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跃冰
(厦门市同安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福建 厦门 361000)
从现状看,大部分的城市河道在治理时更强调河道防洪,排水功能,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土地紧张,人水争地,更是让河道越修越窄,越挖越深,越做越硬。现阶段,全民环保意识不够,一旦河道管理力度下降,河岸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河水脏臭问题马上出现。于此,可以改变治水思路,既继承治水技术精髓,还能够树立亲水理念,实现改善滨水景观生态环境、增强边缘效应、建立稳定的水岸生态系统目的。
直立式护岸生态景观的构建需要重视景观边界的生态学意义,保留原有植物群落的同时,选择长势旺盛、观赏效果好的乡土化特色植物,利用滨水景观水岸生态系统中通道和廊道作用、过滤和障碍作用、生境作用等,最大限度地进行植物群落空间配置,有效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底泥团体结构肥力、削减污染物负荷、发挥水生植物强净化能力、增强边缘效应、改善湖泊生态系统,并且提供水生动物及鸟类等生物觅食、繁衍的生存空间,缓和直立式护岸对湖滨带的破坏,增强滨水沿岸生态廊道功能,从而改善水质,优化群落空间结构,恢复和稳定水岸生态系统,提升滨水景观环境与生态水平。
滨水景观是一种独特的线型景观,具有开敞的视野、新鲜的空气、愉悦的鸟鸣,是游憩行为发生最频繁的地带。通过配置滨水空间植物群落、构建生态景观,强化水系的个性和特色,使滨水空间绿化面积增加,滨水景观自然古朴,硬质护岸软化,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滨水景观效果明显,创造出符合人类行为心理和精神活动的滨水空间。
某滨水景观主要由直立式护岸组成,水域、陆域分界线明显,水位变化大,水生植物已基本消失。该区域滨水景观生态构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水体底泥是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浪大,松软泥沙难以停留堆积,水生植物难扎根,移栽存活难度大。底质为褐色或灰褐色冲击性粘土。
风浪引起的底泥再悬浮,加之大量浮游藻类生物,导致水体透明度(30~38cm)低,水下可见光能不足,水生植物生长慢、繁殖能力低。直立式护岸现状既影响了水岸生态系统健康,又降低了景观效益。因此,如何在水位多变的直立式护岸型下,构建一个植被葱郁的生态化水陆边缘,水-生物相融共生,同时,又能体现生态景观功能的湖滨带廊道是面临的挑战和目标。
植物种植床是一种有效的水体原位修复技术,具不改变护岸现状、低投入、低成本、易管理、美学价值等优点,利用植物床可增加植物移栽品种,提升植物移栽成活率,通过植物根系吸收、过滤及共生生物的降解作用对水体进行净化。不同水生植物种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不同,传统植物床多为单一植物床型,固定水深深度,植物品种选择较窄,品种易单一。研究发现复合植物床根系泌氧性能和氮磷吸收性能均优于传统植物床,能更有效地净化水体。为解决直立式护岸带来的水深较深、水位变化大等构建难点,设计阶梯型组装式复合植物床模式,充分发挥物种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景观生态学等原理。比较直立式护岸下设置传统植物床、阶梯型植物床和不设置植物床的空白对照,发现阶梯型植物床在生态、景观等方面都优于传统植物床。
在直立式护岸最高水位与湖底之间,设置3~4级阶梯型复合植物床。植物床可通过不锈钢、镀锌铁、竹子等材质搭建,同时在床下适当放置生态袋,促进植物更好扎根、稳固。根据实际风浪强度及床上植物密度选择材质。本项目采用竹子进行搭建,强度中等,无二次污染。通过各台阶水位变化及水深情况,选择不同生态位的乡土植物,形成“水生-沼生-湿生-中生”植物群落带。阶梯型植物床随水位的变化在不同时段内完全或部分被水淹没,形成仿自然型岸坡的阶梯型种植台,可加大移载植物种类,增加生物多样性,构建湖滨带生态景观廊道,可有效去除水体中氮和磷,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
生物消浪是一种生态消浪模式,与传统消浪方法相比,具有增强护岸稳定、防蚀促淤、防风消浪、成本低、环境协调性好、维护方便等优点。淀山湖沿岸风浪侵蚀严重,最大浪高可达0.5m以上,为保证植物群落空间构建的有效性,需在构建区域设置消浪效率高、水位变化适应性强、与外界水体交换畅通的消浪结构,使风浪对湖滨带的冲刷和侵蚀降低,并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移栽。结合地形、风浪强度和土壤条件,选用耐淹性好、材质柔韧、树冠发达、生长速度快的物种,待植物群落构建后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的生长有改良基底的作用,增加底泥的有机物含量,改善底泥结构,增加底泥抗侵蚀的机械强度,起到一定的护岸固底作用。
植物移栽前,在种植区外设置毛竹桩(图1)和消浪浮体,起到消浪、固沙作用,提高植物移栽存活率;减少再悬浮,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形成良性循环,更有利于植物群落空间的构建,同时,可逐步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本技术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造价低等优点,且待植物长势良好,依次撤移防浪、消浪层,不破坏水域的整体性和生态环境。
图1 抗浪挡风竹排
直立式护岸规整,自然植被破坏,生境片断化严重。在植物景观配置中,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由“斑块-廊道-基质”组成的镶嵌体,利用阶梯型复合植物床,统一性原则,同时考虑植被景观的形态美,兼顾色彩、季相等,选取不同挺水、浮叶和漂浮植物,构建结构紧密、绚丽多彩、层次丰富的滨水植物群落景观带。
植被带的过滤功能可以明显滞留并减少氮、磷含量,水生植物对N的吸收速率在0.134~0.187g/(m2·d)之间,对 P的吸收速率在0.0121~0.0167g/(m2·d)之间。不同水生植物净化水体功效不同,不同种类挺水植物移栽耐水水深也不同;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的生长适应湖滨带水位变化;沉水植物需提高水体透明度后种植。依据水位及透明度变化,选择不同种类乡土植物,形成生态景观带。
将人工调控与自然调控相融合,改良植物床生态修复技术,充分发挥物种共生、生态位原理,优化生物操纵,采用抗污染能力强、观赏性高的湿生、水生植物,养殖滤食性水生动物,培养耐污性强、活性高的微生物,促进水岸生态系统构成,完善食物链网,连通生物生态廊道,保证水陆的沟通、连接以及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运动,使其高效稳步地与所在环境体系自行建立相互联系,进而加速水岸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流、能流、信息流、生物流,扩大适宜多种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的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发挥水生态系统功能和自净作用,恢复水系统的再生能力,削减污染物,改善水质。
在特定时空尺度下,水、陆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边缘景观。应用生态景观立体格局,恢复大量被破坏的景观再生能力,构建廊道生态景观。仿自然坡岸,利用景观性植物营造生态水系生物群落要素,美化湖岸;不同区域、不同景观群落有机结合,提高生物多样性,使景观富有时空和色彩的变化;水-生物相融共生,边缘效应明显,生态景观突出,体现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特色景观。
生态景观构建涉及众多类型与学科,通过实际调研,就其生态景观构建做出探析,为解决原有构建技术与模式存在的工程量大、景观效果不佳、经济效益较低等缺点,改良现有生态景观构建技术,探索出一种适合水位多变与抗风浪的直立式硬质护岸湖滨带生态构建与景观设计的新模式,具有工程量最小化、外型缓坡化、内外透水化、表面生态化和成本经济化等特点,且能有效实现直立式硬质护岸型滨水带水岸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水体净化及水体生态景观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水岸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1]吴健,王敏,吴建强,等.滨岸缓冲带植物群落优化配置试验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8,24
[2]戈锋,叶春,冯冠宇,等.基于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的太湖湖滨带水生态系统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39(6)
[3]苏丽丹,林卫青,杨漪帆,等.淀山湖底泥氮、磷释放通量的研究[J].环境污染防治,201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