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世锋
(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 焦作454000)
认知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和人的认知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认知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阐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其历史源远流长,可回溯到古希腊神话中的信使赫尔墨斯。耿强把阐释学的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指古代的神学阐释学、法学阐释学,其主要是为传达神谕,解释经典;第二阶段是以施莱尔马赫为主要代表的近代阐释学,又叫方法论阐释学或传统阐释学。施莱尔马赫认为虽然在不同的文本和文化中存在着隔离作者和读者的历史距离、文化距离等因素,但心理感知性的理解或阐释能让各个阐释者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视角,甚至可以通过内心体验来解释原文本所叙述的内在本质。基于阐释者和原文本之间存在的距离,那么阐释者在后来的阐释过程总会难免地出现误解的现象,于是阐释学的核心问题就是避免误读或误解,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依赖于阐释者对探究原文或作者的本意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本体论阐释学或现代阐释学是阐释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海德格尔开创了现代阐释学,而伽达默尔却把其推向了发展的顶峰。海德格尔从本题存在哲学的视角对阐释学进行了新的解说,从而建立了本体论阐释学,此举也为阐释学奠定了哲学基础。海氏认为在对文艺作品的解读过程中是无法避免来自阐释者主体的参与和体验的影响的,所以对原文本的阐释必然带有后续阐释者的主观因素,这种来自阐释者的主观因素使得完完全全的纯客观的作者本意成为不可能实现的妄想,因为阐释过程中必然渗透着理解者的主观因素。由此可见对原文本的阐释理解肯定不是理解者对原文本意义的完全复制,相反,理解者在他的阐释过程中也加入了自己的思想、经验和感受。因此我们说对原文本的阐释其实也是需要理解者付出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的一项劳动。作品的意义正是在理解者对作品的一次次体验感悟中被揭示出来的。伽达默尔继承和发展了海德格尔的思想,他认为对文本的每一次解读都渗透了阐释者自己的视角,不同的阐释者就代表着不同意思,因此他认为意义是不确定的。一方面语言有限的、相对的、暂时的开放性和透明性使读者的对原文本的理解会不断根据他对文本的解读进度而变化,其最终完成阅读时的理解肯定会和他最初对文本的理解有所不同;另外,由于自身时代的局限性读者也无法严格准确的重构文本产生时的历史情境或生活环境。不同的历史情境或生活环境就意味着不同的读者或阐释者对统一文本肯定或做出不同的理解。因为文本在阐释学意义下,是开放的、动态的,而不是封闭的、静态的。“理解是从自我出发的,与文本融为一体的,从而形成一种过去与现在,传统与当下,文本与自我相互的交流与补充的新的意识的整体。”由于理解的历史性,传统客观主义阐释学所追逐的作者本意是不存在的。
英国著名学者乔治·斯坦纳在现代阐释学的基础上,把阐释学理论和翻译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了现代阐释学翻译理论。他认为阐释即翻译,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他把翻译分为四个步骤。其中第一步是信任:即译者在翻译前就假设文本是言之有物的。用斯坦纳的话说就是“一旦开始翻译,译者就投入了一场关于世界连贯性和象征性的充分性的赌博。”。斯坦纳的信任应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相信文本言之有物;二是由于世界的连贯性和象征性,以及语言文字的系统性,译者相信自己有能力侵入原文并做出阐释。
信任之后便是侵入。译者的这一步骤是具有暴力和掠夺性的。海德格尔为斯塔纳提供了理论依据,海氏认为理解也是一种行为,理解途径与生俱来就具有挪用性,因此它是暴力的。也就是说在翻译中,译者要阐释原文的存在意义,即把存在的意义转换成理解的意义,势必要经过侵入。从社会文化层面来说,斯坦纳的这一观点也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译者和作者有着不同的时间历史和空间距离,这就决定了译者不同于作者的偏见或前理解,而差异必然会导致冲突和碰撞。于是侵入便势在必行。
第三步是吸收。在经过侵入理解之后就是对原文意义和形式的引进。这是斯坦纳阐释过程的核心问题,也是翻译的核心问题。因为吸收的过程也就是译入语和目的语在意义和形式上的转化过程。于是对于目的语来说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从译入语接纳新的元素而获得重生;二是由于译入语而受到感染或被吞噬。这与我们常说的异化或归化异曲同工,但所不同的地方是异化或归化更多是在说明翻译方法的选择,而斯坦纳的吸收却是从更高的社会文化层面论述翻译以及翻译的社会文化影响。
最后一步是补偿。斯坦纳认为阐释运作的前三个步骤都会导致失衡,这必将引起译文系统和原文系统发生倾斜。阐释行为必须有所补偿才能带到平衡。若要做真正意义上的阐释,就必须在原文与译文之间调解斡旋,使其相互交流,恢复二者的同等地位。
由此可见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和迦达默尔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迦氏看来翻译中的阐释学就是译者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历、个人体验等为先见从而和作者的先见相结合,从而达成理想的阐释,并产出新的译作。在伽达默尔看来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管也渗入了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感情色彩,但是他也需要尽可能的去倾听原作者的心声,并把原作本意或多或少的告诉读者,从而使原作者的视域纳入到自己的理解中,从而达到所谓的视野融合,从而形成新的文本或译作。也可以说,“译者在具有先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信赖与原本相遇;通过人侵原本,抢夺自己需要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理解;通过吸收,将理解完成,获得自己的解释;然后通过矫正补漏等等补偿过程,最终形成了译本”。
从以上对阐释学翻译观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阐释学理论中,译者的身份有了重大的转变。翻译不再以原文和原作者为中心。译者也不再是躲在原作背后的奴隶和传声筒,而是有了创造力的主体,有了对原作进行选择、侵入、吸收、补偿和创造的权力。这时的译者已经拉开了幕布,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上文中我们说,在阐释学理论中,译者的身份有了重大转变:即从幕后走上了前台;从原作者的传声筒变成了对原文进行创造的主体。但在我们看来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不是毫无限制,不受约束的。否则在译者主体性的掩盖下必将导致大量的胡译乱译,甚至消解翻译学科的本体地位。因此我们提出译者的主体性空间的概念:即译者主体性是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制约的。
我们知道,斯坦纳的阐释运作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即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但他们中任何一部分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社会与文化层面的碰撞、冲突。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翻译活动置于社会文化的层面加以研究,而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另外,从翻译的功能看,翻译活动来自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因此翻译就必须在人类社会的整体大背景下进行。因此整个翻译过程中,从信任、侵入,到吸收和补偿,都必然依附于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网络。这些因素既是译者发挥主体性的动因,又是对译者主体性的限制力量。如晚清时期,中国国力衰弱,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此社会背景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意识形态就成为时代的要求,从而启迪民智,救国开化,并最终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社会的需求为大量西方科学技术、思想政治书籍的翻译引进提供的强大的动力,同时这种社会和时代要求也是对译者的一种限制和要求,也就是说译者只有翻译西方那些先进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和文化对改良中国社会有帮助的书籍才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接受和欢迎。我们可以说正是严复对文化,社会对翻译的限制明了与心,才有了对赫胥黎《天演论》的选择和翻译,并成就了他和自己译作的中国翻译史上的不朽地位。
译入语的伦理道德标准也会对译者的主体性构成一定的限制作用。一个优秀的译者在对文本阐释的过程中,他必须考虑译入语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只有这样译文才能在新的社会文化体系内落地并得以重生。例如:He made you a highway to my bed,But I,a maid,die maiden-widowed.
这是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句话。朱丽叶在决心去死的前夜,盼望夜色降临之后,挂一条软梯,让她的心上人在流亡之前,爬进她的闺房与她共度一晚。从而使两人多年的缠绵爱意得以开化结果,以致死而无憾。对于这句话,朱生豪先生的译文为:他要借你(软梯)做牵引相思的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闺的怨女而死去。
但著名翻译学家方平却把这句话译成:他本要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可怜我这处女,活守寡,到死是处女。
现在我们参照原文,比较朱、方两位的翻译后发现,方的译文相对来说更好。但是如果我们处在朱生豪先生的那个年代的话,我们就会觉得朱先生的译文更好。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两位翻译家所处的年代不同,时代下的不同伦理道德要求使他们在翻译同一文本时作了不同的处理。朱生豪翻译的时代为40年代的旧中国,受我国几千年礼教文化的影响,一个尚未出嫁的闺女是不能直截了当地说和她的心上人上床的。由于受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如若直言和爱人上床,生活在此时的中国读者是不能接受的。于是朱先生就把上床改为相思。而方平面对的却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的道德伦理标准。和半个世纪以前的旧中国相比,封建礼教的影响大为削弱,社会伦理道德标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是90年代的翻译学家方平就大胆的多,对原文做出了另一种阐释。因为此时直说和爱人上床所触犯的性忌讳是已微乎其微。因此,译者在阐释的过程中,其主体性并不是毫无疆界,随心所欲的,其主体性的发挥必然会受到译入语社会的政治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约束和限制。
对于什么是翻译的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不同学派会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在斯坦纳看来,翻译就是阐释。在阐释学派的影响下,学者们更多的是从隐语的层面去看待翻译,在这种背景之下,翻译研究与女权主义,殖民主义都扯上了联系。而这种对翻译学科毫无节制的扩大化对翻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耿强认为当今翻译研究存在着一种将翻译概念扩大化的趋势。这对丰富翻译学科的内涵不无益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其不利的一面:“翻译概念的扩展造成了学科界限的模糊,如同发生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危机一样。当一个学科无所不包的时候,也就是它行将消失的时候。翻译研究努力参与当今学术界流行的后殖民、女性主义以及文化研究的热烈辩论,无形中可以提高翻译研究的学科品位,不至于始终身处学术边缘。可是这种学科参与若没有植根于自己学科的本体,则很容易失去其身份,迷失在纯粹话语层面的网罗之中”。吕俊也认为翻译应该返回学科研究的本体论,即翻译研究的着眼点还应该是立足解决双语转换的问题。
尽管斯坦纳否定了原文意义的存在,从而充分肯定了译者主体性。但是立足于解决双语转换问题的翻译学科本体要求我们的翻译活动绝不能脱离原文本对译者的限制和制约,尽管原文本的空白点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译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译作渗入自己的主观意志和个人情感,但原文本的基本意义和整体框架制约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译者可以在原文本中加入自己主观意志,但决不能背离原文。如果脱离原文本而随意发挥,这便不是翻译,顶多算自己的创作,如果写的好的话。
好的文学作品有着感天动地的魔力和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的魅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文学语言讲究含蓄美。我们常说的文以曲为贵,言近旨远,言简意赅,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以及创作手法上的冰上理论等都是在说明这个问题。这些方法的运用使文学作品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鉴赏空间,并调动读者的经验和感受、知识和体验,乃至整个心灵投入,从而使读者的审美意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满足。正所谓余味绵长,“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也正是许多经典作品至今为人赏玩不已,历久弥新的原因。在阐释学派看来,一个文本的重生,需要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去丰富和补充原文本中的空白点,这是阐释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这一过程的成功依赖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但是译者对白点的补充和丰富也是有限度的。译者必须对文学作品所注重的含蓄,言近旨远,言简意赅,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等志趣铭记于心,否则如果在阐释时过于直白、彻底,妄图以全知者的角色来代替读者思考,轻视读者的能力,剥夺读者的鉴赏空间,就越俎代庖,过犹不及了,其译作必将会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好的译者在阐释文本时一定会充分考虑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意旨,在对空白点的阐释上留给读者足够的鉴赏空间,从而使他们的审美欲望和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得到最大的调动和满足。而这一过程运作的成败就维系于对译者主体性的适当限制。
在斯坦纳等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中,译者的身份有了重大转变,他们摆脱了作者和原文本意的限制,从幕后走向了前台,其主体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重视和发挥。然而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不是毫无限制,不受约束的。否则在译者主体性理论的掩护下必将导致大量的胡译乱译,甚至消解翻译学科的本体地位。因此我们认为译者的主体性必然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即本文所论述的译者的主体性空间。这些制约因素主要有:译入语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伦理道德限制;翻译的学科本体限制和读者的鉴赏空间限制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阐释的运作得以成功,并使原文本通过阐释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得以重生。
[1]耿强.对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学科反思[J].外语研究,2006,(3):77-82.
[2]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3]刘华.对译者主体性及其制约因素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125-127.
[4]吕俊.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J].外国语,2004,(4):53-59.
[5]谈兴东.文学作品中留白手法的艺术意义[J].文学教育,2007,(2):38-39.
[6]王凯凤,张丽.论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野下的翻译过程和译者角色[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76-79.
[7]许钧.简论翻译过程的实际体验与理论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3):34-39.
[8]夏宁.论阐释学的翻译观[J].语言与翻译,2007,(3):57-60.
[9]谢天振.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解释学理论和翻译研究[J].外国语,2000,(3):53-59.
[10]张德让.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1,(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