡”、“中国娃娃鱼之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国字号名片。全县11个乡(镇)中,已创建9个国家级生态乡镇。
靖安县生态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2007年就成立了由县长亲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环保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各乡(镇)长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下设生态创建技术指导组、督查组和宣传组三个专项工作组,并明确了各专项工作组职责。各乡镇及相关部门也分别成立了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工作人员负责生态创建工作,建立了领导有力、指挥有序、覆盖全面的领导机制。同时,还出台了《靖安县环境保护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考核细则》,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创建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综合考核体系,严格实施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奖惩。建立主要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工作进度缓慢、影响全县生态创建工作的单位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不得提拔重用。
近年来,我县先后编制并颁布实施了林地保护利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旅游发展、有机农业、矿产资源等方面的专项规划,特别是针对开展生态县建设工作,颁布实施了《靖安生态县建设规划(2008~2015)》,按照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和水文调蓄、土壤保持和营养物质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的要求,划定了生态功能区划,进一步明确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功能区的关系。全县11个乡(镇)均编制了《环境规划》。这些规划把保护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绿色品牌、改善人居环境等与生态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全面覆盖、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抓好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近年来,实施了三爪仑大道、环城南路、城南老城区改造等重大工程;实施了城北防洪堤项目、教育园区项目、沿河路休闲景观长廊建设,构造“一河两岸”的城市格局;完善了城市路网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以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为主的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投入4000余万元,建成了靖安县县城污水处理厂,提高了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的生态处理力度;启动了县生活垃圾填埋厂项目建设,项目概算4600万元。此外,还启动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建设,对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矿山进行了生态恢复,实施省级园林城创建工作,全县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99平方米。一系列的重大举措,有效促进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靖安着力抓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区项目建设,以沼气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加快生态能源建设,建立生态农业模式。近年来,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积极推广“猪—沼—果、菜、粮、鱼”等生态种养模式,建好白茶、水稻、椪柑3个万亩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了以白茶、椪柑为代表的有机农业产业,推动了农民增产增收。全县种植绿色椪柑11.5万亩,绿色水稻18.5万亩,有机白茶1.3万亩。绿色椪柑远销东南亚和欧洲市场,白茶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和第六届香港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并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农民人均来自生态经济作物的纯收入达3023元,占人均总收入的71% 。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依托良好的生态及乡村文化,靖安创造性地提出了“农宿文化”概念,以农家为接待点,将乡村、农民、生态、旅游有机地接合起来,搭建起了乡村旅游与农民致富的良好平台。
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率先在全省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坚决走绿色GDP发展之路,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快生态建设步伐。从2005年开始,靖安县坚持对天然阔叶林和公路沿线1000米以内的林木实行禁伐,大力实施以天然阔叶林和生态公益林为主的绿色资源保护工程。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84.1%,三爪仑景区更达95.7% 。2009年底,靖安县九岭山自然保护区通过评审,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靖安县大鲵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面积的森林植被、充沛的地表水资源、独特的地形地貌和良好的气候环境使靖安成为珍稀植物理想的生存场所,2012年初,中东部地区种质资源库项目落户靖安。以此为契机,全县继续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程,项目造林和封山育林11万亩,以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加快生态能源建设,截至2012年底,全县建有沼气池10087个,农户普及率达36%,全年每年因此减少砍伐树木约10万方,既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又保护了森林资源,防范了地质灾害。同时,靖安县还进一步着力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绿地等生态系统,主攻绿色通道建设,加速荒山荒地绿化;健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狠抓耕地占补平衡的落实,加强小流域治理,积极探索湿地公园建设,增强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的生态功能。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招商观念,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节能减排工作为内在要求,以生态工业园建设为主要抓手,加快工业经济结构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步伐,实现靖安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保护生态,靖安县坚持把贯彻实施《环评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落实“三同时”管理制度等作为环保管理的重要内容,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高耗能、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项目,以及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产生影响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近几年,先后否决了累计投资达60亿元的2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落实了20余家企业的污染治理;关闭处理了10多家污染严重、能耗高、工艺落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找准了高附加值、低污染的工业化之路,工业发展服从生态,靖安工业并没有成为发展短腿。新材料、新光源等绿色产业成为靖安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江钨硬质合金公司、杰浩、合力照明、超维光电等一批低碳企业的加盟,使靖安拥有硬质合金工具和绿色照明两大省级产业基地平台。依托新材料、新光源等5大支柱产业,今年1至9月,工业总产值增长29.9%,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全县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提高,监测表明,靖安县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一级标准,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排放强度全市最低,酸雨为江西省最轻地区之一;水质监测值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自然保护区内的水质达到Ⅰ类标准;主要河流断面优质水率保持100%,区域土壤背景值各元素均优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规定和江西省平均值,使得靖安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加优美舒适。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靖安县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较好地坚持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发展之初,早在1994年,靖安县就委托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编制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使生态旅游一开始就步入科学、合理开发建设的轨道。总体规划中编有环境保护规划的专门章节,景区内的一切规划建设项目必须服从保护规划,以保证在开发生态旅游过程中,景区内的森林植被、水资源、景观资源等自然环境资源不受破坏。使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持,永续利用。生态旅游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靖安以建设南昌“后花园”为目标,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成效显著。重建了千年古刹宝峰禅寺,新建了江西佛学院,观音崖、骆家坪原生林、天崖山、太平洲竹林、焦坑古樟林等一批景色秀美的景点均被开发出来,形成了集休闲度假、避暑疗养、观光娱乐、宗教朝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区,旅游客源市场辐射到广东、上海、湖北等省市并扩大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靖安已入选首批江西旅游强县创建县、生态旅游大县全国200强。这些都将有力推动全县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今年来,投资60亿元的武侠文化世界项目、投资50亿元的江西靖安生态经济示范基地、投资20亿元的中部梦幻城项目、投资17亿元的中东部地区种质资源库、投资10亿元的三爪仑景区核心旅游资源整合项目……彰显了靖安以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灿烂前景,真正让靖安生态之美与资本相结合,让加快旅游发展的智慧与创造财富相结合。
靖安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方向,以保护东周古墓、弘扬靖安诗词等为核心的传统历史和文化为起点,培育生态文明观,倡导绿色生产观,弘扬低碳消费观,崇尚文明生活观,建成具有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大力保护东周古墓工程。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的东周古墓,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于江西乃至南方地区的周代青铜文明结构研究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靖安县明确划定东周古墓保护区范围,对整个保护区的开发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把区域建设成集文物古迹保护、历史文化教育兼具旅游服务功能的综合功能区。大力发展诗词文化。靖安县是全省首个“中华诗词之乡”。至今,全县已有诗社社员605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38人,以农民为主体的诗友达3000余人,共发表诗词作品5万余首。靖安诗社充分发挥诗词文化艺术熏陶、道德教化、情感激发的作用,弘扬特色、陶冶情操、促进靖安社会和谐、提高人民文化素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扬“青天文化”。明代苏州知府况钟是靖安人,他清正爱民,名留青史,他的一生留下许多事迹耐人寻味况钟的清正廉明和高风亮节,是教育后人的生动教材。积极打造禅宗文化。靖安是佛教圣地,禅宗文化渊远流长,唐代著名高僧马祖为南天八祖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盛誉,在整个东南亚影响很大。他的归骨之地宝峰禅寺在海内外享有盛名,该寺方丈一诚大师曾任全国佛教协会会长。宝峰寺是中国的样板寺院和“江南第一大寺院”。大力弘扬竹雕文化。靖安按照培植精品、孵化产业的思路做活竹雕文化,实现了由日常用具到文化产品再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蔡氏竹雕成为江西省著名特色文化艺术品并获项国家专利,被列为国家外交礼品。
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深入企业宣传,提高企业业主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转变观念,认识清洁生产、环境管理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及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提倡废弃物资源化,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废弃物排放量,提高企业环境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强认知生态文化建设。重视面向决策层的环境宣传,将环境宣传阵地拓展到全县普法骨干培训班、县委党校培训班、后备干部培训班等;重视中小学生的环保教育,通过课外实践、知识竞赛和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努力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以此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各层次管理人员、中小学生的生态意识。加强消费生态文化建设。结合每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等主题活动,开展生态保护系列宣传;利用社区公共宣传橱窗,群发短信、张贴宣传画,发放倡议书、赠送环保袋、举行自行车环城游等活动,提高绿色消费意识,倡导简朴和谐的生态消费。加强公众参与制度建设。动员全县广大民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推行城镇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组织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志愿者行动、设立公众举报电话12369等,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和保护生态的行为规范,激励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天工美景已如画,人意雕琢又著花。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为靖安进一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指明了具体方向。今后靖安的发展思路、举措会更加清晰、对路,打生态牌、走绿色发展的决心也将更加坚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靖安一定能成为一颗熠熠生辉璀璨耀眼的中国生态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