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趋势下的湖北广电发展策略

2013-08-15 00:44:59李育林沈嘉达金洪申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三网融合三网广电

李育林,沈嘉达,金洪申

(黄冈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黄州438000)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广播电视网络向数字化、双向化、智能化迈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强劲的创新动力。同时,信息化社会对广播电视网络质量与服务功能有着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的媒体形态、业务范畴、经营模式、发展方略、服务标准、信息安全及其管理体制将面临着市场严峻的考验。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三网融合”的问题,并强调在“十二五”期间要把“三网融合”作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实现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但是,在现阶段的“三网融合”并不意味着物理层面的“三网合一”,不是网络的相互替代,而是三张网的业务融合。其具体表现为:技术层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 协议;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在业务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并朝着向人们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具体说来就是用户既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网打电话、宽带上网,也可以通过电信网络看电视。在“三网融合”进程中,广电既面临着内容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体制与市场双重制约的挑战。湖北广电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机遇与挑战。湖北广电要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主动进入用户市场,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做好各项服务。就目前来看,主要是服务好“两个市场”,即城市和农村市场。同时湖北广电还要改变传统的运作模式,就是改变以前“我播你看”的单向传播运作模式,建立新的交互式的双向传播运作模式,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

1 中国与发达国家“三网融合”发展概况

1.1 发达国家的“三网融合”

从上个世纪到21 世纪,“三网融合”始终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就如何进行“三网融合”做了不同的尝试,成功的做法是通过政策、制度及监管来解决“三网融合”中的现实问题。根据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电信联盟(ITU)等组织的统计,目前有50 多个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和地区的“三网融合”做得很好,打破了行业政策壁垒,克服了体制障碍,使广电和电信相互顺畅进入对方业务领域开展信息服务。

美国是最早实行“三网融合”的国家,早在1934 年就由《通信法》授权,成立了由6 个局和10 个办公室组成的联邦通信委员会,作为独立的联邦行政机构对商业广播电视和电信通信业进行统一管理。1996 年2 月,美国颁布《电信法》,从法律上消除了“三网融合”的障碍。美国“三网融合”的主要特点集中表现在业务融合与网络融合上,其业务融合主要以公司的兼并和联盟来实现,而网络的融合则以新技术来推广。美国“三网融合”的市场竞争态势,是电信与广电并不急于进入对方主营业务,而是在“融合”的中间地带(高速宽带业务)展开激烈竞争,为争夺宽带用户,电信与广电都在想方设法提高网络双向传输速度。

欧盟主要成员国的“三网融合”经历了广电与电信“非对称准入”到“对称准入”的过程,这个过程共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同时,欧盟各成员国对“三网融合”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既遵循欧盟的一系列“指令”和“建议”,又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国发展之路。其中英国和法国的“三网融合”模式就很有代表性。英国实行了统一监管模式,并寻求多方合作、共同发展。英国电信不仅同时提供互联网、电话等通信服务,也开办了自己的网络电视频道。英国广播公司(BBC)大举进军网络领域,其推出的网络在线电视服务凭借内容优势吸引了大批网络用户。在欧盟统一“指令”和“建议”下,英国对本国通信法进行了修改,推出了新的《通信法》,并依据此法成立了通信管理局(OFCOM),全面负责英国“三网融合”业务的发展以及电信、广电的监管。法国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并没有像英国那样合并主管部门、成立独立于政府的统一监管机构,但其“三网融合”的进行同样很顺利,这主要是得益于法国的电信与广电双方良好的合作传统及完备的法律支撑体系。法国的电信与广电双方在业务上彼此对称开放、交叉参与。在电信的法律制定上,以《邮电法》为基本法律,并于1996 年和2006 年两次对《邮电法》进行重大修改,现改称为《电子通信与邮政法》,法律的修改与完善,进一步降低了电信与广电的市场准入门槛。

日本与韩国是亚洲较早开展“三网融合”业务的国家。日本的总务省是通信与广电的统一管理机构,其下设立两个局——信息通信政策局和综合通信基础局,分别承担通信与广电的管理职能。韩国的“三网融合”是通过广电、互联网和通信行业的共同合作,促成了类似交互式网络电视、智能电话、智能电视这些新业务的产生,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1.2 中国的“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是在数字技术浪潮的大力推动下,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和业务相互渗透,使得同样的内容和应用可通过不同的网络传输和不同的终端展现的过程和现象。由于互联网的完全开放性,使其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已经自然而然地融合了,因此,我们谈“三网融合”,实际上是指电信网与广播电视网(主要是有线电视网)的融合。

“三网融合”这一概念在我国首次提出来以后,相关政策经历了严格管制、放松限制、鼓励发展的演变过程。

1999 年,由于传统电信运营商涉足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部门介入语音业务,为了加强管理,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其中第6 条明文规定,禁止电信和广播电视两大行业相互渗透,不允许电信部门经营广播电视业务,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不允许广播电视部门经营电信业务。

2003 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关于《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的15 号令,首次允许持《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单位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这一文件的颁布实施打破了电信业务和广播电视业务的相互不渗透的政策壁垒。

2008 年,国家为了推动数字电视业务的开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该通知指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促进网络和信息资源共享;在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的运营服务机制。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在符合国家有关投融资政策的前提下,支持包括国有电信企业在内的国有资本参与数字电视接入网络建设和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

2010 年1 月13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会议提出了阶段性目标:2010 年至2012 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 年至2015 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决策科学、管理高效、职责明确、协调顺畅的新型监管体系。

2012 年3 月5 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表示,2012 年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2 “三网融合”对湖北广电的影响

“三网融合”对湖北广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用户资源分流、传输地位降低、业务受到冲击以及经济利益受损4 个方面。

现有用户资源分流。业务融合增加用户对服务商及服务内容的选择权,电信较早进入市场,具有一整套市场运作规程,保障了电信拥有数量可观的客户群体和品牌优势,正在使用的3G 和今年已确定了国际标准的4G 的广泛推行,将促使手机用户的数量及利用手机上网的人数猛增,而湖北广电传统的事业管理模式及单一的业务形态严重影响了广电的发展,在目前的情况下很难与电信已形成的多业务、全方位的模式相竞争。

传输通道地位降低。“三网融合”使很多原来在湖北广电开展的业务现在可在电信网络上开展,致使信息的传输通道边界和业务边界模糊或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促使了IPTV、手机电视等新型业务的开展,使湖北广电逐渐失去以往对电视传输通道的垄断地位,湖北广电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也明显降低。

优势业务受到冲击。“三网融合”使电信运营商具备了同时传输语音、数据、视频的能力,特别是新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向用户端的延伸,使电信网实现了双向传输业务,电信网的移动性及传输频带得到很好的利用,这些对湖北有线电视网络形成了极大的冲击,湖北广电的传统优势业务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经济利益受到损失。湖北广电除要做好政策法规报道、政府形象宣传、社会舆论导向等宣传工作外,还要做好湖北广电自身的经济工作。在经济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湖北广电主要经济来源(广告收入)受到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是电信运营商们拥有手机和互联网两大优势传输渠道,同时还能准确掌控终端的客户信息,电信这种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及广博的人脉资源吸引着广大的广告商群体,大量原本属于湖北广电的广告转而流向电信。

3 湖北广电发展策略

湖北广电谈“三网融合”,既要了解国内外“三网融合”的发展态势,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把握国内的政策导向,又要做到与全国同步发展,还要彰显湖北地域特色。湖北广电的地位与核心竞争力,应该体现在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是广电进入了增值电信业务领域,在“三网融合”下获得了产业发展的空间;挑战的是广电要面对网络电视、互联网及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业务冲击。这就要求湖北广电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技术升级,推动传播方式从模拟单向转为数字双向。转变服务方式,创新业务形态,推动服务方式由简单单一服务向多样化、个性化综合服务转变。把“看电视”转化为“用电视”。湖北广电在“三网融合”进程中的发展策略应主要从以下7 个方面来谋划。

积极争取湖北省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扶持。湖北广电由于受制于传统管理体制及独特传播功能,在“三网融合”初期,需要湖北省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导与扶持。同时也要借鉴国外“三网融合”的成功案例。如欧盟主要成员国花了十几年时间才完成广电与电信非对称准入到对称准入的转换过程。湖北广电也要争取非对称进入对方业务的权利,以获得转制的过渡时间,并尽快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的新模式。

深化湖北广电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湖北广电应探索建立适应“三网融合”要求的体制,明确湖北广电市场定位,调整产业布局,形成几个大的市场运营主体,进行规模化经营。同时还要向电信学习改革的经验,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要使湖北广电从体制和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建立真正的市场化运营主体。努力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湖北广电的当务之急是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引进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引进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资本,不仅可以获得广电行业发展急需的资金,同时,也可以将其他行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融入本行业,从根本上改造广电行业粗放式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以促进湖北广电的稳健发展。

加快湖北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及网络双向化改造。湖北广电面临内外夹攻之势,前有网络电视、MMDS 进攻,后有手机电视、直播卫星的堵截。形势逼迫广电必须加快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步伐,坚决确立有线数字电视的核心业务地位,统一营销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付费频道营销,进一步加强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同时,湖北广电需要整合有线电视网络,大力推动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提升网络带宽,提高网络速度,升级和统一机顶盒制式,建立新型播控平台,用MP(Media network Protocol)技术来保障视频核心业务以及运用“云”技术来保障多业务的开展。

加强与电信合作并拓展新型增值业务。广电与电信的竞争与合作是长期共存的态势,双方应凭借各自业务特性进行有序竞争与合作,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与优势互补。湖北广电要把握住电视节目内容丰富及有线电视宽带的先天优势,做好高清电视、互动电视、3D 电视、手机电视、新闻定制、电视短信、实时路况、电视杂志等业务,站在用户的层面来思考湖北广电实际存在和未来发展的问题,开发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业务。

大力开发湖北有线电视网络中的互联网业务。在互联网业务方面,对湖北广电来说的“三网融合”就是把互联网业务导入到有线电视网络平台上的内容融合,人们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不仅可以收看电视,还可以上网冲浪,共享海量网络资源。

搭建好物联网平台并为物联网提供有力支撑。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新兴技术,广电与物联网联姻将助推有线电视网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因为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建设的前提是需要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这正是湖北有线电视网在未来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广电的业务建设是广电在“三网融合”市场竞争下取胜的技术保障。但就目前湖北广电部分员工的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方面来看,他们已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有的人将要成为被现代科学技术淘汰的对象。因此,湖北广电员工要积极地学习高科技理论知识和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新知识结构,树立市场观念,转变服务态度,建立健全服务制度,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服务标准,按照比电信多一些服务的理念提升服务档次。同时,还要熟知并细分市场,培育高端用户并针对其需要制定多种服务选择。

近十几年来人们一直都在关注“三网融合”的话题,政府及运营商们都作了很多方面的努力,似乎“三网融合”的效果仍不如人意,但“三网融合”是历史的选择,“三网融合”的技术早已成熟,三网的业务融合是大势所趋。湖北广电在这场融合的博弈中,就是要把握当下机遇,提升行业服务,实现与电信的共赢。“三网融合”下的湖北广电的发展,就是湖北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未来要实现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可管可控、全业务承载、全方位服务的功能,为广大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双向互动的全方位服务。

[1] 黄浩然,徐冰,彭婷.NGB 网络综合网管系统建设规划[J].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2):106 -108.

[2] 金涛.“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的发展[J]. 声屏世界,2011(5):68 -69.

[3] 朱铁一,徐朝晖.基于HFC 网络实现三网融合的网络升级策略与实践[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6):76 -81.

[4] 丁颐,王厚芹.中国三网融合回顾与总结[J]. 电视技术,2011,35(10):59 -62.

[5] 陈勇,熊鹰,刘虎.三网融合下网络带宽分配技术研究[J].电视技术,2012,36(11):70 -72.

猜你喜欢
三网融合三网广电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34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有为才能有位
声屏世界(2016年10期)2016-12-10 20:57:25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37:01
试论三网融合进程中电视台全台网的建设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21期)2016-07-10 12:22:35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出了……
环境与生活(2016年6期)2016-02-27 13:47:05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三网融合遇上4G时代
声屏世界(2014年2期)2014-02-28 15:17:33
“三网三联动”创出新风景
中国火炬(2013年4期)2013-07-25 09: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