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书院与商丘地方社会关系略论

2013-08-15 00:47魏清彩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商丘书院教育

魏清彩

(商丘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应天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尤其是北宋时期居于四大书院之首,影响力很大。随着人们对教育改革问题的探讨以及一些现代书院的出现等,近年来对于应天书院的关注日益增多,但相关研究多关注应天书院的教学特色、历史地位,或者论述范仲淹与应天书院的关系,对于应天书院与商丘地方社会的关系鲜见论述。而一个书院的发展演变的历史,必然与当地社会有密切的关系。二者之间的互动,对双方都会产生影响,从中也许我们能看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应天书院的初创与商丘地方社会

应天书院创办于五代后晋时期。当时宋州虞城人杨悫“力学勤志,不求闻达”[1],聚徒讲学。杨悫死后,其学生戚同文“为葬其三世之未葬者”,并继承了老师的事业,继续教授生徒,加上同文“尚信义,喜赒人急”[2],得到当时一些名士的尊敬。时驻商丘的将军赵直对他也“厚加礼待,为筑室聚徒”[1]。这便是应天书院的前身,一般认为当时称“学舍”,因为戚同文被称为“睢阳先生”,所以该学舍也叫“睢阳学舍”,也有“南都学舍”一说。

睢阳学舍诞生于商丘,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唐末五代以来社会动荡不安,官学衰落,士子没有正规学校可以去读书,一些热衷于教育的士人就建立学舍,为好学的青年提供读书之所;二是继承了唐末五代私人讲学于书院的遗风。唐代时,书院已经产生,当时私人书院主要是研究学问、聚徒讲学之所,官方的书院多为藏书、校书、著书之所;三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私人讲学的传统。春秋战国时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已经创立了私学,开聚徒讲学之风。两汉时,帝王提倡儒学,私人讲学风气也很盛行。以后历代私人讲学之风沿袭不绝;四是商丘地区优良的教育传统。商丘历史名人很多,自古就有优良的教育传统。比如墨子重视因材施教,强调学以致用,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和劳动教育,主张述而且作,培养弟子的创新精神。庄子主张“行不言之教”,常用寓言故事与弟子交流,注意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惠施以善辩为名,善于培养论辩人才[3];五是商丘地区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商丘是“三商之源”,历史文化悠久,有世界最早的天文台阏伯台,有燧皇陵。两汉时期,梁国文化繁盛,留下很多佳话。隋唐时期,李白、杜甫等著名文人都曾到过商丘并留下诗篇。

由于戚同文学识渊博,“通五经业,高尚不仕”[4],致力于培养人才,且执教有方,“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相继登科者五十六人,其弟子“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皆践台阁”[1]。可见,睢阳学舍在北宋初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名声日益增大。

睢阳学舍在北宋初年的发展,与北宋初官学衰退,政府支持文教事业有重大关系,当然,更离不开地方社会的支持。将军赵直的物资支持就十分重要。民众的支持也是学舍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学校平时学生常百余人,成为商丘学术文化交流与教育的中心。另外,商丘是北宋立国之所在,宋太祖赵匡胤以后周归德军节度使登上皇帝宝座,归德军的治所就在商丘,当时称睢阳。北宋政府历来重视商丘的发展。商丘后升为应天府,又被升为南京,是北宋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区位优势,也对学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方便外地学生来此求学。学舍的文教事业,对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戚同文去世后,学舍一度中断。

二、北宋时期应天书院的繁盛与商丘地方社会

(一)北宋时期应天书院的繁盛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应天府民曹诚,出资300万,“即楚邱戚同文旧居,造舍百五十间,聚书数千卷,博延生徒,讲习甚盛”。地方官把此事报告朝廷,宋真宗很受感动,诏赐额曰“应天府书院”,“命奉礼郎戚舜宾主之,仍令本府幕职官提举,以诚为府助教”[4]。“宋兴,天下州府有学自此始”[5]。应天书院获得赐额的同时,被直接升格为州府学堂,日益官学化,书院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北宋景德三年(1006),宋州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格为南京,为北宋陪都、四京之一,所以应天书院又名南京书院。此时的商丘是南北商旅、东西驿道交汇之地,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地。随着范仲淹等资深名人的加入,应天书院逐渐发展成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并且位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应天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汴梁的国子监、西京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全国最高学府,是四大书院中唯一升为国子监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从民办到国子监的典范。此时期的应天书院发展繁盛,为北宋培养出了大批人才。

(二)应天书院繁盛的原因

应天书院能够获得较快发展,在北宋时期达到繁盛。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北宋科举取士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官学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北宋初年,由于经过多年战乱,国家实力受损,外有强敌压境,无力顾及教育,地方官学不兴,国子监也低迷不振。但国家的发展又离不开人才,所以北宋初继承并发展了唐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取士不论出身。书院的发展填补了官学的不足,也迎合了士人读书应试的需要。应天书院顺应了这种潮流,培养了不少人才。

二是国家的重视。宋真宗给书院赐额,并命端明殿学士盛度文其记,前参予政事陈尧佐题其榜[6]。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政府增给进士解额三名给应天府书院。天圣六年(1028),郡守晏殊奏请王洙为应天府书院说书,从之。同年,除应天府书院地基税钱。明道二年(1033),置应天府书院讲授官一员。景佑二年(1035),改应天府书院为应天府学,赐田10顷。庆历三年(1043),应天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时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提出“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改革主张,改革当时教育系统,应天书院率先进行改革,对改革当时追求浮华的学风,确立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的学风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说明政府对应天书院的重视和信任。

三是地方官及地方士人对书院的关心和重视。当地地方官很注重延揽知名人士为书院讲学,提高教育质量。如晏殊为南京(即商丘)留守时,聘请在商丘丁母忧的范仲淹到应天书院讲学。范仲淹本人也是应天书院培养的学生,学识渊博,很有教育思想。范仲淹把他的很多可贵思想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而且,范仲淹“尝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徃,潜至斋舍诇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适疲倦,暂就枕耳。仲淹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仲淹即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用意,使学者准以为法”。“由是四方从学者辐辏,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7]。

此外,范仲淹还替晏殊上疏请求任命王洙为书院说书,得到朝廷批准。王洙是天圣二年进士及第,“素负文藻,深明经义”[6]。晏殊邀请王洙为书院讲学,也体现出对书院的重视。范仲淹和王洙等为书院讲学,也表现出地方士人对书院的关心和重视。

四是此时期商丘的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应天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隋唐五代以来,商丘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繁盛。经济上,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商品生产和商业活动也异常繁荣。正是由于商丘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才有力支撑了应天书院的发展繁盛。同时,北宋时期,商丘文化教育事业发达,社会上崇学重教风气浓厚,具有良好的教育环境,这就吸引了大批优秀学子到应天书院学习深造,也推动了应天书院的教育事业的繁盛。

(三)北宋应天书院与商丘地方社会的关系

商丘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应天书院的发展繁盛。反过来,应天书院的发展繁盛,也为应天府培养了不少文人俊士,推动着商丘社会文教事业的发展。历史上,应天府一带文人俊士众多,但真正大规模地涌现是从北宋开始的。根据清代乾隆十九年的《归德府志》卷六《选举表一》进士科的记述,唐代时商丘地区有进士5人,五代时有2人。而北宋时期应天府进士的数量,《宋史》有记录的就达30人。如王尧臣,王洙的侄儿,受王洙和范仲淹的教诲,学业精进,天圣五年(1027),他24岁时便一举夺魁。

除了这些科举出身的进士,商丘还涌现出了大批虽失意于考场,但才华横溢,成就卓著,在当时有重大影响的才子,如张方平、曹诚、楚昭辅、石延年、刘蒙正、王怀隐等。据统计,《宋史》中有传的应天府士人就有38人之多。这些优秀人才,创造出了很多突出的文化成果[8]。

从上述应天书院繁盛的原因也可以看出,地方官的重视、地方社会的文教风气都是应天书院能够在北宋繁盛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些从应天书院出来的士人、才子,也为应天书院和商丘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商丘人张方平的《乐全集》里面也可以看到,张方平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商丘城市建设奏请朝廷批准[9],还举荐戚舜宾为馆阁检讨[9],举荐孙复[9]。戚舜宾是戚同文之孙,孙复也曾是应天书院的学生,都是文化名人。范仲淹的贡献前面已述,此不赘言。

另外,应天书院的办学特色也为商丘文化教育事业的繁盛做出了贡献。比如灵活多样的经费筹措方式;强调修身养性的教育理念;名师主讲,兴学重教风气浓厚;办学方式灵活,教学管理科学等[10]。

北宋一朝,内忧外患不断,武功方面积弱不振。但文治方面却有着辉煌的成就。“宋代文治方面,成就最大者,除了儒学特盛外,即为教育的发达与普及”。教育制度中,书院教育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有宋一代极度发达的学术文化,亦随书院的继续发展而向外及向后世不断的传播,奠定了宋以后一千余年间,学术文化的广大而深厚的基础。因此可知,宋代的书院制度,无论在当时或对后世,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11]。可见,书院不仅影响着北宋的文教事业,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样的,应天书院对商丘地方社会的影响也不限于北宋一朝,虽然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入侵,应天书院毁于战乱。同时也因南宋偏安,就读于书院的文人、士子纷纷南迁,中国书院教育中心向南转移,应天书院逐渐走向没落。但是,应天书院的教育传统、教学特色等对后世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商丘地方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复兴。

三、明清时期的应天书院与商丘地方社会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南京国子监毁于战火。此后书院屡建屡废,记载不详。至明代,应天书院改为州儒学。嘉靖二十四年(1545),归德州升为归德府,州儒学升为府学。

据顺治十七年《归德府志》载:“儒学在府治东,即宋应天书院,大中祥符中建为南京国子监。屡经兵毁,明为儒学。洪武六年,知州段嗣辉创建。宣德、天顺间,知州李志、蒋魁相继增修。弘治中圯(当为圮)于水,迁今地。正德初,知州刘信建明伦堂五楹,左右斋舍共六十楹,前后仪门三楹,大门三楹。其后为馔堂五楹,又后为教官宅。嘉靖初诏建启圣祠、敬一亭。二十一年分守参议王崇檄、知州李应奎修葺之。二十年为府学,三十四年知府王有为、三十八年知府陈洪范重修。”[12]其中“弘治中圮于水”指的是弘治十五年(1502),归德府旧城毁于水,后在旧城北建新城,即为今天的商丘古城。[12]清朝乾隆十六年,知府陈锡辂重修儒学。[13]

明朝以“应天书院”为名的书院当指的是明朝嘉靖十年(1531),御史蔡瑷在商丘城西北隅以社学改建的学校。据顺治十七年《归德府志》载:“应天书院在城西北隅,宋有敕赐碑在旧城内,废。嘉靖中,御史蔡(原为空,当加“瑷”字)以社学改建。今废。”[12]但明朝万历七年(1579),宰相张居正下令拆毁天下书院,应天书院遂废。

明万历年间,郑三俊任归德知府期间,又创建了范文正公讲院。该讲院为纪念范仲淹而建,继承了应天书院的教育传统。关于该讲院创立的时间,有几种说法。笔者在拙作《应天书院历史沿革考述》中考证认为是万历二十九年。但近段查阅一些新的资料,发觉似乎应是万历三十九年。

清顺治十七年《归德府志》载:“郑三俊,字玄岳,池州府建德人。万历三十八年来守于宋,五年之中,百废俱举,清廉特著,刑不滥及,而人畏之若神明。创宋范文正公书院,择九邑之俊髦者,养而课之,共六十余人,皆以科第显。”[12]“宋文正公讲院,在府学之东……明万历三十九年,知府郑三俊重建”[12]。

《明神宗实录》万历四十一年有“升归德府知府郑三俊……俱为副使。三俊福建……”[14]。商丘微子祠内今存有石碑一通,碑文“殷微子之墓”为明万历四十年郑三俊所书。由此可见,郑三俊万历四十一年离开归德,升为福建提学副使。

此外,侯恂曾受知于郑三俊,与其弟侯恪同登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进士。按《商丘史话》载,侯恂1590年生,17岁受知于梅之焕,又5年受知于郡守郑三俊。[15]可以推断,侯恂22岁时受知于郑三俊,当为1612年,即万历四十年。这也可以旁证郑三俊万历四十年左右任归德知府,已创建有范文正公讲院。

清顺治十五年(1658)任归德府推官的符应琦曾主持重修范文正公讲院的讲堂,聚集有识之士进行讲学。符应琦为讲院做的碑记中言:“万历三十八年,秋浦郑公三俊来守此土。因创于郡东城之内……集九邑士之俊秀者,肄业其中,相风雨晦明不辍者六载,以故宋之名公巨卿多出其间。其后十七年,而豫章万公元吉司李于兹,复修秋浦郑公之业,课士复六载。”[16]从其为讲院做的碑记中可以看书,郑三俊之后,又有万元吉重修讲院。崇祯年间讲院毁于农民起义,邱正策又重修讲院。清顺治年间,符应琦又重修讲院。清朝“康熙十三年,知府闵子奇重修”[13]。

从上述符应琦所作碑记中也可以看出,范文正公讲院在明清时期屡废屡建,影响很大,为商丘地方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培养了不少人才。郑三俊创建讲院泽被后世,影响深远。故《侯方域重修书院碑记》中有言:“当时之人,亲被郑公之泽,至于今,其遗老有能言郑公时事者,犹过书院,仰首欷歔,不忍辄去。”[13]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朝下令废科举,兴学校,各省的书院均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因此,应天书院改为“归德府中学堂”(简称归德中学),书院的历史从此结束。

应天书院在明朝改为儒学,又有社学改建的应天书院出现,其后郑三俊所创范文正公讲院,都可看做应天书院的延续。这些学校,本身即为官学或官员创办,所以明显地带有官学性质。可见地方官对应天书院的重视。书院对当地人才的培养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书院影响下,商丘人才辈出。如宋勋、沈鲤、侯执蒲、侯恂、侯恪、宋权、杨东明、汤斌、宋荦、侯方域等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出现在这里。以至于明代有“文武百官半江西,小小商丘四尚书”之美称。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应天书院虽然名称不同,教学内容有别,但都为商丘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培养了不少人才。商丘的地方官和地方士人也十分重视书院的发展,力求继承北宋应天书院的优良传统。正是由于书院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的重视,才有了明清时期商丘人才辈出的局面。清末学制改革中,应天书院改为归德府中学堂,又开始为近代地方教育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结语

通过对应天书院与商丘地方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应天书院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社会的支持,地方文化传统对书院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天书院也为地方培养了一批有用人才,促进了地方社会的发展。应天书院繁盛时期,地方社会的发展也很兴盛。地方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应天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二者关系密切。今天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高等学校的发展,地方社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也应该依托高等学校,支持高等学校,并从中受益。

[1][元]脱脱.宋史:卷 457[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宋]曾巩.隆平集:卷13[O].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王增文.论商丘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5):18-21.

[4][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 63,46[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宋]洪迈.容斋三笔:卷5[O].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宋]范仲淹.范文正集:卷 7,18[O].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 10[M].北京:中华书局,1989.

[8]郭文佳.北宋南京应天府士人及文化成就[J].河南社会科学,2004(1):44-46.

[9][宋]张方平撰,郑涵点校.乐全集:卷 25,30[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10]赵宏欣.北宋时期应天书院的办学特色[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2):105-107.

[11]叶鸿洒.论宋代书院制度之产生及其影响[C]//宋史研究集:第九辑:417.

[12][清]宋国荣,羊琦.归德府志:卷 2,3,6[O].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河南省商丘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归德府志:卷12[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412-414.

[14]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560·万历四十一年三月甲戌[O]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尚起兴,尚骥.商丘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210.

[16][清]田文镜.河南通志:卷43[O].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商丘书院教育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国外教育奇趣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题解教育『三问』
朵云书院黄岩店
商丘之旅
让更多企业在商丘长得大、飞得高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白鹿洞书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