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顺 王秀莲
(1.包头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内蒙古 包头 014030;2.包头市稀土高新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3.1.2条:“普通住宅宜为2.8m(层高)”。另外,F10~F18为二类高层;≥F19为一类高层。按新《建规》(草稿)表5.1.1:“建筑高度大于60m的住宅、宿舍等建筑为一类高层;建筑高度大于27m(9层*2.8m/层=25.2m),但不大于60m(21层*2.8m/层= 58.8m)的住宅、宿舍等建筑为二类高层”。按新《建规》(草稿)1.0.5:“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50m(89层*2.8m/层= 249.2m)时,其防火设计专题研究、论证”。……“超过100m但不超过250m的超高层”建议按本文实施。
建筑概况应完整、准确,包括建筑面积、功能、高度、层数等等,由此准确确认用电负荷性质、适用规范等;正确使用国家颁布的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有许多设计图纸在设计依据中缺少部分设计依据,例如:GB50016-2006、GB50034-2004等;确定建筑物所使用的电源电压等级及路数。在图审中经常有几万平米的建筑物没有第二路电源,没有变、配电所。而是将电源推至甲方。
设计人员应按新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的要求设计,不可遗漏必要的弱电系统设计。一般工程弱电承包商只负责深化设计,包括设备选型、配置型号、设备端接方式等。设计院弱电施工图应包括系统图、平面图(配管配线、线槽路由、规格、设备用房等)。有些工程弱电内容直接委托给弱电承包商设计,这种情况要求弱电图纸应与设计院各专业图纸同时报审,且该弱电承包商应有相应的设计资质。
进线总开关的选择应根据系统的负荷计算电流选择和整定,各支路断路器应根据负荷电流选择和整定。低压系统补偿电容的容量应经过计算后选定,应给出系统运行的方式。依据上、下级开关动作电流范围整定各个分支开关。
图例要完整,且前后一致。有部分工程图纸图例与系统图、平面图不一致,给读图带来不便,甚至误读;图例表中应删除与本工程无关的图例项;主要设备表中应给出规格、数量。
各弱电项目控制室设备布置平面图应有标示名称,应标注设备安装方式,定位尺寸。竖井大样图:轴线、主要尺寸、设备布置、设备编号、安装方式、定位尺寸,该图应有比例。弱电平面图中的电缆、导线种类及根数较多,配管管径及根数要求在平面图中应有必要的标注。
(一)地下人防工程:应注明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做法参考图集编号及页次;弱电线槽及桥架防护密闭处理处,应给出等效截面积的配管。图集中只给出做法,而配管管径及根数是由具体工程而定。
(二)无障碍设计: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2001,无障碍专用厕所和无障碍客房对电气设计的有关要求,应设置呼救按钮和信号装置该条内容为强制性条文,但有很多设计人员忽视,应引起重视。
(三)有线电视系统:线缆选型应为射频电缆SYKV或SYWV,且宜为四屏蔽线缆。图纸审查中常发现设计人员使用视频电缆SYV。平面图中应给出分支分配器箱安装位置,不能仅在系统图中表示该箱体。
(四)综合布线系统:概念要准确,多个弱电子系统(宽带、电话等)使用4对双绞线组网统一配线才可称为综合布线系统。仅宽带网络使用4对双绞线组网,只能称作宽带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的垂直干线(语音、数据)配置要合理,满足规范的要求。设计要预留合适的干线配管或线槽。
(五)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超5万m2的住宅小区及地下汽车库应设置该系统,有部分项目遗漏该项设计。视频电缆超距离传输的问题应引起设计人员重视,现在小区规模越建越大,监控室位置选址不合理,很容易出现视频电缆超距离传输的问题。
(六)住宅防护对讲系统:联网型应预留至物业管理室的总线配管。图纸中常出现系统做法为联网型,而平面图未给出预留配管。住宅地下室与地下车库连通,应在连通处设置对讲室外机。住宅单元首层若有多个出入口,应在每个出入口设置对讲室外机。
(七)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要有相关系统图设计,组网系统图绘至DDC站止,附图说明建筑设备监控要求、点数、位置以及集成要求。常见问题:只有文字说明、组网系统框图,而缺监控要求、点数、DDC位置及点控表附图设计,未能达到设计深度要求。
(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说明中应有保护对象等级、消防控制室位置说明;应有消防联动、监控要求,与工程无关的联动要求不应出现在说明中或系统图中,常有套用图纸而未针对具体工程进行修改。
(一)住宅公共用电设备有哪些?消防电梯、普通客梯、消防排水泵、生活泵、生活排水泵、稳压泵、正压风机、排烟风机、应急照明、公共照明、航障灯、强弱电井、三表远传、安监对讲。
(二)住户电源与公用电源要分开。是自外就分还是进来再分,要视情而定。
上述意见若与电力公司、消防局等主管部门意见相左,以电力公司、消防局等主管部门意见为准。专家与设计院各专业人员建立定期交流、洽谈、讲座机制,总结图纸审查中常出现的问题,避免其它工程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