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霞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21)
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如何在包容性增长的视角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的挑战和最紧迫的任务,也是关系我国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包容性增长是最近几年才成为各方人士讨论的热点。第一次提出是在2007 年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新亚洲、新亚洲开发银行》中指出“新亚行关注的重点要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 2009 年11 月15 日和2010年9 月6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了有关包容性增长的讲话。
包容性增长提出后,在理论界引起了热议,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包容性增长的涵义作了诠释。黄铁苗(2010)认为:“包容性增长,是指人类在和谐精神的指引下,不同体制、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地区、民族,在促进人类进步的活动中,能够相容、相生、相协,以实现共赢共享的发展”。王领(2010)认为:“包容性增长,必须强调两个方面,即参与和共享,这也是社会包容的基本含义”。张建华(2011)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在机会平等基础上的增长。就一国而言,包容性增长既要强调为所有人创造机会,又要让所有人获得机会。”本文通过总结众多学者的观点,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一种公平性的增长,是包含了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增长,而增长的成果应该公平地为所有的地区与老百姓所享有。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众所周知,我国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在正常年份三驾马车中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是最大的。而一旦出口遭遇困难的年份,政府就会出面进行经济干预,比如2008 年前后中国政府为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而投入4 万亿进行基础建设,刺激国内经济增长。简单来讲,就是中国政府通过投资暂时将出口萎缩导致的经济增长的缺口补了回去。
纵观1978—2009 年三大马车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和拉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投资和出口是此消彼长的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消费的作用却不大。表面看来这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在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下我国经济仍保持不错的增长趋势。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明显产能过剩,也就是说,现在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本国的需求,还大大满足了国外的需求。在出口正常情况下,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全部销售出去,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可是在出口困难时,国外需求的减少必然导致本国出口企业部分或全部产品销售不出去,国家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往往采取加大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措施,尽管最终应对了这次危机,并带动了经济增长,但进一步导致产能过剩,增加了未来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政府的这一做法无非就是用未来的经济危机来解决现在的危机,从长远来讲,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经济危机。
总的来说,我国仍处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资本和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驱动。在这种方式下,不仅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也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1.资源消耗大,但效率低下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总产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产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并且是低效率的。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同样的投入下,我国的生产效率非常低下。这样就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环境污染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延续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严重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一条条清澈的河水变成了污水,人们可以引用的淡水越来越少;森林树木的大量砍伐,使得许多土地沙漠化,城市居民忍受着沙尘暴的袭击;人类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随意丢弃与排放,严重污染了水资源、空气等等。
3.产业结构失衡
就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有些产业盲目扩张,最终导致产能过剩,而有些产业明显扩张很少,比如水泥行业、钢贸行业等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样不仅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同时也无法取得规模效益,进而无法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
4.技术相对落后
改革开放,大量外资的涌进,中国不仅仅带来了国际货币美元,还带来了我国经济发展所缺乏的先进技术、企业管理经验等等。毋庸置疑,在外资的带动下,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科研技术也大大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研技术的总水平仍存在着较大差距。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其核心技术还是依靠国外引进,比如节能环保行业。
5.投资与消费需求失衡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要合理配置三者的比例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我国经济增长常年依靠出口和投资,几乎忽视了消费的力量。这就导致了我国很多产业的投资过剩,过剩的产能又无法通过出口吸收消耗掉,最近会导致资源浪费,社会效率低下,进而阻碍经济的发展。此时必须通过扩大内需,提高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不仅能消耗掉过剩的产能,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消费,这样才有生产的动力,才能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
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是可持续的高增长和平等的分配机会,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主要是包括实现经济的可持续高增长和构建包容性的社会环境以及机会平等。
因此本文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包容增长的路径选择就是调整经济结构。首先包容性增长要求政府改善税收制度,减免中小企业和制造业的税收,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基础行业的发展,稳固经济的根基;同时也要求改善官员的考核制度,改变现在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为主的考核制度,应该建立以切实调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的考核制度,鼓励更多的公共资源用于改善民生,避免盲目大搞基础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总的来讲,包容性增长最终形成的是小政府、大社会的一种形式。其次包容性增长要求提高个人能力与素质,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于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制度,提高教育水平,使更多的人获得教育机会,并能从中学到想学的知识与技术;同时每个人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节能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共同保护环境。最后包容性增长要求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建设高效公正的司法体系,通过法律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护其人身和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尤其是加大对贫困人员、低保人员的各方面的生活保障,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进而使每个人可以公平、公正地参与到经济发展中。
[1]侯述佳.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沈阳干部学刊,2006(12).
[2]黄铁苗.包容性增长具有国际国内意义[N].广州日报,2010-10.
[3]陆岷峰,张惠.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辨析及实现要点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06).
[4]王领.论包容性增长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J].知识经济,2010(23).
[5]张建华.包容性增长的涵义[J].经济,2011(04).
[6]刘奇,宋传中,王化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循环经济浅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07).
[7]张立民.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商场现代化,2007(08).
[8]康伟,段文武.包容性增长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北方论丛,2011(05).
[9]黄秋菊,景维民.经济转型与包容性增长的关联度[J].宏观经济,2011(09).