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首届高中新课改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3-08-15 00:44:59孟桂菊王小兰余海涛陈杨帆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物理试题试卷试题

孟桂菊,王小兰,余海涛,陈杨帆

(黄冈师范学院 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所,湖北 黄州438000)

湖北省高中是2009 年秋季进入新课改的,2012 年是告别传统高考、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第1年,也是高考自主命题第9 年。2012 年湖北卷继续贯彻“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以新课改为契机,在试卷的内容和题型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较好地处理了基础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将学科知识和能力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学科素养,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中学素质教育,有力地发挥了高考甄别选拔的测试功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指导思想[1],对中学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1 2012 年新课标物理试题特点

1.1 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覆盖合理

试题注重对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覆盖了力和运动、功和能、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等物理核心内容。试题全面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五种能力,能力层级设置恰当,知识覆盖全面,各部分比例合理。必考部分95 分中力学占38 分,电磁学占57 分,如果考虑到全省考生中有85% 以上选择选修3 - 4(40%)和3 - 5(45%),那么对力学和电磁学的考查基本持平。

1.2 注重基础知识考查、梯度适当

试题内容涉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重要方法和核心思想等,易∶ 中∶ 难比例大约为3∶ 5∶ 2。试卷注重基础性,全卷除第21 题外都是常见的基本题型,无偏题、怪题。从阅卷情况来看,第二卷全省人平分约为24 分,约占38.7%。与2011 年湖北卷得分比例基本持平,实现了平稳过度,无缝对接。

1.3 注重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

2012 年物理试题特别注重对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从函数到几何方程的解答,从平面几何图形到立体几何图象的分析都有题型。从阅卷情况看,学生在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比较欠缺,成为物理失分的主要原因。

1.4 贴近生活实际、体现探究

2012 年物理试题采用了一些从日常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新颖情境,渗透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引领考生在生活中体验物之理,逐渐形成自觉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很好地诠释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2]。例如第24 题以生活中的拖把为载体考查平衡的知识。2012 年物理试题还注重对实验原理、过程的体验,例如第23 题以平衡为原理测磁感应强度,主要考查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步骤过程的体验。

2 评卷信息反馈对中学教学的启示

2012 年高考物理试题较好地体现了“有助于高校选拔,有助于素质教育,有助于新课程改革”,能够较好地区分考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高低。通过对评卷信息的分析,对中学物理教学有必要突出强调如下几点。

2.1 理解能力是基础,提高学生的“悟性”

高考物理学科考试大纲提出要考查考生五个方面的能力,同时指出,理解能力是基础,即对事物的“悟性”,只有理解能力提高了,其它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深入透彻,理解能力就会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落脚点是理论,是通过实际应用来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根本和基础。如第14 小题要求理解惯性的概念;第21 小题理解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等。

2.2 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实验题每年都是难点,如实验装置,电路设计、实验操作、对图线的分析和计算是复习重点,但学生得分率并不高。因此,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学中要重视基本实验,常规实验。学生要加强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过程的理解,通过实验教学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物理实验突出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的理解,涉及到许多具体操作细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积累,今年实验题较成功地通过纸笔考试鉴别学生是否操作过实验。如第23 题要求考生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实物图;要求考生根据实验要求填出重要步骤中实验操作内容,考生要完全理解测磁感应强度的原理,才能正确作答。

2.3 教学中要注意物理思想的渗透

注意物理方法、物理思想、思维方法的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只有形成正确的物理思维方式,培养物理思维品质和科学的研究态度,才会使学生终身受益[3]。如第18 题给出运动轨迹,回避繁琐计算,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在分析运动状态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假设、推理、综合、分析方能解决问题。考生只有厘清它们的变化关系,才能正确求解本题。第20 题利用了和谐对称的思维方法,第34 题第2 问考查全反射问题。物理图像是描述物理规律最简洁的语言,要求考生对物理规律、过程和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合适的图像、图线表示出来,会利用图像表达物理规律。

2.4 培养学生数学处理物理问题和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在习题解答过程中的文字叙述、结果表达能力,提高物理过程分析中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答题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年的试题中都有所要求。第24 题要求考生能够清楚表达θ 和θ0的区别和联系;第25题考查了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和利用物理量间的关系式推导和求解问题的数学处理能力。

从试卷的分析情况看,其主要特点是对接课改,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考纲对知识综合性的考查,大部分试题似曾相识但相似中又有变化,变化中有创新,让人感到“入手容易,满分难”。试卷突出课改,均衡选考,全面贯彻课改理念,且选材新颖,重视图像处理能力,考查信息提炼整合能力,注重数理结合,考查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能力。试卷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数理有机结合,考查学生建模能力,突出试题的选拔功能,重视实验题的探究性与开放型,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2012 年的理综卷物理部分导向性很明显,它有助于引导师生重视对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助于中学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避免题海战术,有助于克服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片面物理教育观,即“重知识记忆,轻方法指导;重解题结论,轻思维过程;重机械训练,轻理解应用”。

总之,2012 年高考湖北卷物理试题切合我省高中教学和考生实际、贴近时代、贴近社会,涉及内容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相衔接,试题科学、公正、规范、严谨。试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从而也可以看出高中新课改在湖北推进得非常顺利。

[1] 廖伯琴.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物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第1 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张大昌.高中物理新教材(第3 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物理试题试卷试题
物理学科思想在2021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应用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物理试题评析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从2019全国理综Ⅰ卷看近三年来物理试题的坚持与实践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