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低碳渔业经济的思考

2013-08-15 00:48黄晓南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渔船渔业养殖

黄晓南

(福建省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 350026)

2003 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随后被各国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学术界及其他机构广泛引用,近两年的气候变化谈判更是把低碳经济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新能源的开发和节能必将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议题,作为我国农业主导产业的渔业,也势必要走“低碳”之路,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1 低碳渔业概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目前,人们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视野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主要用于解决工业高排放、高能耗引发的环境问题,而忽视了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农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1]。渔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和机械化效率,是农业中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领域之一。渔业生产对能源的消耗、资源的依赖以及环境的影响相对较高,能源与资源的利用效率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因此,降低渔业生产能耗、改善生态环境成为我国渔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发展渔业,实现渔业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

2 发展低碳渔业经济的必然性

目前,我国渔业正处在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轨的阶段,现代渔业相对传统渔业而言,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有效管理为保障,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设施装备为支撑,运用先进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手段,形成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和谐共赢的渔业产业形态,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2]。而在国际现代渔业发展大背景下,走“低碳”之路必将成为我国低成本实现渔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走有中国特色渔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2.1 发展低碳渔业是低成本实现渔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渔业发展处于高负荷、超负荷的运行状态,不仅海洋渔业资源得不到恢复,反而由于渔业回报率高、致富快,使得人们热衷于渔业生产和对渔业的投资,致使渔业资源日益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发展现代渔业、实现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然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低碳渔业经济的发展实质:一是推广节能技术,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成本;二是提高投入品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渔业污染,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三是促进渔业节本增效,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高渔业效益。由此可见,低碳渔业必将成为我国发展低成本渔业、实现渔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2.2 发展低碳渔业是走有中国特色渔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2.2.1 发展低碳渔业符合我国发展资源节约型渔业的目标 低碳渔业是“三低”经济, “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是节约型经济,尽可能节约用水、用地、能源等各种资源的消耗;是效益型经济,以最少的要素投入,尽可能获取最大的产出收益;是安全型经济,采取多种措施,将渔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从低碳农业“三低、节约、高效、安全”的特点来看,发展低碳渔业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渔业的总体目标[3]。

2.2.2 发展低碳渔业符合我国发展生态渔业的要求 生态渔业是以整体优化、生物多样性、系统方法等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强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系统功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按生态规律开发,注重渔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质量安全与现代技术相统一的渔业生产方式,是现代渔业建设的必由之路[4]。生态渔业建设包括:一是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修复生态环境、推进渔业生态安全;三是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渔民增收等三大方面,其核心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平衡,而破解渔业污染问题、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是其主要目标之一,这与低碳渔业的发展理念是一致的。由此可见,低碳渔业经济是顺应我国发展现代渔业的总体要求的,是走有中国特色现代化渔业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选择。

3 发展低碳渔业的核心任务及其主要途径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能源需求仍在急剧增长,渔业生产以煤炭、燃油为主的能源结构一时难以改变,这就决定了当前我国发展低碳渔业要以节能减排为重要抓手,在推广低碳技术、实现碳减排的同时,更要注重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以减轻渔业发展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而作为渔业生产中的两大耗能环节[5],捕捞和养殖的节能减排成为我国发展低碳渔业经济的重要着力点。

3.1 开展捕捞渔业节能减排,减少渔船燃油消耗和废气、废油、废水排放

我国是世界上渔船数量最多的国家,全国渔船数约占世界渔船总量的1/4,每年消耗柴油800万t,占海洋渔业生产成本的50%以上,约占全国柴油总消耗量的10%[5],由于柴油价格逐年上涨,渔业生产经营越来越难,许多渔船被迫停港或转产,尽管国家对渔船使用柴油予以适当补贴,但燃油消耗成本仍是影响海洋渔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也成为制约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作为构建资源节约型渔业、发展低碳渔业的主要组织部分,捕捞渔业的节能减排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其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6-8]:一是推广渔船节能降耗技术,包括推广节能型渔船、玻璃钢渔船、船用节油器,以及燃烧重油技术、充分利用主机余热技术等;二是引导捕捞渔业业者在生产中节能降耗,合理安排渔船出海和生产时间,采用节能经济转速航行,以及尽量使用非机动渔船出航作业,减少碳排放等;三是推行能源替代,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例如推广运用风力发电给渔船蓄电池充电,提供生活照明,替代柴油机发电,渔船上生活用能源使用液化石油气等;四是积极加快调整作业结构,发展外海捕捞业和远洋渔业 (近海渔业的燃油成本占总成本的60% ~70%,生产效益不高;远洋捕捞,燃油成本占30%~40%,对节油的迫切性尚不算太高[5]),开发利用国际水域鱼类资源。

3.2 大力推广节能型养殖模式,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3.2.1 发展循环水养殖,减少养殖废水排放和水资源消耗 传统的工厂化养殖中,养殖工厂的池水在不断更新中白白流失,成为巨大的资源浪费,也为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埋下隐患。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具有节水、节地、高密度集约化和排放可控等节能降耗的优势,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是水产养殖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9-13]。

以1个1 000 m3工厂化养殖场用水为例,每天换水3次,3 000 m3的水就白白排入海中。采用循环水养殖技术改造后,工厂排出的水经收集、过滤、充氧,损失的水量只有10%,每天节约2 700 m3地下水。引入循环水系统,对于养殖企业来说不仅仅是节约水资源,由于减少了外源水用量,减少了养殖场发生病害几率,同时还方便调控水质,使鱼类在良好的水质环境中生长,从而缩短生长周期[10-11]。

3.2.2 发展多营养层次低碳生态养殖,增强水域生态功能 推广低碳养殖是增强水域生态功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而低碳养殖的实现就是大量采用低碳与移碳技术。此技术主要是指应用复合养殖模式,即把对生境和饵料利用有互补作用的养殖生物以适当的比例进行混养,这样能够充分利用投喂的饵料,并利用养殖生物间代谢产物的作为饲料,在大幅度提高饵料利用率的同时可减少养殖生物对养殖水域的污染,实现 “双赢”[14-15]。例如在鱼类养殖体系中加入藻类和滤食性贝类,鱼类所排出、排泄的二氧化碳、氮、磷等物质,由大型藻类和浮游植物吸收利用,起到净化海水、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功效,而滤食性贝类 (如蛤蜊等)则以浮游植物和鱼类吃剩的微小颗粒物质为食物来源,形成肉和贝壳,从而达到把海水中的碳移出的目的。

4 我国发展低碳渔业经济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许多改善渔业的积极措施,但从整体来看,节能减排的产业技术水平依然没有明显提高,距离国家降低能耗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指标仍有一定差距,我国渔业节能减排水平的提高及低碳渔业经济的发展仍面临一些主要问题。

4.1 渔业装备与设施落后

装备设施落后是我国渔业节能减排总体水平低的主要因素。装备与设施是能源消耗、资源利用效率与排放控制的主体,反映着行业节能减排的基本水平。总体上讲,我国渔业装备与设施的应用水平不高,着力点多在对生产规模的追求上,长期以来,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技术往往不受重视,导致整体水平落后。

我国现有作业渔船船型主要是20世纪70、80年代研发的,追求的依然是捕捞产量、航行速度、抗风能力、装载能力等硬性能,而船体阻力、航行经济性、高效作业、排放控制等软性能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小型渔船玻璃钢化是世界渔船的发展趋势,在降低能源消耗上有很大的优势,但我国的海洋机动渔船,90%以上都是木质船,阻力性能相对较好的钢质船比例不高,玻璃钢渔船不到1%。其他先进的船舶节能技术如余热利用技术、油电混合动力技术、运行控制技术等在中大型渔船的应用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初步研究表明,如果这些先进节能技术综合应用于渔船,可以减少船舶阻力20% ~30%,大大降低燃油消耗[5]。但现有渔船主机老化严重,大部分使用年限都在10年以上,机型落后、效率低、耗油量大,装备水平明显落后,成为制约渔船节能减排水平提高的一大障碍。

在养殖生产方面,提高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富营养物质的排放主体是养殖工程设施建设的趋势。我国目前主要的养殖方式如池塘养殖、网箱 (围)养殖都是以追求产量为唯一目标,已不能符合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虽然近年来我国已着手推广设施化程度较高的养殖模式 (如工厂化养殖设施),但依然存在对水环境的控制能力弱、系统集成度低、资源利用率不高及排放控制度低等问题[9],养殖设施化、工业化程度仍需大幅度提高。

4.2 节能减排技术的利益关联度较低

利益关联度低是制约现有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的主要原因。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同节能减排的社会意义,但对渔业生产者而言,节能技术可分为二类,一类具有可观的成本节约效益如节油技术,对这类技术的应用,只要示范可行,生产者会主动使用;另一类技术虽有节能效果但会增加使用难度或需要投资改造,除非有引导性政策或限制性法规,否则很难推行。渔业节能减排所产生的效益大多与生产者的眼前利益关联度较低,船型优化、玻璃钢化、余热利用、水循环利用、饲料精准投喂、节能增氧、节能水泵,以及渔船污水排放、养殖废水排放等重要的节能减排技术措施都不是生产者急切需要的。因此,目前渔业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只能是社会公益性行为,必须通过国家组织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新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才能得到整体的提升。

4.3 渔业法规标准相对滞后

节能减排是关系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问题,政府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大政方针下,国家渔业局高度重视,将渔业节能减排技术作为当前渔业需要重点解决的科技问题之一,并设立专项,重点开展节能减排基本情况调查、技术推广、优良船型推荐等工作。这些举措都是积极、必要的,也势必对我国渔业节能减排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也应清醒认识到,我国有关渔业节能减排的法规和标准建设还相当滞后,对关系能耗和排放的主要环节如船型的规范、材质的选用、陈旧装备的合理淘汰、排放控制措施的落实等影响力不够,成为提高管理水平的主要障碍。例如有些节能型产品 (节油装置、燃油添加剂等)在应用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对其性能的评价说法不一,影响了适用产品的推广使用[5]。

5 促进低碳渔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发展低碳渔业经济,推动渔业节能减排涉及发展观念、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相关政策、科技投入等多方面的问题,关系到生产者的现实利益和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促进低碳渔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行业主管部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组织,并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引导推进。

5.1 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提高渔民节能意识

渔民是渔船节能的主力军,加大宣传发动,组织开展渔船渔业节能减排知识、技能培训,增强广大渔民的节能环保意识,是推动低碳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结合本地渔业生产特点制定宣传方案,编写宣传提纲,通过召开动员会、宣传节能典型、印发资料手册、渔民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进行节能增效的宣传;二是要开展对渔民进行节能操作技术、节能产品使用和节能效果统计等方面的培训,增强节能意识,培养节能习惯,提高节能水平,努力营造渔区良好的节能氛围。

5.2 健全管理体系,完善渔业节能减排补贴政策

完善渔业政策,保障低碳渔业良好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渔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完善全市渔业节能减排管理网络。二是建立耗能、节能、污染排放统计与监察体系,制订法规政策,保证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统计力量,及时、准确地进行量化分析和监控。三是制定出台渔业节能减排补助政策,对渔船安装使用各类节能产品给予适当补助,对渔船节能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给予重点扶持,对从事渔船新能源、新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及启用现代生态渔业项目的渔民给予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因势利导,以点带面,全面推开。

5.3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渔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与推广

加快渔业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推广,需强化渔业节能技术支撑建设。一要将渔业节能技术纳入渔业科技发展规划统一安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攻克一批渔船节能关键难题和共性技术。二是各级水产科研、技术推广部门要建立渔船渔机研发的专业机构和实验室,组织技术力量,加快渔业节能科技攻关。同时,积极支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普及节能技术知识,加快捕捞、养殖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三要加快渔业节能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建立和完善渔业生产能耗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指导、规范低碳渔业健康发展。

5.4 压缩海洋捕捞强度,发展休闲渔业

提高渔船捕捞能耗利用率的核心是压缩捕捞强度,养护和增殖海洋渔业资源[16]。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是要坚持执行和不断完善业已实施的各项措施,如捕捞业要淡化产量增长指标,强化效益指标等;二是要坚决控制和压缩捕捞渔船数量、功率指标,严格控制新增海洋捕捞渔船,对“三无”渔船进行全面清理,并坚决杜绝新增“三无”渔船;三是要严格执行有关海洋捕捞作业的各项法规,强化超年限渔船强制报废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伏季休渔制度,依法完善渔业许可证制度等;四是区别渔区、半渔半农区和农区,实行分类指导,严格控制非专业劳动力从事海洋捕捞作业;五是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向海淡水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休闲渔业和其他非渔产业转移。

[1]李晓燕,王彬彬.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和途径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103-106.

[2]乐家华.对发展现代渔业的几点思考 [J].舟山渔业,2009(6):13-15.

[3]吴树敬,王小平.构建资源节约型渔业之刍议 [J].河北渔业,2007(4):5-6.

[4]吴树敬,王陈.浅谈发展生态渔业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J].渔业致富指南,2005(24):15-18.

[5]徐皓.我国渔业节能减排基本情况研究报告 [J].渔业现代化,2008,35(7):1-7.

[6]蔡学廉,王世明.渔船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河北渔业,2008(12):50-53.

[7]崔秀芳,蔡学濂,陈成明,等.渔船使用节能有效方法 [J].中国水产,2008(5):73-75.

[8]周彤.大力推广渔船节能降耗技术 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渔业[J].渔业现代化,2006,(3):3-4.

[9]徐皓,倪琦,刘晃.我国水产养殖设施模式发展研究 [J].渔业现代化,2007,34(6):1-10.

[10]陈军,徐皓,倪琦,等.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研究报告 [J].渔业现代化,2009,36(4):1-7.

[11]刘家富,张艺,郑升阳,等.论海水鱼网箱的健康养殖与节能减排[J].现代渔业信息,2009,24(7):3-14.

[12]陈蓝荪.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论述[J].科学养鱼,2008(6):1-3.

[13]杨美丽,吴常文.浅析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J].中国渔业经济,2009,27(3):12-15.

[14]宁修仁,刘诚刚,郝锵,等.海水养殖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海洋学研究,2007,25(3):75-83.

[15]宋亚洲,渠冲,刘忠华.生态修复技术在养殖池塘水处理中的应用[J].水产养殖,2009(7):22-24.

[16]杨子江.走中国特色渔业现代化道路历史经验的对话 [J].中国渔业经济,2008,26(1):107-112.

猜你喜欢
渔船渔业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千舟竞发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国内新型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首航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渔船惊魂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