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3-08-15 00:48黄勇樽
河池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诗词思政教学

黄勇樽

(河池学院 政治与历史文化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和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时,《毛泽东诗词》和《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两部电视片在全国上映后,曾经观众好评如潮。[1]在全国即将迎来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笔者希望拥有更多的文艺作品呈现给全国观众。同时,试将自己近年来,如何运用毛泽东诗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简称“思政课”)课堂教学之中,作个梳理,以求方家,期望更好地实现与达成“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一、“思政课”经常引用的毛泽东诗词

(一)理想报国篇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活动时创作的诗词中,理想抱负可以从心所欲地抒发。[2]如少年毛泽东抄录《七古·咏蛙》以言志,改写《七绝·呈父亲》以表情,并给自己起名“子任”,意表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表现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怀抱远大理想抱负;他在友逝国耻的时候写《四言诗·题<明耻篇>》激励同窗及民众勿忘国耻与承担起洗雪国耻的重担并作《五古·挽易昌陶君》表达良友早逝悲痛心情,抒发忧国忧民情怀与改造旧世界的志向;为斩断离愁,给爱妻作《贺新郎·别友》让人满怀明天美好的理想;他在《沁园春·长沙》中呼喊要“主沉浮”要“浪遏飞舟”,述怀明志;他以虚幻想象的方式抒写社会理想《念奴娇·昆仑》、以《水调歌头·游泳》为理想的建设速度、以《蝶恋花·答李淑一》告慰烈士、以《七律二首·送瘟神》社会主义建设方式、以《七律·答友人》反映家乡面貌、以《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来战胜“妖雾”、以《卜算子·咏梅》为理想的个体人格、以《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为理想的反霸结局、以《杂言诗·八连颂》为理想的群体性格、以《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为理想的防修行动、以《念奴娇·鸟儿问答》为理想中的防修战斗场面和以《七律·洪都》[3]为理想中一代新人的出现、直至以《念奴娇·昆仑》为实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4]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斗争等等。在毛泽东诗词中,在全新的理想和信念指导下,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理想报国,折射出耳目一新的面目、境界和意象。[5]

(二)军事革命篇

从已发表的毛泽东诗词看,军事革命题材占有较大比例。从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到1949年底新中国成立,这22年军旅诗词以诗意的语言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受,也给我们留下了反映中国革命军事斗争历史的不朽史诗。6如《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六言诗·致彭德怀同志》、《清平乐·六盘山》、《祭黄帝陵》、《五律·挽戴安澜将军》、《五律·张冠道中》、《五律·喜闻捷报》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作品。

(三)亲情友情篇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革命家诗人毛泽东也是凡夫俗子,也有喜怒哀乐,也像常人一样地注重爱情和友情。故而,他写了许多讴歌爱情和友情的诗篇。[7]例如以真挚的情感,缠绵悱恻之文字,表达夫妻爱恋之深,诉说夫妻思念之苦和离别之悲的《虞美人·枕上》和《贺新郎·别友》;为表达对牺牲的天长地久的怀念与浓郁浪漫气息的飘散,而连缀人间的神话世界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有朋友之间语重心长的互勉共励的《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有友朋之间诚挚婉转的规劝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也有对战友刻骨铭心的怀念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还有赞美在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鲁迅那博大的胆识的《纪念鲁迅八十寿辰》等等。这些描写亲情友情的诗作的共性在于,立志高远,置个人爱情于大爱之下,置个人亲情于革命事业之后,使之超越个人的小爱范围而别具一番更为深广高远的大爱境界,很值得当代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以及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关系时学习效仿传承与弘扬光大。

(四)“天人合一”篇

从历时性角度来衡量,毛泽东辉煌的诗篇根植于伟大的实践,他缔造了新中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时代;他的诗词蕴含极为深厚的哲学素养,并发出创造性的艺术光辉。[8]从共时性角度来看,毛泽东诗词之所以对社会生活的表现,别具一种悠远的意味,是因为艺术构思渗透饱含“天人合一”的理念与思维;他的诗词把自然景物、社会历史和人民群众浸润于清词丽句之中,使之意趣纵横,震古烁今。如《沁园春·长沙》(1925)、《菩萨蛮·黄鹤楼》(1927)、《菩萨蛮·大柏地》(1933)、《十六字令三首》(1934~1935)、《念奴娇·昆仑》(1935)、《沁园春·雪》(1936)、《浪淘沙·北戴河》(1954)、《七绝·题庐山仙人洞》(1961)和《卜算子·咏梅》(1961)等。

二、毛泽东诗词在“思政课”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一)巧用毛泽东诗词开课,引人入胜,激发爱国热情——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高效成功的“思政课”需要引人入胜的开课。“思政课”可以通过启发式、案例式、参与式、互动式等研究式教学,探索符合大学生特点及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或模式。[9]3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开展研究型教学,巧妙运用毛泽东诗词导入新课,意在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学中来,迅速进入角色,热情参与,为教学打下厚实的铺垫。在“基础”课教学“做忠诚的爱国者”时,笔者介绍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对军队问题一直很重视,也注重军民鱼水情关系,对我国军队国防建设颇具现代启发意义,并以诗味平实,意义重大,传诵不衰的《八连颂》[10]58来开课,收效良好。在接下来学习“维护祖国统一”和“增强国防观念”时,学生在课堂交流发言中再次引用“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灵活地运用毛泽东诗词来开课,可以创设温馨的环境与诗意的情境,师生在轻松愉快氛围逐步建构知识,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活用毛泽东诗词明理,清新隽永,讲解灵动壮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辩证地活用毛泽东诗词明理,循循善诱地讲解,清新隽永,既增长史实,陶情励志,使大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情感得以升华。在“基础”课进行“正确对待人生逆境”讨论后,各学习小组代表上台分享交流本组成员的认识、看法和建议,教师要作个总结,笔者通过多媒体屏幕展出毛泽东的《清平乐·会昌》与当时的历史背景:1934年夏,第五次反围剿告急,转移前夕,毛泽东已经被排除在领导核心之外,是毛泽东政治生涯的低谷,甚至还有生命之虞。但透过这厥词,毛泽东毫无压抑伤感之情,更没有心情沉郁,满腹牢骚,反而格调明朗,情绪阳光,树立战胜挫折的精神和勇气,以及愈挫愈勇的人生信条,最终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数月后开始的万里长征,印证了这厥词的前兆之光。[11]76在大柏地,朱德和毛泽东率领红军离开井冈山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彻底击败了尾追的国民党竷军。1933年夏,当毛泽东重到大柏地时,慷慨而作《菩萨蛮·大柏地》。从这首词来看,当时已经被调离军事领导岗位,专任政府工作的毛泽东的内心没有丝毫苦闷,反而表现出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和对革命美好前途的坚定信念。[12]45面对困难挫折,追寻毛泽东诗词意境“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直到“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13]4让“思政课”在诗意盎然,溢彩流光中明理,师生美好情感轻松灵动,愉快徜徉于诗词海洋,浸润于毛泽东诗词的“思政课”,可以是这么美,应该是这么美!

(三)趣用毛泽东诗词导行,知行合一,统合知情意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动情地趣用毛泽东诗词导行,作为训练引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不竭资源,希望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社会实际无限接近,加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逐步培育理性、发育德性、完善人性,使知、情、意、行完美统一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与达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若使大学生树雄心、立大志,增强民族或人类忧患意识,可以援引“怅寥廓,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想使大学生顿生爱国豪情,甘为祖国富强奉献一切,不妨引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要使大学生迎困而上、知难而进,那就一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你想与挫折同行,并感到乐趣,只要朗诵“不管风追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一句“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你会感到老当益壮,雄心不减;你要以史为鉴,正确处理暂时胜利与长远胜利的关系,只需朗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如何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只要细读“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怎样使人正确对待不顺心之事,保持健康的心理态势?只需慢读“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何不轻读“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使你顿感,人生的有限性与时间的无限性。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教学中,每当师生齐读“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鲲鹏击浪从慈起”到“一唱雄鸡天下白!”师生仿佛听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军队、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阵阵凯歌。[14]5

(四)借用毛泽东诗词尾课,升华主题,生成画龙点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思政课”研究型教学的实质也就是启发式、案例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的整合运用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知识背景与情感体验有序引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及时简洁点拨,有效升华激情,生成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机智地借用毛泽东诗词尾课,使深奥的原理形象化,抽象的理论简单化,收到升华主题,画龙点晴的效果,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教学“纲要”课的“重庆谈判”结尾处,笔者给学生介绍毛泽东写于1936年,发表于1945年的碚都,也是毛泽东公开发表的第一首词作——《沁园春·雪》,而轰动全国,震怒蒋介石等史实,从反对封建主义的角度表达了词作者毛泽东对民族解放的前瞻性认识。[15]其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是对历史与现实的绝美诠释,也给这节“思政课”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由此可见,实现毛泽东诗词与高校思政课的耦合,打造知情意行合一的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既能使大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又能使大学生培养道德情感、增强践行意识和提升探究实践能力;在求真至善历美中,提升大学生自身良好道德修养。蕴涵毛泽东诗词的高校“思政课”,是如此之美,如此之善,如此之真!

[1]徐秋菊.改革开放30年国内毛泽东诗词研究与出版综述[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2):149 -154.

[2]龙剑宇.毛泽东诗词与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1):83 -87.

[3]丁毅,许眉.探索者的心灵世界——解读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诗词[J].党的文献,2010,(2):38-44.

[4]项郁才.毛泽东诗词学习[Z].武汉:华中师院黄石分院中文系,1978.20.

[5]陈晋.毛泽东诗词的革命性思维[J].党的文献,2010,(6):31-34.

[6]苏蔓.毛泽东诗词的军事文化意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6):29 -33.

[7][2]吴欢章.毛泽东诗词的情趣和理趣[J].秘书,2011,(11):40-45.

[8]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5〕9号)[EB/OL]http://www.edu.cn/zhuan_ti_5118/20090408/t20090408_371281.shtml.中国教育网,2009 -04 -08.

[9]臧克家,蔡清富,李捷.毛泽东诗词鉴赏[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10]田秉锷.毛泽东诗词鉴赏[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11]陶柏康,谭力.毛泽东风采·独领风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2]萧永义.毛泽东诗词对联辑注[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13]林冠夫,朱迪卓.毛泽东诗词鉴赏[M].太原:书海出版社,1998.

[14]鲁歌.毛泽东诗词论稿[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诗词思政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思政课“需求侧”
关注诗词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