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冀骋
人们说,教材决定教学内容,决定哪些知识必须教,哪些知识可教可不教,哪些知识不要教。故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学的依据。
然则教学只教知识吗?
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教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教知识中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提升学生的文化。
能掌握并能运用知识的,是合格的学生;既能掌握又能运用还能创造知识的,是好学生;既能掌握又能运用还能创造知识并且具有人文精神的,才是优秀的学生。
我们培养的学生大多是合格的,少数是好的,极少数是优秀的。但仅有合格是不够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重知识、轻思维,重技术、轻人文的教学传统造成的。
从思维与思维对象的关系而言,思维方式可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有利于获取知识;求异思维,有利于创造知识。心理学家认为,求同思维,即从众多观察对象中找出相同点,以概括出一般规律。求异思维,即从众多观察对象中找出不同点,发现新问题。在我看来,求同思维,还应有另一方面的意思,即努力使主体与客体保持一致,让主体适应客体。求异思维,即努力使主体与客体不一致,让主体不顺从客体。我们说求同思维有利于获取知识,求异思维有利于创造知识,即基于这一理解。
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主体适应客体的求同思维,这有利于知识的获取,故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扎实、考试成绩优秀;而我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思维方式大多也是主体适应客体的求同思维,尽管学生们在基本功方面,在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方面,远胜他人,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则大为逊色。相信书本,相信老师所教,是我国大学生乃至研究生的普遍特点,从而导致唯上、唯书习惯的养成,导致一切服从尊者处世态度的形成,也导致学生创造力的缺乏。
如果中小学的求同思维教育有一定合理性的话(思维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即使是中小学阶段,也不能全是求同思维,否则,一旦形成思维定势,恐怕难以改变),而大学研究生教育仍是求同思维,则简直是岂有此理。大学研究生阶段都不能产生异,提高民族创造力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认为,不同的教育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小学教育,求同思维为主,辅以求异;大学教育,求同求异各半;研究生教育,求异思维为主,辅以求同。
问题是如何培养求异思维?
培养求异思维,首先得从怀疑开始。怀疑书本,怀疑老师所教,怀疑一切现成的结论。在怀疑的基础上信任,在信任的指导下怀疑。怀疑引出思考,思考产生思想。人文科学比的不只是知道多少知识,而是比产生了多少思想,尤其是产生了多少影响人类进步的思想。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思想是人类存在的依据,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由此可见思想的价值,思想的高贵,思想的伟大。尽管思想一经表述和普及就变成了知识,但知识并不是思想。思想讲究独特性,唯一性,知识讲究普及性,大众性。所以人文学科以获得思想作为自己的追求,知识只是手段。如果只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则是舍本而求末。当然,没有知识,也不可能产生思想,知识是思想的前提。以知识求思想,以思想求新知。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有怀疑才有思考,而思考以追问为形式。故追问是所有学问的开始。问结果问原因,问“问”本身。在问中发现问题,在问中解决问题,从而推进学术的进步,促进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育,学得多、思得少,“罔”就成了必然。人文科学的最重要目的是产生思想,思想塑造人、提升人、完善人。
要获取思想,必须有自由。马克思主义所以能被人们接受,能成为工人阶级的价值观和指导思想,主要在于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压迫人”、“机器压迫人”、“人(资本家)压迫人”、“制度压迫人”的不合理性,提出了“解放人”的符合工人阶级利益的主张。所谓“解放人”就是“追求自由”“争取自由”。所以教育应该让学生自由学习、自由思考、自由研究,在学习、思考和研究中感受真善美,从而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我们现在的教学时兴的是灌、记、背。所灌、所记、所背皆是知识,它不需要思考,也产生不了思想。学生被教材、教师所左右,所控制,既没有思考,也没有思想,更没有美的享受。没有思想,不能产生思想,等待的只有落后。
思想是理性的,人还有感性的一面。在获取思想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感知、感悟和直觉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本教材力图以传授知识为手段,以培养思维习惯,改变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为目的,意欲为古汉语教学的改革略尽绵薄。是否做到,不敢自必。有待于使用者的批评。好的愿望,不一定有好的结果,这是人间第一不如意事,也是人生的无奈。
写学术专著不易,编好教材也很难。有人看不起编教材,认为卑之勿甚高论,而在我看来,教材讲究深入浅出,并非人人都能编好。编好一部教材,既要由浅入深,更要由深而浅。没有精深的研究不行,只有精深研究没有表而出之的功夫也不行。前辈学者王力、周秉钧、郭锡良诸家所编教材,深浅相宜,研学相得,影响一代人,造就一代人,至今仍是教材中的经典。这不由得对他们生出无限敬意。本教材虽则以他们为榜样,但要达到他们的高度,谈何容易!人们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又是一件不如意事,奈何?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