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雷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一个国家农村金融体系是否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否使农村的资本要素得到最优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成功的国家在农村金融市场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我们应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情制定正确的农村金融发展规划。
针对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风险高、农业投资数额大、期限长、见效慢的特性,由此决定了农村金融运作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政府于1945 年和1947 年分别通过了创建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的相关法律,在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通过政府财政对合作金融组织运行及农村中的贷款提供各种补贴。在印度,政府和农村金融机构都为农民提供创业资本。通过对农民提出的创业要求由政府无偿提供25%的原始资本,商业银行提供75%的配套贷款,对农户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培训;对创业贷款形成的损失,政府还给予一定补偿来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国外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而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很难做到这一点。我国农信社只是名义上的合作组织,在实际经营中官办性质依然存在,其经营难免受到官方行政干预,难以履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农业农民服务的宗旨,往往恶化农信社资产质量。而且农信社的利润导向越来越明显。
发源于孟加拉国的Grameen bank 的微额信贷被世界公认是扶贫到户的最有效模式。所谓微额信贷(microfinance),一般指通过想低收入客户、个体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社会服务等,借以帮助贫困者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活动,具有金融含义和社会含义双重含义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是一种非政府组织从事小额信贷的模式。孟加拉国乡村银行以小组为基础的农户组织,要求同一社区内社会经济地位相近的贫困人口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贷款小组,相互帮助选择项目,相互监督项目实施,相互承担还贷责任。银行根据借款人的需求发放无抵押的、短期的小额信贷,但要求农户每星期分期还款。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在放贷的同时要求客户开设储蓄账户,存款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购买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股份,从而成为银行的股东。印度政府通过一系列扶贫计划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微额信贷体系,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农村综合发展计划。最近十几年,互助合作团体法案的颁布促进了互助合作团体的发展,微额信贷正通过银行-自助团体联系计划,在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推动下迅速发展。
国外金融对农村科技进步的成功支持主要表现在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将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支持的重点,对大型水利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机械设备等的支持,增加支农金融机构的筹资渠道等保险和风险担保。
日本农村金融对金融风险的防范,首先是政府直接参与建立了农业信用保证制度,对农协经营损失和债务进行补偿;农协之间还协议建立了相互援助制度,即农协组织每年须将吸收存款的10%作为专项储备,由农林中央金库统一运用和管理,来提高农协组织的流动性;对于农协会员的存款方式实行强制保险,农协会员存款后不用支付任何保险费用,其储蓄存款就自动成为被保险对象。
农村金融的监管由政府的金融监管厅负责,它监管金融组织的资金运用情况,确保其合规经营。而印度的农业保险却比较健全和完善,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由国家设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公司,专为农作物生产、经营、加工等提供保险,农民无论是否拥有土地或是否负债,都可以申请加入农业保险。
经济发展,金融先行。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村金融建设的成功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才能在农村金融市场形成有序竞争的局面,解决金融抑制的难题,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1]赵维清.日本认定农业者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12(02):65-72.
[2]张乐柱.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4: 66.
[3]焦海英.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杭州:浙江大学,2002: 13.
[4]马忠富.国际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1( 11) : 72-78.
[5]王煜宇.农村金融法制化: 国际经验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1(08) : 102-109.
[6]Shiller, Robert J.“Risk Management for Households—the Democratization of finance”,For Sixth Annual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Conference,“Financial System and Macroeconomic Resilience,”Brunnen, Switzerland,2007(06):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