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以”

2013-08-15 00:43郭海峰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助词连词史记

郭 辉,郭海峰

(1.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系,安徽 淮北 235000;

2.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以”是个极常用的文言词,它本义为动词,《说文》:“以,用也……贾侍中说,己意已实也。段注:“用者,可施行也……己者,我也;意者,志也。己意已实,言人意已坚实见诸施行也”;[1]746本用作使用,作使、令,凭借、仗恃;引申为以为、认为,连及,带领;又用指原由、缘故;虚化后可用作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又通“已”。

一、作实词

(一)名词

(1)无固定职业的人(徐中舒等1992)。[2]45如《拾雅》卷十六:“以,闲民”(按:《周礼·天官·大宰》“闲民”郑玄注:“谓无事业者,转移为人执事。”);《诗·周颂·载芟》:“侯强侯以”。

(2)原由;缘故。《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列子·周穆王》:“宋人执而问其以”;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明高启《书博鸡者事》:“然未有以极也”。

(二)动词

①用;使用。《晏子春秋(晏子使楚)》:“吾欲辱之,何以也”;《楚辞·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引申为任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又“以鲁肃为赞军校尉”。②使;令。《孟子·公孙丑上》:“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③凭借;仗恃。《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可以一战”;《韩非子·五蠹》:“富国以农,距敌恃卒”;宋曾巩《墨池记》:“盖亦以精力自致者”。④以为;认为。《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墨子·非攻(公输)》:“臣以王之攻宋也”;清黄宗羲《原君》:“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⑤做;从事。《论语·为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韩非子·扬权》:“彼自以之”。⑥率领;带领。《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谏假道)》:“宫之奇以其族行”。⑦连及;涉及。①杨伯峻[3]262认为,这种用法只有上古才有。《易经·复卦》:“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国语·汤誓》:“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⑧通“已”。完结;停止。《礼记·檀弓下》:“则岂不得以”;孔颖达疏:“岂不得休已者哉”。

(三)代词

①相当于“其”。《吕氏春秋·本生》:“非夸以名也,为其实也”;《春秋繁露·精华》:“以所任贤,谓之主尊国安”。②表示近指,②杨伯峻[3]255认为,“以”作指示词,也可作形容词(定语),当“以”下有名词或名词语,“以”为形容词。如《汉书·娄敬传》:“妾惟以一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韩非子·爱臣篇》:“夫燕、宋之所以弑其君者,皆以类也。”相当于“这∕这样”、“此”。《论语·宪问》:“以告者过也”;《吕氏春秋·知化》:“未死而言死,不论。以虽知之与勿知同”;《汉书·娄敬传》:“妾惟以一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③用在介词“于”后询问处所,相当于“何”、“哪里”、“什么”。③杨伯峻[3]256认为,“以”作疑问词,何处之义,多用在“于”字下,惟见于《诗经》。其实《礼记》中也有此类用法(见上代词例)。《诗·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涧之滨”;又《邶风·击鼓》:“于以求之?于林之下”;《礼记·檀弓下》:“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于以求之,毋乃已疏乎?”

二、作虚词

文言虚词所含内容广泛,其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又很复杂,再加上各家释义经常相互牴牾,使用起来甚至连分类亦不相同,故更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一)副词

①表示程度。相当于“太”、“甚”。《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明吊,不以急乎”;《史记·伍子胥列传》:“子以报仇,其以甚乎”。②表示频率。相当于“又”。《左传·成公十六年》:“旧不必良,以犯天忌”。③表示范围,相当于“只”、“唯”。《战国策·齐策(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史记·韩世家》:“彼韩急则变而佗从,以未急,故复来耳”。④表示情态,相当于“这么”、“如此”。《论语·子张》:“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水经注·江水(三峡)》:“虽乘奔驭风,不以疾也”。⑤通“已”,表时间,意为动作已经实施,情况已经出现。相当于“已经”。《国语·晋语四》:“其闻之者,吾以除之也”;《战国策·齐策(冯谖客孟尝君)》:“窃以为君市义”;《汉书·张敞传》:“今两侯以出,人情不相远”;《柳河东集·封建论》:“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宋苏轼《教战守策》:“唐室固以危矣”。①杨伯峻[3]262认为,“以”作“已经”用,战国前比较常见,秦以后极少见。此引唐、宋之例实属偶然现象。

(二)介词

①表示对事物的处置,相当于“用”、“拿”、“把”。《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宋欧阳修《卖油翁》:“徐以杓酌油沥之”;《清稗类抄(冯婉贞)》:“何异以孤羊投群狼”。②表示方式、原因。有“依据”、“凭借”、“按”、“工具”、“身份”、“原因”等意。《吕氏春秋·察今》:“以所见之所不见”;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蔡元培《图画》:“亦多以记忆所得者为之”;《史记·李将军列传》:“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③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范围。相当于“在”、“于”。《汉书·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宋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清顾炎武《复庵记》:“以崇祯十七年夏”。④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相当于“从”、“由”、“自”。《吕氏春秋·察今》:“贵以今知古”;清周容《芋老人传》:“然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林觉民《与妻书》:“第以今日世事观之”。⑤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为”、“由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明张敷《五人墓碑记》:“率以吾郡之发愤一击而不敢复有株治”。⑥表示论事的对象、依据及标准,相当于:“以……而论”、“就……而论”。《孟子·万章下》:“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⑦“以”介词,用法同“与”(杨伯峻1981p260)。如《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左传·成公二年》:“王以巩伯宴,而私贿之”;《史记·留侯世家》:“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

介词“以”的处置用法尤为丰富。汉语中最早的引进处置者的介词是“以”(马贝加2002),[4]292梅祖麟(1990)[5]认为早期处置式有三种结构:即处置(给)结构、处置(作)结构、处置(到)结构。这在介词“以”语义结构中均有表现。

处置(给)结构,即将某物授予某人。如《诗经·鄘风·干旌》:“彼姝者子,何以与之”;《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处置(作)结构,即视某人/物为某类人或物、让某人担任某职务。如《诗经·鄘风·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兄”;《诗经·邶风·谷风》:“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史记·淮阴侯列传》:“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处置(到)结构,即将某人/物置于某所。如《史记·滑稽列传》:“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滑稽列传》:“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举筑扑秦皇帝,不中”。

马贝加(2002)认为,介词“以”做处置用法时还有“将某人/物作某种处理”之意。举例是《史记·陈丞相列传》:“张负归,谓其子种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史记·魏豹彭越列传》:“於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於河东,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

(三)连词

①顺承关系,位于两个动词之间,前者为后者的方式,后者为前者的目的或结果,相当于“而”。《楚辞·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②并列关系,相当于“而∕而又”、“和”。《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治邺》:“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③递进关系,相当于“并”、“并且”。《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挟太山以超北海”;又“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以啮人,无御之者”。④转折关系,相当于“却”。汉刘向《说苑·杂言》:“少以犯重,弱以侮强”;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⑤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此”、“因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宋苏询《六国论》:“辟荆棘,暴霜雪,以有尺寸之地”;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⑥表示目的,相当于“去”、“来∕用来”等。《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凋墙”;汉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⑦连接状语和谓语主要成分。可语译为“地”,或不译。《汉书·食货志上》:“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唐韩愈《原毁》:“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⑧用在“上、下、来、往、南、北”等词前,表示范围、时间等。可仍译作“以”,或根据上下文义灵活译出。[6]715《论语·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汉书·王莽传》:“自今以来,敢犯此者,辅捕系”;《乐府诗集·有所思》:“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四)助词

①用于名词作状语时,相当于结构助词“地”。《楚辞·涉江》:“鸾鸟凤皇日以远兮”;《史记·屈原列传》:“其后楚日以削”;宋苏轼《教战守策》:“人民日以安于逸乐”。有时亦用于形容词之后。《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明以教我”。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匍匐以进”。②用在句中和词前起舒缓语气和调节音节的作用。《荀子·王霸》:“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逆以煎我怀”;唐柳宗元《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

(五)语气词

用于句末,与“矣”同,表示叙述或加强肯定的语气。可语译为“了”,或不译出。《战国策·楚策四》:“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史记·礼书》:“步骤驰骋厉鹜不外是以”。①此二例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第1版,第715页”.

三、复合词语

这里是指由“以”组合成的多音节词语,“以”有时在前,有时在后。由“以”组成的复合词语有时是一个词,有时是一个短语。情况如下:

(一)yǐshàng以上

1.准方位词

以“以”前的名词为起点,上溯大于起点词的范围。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保”。

2.动词性短语

“以”为承接连词,“上”为动词,与“以”的词语相呼应,意为“向上攀登”。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由山以上五六里”;又“复从峡度栈以上”。

3.名词

表示品第、数量、级别、位置等在某一点上。《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4.时间名词

表示时间在前的,犹言“以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自虞以上为陶唐氏”。

(二)yǐwéi以……为……:“以”与“为”呼应出现

1.“以”是介词“把”,“为”是动词“当作”、“看成”、“作为”等。《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林觉民《于妻书》:“则亦教其以父老为志”。

2.“以”是介词“用”、“拿”,“为”是动词“治理”。《吕氏春秋·察今》:“以故法为国者与此同”。

3.“以”是介词“用”,“为”是判断词“是”。晋傅玄《马钧传》:“以机鼓轮为常则”。

4.“以”是介词“用”、“拿”,“为”是动词“当成”、“作为”。《墨子·非攻(公输)》:“以牒为械”;宋苏洵《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导言(察变)》:“以天演为体”。

5.“以”是动词,义为“任命”、“分派”;“为”也是动词,义为“担任”、“充任”。《战国策·赵策(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史记·屈原列传》:“以其弟子兰为令尹”;《资治通鉴(赤壁之战)》:“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

6.“以”是动词,义为“认为”;“为”是判断动词“是”。《战国策·魏策四(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史记·魏公子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

7.“以”是介词“用”,“为”也是介词,义为“为了”、“替”。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

8.“以”是介词“凭”,“为”是动词,义为“作为”、“当成”。清全祖望《梅花岭记》:“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9.“以”是介词“数(shuǒ)”,“为”是动词,义为“算是”。孙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总督署之役为最”。

(三)yǐwéi以为

1.动词

认为或认为是。汉贾谊《过秦论》:“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宋苏轼《石钟山记》:“郦元以为下临深潭”;梁启超《谭嗣同》:“以为今日谕旨将下”。

2.与“以……为……”结构相同。

“以”是介词,其宾语前置在主语后;“为”是动词,义为“当做”。《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欲居之以为利”。

3.“以……为”的紧缩式。②这种情况有学者认为是意动用法(如于长虹等1983)[7]332,我们认为此种用法也有使动用法(如《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以”是介词,义为“把”、“用来”,其后宾语前置或省略。“为”是动词,义为“当做”、“当成”、“制成”等。《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上”;《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4.为。

“以”是助词,无义。见上《小石潭记》例。

(四)yǐzhì以至[连词]

(1)表递进。相当于“乃至”、“甚至”。宋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明魏学洢《核舟记》:“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2)“以至”和“自”配合使用,相当于“从……到……”。如《吕氏春秋·求人篇》:“观于《春秋》,自鲁隐公以至哀公,凡十二世”;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孟子·公孙丑上》:“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

(五)yǐzhìyú以至于[动词性短语]

“以”为副词,义为“才”;“至”为动词,义为“到达”;“于”为介词,引进“到达”的时间处所(与现代汉语的递进连词不同)。如《左传·昭公十六年》:“故能相保,以至于今”;《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一丝而累,以至于寸”。当“以至于”和“自”配合使用时,有两重意思:一是表示“从……到……”之意,二是表事情的结果。(杨伯峻1981)如《国语·晋语八》:“自穆侯以至于今,乱兵不辍,民志不厌,祸败无已”。

(六)yǐhuán以还[时间词]

1.指起点词到现在的时段,相当于“以来”、“以后”。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导言(察变)》:“则三古以还年代方之”;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晋宋以还,得者益寡。

2.在某一点之下,相当于“以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自中人以还,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

(七)yǐcǐ以此

1.[连词]

表因果,相当于“因此”、“所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此知之”;《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以此下心意”;明宗臣《报刘一丈书》:“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侯方域《与阮光禄书》:“而其子以智,余之夙交也,以此晨夕过从”。

2.[介词结构]

相当于“用这”、“由于这样”、“由于这个缘故”。《吕氏春秋·察今》:“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史记·屈原列传》:“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宋欧阳修《卖炭翁》:“公亦以此自矜”。

(八)yǐlái以来

1.[动词]来;拿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之战)》:“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夏父曰:‘以来’!”;清周容《芋老人传》:“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

2.[时间词](1)指起点到现在的时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清黄宗義《柳敬亭传》:“有此以来”;林觉民《与妻书》:“吾自遇汝以来”。(2)犹言“以后”。《史记·孝文本记》:“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

(九)yǐgù以故[连词]

表因果,相当于“因此”、“所以”。《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以故荆轲逐秦王”;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十)yǐshì以是

1.[连词]表因果,说明结果的所自,有时也用作“是以”。[5]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所以”。如《史记·魏公子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庄子·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是以人多以书假余”。

2.[介词结构]“以”义为“凭”、“用”;“是”义为“这”。《礼记·礼运》:“吾以是观之”;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导言(察变)》:“以是(蜃灰),知其地之古必为海”。

(十一)kěyǐ可以

“可以”在古代汉语中至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音助动词,这和现代汉语相同,意思同现在的“可以”;另一种却是单音助动词“可”和介词“以”组成的固定结构,意思是“可以用”、“可以凭”等,但后一种情况要多些。下面分条说明。

1.[双音助动词]可能,能够。如a.孙武《孙子兵法》:“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靡军”;b.荀况《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c.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2.[动词性短语]意为“可以用;可以凭”。如a.《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b.《左传·曹刿论战》:“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刘义庆《世说新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d.《史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可以”是从“可+以”发展而来,这是因为“可+以”中,“以”是介词(如上第2例中的a、b、c、d各例),只有“以”的介词性完全消失,完全找不到它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时“可以”才是个真正的双音词。(吴仁甫等1991)[8]318但从(十一)·例的1-a例可以看出,双音助动词“可以”至少在春秋孙子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这就是说,“可+以”产生的时代要比孙子还要早。

(十二)yǒuyǐ有以[动词性短语]

“有”是动词,“以”是介词。“有以”略等于“有办法”。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马中锡《中山狼传》:“吾终当有以活汝”。

(十三)wúyǐ无(亡)以[动词性短语]

“无(亡)”是动词,“以”是介词,但其后面已不能带宾语。“无以”是“没有什么可以拿来/不能”的意思。如《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列子·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

(十四)héyǐ何以[动词性短语]

“何”是疑问代词,是一个前置的宾语(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以”是介词。“何以”的意思就是“以何”,大致相当于“凭什么”。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不为者与不能者之行何以异”;《史记·鸿门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司马迁《报任安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十五)suǒyǐ所以[名词性短语/连词]

“所以”在古汉语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代词(所)+以”构成的固定结构,具有名词性;另一种是双音连词,意思同现在的“因此”。

1.“代词(所)+以”。这种结构中的介词“以”有“由/因”、“用”两种用法。(卢以纬、王克仲1988;[9]27杨伯峻1981;于长虹、韩阙林1983)当“以”为“由/因”时,“所+以”便是“的缘故”或“(导致)……的原因/……的目的”之义。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项羽本纪》:“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诸葛亮《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当“以”为“用”讲,也就是它表示工具语的本来意思时,“所+以”便是“的方法”或“用来……的(工具、方法)”讲。如《墨子·公输盤》:“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孟子·梁惠王下》:“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荀子·议兵》:“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2.“所以”为双音节连词时,此时的“以”已失去了介词性质,和“所”组成了一个整体,是一个词。当然,这种用法也是从“所+以”发展而来,在东汉以后已有用例,如《列子·说符》:“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世说新语·言语篇》:“偷本非礼,所以不拜”。上二例中的“所以”均作“因此”讲,因而说“所以”作为表结果的连词用,古已有之。但王力(1980)[10]335认为,真正连词“所以”的产生,最可靠的证据是“所以”后面有主语。①其实,前二例中的“所以”后根据上下文均能补出主语。如《列子·说符》:“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中的“所以反也”的主语是承前一分句“吾不知所之”的主语“吾”而省略,此分句可以说成“所以吾反也。”举例是杜甫《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马上就可以肃清流沙一带地方,所以你被派遣到那里去)。这里的“所以”才真正变为连词了。

四、“以”的虚化过程

“以”作除动词以外的实词,大体走的是词义引申的路径,限于篇幅,此不论述。“以”作为虚词,其虚化的过程大体如下(因篇幅所限,“以”的整个语法化过程另有专文论及):

(一)介词“以”应是从动词“以”虚化而来的

马贝加(2002)认为,在双动词句中,有一个动词和它的宾语一起往往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或有关的范围和对象。这个动词如经常这样用,极有可能发展为介词。在发展过程中的介词的前身,都曾经出现在V1或V2的位置。“以”就是如此。

1.“以”出现在V1的位置上。例如:

a.《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

b.《孟子·公孙丑下》:“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上述二例中,a例的“以”意义比较实在,是“率领”义,语法上是句首主语发出的动作。而b例的“以”从语法上看已与主语没有直接关系,而只是介引一个对象(时子之言)然后一起修饰动词“告”,意义明显虚化了。

2.“以”出现在V2的位置上。例如:

a.《诗经·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b.《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赏以春夏,刑以春秋”。

上述二例的“以”虽然处在V2的位置上,但均已虚化为介词。②因为介词仍具有动词性,所以我们仍说成“以“出现在V2的位置上。a例的“以”均介引名词,然后对前面的动词进行补充;b例的“以”介引时间词后再对前面的动词进行补充。

(二)副词和连词“以”的虚化

1.副词“以”是由介词短语“以+N”中的N脱落而来

(1)“以+N”位于V之前充当V的状语。当N脱落时,“以”就获得了演变为副词的可能的句法位置:谓语动词前。如:《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国语·晋语》:“伯楚以吕郤之谋告公”;《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

(2)“以+N”中N常可省略,这样,“以”字就独立为状语,修饰谓语(王力1989)[11]50。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庄子·逍遥游》:“客得之,以说吴王”;《史记·滑稽列传》:“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3)“以+N”中的宾语 N彻底脱落,“以”直接修饰 V作状语,完全具备了副词的特征,如:《论语·先进》:“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荀子·王霸篇》:“知者之知,固以多矣”;《战国策·齐策四》:“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1)诸例中的“以”,后面都有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是“以”介引的对象,“以”是典型的介词。(2)诸例中的“以”虽然是直接位于动词之前,也可以视作V的状语,但根据语言环境还可以补出“以”的介引对象,仍还具有介词的特点。(3)中的“以”,直接位于V前,从上下文中已不能找出其省略的成分,所以“以”已经是一个典型的副词。

2.连词“以”是由副词“以”虚化而来(王力1989)。“以+N”中的N脱落后,“以”修饰V的功能弱化,最后只起系联前后两项或分句的作用,表示“并列、目的、结果、原因”等,如:《左传·襄公二十年》:“赋《常棣》七章以卒”;《韩非子·五蠹》:“故破国亡主,以听言谈者之浮说”。

上述二例中,“以”只起连接前后两个动作(如前一例)或分句(如后一例)的作用,已完全没有修作用,所以都是连词。

(三)助词“以”

有学者认为助词“以”是动词“以”的假借字,我们认为助词“以”是连词“以”进一步虚化的结果。因为助词“以”和连词“以”都是直接和谓词性成分组合,但助词“以”已无连接作用,只与谓词性成分一起组成助词结构,表示谓词性成分指称化了。(张双棣等2002)[12]280-281如:《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韩昌黎·贺册尊号表》:“欢欣踊跃,以歌以舞”;《荀子·王霸》:“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

上三例中的助词“以”有的用于意义相近的两个动词之前,表示相近的两种动作行为相继出现或同时出现(如前二例),有的用于句中和词前起舒缓语气和调整音节的作用(如后例)。总的看,上三例中“以”字结构是指称化的并列结构,它不会提取与谓词核心动词相关的成分,只是表示原并列结构自身事物化、事件化,因而“以”字结构都是自指的,它的语法性质是谓词性的。

(四)语气词“以”

徐中舒等(1992)将语气词划入助词的一个小类,因此其来源同助词“以”。如:《战国策·楚策四》:“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史记·礼书》:“步骤驰骋厉鹜不外是以”。

语气词“以”常用于句末,加强肯定语气,与“矣”同,相当于“了”或“哩”,有时可不译。

四、小结

虚词“以”来源于动词,其虚化的路径是:动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徐中舒.汉语大字典:第1版[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

[3]杨伯峻.古汉语虚词:第1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第1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梅祖麟.唐宋处置式的来源[J].中国语文,1990(3).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第1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于长虹,韩阙林.常用文言虚词手册:第1版[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

[8]吴仁甫.古代汉语自学指要:第1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9](元)卢以纬.助语辞集注:第1版[M].王克仲,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

[10]王力.汉语史稿:第1版[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王力.汉语语法史:第1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2]张双棣,等.古代汉语知识教程:第1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助词连词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日韩汉语学习者助词“的”泛用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