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人文关怀思想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2013-08-15 00:50花会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仁爱论语因材施教

花会娟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们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对道德教育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德育工作者要继承其精华,并将其发扬光大。其中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思想,启示德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同时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文关怀意蕴也体现为在教育中要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就给在德育工作中怎样倡导教育平等、如何开展个性化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仁爱”思想与以人为本

(一)孔子“仁爱”思想的基本内容

孔子的“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这一思想主要讲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的道德养成的问题。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爱的人才能够喜爱别人,厌恶别人,不怀有仁爱之心的人是没有资格这样做的。正所谓“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仁爱”思想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基础,体现了在教育中要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据此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仁爱”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中庸》有一句话叫做“仁者,人也”,就说明了"仁爱"思想是把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它充分肯定了世间每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德育工作者应该看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让学生的个性化价值得以实现,道德水平得到提高,深刻的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文关怀之情。

其次,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在孔子看来培养出君子就是德育的最大成功,在整部《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了一百多次,君子就是古代的道德楷模和人们崇拜的对象,类似于西方的“绅士”。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再次,孔子的“仁爱”思想中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体现在方方面面,是十分全面的。从自我修养到家庭美德,再到爱人而人人互爱的社会公德,都在《论语》以及其他儒家经典著作中有所体现。当代德育工作就是以孔子的道德要求为基础,结合现实条件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

(二)以学生为本,落实德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这一思想之后,立刻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以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根基和灵魂,在德育工作当中,以人为本的体现就是“以学生为本”。“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1]我们坚持和强调以学生为本,那么,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也就是说,一个现实的具体的人一生当中要受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受到的教育也来自于多方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大学生所经历的只是人生的前一个阶段,还不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全部,其可塑性是非常大的。

整个社会在进步,正面教育占主流,现代教育也越来越提倡“正能量”教育。高校德育工作应该积极有效地从正面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首先要确立学生在道德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道德养成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道德养成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知识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全面发展:其次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学生虽然是道德养成的主体,但教师是德育教学工作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为学生的道德水平的提高服务;再次必须深入进行德育教学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要结合大学生兴趣和道德接受能力,与时俱进。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改变传统的“灌鸭式”教育,多运用孔子的“谈话法”,启发、诱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孔子十分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他将个人修养和对他人、社会、国家应有的义务和应负的责任联系起来。”[3]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孔子以“六艺”作为教学内容,他特别重视诗教和礼教,认为诗歌和音乐是可以纯化和熏陶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有着非常重大的启示作用。

二、“有教无类”与德育平等

(一)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基本内容

“有教无类”思想是孔子主张教育平等的一个体现,子曰:“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意思就是只要主动地给自己准备一份礼物,即使是一份薄礼,孔子就没有不教育的。孔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教无类”这一教育界最为经典的理念,而且自身也实践着这一理念。在当时人数不多的春秋战国时代,便有了门生和弟子三千多人,可见其教育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孔子“有教无类”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不论个人社会地位如何,都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孔子的弟子当中有一个叫仲弓,他的父亲身份卑微,并且德行很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仲弓父,贱人。”孔子并没有因为他父亲身份卑贱而歧视仲弓,孔子评价他“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庸也》)孔子把仲弓和他的父亲区别对待,一丝不苟教育仲弓。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论语·庸也》)孔子认为仲弓才华横溢而且道德水平非常高,也十分有才,可以南面称君了。卑微家庭出身的仲弓居然得到了孔子这么高的赞赏,可见孔子确实是体现了教育公平。

二是不论这个人的道德品质如何,都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并且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这个人的道德品质。孔子能容忍欺虐过自己的学生,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路,本来是一个“卞之野人”,小孔子九岁。他本来很粗野,性格刚猛爽直,喜欢逞强斗力,并且“陵暴”过孔子。但是在孔子的教化下,子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诚恳地向孔子拜师学艺。孔子不计前嫌收下了子路,并对他认真进行教育,子路最终成了孔子的忠实门徒。

三是不论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知识水平如何,都可以接受教育。“讨论谈话”是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大力提倡并且经常用的一种方法,他强调讨论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构成。《论语·先进》篇为我们记载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子曰:“以吾一曰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围坐在孔子旁边。孔子问道:“因为我年龄比你们几个人都大,就没有人用我了。你们平日说:‘人家不了解我啊!’假若有人了解你们,打算请你们出去,那你们怎么办呢?”孔子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都很高兴地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志向。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不同,所以每个人答案不同,孔子并没有因为谁的观点不同或者不对而去批评,都给与了肯定。

(二)保证德育平等,实现人文关怀的真正平等

虽然后人对“有教无类”的解释是众说纷纭的,但是这一思想对于中国教育的普及是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的。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我国当代乃至全球提倡教育公平的理论基础,这一思想当中蕴含的人文关怀思想是显而易见的。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孔子看来“学在王宫”和“教在官府”的局面是必须要得到改变的,因为人性相近,所以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平等包括性别的平等、地区的平等以及其他方面的平等。在这里引用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泛教论观点,这个观点包含在夸美纽斯提出的三点希望之中:“第一个希望是‘使每一个生之为人的人性都得到充分发展,最终使整个人类,不分年龄、性别和民族都受到教养’;第二个希望是‘使每一个受到正确教育的人不是在个别方面,甚至不是在许多方面,而是在一切有助于改善人的本性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教养’;第三个愿望是‘使每一个人在对待事物,对待人和对待上帝的关系上处理的恰如其分,不草率从事,这样就永远不背离目的,不背离自己的幸福’。即用真理进行普遍的启蒙,遵循宗教的训诫。”[4]

教育平等,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促进社会稳定,推动和谐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我国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保证教育的平等。教育平等自然就包括德育的平等,在对大学生进行较好的高等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向受教育比较少的弱势人群进行及时的教育补偿。我国现阶段推行的“异地高考”也是对教育平等的一种践行。我们应当把普及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加大对教育落后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的倾斜,扩大教育公平的区域范围和实施力度,高校德育工作更要坚持教育公平。

三、因材施教与开展个性化教育

(一)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基本内容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教授不同的教育内容,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实践因材施教思想的人。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包括:

1.根据智力水平和性格特点给学生分类。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庸也》)孔子认为只有智力在中等以上的才能明白高深的道理,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他讲授的道理是不同的。孔子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是不同的,“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庸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论语·先进》)这都是孔子对其弟子们的智力水平和性格特点的评价,有的果断,有的迟钝,有的偏激,有的鲁莽等。只有知晓了每个人的智力和性格,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

2.根据年龄差异进行教育,因为不同年龄段对事物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这就为现代教育中分年级教学打下了基础。孔子学生的年龄差距是很大的,年龄最大的是秦商,鲁国人,字不慈,比孔子小四岁。年龄最小的是叔仲会,鲁国人,字子期,比孔子小五十四岁。面对这么大的年龄差异,孔子必然会教授不同的内容,对于年长者教授“六艺”等内容,而对于年龄小的则安排他们在身边负责抄写记事,为的是在年少的时候就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孔子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可以看出,孔子不只是终身教育的提倡者,也是终身教育的实践者。

3.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长授课,这就为大学分专业教学打下了基础。《论语》里,这方面的事例很多,孔子平常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举止行为和个性特征,善于了解和分析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因势利导。对子路和冉有所问“闻斯行诸”这同一问题却有着不同的回答。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论语·先进》)而对冉有的回答是“闻斯行之。”对此,孔子解释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意思是说,因为冉有做事情的时候容易退缩,所以需要鼓励;但是子路做事急躁好胜,所以需要抑制他。也正是由于孔子对每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有了比较准确地把握,在教学过程中,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了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思想。

(二)开展个性化教育,对每一个学生展示人文关怀

实践证明,孔子的因材施教,确实是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尽可能地避免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失误,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的学生,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最终,通过孔子因材施教,精心培养,学生大都成就了大事业,成就了人生;即使是一些不同个性的人,他们也都能从事同一种“爱人”、“安人”、“养民”、“治民”的政事。他们或者从政,或者从教,或者从商,都是春秋时期十分活跃的人物。这也就充分展示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成果。

性格不同,心理需要也就不同,认识、思维的方式与过程也就有别。作为教者,对学生的个体性特征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该从这种差异出发,施以有区别、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证明,孔子的教学,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地满足与保证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确实做到了应学生之所欲,急学生之所需,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恰到好处。有人说,教学是一种“根雕艺术”,应该扬其所长,因势造型,像什么则雕什么,该怎样雕就怎样雕。孔子确实是这样一位造诣极深的根雕艺术家。

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集中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中“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孔子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个性特征的尊重,对人的需要的个体性差异的尊重与满足。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生是主体,是矛盾发展的主要方面。教师的教完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教师没有权利去选择适合自己教育的学生,而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都来适应教师的教法,而只能让教师的教法尽可能地适应每一位学生。孔子的教学,也充分反映出一种极其负责的教学态度和丝丝入扣、极具个性化的教学艺术。

孔子是中国最早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仁爱”思想至今仍然闪现着人类智慧的光辉。虽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贵族的统治,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文关怀意蕴。当今的道德教育从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甚至教育方法仍然可以借鉴2500年前孔子的光辉思想,德育工作者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道德教育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实践中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体制,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1]杨丽珍,杜学元,于秀玲:孔子“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探析及其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3]杨柱.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发展[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2.

[4]夸美纽斯:人类改进通论[M].世界教育名著通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327.

猜你喜欢
仁爱论语因材施教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