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荣梅 侍晓冬
(江苏省灌云县水利局,江苏 灌云 222200)
近几年来,随着苏北沿海地区引进的企业开工投产,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水已经成为本地区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近几年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沿海地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甚至是经济发达地区淘汰的工业项目,造成临海的河流受到严重污染,使水体基本丧失使用价值。从地区分布来看,支流水质一般劣于干流,干流下游水质一般劣于上游,城镇、工业区河段水质最差,导致当地的居民有可能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另外,由于地处临海,又是淮沂沭泗流域最下游,地表水资源贫乏,加之工业生产排污造成水污染加剧,于是对地下水进行大量开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维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水需求,使得原本依赖地下水生长的植物严重枯萎和死亡。同时,地下水质的持续恶化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且苦咸水呈迅速蔓延扩展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苏北沿海开发促进工业生产及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用水量持续增多,导致排入河流的废污水不断增加。据水利部门最新调查资料,现状废污水排放量已超过上世纪80年代的2~3倍,这些废污水85%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成为主要的污染源。一个入河排污口污染一大片,形成岸边污染带;支流小河的一个工厂或乡镇企业的废污水排放就会使整条河流受到污染,变成排污沟。
近几年乡镇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对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小造纸厂、小制革厂、酒精厂等企业对水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一个小造纸厂排放的废污水就能污染整条河流。
除上游农田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水污染之外,对污染治理投入少、技术落后及依法管理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4)水资源短缺
沿海地区都是处于流域最下游,水资源严重短缺,排入河流的废水不可能得到稀释和扩散,致使水环境更趋恶化。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水体受到污染后将成为水质型缺水地区,工农业用水紧张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水污染也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前些年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换发展,先污染后治理是行不通的。苏北沿海地区应引以为鉴,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护和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治污为本”,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应要求其达标排放,加大污染防治和治理力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地区和水环境。
多年以来,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使城乡用水、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工作存在许多矛盾,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当前,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尤其注意对河流上中下游、城镇与乡村、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与需水、用水与防污等实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并相应加强水资源的立法和执法,修订水资源规划,发挥水利部门水量水质监测、统一管理的优势,强化治污力度,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改善河流水环境。
在用水方面,要从不够重视节水、治污转变为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针对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实际,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在防污减灾方面,应以源头控制为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的企业,淘汰物耗能耗量高、用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削减污染排放量。大力提倡雨水利用和污水资源化,可以建立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节约水源。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且农药、化肥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低,可用于农田灌溉;处理后的污水还可用于地下水回灌,用于养殖水生生物,用作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水源、景观水等。
坚持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水事活动的监督管理及水政建设,完善水利执法体系。严格执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采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科学用水,合理布局,适度开采,以达到供需协调平衡。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健在科技,科技兴水战略对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苏北地区因经济相对落后,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管理粗放、人员素质低,严重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应从农业改善灌溉技术条件、工业提高重复利用率、实行雨水集蓄利用、劣质水处理再利用等多途径出发提高科技条件和治理措施;应在社会公众中广泛唤起水是稀缺资源、水是商品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随着21世纪的开始,苏北沿海中小城市经济建设将进一步腾飞,并与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这意味着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与重大的机遇。如何适应形势,认清沿海地区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