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副词“再”和“又”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中的教学

2013-08-15 00:45钟桂兰
潍坊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句法副词语义

钟桂兰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6)

“再”和“又”是汉语中的两个基本副词,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当中,使用都极其频繁。作为母语,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基本不会犯错,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初学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如何区别并准确掌握这两个副词的用法,却是一个难题。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对二者的语义共性和差别以及句法位置方面进行一些梳理和比较,以引导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正确地掌握“再”和“又”的语义特点,注意区分它们的语义共性和语义差别,避免他们在学习中产生偏误。同时也要注意现代汉语里“再”和“又”在各种句型中的句法位置区别,从而使留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这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语义方面的共性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再”的解释是:1)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次。~衰三竭。2)表示重复或继续,多指未然:~说。3)表示更,更加:~勇敢一点。4)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想好了~写。对“又”的解释是:1)表示重复或继续,指相同的:今天~下雨了。2)表示加重语气、更进一层:你~不是小孩!3)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高~大。4)再加上,还有:~及。十~五年。5)表示转折:这个人挺面熟,一下子~想不起来他叫什么。

从词典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再”和“又”分别都有好几个意思,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只选取“再”和“又”有相似义的地方进行分析。找出相似的地方以及相似中又不一样的地方来进行分析和比较。“再”和“又”都可以表示动作的“第二次”或者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持续或重复。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中也是这样教给学生的,“再”和“又”表示动作或者某种情况的重复和继续,相当于英文中的“again”或者“once more”。比如下面的例子:

例1:他今天不在,我明天再去找他。

例2:昨天他没上课,今天又没上课。

在例1中,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今天去找他了,但是他不在,明天第二次去,表示重复今天“找他”这个动作。在例2中,表达的意思也是昨天他没上课,今天也没有上课(第二次),重复了昨天“没上课”这个情况。而且,这两个例子都是表示对同一个动作的重复,所以我们认为“再”和“又”的第一个语义上的共性是表示对同一类或者同一个动作的重复。

例3:我先出去买点东西,回来以后再给你打电话。

例4:下课以后,他又写了一会作业才回家。

在这两个例子中,“再”和“又”表示的不是重复的动作,而是在一个动作以后,相继持续发生的第二个动作。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再”和“又”分别又可以表示不同的动作情况按照时间顺序相继发生。再比如下面的例子:

例5:你写完作业再看电视吧。

例6:她去书店买了书,又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

二、语义方面的差异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再”和“又”都可以表示动作的重复或者持续,但细细研究,却发现在表示动作的重复和持续时,这二者又有所不同。在例1、例3和例5中,“再”表示的都是将来的动作,是没有实现的动作。而在例2、例4和例6中,所表示的动作都是过去的动作,已经发生或者实现的动作或状态。

例7:你吃完饭再去吧。

例8:他上周去了一趟北京,这周又去了一趟,来回折腾。

例7中“去”的动作是尚未发生和实现的,而例8中“去”的动作却已经实现和发生了。而且我们还发现用“再”的句子中,一般不用表示动作完成的“了”,而在用“又”的句子中,常常用表示动作完成的助词“了”。再例如:

例9:你先打电话问问,如果他在家你再去。

例10:他已经吃了两个苹果了,又吃了两个。

教学中发现,在用“又”的句子中,常常带表示完成或者结果的补语,而在用“再”的句子中,很少有这种情况。例如:

例11:来中国以后,她的汉语又进步了很多。

例12:他吃完饭又看了一会儿电视才睡觉。

再”和“又”在词汇意义上都可以表示重复或继续,但是二者使用的语境又有所不同。“再”常常表示说话人表达自己的打算、计划、愿望、或者建议、要求、命令听话人去重复或继续某种动作、状态,或者假设、臆测、询问别人将要重复或继续某种动作行为。也就是说“再”是表示主观性的。而“又”则常用于说话人陈述或描写自己或别人的动作、状态已经或将要重复或继续的情况。那么“又”则是表示客观性的。例如∶

例13:我再吃一个,就不吃了。

例14:我又吃了一个。

例15:别着急,再等一会儿。

例16:他又等了一会儿,才离开。

例13和例14中的“再”和“又”分别表示“打算”和“陈述”,例15和例16中分别表示“建议”和“陈述”。

三、句法位置的比较

“再”和“又”是汉语中的基本副词,在初级汉语教学中,常常这样告诉学生,“再”和“又”在句中放在动词的前面,作状语。在上文所举的例子中,都是这样的情况,“再”和“又”都用在了动词的前面。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接触到的句子,不都是简单的普通句子,所以“再”和“又”在句中的位置常常有所变化。

(一)“再”和“又”都可以和能愿动词“能、想、要、愿意、会……”等连用,但是句法位置有所不同,“再”常常用在能愿动词的后面,而“又”常常用在能愿动词前面。

例17:a我能再吃一个苹果吗? b他又能下地走路了。

例18:a我们想再去一次云南。 b他们又想去一次云南。

在这里“再”和“又”还是表达动作的重复或者持续,但是“能愿动词+再+动词”表示的是要求或希望结束的行为再次重复,语音停顿是在能愿动词之后、“再”之前。在“又+能愿动词+动词”中,“又”与能愿动词结合紧密,语音停顿是在能愿动词之后、动词之前。而且除了这种常态以外,副词“再”有时候也能用在能愿动词的前面,例如在这个句子“你再想来中国就不容易了”中,“再”用在了能愿动词“想”的前面,在这里,“再”除了有一种重复的意义以外,它还带有一种“假设”的意思。

(二)“再”和“又”都可以与否定词“不、没、别……”等连用,表示动作的不重复或不持续。“再”与否定词连用的时候位置比较灵活,放在否定词的前后均可。只是表达的意思有点差别,“再+否定词”含有较强的主观色彩,语义更坚决,就像顾义生所说“再”在此有绝对、断然之意。其次,两种结构体在内部的层次结构上也有些不同。例如:

例19:我再不/不再玩电脑了。 你再别/别再去找他了。

而“又”则有一些限制,常常放在否定词前面。例如:

例20:他又不吃饭了。⋆他不又吃饭了。

你别又惹他生气。⋆你又别惹他生气。

(三)“再”和“又”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句法位置。“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中的两种特殊句式,它们都是用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介词“把”引出动作的受事或者受处置的对象,“被”则是引出动作的施事或表示被动。在初级阶段教学中,教给学生的都是副词放在动词前面,“再”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中,这一规则还适合,但是用“又”的时候却不适合这一规则了。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用“把字句”的时候,“再”可以放在句中的动词前面,也可以放在“把”的前面。例如:

例21:剧组收工后,直接把报酬结给他,他从中提取5块钱后,再把余下的钱发给那些群众演员。《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晚婚甚至不婚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把结婚生子看成是人生必经的历程。(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例22:“你害怕记仇,你当然喜欢别人一下子把什么都全忘掉,你好从头把事情再做一遍,你这不是算错了日子吗?”(《秋天的愤怒》张炜)

例23:举例来说,像我在这个位置就有机会可以把问题再重复一次,我们今天晚上会骑很远的路吗?(《魔戒》)

不过,“再”用在“把”的前面,常常表示两件事情的持续发生,而用在句中动词前面,“把”的后面则表示对一件事情的重复。

“又”在把字句中,也可以用在“把”的前面或者动词的前面。但从语料库的情况来看,“又”大部分放在“把”的前面。例如:

例24:妻子又带着东西找他去了,一看他已经死了呢,夜里呢,她的佣人又把她的东西都偷走了,就留着一个珍珠衬。(1982年北京话调查资料.邓润静)

例25:周朴园玩弄了侍萍,又把她抛弃,当侍萍突然又来到周家时,周朴园软硬兼施,企图把侍萍……(《雷雨》曹禺)

通过对大量语料的调查,我们发现在“被字句”中,“再”和“又”常常用在“被”的前面,表示句中主语所要承受的动作。例如:

例26:其初衷和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如果再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坏人操纵利用,灾难也就随之降临。(1994年报刊精选)

例27:人们发自内心地希望这种美好的场面能永远保持下去,不要再被人破坏和中伤。(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例28: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例29:在南极严寒条件下,蒸气凝结成了高达数米的冰塔;冰塔又被继续喷出来的蒸气穿透成一个个冰洞;蒸气又沿着冰洞上升。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在有的“被字句”中,表面看起来,“再”和“又”用在了“被”的后面,其实不然,比如下面的例子:

例30:一则可吸尘,二则湿润空气。炼钢后废水经净化处理,97%的水量被再利用,3%的水量流入海中。(1995年人民日报)

例32:他抛得快,这乞丐也吞得快,忽然间七八个包子全都不见了,完全都被又瘦又小的乞丐吞下了肚。(《陆小凤传奇》古龙)

在这两个例子中,“再”和“又”的内部结构是不同的,它们是和后面的动词或者形容词构成新词组,是不可分割的成分,所以要注意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结构,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从句子结构方面作出合理的解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副词“再”和“又”的教学是初级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但由于在初级阶段,受学生汉语水平限制,教材所介绍的语言点往往很简单,而学生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又会在语义和句法位置的方面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所以,教师们可以在循序渐进的教学中逐渐渗入这两个词的区别,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清这两个词的用法以及区别。

[1]张义.副词“又”和“再”的对比分析—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释[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2]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史锡尧.“再”语义分析———并比较“再”、“又”[J].汉语学习,1996,(2).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顾义生.《红楼梦》中“再”的一种特殊用法[J].中国语文,1989,(1):71-72.

猜你喜欢
句法副词语义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语言与语义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