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京市为例谈村庄环境整治方法

2013-08-15 00:51韩月娥嵇玮
江苏建材 2013年5期
关键词:村庄整治村民

韩月娥,嵇玮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5)

0 引言

自2011年9月,江苏省城乡建设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引领,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十二五”时期在全省推进“美好城乡建设行动计划”启动以来,全省各地不断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力度。

现阶段,村庄环境整治普遍采取的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大规模整治方法。由政府统一规划部署,聘请施工人员统一施工,具有整体性强、见效快的优点。与此同时,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笔者随机调查了南京市21个村庄,通过现场踏勘和村民访谈,详细了解问题所在。

1 以政府为主体的大规模整治出现的问题

1.1 重表面,轻实质

在村庄整治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或者“邀功”,而出现“面子”工程的情况已屡见不鲜。表面上村貌的改善十分明显,但生活其中的村民却有另一番感受。

道路硬化方面,有些村庄统一填埋路边排水的明沟,代之以管道暗沟铺设。村民抱怨管道太细,经常堵塞,导致门口积水。改善老问题却引来新矛盾。

建筑改造方面,仅仅停留在对建筑外墙面的粉刷出新。个别村庄被打造成“农家乐”旅游度假村,在硬山顶的民宅上加建马头墙,村容村貌有了品质的提升。但村民反映,加建工程导致普遍性的房内漏水,且尚未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设施配套方面,主要体现在健身设施上。据笔者调查,已整治村庄中超过一半已经配有健身设施,但利用率低。通过村民访谈发现,原因是健身器材安放位置不合理。一般以村庄对外交通附近地块为首选,在村头或村庄一角,不方便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健身活动。

村庄环境的表面景观确实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村民真正需要改善的方面却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村庄环境整治的初衷。

1.2 重短期效果,轻长效管理

实地调查发现,刚刚整治完成的村庄面貌维持较好,而整治一年以上的村庄景观已经开始衰退。由于长期受雨水冲洗,墙面斑斑驳驳,有脱落的痕迹。修建的草坪和花坛缺少长期维护,“只见花坛不见花”。有些村庄原本有环卫工人负责垃圾的收集和管理,但是随着资金的短缺,环卫工人被辞退。村民已经习惯把垃圾送到集中点,以至于垃圾堆放无序,对村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3 过于追求统一,缺乏“个性”

南京市地貌特征较多,江北江南村庄有不同的风格特点。现阶段的整治工程缺乏差别化对待。即使同一个村庄,不同村民的整治需求也不同,管理者往往采取“一刀切”的策略。正如江北一村民反映,自家新建的楼房,外面贴了白色瓷砖,却被政府硬生生用统一的颜料覆盖住了。这些做法都没有适当保留村庄的个性,未考虑因户制宜。

2 出现问题的根源

2.1 官员追求功绩的心理

一些地方官员借村庄环境整治搞形象工程,力求村庄整治的成果符合上级领导的审美观。而当地农民又缺乏对官员的有效监督。由此制定的整治方案把百姓的意见拒之门外,不免出现整治目的和结果“为官不为民”的局面。

2.2 缺乏村民参与

一方面,村民的公民意识、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淡薄,只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不关心村庄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农民参与规划不够,村民集体组织瘫痪和缺失,无法有效反映村民利益和诉求。另一方面,管理者回避村民参与。调查发现,已整治的村庄规模较小,而规模较大的村庄却被搁置。本来大村有较长的历史和稳定的人文结构,是该优先保护和发展的,小村庄一部分可以并到大村,另一部分任其发展。实际做法却“本末倒置”,回避了村民参与。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在保留大规模整治优点的前提下,应尽量弥补其缺陷。因此,提出应进行以村民为主体的小规模整治。

3 以村民为主体的小规模整治的含义

小规模整治指村民对自家住宅和领地进行改造,以适应自己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一种改造方式。这种方式由来已久,它已经成为了农村新陈代谢的一种基本方式。

以村民为主体的小规模整治就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村民根据自身需要自行改善周边的人居环境。政府继续发挥统领的作用,负责编制规划、聘请专家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公共基础设施的兴建,以及对村民提供部分资金支持等。村民对于家庭领域的改造在不违背村庄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可自行确定改造项目、改造方式、改造程度,并且以自筹资金为主。以村民为主体的小规模整治充分发挥村民参与的作用,了解村庄实情,反映村民需求,体现村民的主人翁地位。

4 小规模整治的意义

4.1 调动村民积极性

对于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如果政府实行一切包办的方式,整治方案政府拟定、资金政府筹集、施工人员政府聘请,村民坐享整治成果,都将导致村民形成“等、靠、要”的观念。

采取小规模整治的策略,把环境整治的权力下放给村民,整治项目、整治程度、整治效果全由村民根据实际需要决定。这种小规模整治排除了过分统一的可能性,村民还可以创造出新的形式。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4.2 分散资金压力

调查发现,资金不足是村庄环境整治的最大难点。没有村民的力量,仅仅靠上级投入和村集体经济,不足以应对环境整治中的巨大物资需求,以至于许多村庄的整治工作半途而废或者迟迟未启动。

小规模整治把一部分责任转移到村民身上,村民在改造过程中,对于物资的利用总是精打细算,避免了村庄统一整治的过程性浪费,最大程度节省了资金的投入。这样,政府和村集体经济投入不足的部分也可分散到各个家庭。

为什么小规模整治可以让村民愿意出资呢?因为它可以让每个家庭看到最实际的利益,付出和收益紧密相关。目前的整治方式,政府想征收村民的资金十分困难,因为村民对资金的去向不明了。这种看似公平、公正的融资方式,村民反而会觉得不公平。因此,小规模整治对分散资金压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3 真正实现因户制宜

农村经过漫长而缓慢的建设过程,逐渐形成如今的整体格局。一直以来,村庄是一个自行发展、自行完善的有机体。一般说来,村庄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的附属设施,这些都是村庄这个有机体的一个个细胞。村庄不像城市那样有统一的规划,每个农房每个院落都是农民单独设计、单独建造,虽有相同的风格,但几乎没有像城市住宅楼那样完全相同的单元。

对村庄搞统一整治改造,就破坏了农村景观的丰富性。同时,也忽略了村民对生活环境要求的差异性,未能因户制宜。小规模整治恰恰纠正了这种弊端,它让村民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改造领地,使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景观。

5 结语

对“以政府为主体的大规模整治”和“以村民为主体的小规模整治”进行比较,小规模整治更能借彼之长、补彼之短,对村庄环境整治发挥更好的作用。

[1]李晴.东亚韩国、日本“新村”建设的特色与启示[J].城市研究,2012,(1):89~94.

[2]肖军飞.精英与公民参与决策博弈的新视角[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27(134):27-30.

[3]刘宁斌,邢燕.村庄规划与整治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18(6):28-30.

[4]储昭根.韩国专家忠告:中国新农村建设应以村民意向为基础—韩国专家谈韩国“新村运动”经验与教训[J].观察·新闻, 2007,(03):33-35.

[5]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村庄整治村民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专项整治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