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霞
(成都市金控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16)
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许多国际大银行纷纷因风险管理失控而轰然倒下,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躲过了这一劫,但不能因此断定我们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成功的,相反,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成立时间短,在风险管控方面更应该吸取教训,从内控准则出发,对银行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完善,内控手段依然落后,各个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部门之间又缺乏应有的沟通,衔接不充分,形成自成体系的状态。控制制度分散,缺乏整合性,有些过时的制度仍在使用,没有进行实时更新。制度建设中,缺乏统一考虑,影响了制度整体作用的发挥。另外,制度条文也不够严谨,给很多不法者可乘之机,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现有内部控制的实效性还不是很理想,突出表现在制度贯彻不力。许多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执行的力度不够,遇到具体问题,灵活性讲得多,原则性讲得少。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机制,权责失衡,约束力不够,导致个别负责人越权行事、滥用职权、行贿受贿等不良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
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现有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中,很多银行管理者疏于对自己的管理。认为内控主要是针对下面的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履行管理责任,从而使内部控制出现监控盲点。各商业银行的管理层经常超越其管理权限,视一些内控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员工没有对风险的内部控制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知。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要在每个业务过程中发挥作用,才是有效的内部控制。员工心中过分依赖管理层,内控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上正逐步实现内部控制的垂直管理。但是,业务发展和内部风险监控存在一定的矛盾,内部风险监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业务发展。内部监督部门与业务部门又有着一些利益上的联系,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利受限,导致内部监督部门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有效的内部控制执行制度,为商业银行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基础和保证。随着银行业务的急剧发展,业务复杂性也越来越强。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的作用也日趋重要。一套完整的内控体系,对促进风险管理的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内部控制部门独立于其他业务相关部门,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活动,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行监督控制。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银行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对发现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客观的从全局角度管理风险,从银行的利益和实际出发,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内部控制监管部门在银行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风险反馈作用。对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以及执行的效果进行监管。在高风险领域或者内控出现盲点的区域,内控就发挥其风险反馈作用对识别的风险进行持续监督与评价。通过有效的风险反馈,提高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效率,确保银行稳步、快速的发展。
银行内部控制不仅仅是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最重要的部分是要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和恰当评价。在风险难以量化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对不同结果的预测分析,得出恰当的结论。对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行恰当的应对。
对内部控制,各商业银行要制定出一套有力的监督制度,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管。狠抓内控制度的贯彻落实,大胆管理,秉公执法,奖惩分明,不徇私情,加强对各项活动的监控力度。同时,要不断的改变监管方法,变临时性、特殊性的监督检查为经常性、制度性的监督检查,以预防为主的事前防范将商业银行风险扼杀在萌芽之中。在内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制度,避免越权行为的发生,增强内控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其控制和监督职能。避免出现控制盲点:“控下不控上”的局面。使管理层居于内部控制之外。
内部控制制度是内控有效性的基础,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很多内部控制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银行业的发展,因此,要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保驾护航。统一制定管理制度和规章流程,从根本上解决内部控制制度过多的流于形式。对内部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细化,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在新业务开发过程中,坚持“内控先行”的原则。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使内部控制体系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动态要求。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有效施行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关键。商业银行控制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内容。外部环境主要受制于国家经济宏观调控;内部环境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组织架构和内部治理等。在银行内部营造一个健康的内控环境,营造优良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加强培训力度,强化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到内控监督队伍中来。实现全员监督,降低风险。
商业银行内部,制定定期自我评估制度。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全体员工是否都遵循了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是否有违规行为的发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调查,找出原因,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跟踪监督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将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体系向全体员工宣传推广,鼓励全体员工对内部监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反馈。
内部控制不仅仅是事后控制,它贯穿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全过程。是对商业银行所有的日常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因此,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发挥作用,严格控制风险点,认真识别,加强防范。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内部控制的全过程,才称得上是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1] 张新杨.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4.
[2] 周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J].中国金融,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