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研究

2013-08-15 00:46王兰英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新生代双师

王兰英

(河北大学 期刊社,河北 保定 071002)

农民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对农民工问题非常重视,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并要求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解读

20世纪出生在农村接受过初高中或中专教育的“80后”、“90后”,以及出生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弟等统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大都是在异地以非农业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到了2.3亿,而新生代农民工则达到了1亿人左右,占农民工总人数的43.48%。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务工年龄“年轻化”、生活态度“城市化”、务工追求“多元化”、三农“远离化”特点。“年轻化”是指新生代农民工大都初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城市,具有低龄的特点。“城市化”是指他们的城市认同感、归属感极其强烈,渴望融入城市,享受与市民相同的待遇,在消费观念上受城市居民的影响,会把钱花在高档电器、车子、房子和个人所好上,而不再是满足基本温饱方面。“多元化”是指他们职业追求高,职业生涯规划周全,职业选择由生存取向向发展取向转变。三农 “远离化”是指他们毕业后从学校直接进城务工,对“三农”问题淡漠,对家乡归属感淡薄。

二、高校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内容单一

虽然高校在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上有针对性地结合了社会需要方面的因素,但因其办学依托于普通高校,所以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规划及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偏向于参考普通高校全日制专业的授课方式,即“全封闭”、“理论式”的培养模式。学校培养模式下脱离生产实际的培训内容、单一的培训方法和不明确的培养目标限制了课程的开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发展,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取向忽视了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特点,学科本位的思想束缚了教师和新生代农民工相关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发挥。这些培养模式僵化的后果导致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科研与应用的脱节,从而严重影响到了高校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效果。高校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模式本身就是学校模式,但也应该着眼于实践的理论性教学,灵活辅之以校企合作模式教学是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

(二)师资力量薄弱

产学研的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方面的软硬件都达到相当的水平。高校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方面不仅需要充分又完善的实习实训条件,更需要一支既懂理论又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部分高校教师在实践上对生产一线的经营管理、技术工艺了解不多,致使教学脱离生产实际。此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高校教师对新农民工培训的创新性要求挖掘浅,二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持续走低,三是高校之间、教师之间创新资源的有效互动频率小。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质量,要对高校师资队伍合理整合。

(三)保障体系缺失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保障体系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农民工培训补贴制度贯彻、监管不力;二是高校对农民工培训实际一线需要认识缺失;三是企业受单一经济世俗性目的驱使,在培训内容上忽略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性职业要求;四是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即时、畅通的高校培训信息通道。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是造福全社会的公益性事业,政府有义务承担起全部的责任,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建立大范围、广层次、宽领域的保障体系,确保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切实有序开展。

(四)各种资源相对独立

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方面都拥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行业和职业性质的不同,一方面,导致产学研三者在培训资源上分散成相互独立的体系,另一方面,体系间的隔绝致使三者尤其是高校之间在专业设置上的重复和培训组织上的雷同,导致培训资源的浪费,以及渴求知识的新农民工奔波于重复的培训中而收获甚微。长远来看,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各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特色不同,行业需求也不同,因此要进行资源整合,避免因资源的重复利用而造成人、财、力资源浪费。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策略

(一)完善培训学科结构

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有意义的培训就是实践技能培训,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就是实践技能课程。高校在培训课程内容上的有用性、创新性、与时俱进性,是切实保障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协同创新培训成效最大化的前提。21世纪各行业都在突显跨学科的优势,高校更加应该突显学科优势,使参加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需要进行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的学习,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高校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培训必须适应时代的需求,采用与时代相适应的培训方式、改变传统的学科设置,建立一套宏观上有次序、微观上有活力的可以动态调整专业设置的新机制。一方面,各高校要依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优势,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体系,丰富培训内容,从而改变学科专业结构长期不变的状况。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学习,因此,培训内容和学科的设置要偏重于实践性而非理论性。另一方面,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践技能需求,要灵活运用各种培训方法,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摒弃“满堂灌”的单一课堂教授方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类似文化课教师的文化专业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素质,又具备类似工程技术人员掌握的熟练的实践技能。“双师型”教师是培养新生代农民工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关乎到能否真正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校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点,就是要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第一,通过校际协同创新,不同院校之间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整合培训基地教师资源,共同建立一套培训体系。第二,加强跨学科建设的协同创新,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合作,充分服务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要求,更好的为解决企业的技术问题服务。第三,建立一套教师定期接受实践技能锻炼的制度,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和创新发明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高校教师队伍的转型升级。第四,建立严格的培训教师准入制度,确保“双师型”教师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有效提高,为农民工培训注入强心剂,使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质量从根源上得到保障。

(三)建立健全协同创新的保障体系

建立针对协同创新的高校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保障体系,就是要把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方式充分融合统一起来,高校、企业和各级政府都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力量,激发出创新灵感,充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水平,使培训效益最大化,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第一,必须坚持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企业需要、科学研究的主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系统化设计高校的创新模式和方法,从而为协同创新效能的发挥提供知识保障。做好创新体系的顶层优化、创新内容的科学规划,创新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协同创新制度,保障协同创新模式的长期稳定运行。第二,通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式完成教师队伍转型升级,以大幅提升高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打破教学体制内外的制度壁垒。第三,建立和完善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支持与机制激励,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确保协同创新工作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以自我培养和企业引进理论水平高、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人才为中心,以学科优势明显的科研创新团队为技术支撑,汇聚各种创新资源、协调各方利益,积极建设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行业领先、技术水平先进以及政校企多方参与和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质量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四)建立培训资源共享机制

建立培训资源共享机制,是指为了达到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体系中政府和社会机构、大学、企业等各个部门的作用,建立 “开放、集成、高效”的三者协同创新机制,从而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资源共享系统。一方面,针对各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封闭和独立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建立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技术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政府科研财政和教育财政投入效益的最大化。政府更要发挥纽带桥梁作用,大力推动高校、企业组成协同创新的联盟,促进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双发展。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发挥协同创新的作用,政府要定期制定各种培训计划,既包括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训,也包括企业人才充当高校兼职教师的培训。通过借鉴世界一流高校的方式方法,逐步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培训。

[1]邹少菲,苗雪艳.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2-24.

[2]劳动保障课题组.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09-01.

[3]刘中晓.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3):28-31.

[4]胥仕元,汪远忠.论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中促使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因素[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2):52-56.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新生代双师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