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的影响:文献综述*

2013-08-15 00:54:40
关键词:最低工资标准制度

石 娟

(湖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引言

追根溯源,18世纪初古巴比伦人的《汉漠拉比法典》里就已经有了关于最低工资的规定。但目前公认的是,最低工资制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最初建立最低工资制度是为了解决国内的劳资争端、稳定劳资关系。随后,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挪威、奥地利等国纷纷开始仿效新、澳两国的做法,建立了各自的最低工资制度。由于最低工资制度在国外设立得比较早,相应国外学者对最低工资制度与就业影响这一问题关注的也比较多,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在我国,1994年才开始建立并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实行的时间比较短,相关数据积累得也很少,因此,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影响的研究大多都只是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实证研究相当有限。本文拟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归纳,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一、关于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影响这一问题的争论

(一)国外学者的争论

在西方国家,早期关于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影响这一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新古典主义者 Stigler和修正主义者 Lester之间[1]。Stigler认为,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的影响会随企业主对工资控制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竞争性市场中,工人的工资等于边际产品价值,如果制定的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水平,那么边际产品价值低于最低工资的那部分工人,要么转移到最低工资制度未覆盖的部门或行业就业,要么失业或提前退休,因此,最低工资制度会减少就业。而在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上,如果政府能够根据需求和供给计划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并且随企业、行业以及时间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最低工资,那么最低工资制度是有可能提高就业水平的。但由于低技能劳动力市场与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更为接近,因此,最低工资的增加会减少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2]。但是Lester认为,低技能劳动力市场并非是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因而Stigler提出的失业模型并不符合现实情况,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是不成立的[3]。而到了80年代,学术界在关于最低工资制度的就业效应上基本上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最低工资的增加会对就业产生统计上显著的负影响,但弹性系数比较小,一般都集中在0.1~0.3的范围,这一结论大多数是基于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得出来的[4]。之后,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又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派:一方以 Neumark和 Wascher等人为代表,他们的研究结果与标准模型的预期结果相同,认为最低工资的提高会对就业产生负效应;另一方以Card和Krueger等人为代表,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的提高并不会对就业产生负效应。

(二)国内学者的分歧

对于这一问题,我国学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反对者主要是从企业用工成本的角度来思考的,认为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会提高用工成本,削弱企业竞争力,恶化中国的就业形势。如,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一直以来都非常反对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他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靠的就是成本优势,而最低工资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价格管制,如果政府逼着提升最低工资,不仅会削弱我国劳动力的竞争优势,还会害了底层工人[5]。经济学家薛兆丰也认为不应该实施最低工资政策。他指出,既然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是由其自身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来决定的,那么,我们为劳动者作出最低工资的规定根本就是多余的。作出这样的规定只会产生2种结果:一是规定有可能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有等于没有;二是会产生负面影响,结果事与愿违[6]。社科院蔡昉认为[7],最低工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发挥不同的作用,而且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也相当重要,如果最低工资政策制定得好,就可以起到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反之,则会扭曲劳动力市场。如果只是一味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而无视劳动力市场上的实际供求情况,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同时也会降低企业的用工意愿。此外他还认为,最低工资制度只是一种保护机制,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企业恶意用工,并且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政府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李杰认为[8],工资是人力的唯一的价格,而价格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信号。价格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流入,价格低则会造成资源的流出,这样能使社会资源集中于回报率比较高的行业,更好地分配资源。而最低工资标准就是对工资这个市场经济中极端重要的价格的扭曲,这只会造成小生意者退出市场,从而让弱势劳工失去工作。

而赞成者认为,最低工资制度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事实也证明,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行并未造成大量的失业。夏小林认为[9],在我国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当前在我国城市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收入水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及社会保障没有保障到的群体,这既不利于推动城市化工作的进行,同时也无法保障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顾则徐认为[10],最低工资标准一定幅度的提高并不会减少就业,也不会导致资本流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他指出,外资之所以会流入中国,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更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低工资会严重阻碍国内市场的发育,只有不断增长的工资才可以培植出健康的市场。而且,如果企业过多的依赖低工资,将会逐渐失去创新的动力,企业及其产品也将落后,从而使得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最终也必然会导致工作机会的减少。杨涛、张丽宾、常凯认为[11],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实行最低工资政策并不会增加失业。实践也表明,各地在实施最低工资政策以后,失业率并没有明显上升。最低工资制度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保障制度,而非经济杠杆,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并且基本上不会减少就业。

二、国内外关于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数据的选择

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在数据的选择方面经历了一个由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到面板数据的发展过程。在研究的早期,由于受到计量工具以及数据的限制,经济学家们通常是利用时间序列来进行研究的。但后来有些经济学家对这些研究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一方面,研究时期的区间选择会对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有些人为了得到某种结论而选择特定的时间段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12];另一方面,最低工资的调整往往是作为对宏观冲击的反应,而冲击本身有可能会对就业产生影响,因而无法将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与宏观冲击的影响分离开来,这些都会降低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如,Gindling and Terrell指出,通胀率是哥斯达黎加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参考依据之一,而通胀率往往反映的是总需求的变化,与此同时,总需求还会直接影响就业水平,因而最低工资和就业是内生决定的[13]。此外,有些学者利用横截面数据来进行研究,为了使数据有足够的变异性,他们用最低工资与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作为解释变量,但这样处理同样会产生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数据的变异主要来自于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化,因而最低工资的回归系数并不能充分地反映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净影响;另一方面,最低工资和就业之间可能存在人为的负效应,因为当经济高涨时,就业和职工平均工资都会增加,即使最低工资与就业之间并不存在关系,最低工资的回归系数仍然为负值[14]。近些年来,随着获取数据的渠道增多,众多学者开始利用面板数据来进行研究,从而很好地克服了单纯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序列数据进行研究的缺陷。

(二)计量工具的发展

在计量工具的选择方面,有2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一是差中差(Difference-in Difference),又称为自然实验法;二是回归分析。其中自然实验法由Card and Krueger提出,他们把宾夕法尼亚洲作为对照组,新泽西洲作为处理组,通过电话采访的方式收集了新泽西州和宾夕法尼亚州410家快餐店的数据,然后将新泽西洲快餐店与宾夕法尼亚洲快餐店在最低工资上涨前后的就业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新泽西洲最低工资的增加并不会减少当地的就业[15]。然而,Welch认为,在Card and Krueger设计的调查问卷中有一些问题是有误导性的,因此他们收集的数据是不可信的[16]。随后,Numark and Wascher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利用相同地区快餐店员工的工资单数据,重新审视了Card and Krueger的研究,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他们发现最低工资的就业弹性为负值,且处在-0.21 ~ -0.22之间[17]。Des Moore则认为,把宾夕法尼亚洲快餐店作为对照组并不一定适合,而且仅仅考察最低工资提高对快餐业的就业影响并不能反映其对总体就业水平的影响[18]。

由于自然实验法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Dickens et al利用英国80年代和90年代的面板数据模型得出结论:最低工资的提高不会减少就业[19]。Bell利用80年代的企业面板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对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制造业的就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不会对墨西哥制造业的就业产生影响,但是会减少哥伦比亚制造业的就业量,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哥伦比亚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得更高一些所致[20]。Feliciano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墨西哥的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该研究是基于不同的性别组和年龄组来进行的,结果发现,实际最低工资下降10%,女性就业会相应增加5.8%;最低工资的减少对年轻男性则无显著影响,但会减少老年男性的就业[21]。Gindling and Terrell考察了最低工资对哥斯达黎加覆盖部门和非覆盖部门就业的影响,通过使用1988—2000年的面板数据模型,他们最终得出结论,最低工资增长10%,覆盖部门的就业量会下降1.09%,而非覆盖部门的就业量不会产生显著性变化[13]。罗小兰使用1994—2005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其结论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个阀值,在该阀值之前,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会促进农民工的就业,而超过该阀值之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会对农民工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22]。周培煌、赵履宽运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建筑业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对我国建筑业就业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大致为最低工资每增长10个百分点,将导致建筑业就业水平下降1.3%[23]。王梅对我国东、中、西部3大区域最低工资制度对城市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大部分最低工资标准对城镇就业具有负向效应,但仍有部分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城镇就业具有正向效应[24]。

(三)研究结果存在分歧的原因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是和标准理论相偏离的,即认为最低工资不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对于为何会出现与标准理论不同的研究结果,经济学家们给出了许多解释,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Card对传统的完全竞争模型的现实有效性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买方垄断模型可能更贴近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根据买方垄断模型,当最低工资处于一定区间范围内,最低工资的提高不仅不会减少就业,甚至还会增加就业[25]。Agenor and Aizenman认为,实行最低工资政策对于抑制整个经济中低工资工人的怠工将会产生有效影响。这是因为最低工资制度会造成大量的失业,而因怠工被解雇的工人将很难找到与原来一样收入的工作。怠工的减少意味着厂商能够减少效率工资的支付,但仍能够促使其员工努力工作。而较低的效率工资又反过来减少了与较高的效率工资相对应的均衡失业水平,减少的失业数量将超过因最低工资的增加而引起的失业增加量。因此,实行最低工资政策可以降低总失业水平[26]。Arcidiacono and Ahn认为,就业量是由企业主与求职者之间成功配对的数量来决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但与此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寻找工作,也就是说,劳动力供给会增加,这样企业主和求职者配对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并不一定就会减少就业量[27]。Gindling and Terrell则指出,企业可以通过缩减员工津贴、减少培训、降低工作环境的条件等方式来弥补由于最低工资的提高而造成的成本增加[13]。此外,Lemos认为,从实证的角度来看,不适宜的计量工具、不正确的计量模型(内生性问题,序列相关,无效的工具变量等)、数据缺陷以及数据遗漏等,都有可能造成非负就业效应的结果[1]。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关于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问题一直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由于国外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国外学者的研究更为系统、全面一些,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更多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计量工具、计量模型以及数据的差异对最终的研究结果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则大多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讨论,实证研究相当有限。由于我国国情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我们无法把国外学者的结论照搬过来。鉴于此,我们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开展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大实证方面的研究。而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作为最低工资制度的核心,是影响就业水平的关键,也是确保最低工资制度根本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因此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并得到严格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是下一阶段亟待我们解决的重要问题。

[1]Lemos,Sara.A Survey of the Effects of the Minimum Wage in Latin America[R].University of Leicester Discussion Paper,2007.

[2]Stigler,George J.The Economics of Minimum Wage Legisl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46(36):358-365.

[3]Lester,Richard A.Marginalism,Minimum Wages,and Labor Marke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47(37):135-148.

[4]Brown,Charles,Curtis Gilroy,Andrew Kohen.The Effect of the Minimum Wage on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2(20):487-528.

[5]张五常.最低工资其实害了底层工人政府不该逼企业涨薪[EB/OL].(2010-07-14)[2012-10- 15].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hqgc/20100714/2407712.shtml.

[6]薛兆丰.最低工资法不可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11-18.

[7]蔡昉.从民工荒到刘易斯拐点[N].新民周刊,2007-01-24.

[8]李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个劣招[EB/OL].(2010-09-02)[2012-10-15].http://www.p5w.net/news/xwpl/201009/t3178603.htm.

[9]夏小林.社会责任、最低工资和经济学革命[EB/OL].http://www.people.com.cn.

[10]顾则徐.凭什么说涨工资对穷人有害[N].第一财经日报,2005-11-10.

[11]杨涛,张丽宾,常凯.设最低工资不会造成就业减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10-09.

[12]Krueger,Alan B.The Effect of the Minimum Wage When It Really Bites:A Reexamination of the Evidence from Puerto Rico[J].Research in Labor Economics,1995(14):1 -22.

[13]Gindling,T.H.and Terrell,K.The Effects of Multiple Minimum Wages Throughout the Labor Market:The Case of Cosa Rica[J].Labor Economics,2007(14):485-511.

[14]Neumark,D,Wascher,W.Evidence on Employment Effects of Minimum Wages from PanelData on State Minimum Wage Laws[R].Nber Working Paper,1991.

[15]Card,David,Alan B.Krueger.Minimum Wages and Employment:A Case Study of the Fast-Food Industry in New Jersey and Pennsylvani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772-793.

[16]Welch,Finis.Myth and Measurement:The New Economics of the Minimum Wage:Comment[J].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95(48):842-848.

[17]Neumark,David,William Wascher.The Effect of New Jersey’s Minimum Wage Increase on Fast- Food Employment:A Reevaluation Using Payroll Record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90):1362-1396.

[18]Des Moore.Minimum Wage:Employment and Welfare Effects,or Why Card and Krueger WereWrong[J].Australian Bulletin of Labour,2002(28):163 -183.

[19]Dickens,Richard,Stephen Machin,Alan Manning.The Effects of Minimum Wages on Employment: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99(17):1 -22.

[20]Bell,Linda.The Impact of Minimum Wages in Mexico and Colombia[J].Journal of labor markets,1997(15):S102-135.

[21]Feliciano.Does the Minimum Wage Affect Employment in Mexico[J].Eastern Economic Journal,1998(24):165-180.

[22]罗小兰.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农民工就业效应分析——对全国、地区及行业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 ,2007(11):114-123.

[23]周培煌,赵履宽.我国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建筑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1):22-28

[24]王梅.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区域城镇就业的影响[J].开放导报,2010(6):50 -53.

[25]Card,David.Do Minimum Wages Reduce Employment?A Case Study of California,1987 -1989[J].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92(46):38-54.

[26]Agenor,PR,Aizenman,J.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with segmented labor market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9(58):277 -296.

[27]Arcidiacono,Ahn.Minimum wage and job search:What do employment effect really measure[EB/OL].http://www.Epionline.org.

猜你喜欢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忠诚的标准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美还是丑?
最低工资的真相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专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3-01 0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