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梅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处,安徽 淮北 23500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精英教育逐步进入大众教育阶段,鉴于中央近期提出高校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弊端日渐成为制约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高校经费在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许多高等院校领导对预算编制重视程度不够,把编制预算视为财务部门一己之事,和其他部门无甚关联,预算编制形成后缺乏充分的分析论证、探讨与沟通,便通过执行。但事实证明,缺少领导的组织与协调,预算的执行是麻烦不断,问题百出。其次在预算编制上部分高校方法陈旧,缺乏科学性。在高校内部各院系及每年工作布署和发展都有了较大改变的情况下,依然是依据老经验、老办法来编制预算,影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各教学系部及教辅部门的以前经费是否合理,现在的经费是否准确,尽管也采用上下双向预算管理体制,由于财务部门对教学、科研活动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有限,就无法准确地进行甄别,而高校有些系部和教辅部门从本位主义出发,在上报当年经费时不顾实际,夸大其词,以本部门利益为出发点反映情况,致使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对于一些不合理、带盲目性的预算在核减时,困难重重,甚至讨价还价,“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就造成高校预算编制缺乏事实的、科学的依据,其预算的编制必然失去真实性,发挥不了预算 “经济指挥棒“的导向调控作用。最后是预算编制不够全面。近年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内部各部门的招生及办学的积极性,对创收所得的经费按一定比例上交学院,其余大部分经费允许自行处理,自由支配。这部分收支往往没有纳入学院综合预算,致使该部分资金体外循环,无法实施有效监督,破坏了高校的正常管理及经济秩序。
高校在预算执行阶段预算和实际支出项目不相符现象较普遍,项目之间常常通用、串用,不能做到专款专用,日常公用支出比例较大,有些部门的业务费中,科研费用的比例明显低于差旅费、招待费、车辆运行费。常有“科学安排少、突击花钱多”的现象,导致预算执行丧失应有的约束力,难以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很多高校着重资金的拨付而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预算的监督机制,对资金的使用去向及产生的具体效果没有相应的跟踪审查,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得不到科学的论证分析,每年预算虽然都以红头文件形式下达,在决算时只是说明预算已完成,项目资金是否结余,结余多少,简单列举支出的内容,而很少运用相关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说明哪些属于合理超预算支出,哪些属于非合理超预算支出,然后,对非合理超支应有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并最终提出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当前,高等院校的资产归口管理机制缺少沟通协调机能,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管账管物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其一是采购与使用分离,院校的资产一般是后勤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采购,院校其他部门使用。在没有明确的资产使用责任机制的情况下,资产使用单位对资产的保管、维护保养不尽心尽力,致使资产的损坏和丢失。由于没有报损、报废等制度的约束,当资产损坏、丢失时,资产使用单位没有上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很难准确掌握院校资产的真实情况。二是缺少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及奖惩制度。对于院校的资产使用、管理大多院校没有将责任聚集到个人和部门,资产管理的优劣与使用者的切身利益不挂钩,管理优劣一个样,使用的好与坏都无关自身的责任,致使资产管理人、使用人无所谓的态度。由于许多院校对资产管理缺少具体的奖惩措施,对资产管理及使用较负责的部门和个人没有精神或物质奖励,对轻视资产管理及使用的部门和个人没有进行必要的惩戒,客观上打击了部门和个人对资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其结果必然是资产的管理和使用随意性大,浪费严重。三是购买和核算缺乏沟通协调,甚至完全相互分离。院校的后勤及国有资产部门一般负责统计资产增减及损坏情况,而财务部门通常依据其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并依据其上报的统计数据对院校资产进行财务核算,这就致使财务部门无法查验资产实物,其核算结果自然难以真实可靠。账物脱节,账实不符的现象直接导致上报财务数据失实。院校资产财务管理和监督无从谈起。
一是院校内部各个院系及教辅部门资产重置、闲置现象突出。在改善办公办学环境的由头下,各系部大搞建设,导致大量设备、设施重复购置。二是资产决策者及资产配置部门重视资金投入及设备设施的购置,忽视资产使用效率的考核,造成很大浪费,由于资产决策者及配置部门对资产的配置是否科学得当不承担相应责任,资产的投入、资产的使用比较随意。再加上院校各系部相互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协调机制,各院校购置的资产设备为其自身管理和使用,设备设施难以在学院内实现资源共享,必然导致各院系的资产设备重复购置。三是院校方面的资产管理及使用的重置、闲置现象同样突出。近年来,许多高校盲目上马大项目,甚至从银行贷款大搞基础建设,如有的高校现有的学生公寓在已完全够用的情况下,又大力建设学生公寓,甚至不惜巨资建设豪华学生公寓,而这样的公寓建成后,院校又有大量学生公寓处于闲置状态,诸如此类现象,不胜枚举,其结果是院校资金大量浪费,资产使用效益低下。探其根源,院校缺乏对资产总体上的把握与统一规划管理是首要原因。
院校建筑物在工程完成后常常不及时进行竣工结算,有些高校甚至在建筑物使用多年后仍然不进行结算,致使财务部门无法及时将建筑物纳入固定资产入账,不得不以“在建工程”科目长期挂账,造成账面资产价值低于实际价值,财务报表无法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其财务数据严重失实。究其原因,建筑物的会计核算违反会计制度的规定是根源。其次是院校的固定资产的维修改良划分不清,会计核算有失规范。固定资产的维修和改良两者间所产生的费用是有较大区别的,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维修费用应计入当期费用,固定资产改良应增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但现实中,许多高校通常将直接固定资产的改良费用支出纳入当期费用,致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减,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固定资产额与实际价值大有出入。三是院校固定资产流失严重。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制度相关规定没有要求对教育进行成本核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院校固定资产的查验、盘点、报废、折旧等缺少监督检查,缺少制度约束,致使许多高校在教育经费的安排处置上只注重科研、教学、招生等直接任务的完成,主观上很少顾及对现有资产的管理和有效利用,其结果必然造成固定资产流失。
当前正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期,由于许多高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其筹措的科研经费也大幅增长,科研经费甚至成为院校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科研管理也成了院校管理重要议题,科研经费管理也成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从审计、检查的情况看也有部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及使用不够重视的现象,导致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出现了漏洞。
多年来,高校多少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者总是认为,不论是纵向科研经费还是横向科研经费,都是项目负责人凭自己的名望和实力争取得来的,由财务部门代为保管。在整个科研工作过程中,人们总是期待财务人员“帮助”做好“经费接收”“报账付款”和“结题证明”等服务工作。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财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科研经费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课题扩大开支范围,未经批准调整预算,课题突击花钱,购买耗材,办公用品、设备仪器。据省内一高校2010年度审计报告披露的数据来看,一些单位科研经费中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开支只有三成,其他的都被用作管理费用、招待费,甚至本应由科研人员个人承担的家庭电话费、交通费、学费、私家车保险费和维修费也从中列支,让人触目惊心。审计报告披露,该高校自然科学基金下达的一个项目,到审计时列支的经费中,实验材料费仅占6.5%,而招待费、差旅费、劳务费、报刊费、电话费等开支竟占到93.5%。该科研项目分别有16笔和12笔开支是以“办公用品”、“计算机耗材”等虚假品名的发票报销,发票大多来自购物超市、百货商场。有科研人员透露,只要有课题项目,吃喝拉撒,甚至给孩子买橡皮都能巧立名目在科研经费中报销。2011年12月北京海淀区检察院提出“如不尽快采取措施,掌握大量科研经费的教授群体可能沦为新的腐败高发人群”。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是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高校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强化高校财务管理,改革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已是大势所趋。
[1]邵积荣,郑惠芬.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12(2).
[2]顾芳.关于高校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12(2).
[3]吴平,陈丽荣.浅析高校财务管理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
[4]殷平.高校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9(4).
[5]宋芳.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