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驯化”记

2021-07-15 02:16朱佩佩
江西农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靖安白化白茶

文/朱佩佩(本刊记者)

靖安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达84.1%以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城。在这得天独厚的山城里,孕育了许多野生茶树。据1988年《靖安县志》记载:靖安县产茶已有400多年历史……山地宜种茗茶,所产茶叶形美、细嫩、清香、味醇,其中名贵品种茶叶有“毛尖”“雀舌” 等。

上世纪90年代,8毛钱可以买0.5公斤大米,靖安县有一种茶却卖出了每公斤5000元左右的“天价”,这就是靖安白茶。

靖安白茶 有品有味

从林中到地头,靖安白茶初“驯”成功

江西具有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唐宋时期江西茶叶产量全国第一,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在江西浮梁县;上饶市的河口镇云集着全国各地的茶商,是当时有名的“茶都”……明末清初,江西83个县中就有50多个县种茶。

直到今天,江西也几乎家家户户常年备茶。不论平时喝不喝茶,懂不懂饮茶,只要家中来客,必泡一杯,再话家常。其中绿茶市场最为广阔,以其清香的口感和防癌降脂等功效深受欢迎。而靖安白茶,其实就是绿茶的变异种。在400米以上的山地,春天新生的茶叶会有一个由青绿转嫩白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白色叶芽就是白茶,又称“白毛尖”或者“白化茶”。

靖安白茶外形似凤羽、叶片晶莹透明、叶脉翠绿,与一般绿茶相较,氨基酸含量高两到三倍,茶多酚少三分之一,口感更鲜甜馥郁,营养价值也更高。

现在市场上广为流行的靖安白茶,最初是一种生长在山间密林中的野生白化茶。为了保持优良的遗传性状,只能无性繁殖。1993年,靖安县罗湾乡石境村石境组小长坑移栽了白化茶树1.5万株。第二年,为扩大种植规模发展经济,县茶叶科研人员再次在靖安石境茶厂进行试种推广,以无性繁殖大面积移栽,随后逐步向全县扩大,鼓励各地农户积极种植。

沏一壶靖安白茶,看杯中精灵展翅

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靖安县茶叶科技人员于1998年成功攻克白茶无性繁殖、移栽技术难关。随后靖安县涌现了一批以石境茶厂为代表的茶叶基地。1999年3月,靖安县茶厂在罗湾乡建成江西第一个百亩白茶基地。同年5月,一则《世界珍稀茶种“白茶”在江西靖安移栽成功》的报道使靖安白茶的知名度得到提升,靖安白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根“牙签”杆子,成就一县产业

茶,自古便是经济繁荣期的时尚。在物资贫乏的20世纪90年代,靖安白茶尚属于“官茶”,平民市场难以流通,加之技术不成熟,当时靖安白茶虽深受追捧,却并没有大范围走向市场。

直到2006年,原省农业厅经作局将罗湾乡白茶苗木基地列入省级白茶苗木无性繁育良种基地后,靖安县才重新意识到白茶大面积发展的重要性,将其确立为主导产业,并重新组织技术人员研究白茶无性繁殖技术,一举打造靖安白茶品牌。

为了保持白茶的白化程度,靖安县坚持本地育苗,在十几亩白茶地里投入十几万元进行研究。然而,此举以失败告终,靖安县白茶产业遭受重创。

作为见证人之一,江西靖安武侠茶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耀沐回忆当初,依旧能感受到他当时的那份心急如焚。“就一片叶子,牙签粗细的杆子,也没有根,就这么长,”陈耀沐用手指比划着四五厘米的间距,继续说道,“要让它发芽长成树,其中水分、土壤、湿度、硬度等都极其关键。当时靖安县还没有成熟的白茶无性繁殖技术。”

同年10月,自小与茶叶打交道的陈耀沐扛起了重振靖安白茶的重任,四处走访学习,去技术更为成熟的浙江等地取经,摸索育苗经验,没想到也以失败告终。11月中旬,陈耀沐重振旗鼓,重新选址,育苗5亩。背水一战,每一个环节他都严格把控。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他成功了,更庆幸的是白茶茶苗卖价高,最终收益20多万元,将之前的损失全部弥补了回来。

至此,靖安白茶发展渐入佳境。2007年,靖安县专门成立了靖安县白茶协会。多年来,靖安县一直坚定不移地把白茶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先后出台多个扶持文件,注册了“靖安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内外名茶评比中先后获奖67次,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特色产茶县”,靖安白茶被评为“江西十大名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高品质的靖安白茶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在“2020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中,靖安白茶价值评估14.22亿元。目前,靖安全县白茶面积已达到4.52万亩,采摘面积3.8万亩,规模以上企业32家,产量达到180.5吨。靖安白茶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

猜你喜欢
靖安白化白茶
防治水土流失 建设秀美靖安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9储层敏感性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10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白化黄喉拟水龟人工培育研究①
绘本
最严重白化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ANIMATING ‘IP’COMICS AND EMOJIS BECOME ENTERTAINMENT BRANDS
白化茶种质资源分类研究
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考古拾遗 “一冢多棺”惊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