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
(安庆市公路管理局直属分局,安徽 安庆 246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省干线公路的建设也发展迅速。在公路建设管理中,各公路管理部门在工程质量上相互竞争,以质量取胜。作为公路建、管、养的基层单位要在强手如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加强公路管理,强化工程管理与工程质量管理,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占领市场,站稳脚根。本文通过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体制改革、法规建设、技术管理、养护机械化等方面,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提出合理对策。
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国省道干线公路在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中所具有的地位及作用,决定了对国省道干线公路的养护应当是建立在标准化、规范化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
(2)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国省道干线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附属设施之外,还应当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绿化、环保等沿线设施。这些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几乎涵盖了道路、桥梁、隧道、涵洞、园林、绿化等多种专业,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3)国省道干线公路行车密度大、车速快、路况复杂,而且都是车辆、行人混合交通,养护作用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4)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国省道干线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泛,科技含量将越来越高。
由于我国国省干线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尽管近几年国省干线公路专项资金逐年增长,但是资金短缺仍然限制了地方道路的建设。省级道路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社会统筹,取之于民,受当地实际收入的影响,资金来源的渠道不稳定,没有固定的保障。由于资金短缺,致使道路修建标准低,配套程度差,抗灾害能力小,增加了养护管理的难度。资金投入不足的首要原因又在于投资主体缺位,投资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为:政府财务紧张。就国家而言,尽管每年都安排了重点建设项目,并且给予了一定的立项投入但相对于公路建设所需要的巨大资金缺口,政府的立项投入仍是杯水车薪。而到了省这一级,情况则更加糟糕,大多数以不发达的省普遍都是财力薄弱,无力投入更多的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资金,财政收入有限。再除开所必需承担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开支,最后能够用于集资修路的资金已经是微乎其微了。
在新时期,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变革,各级管养单位组建了公路养护公司,各养路队在《养护经济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参照企业管理模式,实行计量支付,按劳取酬。但由各分局的养护公司经理都是由各分局的分管领导担任,人员是老一套,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企事分开。养护公司经理没有独立的人事财务决策权,养护公司成为一个空架子,管理权还是在公路局,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反映国省干线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养护经费来源仍采用拨款方式,不能适应国省干线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截止目前,针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不能满足国省干线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一般从事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技术人员的比例不超过30%,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养护作业质量。管理者对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人才的投入不足,还没有从落后的手工养护的思维中解放出来,造成养护人才短缺,没有了科技创新的动力。
上述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国省干线公路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已形成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
和谐养护理念体现在人们的意识之中,我们要积极培养并创造人人关心养护意识、从重防治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管养配合协作意识、科技创新与机械化推广应用意识、安全畅通时效意识、勤俭节约的成本意识、拚搏奋进的奉献意识、监管从严的质量意识、自然环保的美化意识。创建和谐养护理念,就是要建立实现一个以人为本、以车为本、以路为本的公路养护体系,培育一个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和培养一支拼搏奉献的公路管养员工队伍。着重在于做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人、机、料、法、环等五大重点环节。
由于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公众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政府必须加大立法与执法力度,对养护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充分体现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要求。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订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高等级公路特许经营立法的成功经验,制订适合中国特色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条例,使国省干线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权力。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中央政府要尽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对新建高等级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强制设计中的养护管理技术储备,制定相应的公路养护方案,强调公路施工缺陷维修期施工单位养护的责任与义务,采用法律与经济手段进行约束。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养护内业管理更加规范,养护内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科技的发展,养护手段的更新,养护内容、养护要求的变化及养护管理理念的不同而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紧跟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养护内业管理方法应运而生。过去的内业原始资料的搜集、整理全部用手工,如今,路面的病害数据搜集用数据采集仪采集。数据整理有养护内业管理系统。交通量数据的采集改过去的人工采集为现在的交调数据自动采集仪,数据整理有交调管理系统,桥梁、路面管理有桥梁管理系统、路面管理系统等等。大大提高了内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内业资料的准确性,现代规范化的养护内业管理手段使养护内业管理更加规范。目前,交通量的数据分析成果广泛应用于公路网规划,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等领域。数据在进行公路交通管理以及进行公路养护、旧路改造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养护内业的数据搜集与整理是基础,数据的分析与预测是目的,所以,养护资料必须具备“五性”:准确性、时效性、目的性、全面性、经济性,缺一不可。只有这样,取得的分析预测资料才能更好地指导、服务养护管理工作。
在实行专业化养护的前提下,培养造就一支能适应高速公路特性的专业化养护队伍,并逐步实行招投标制,把养护工作推向社会化,以激励专业化养护队伍加强内部管理核算机制,提高竞争能力,有利于整个国省干线公路的营运管理。
国省干线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和各级领导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满足国省干线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省乃至全国的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